發福、腹部肥胖會變笨? 研究:「這性別」影響最大!執行功能恐下降32%

2024-04-17 12:09



潮健康/外電編譯




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失智?  體脂愈高當心大腦灰質變少

隨著社會型態演變,多數現代人都有久坐不動而出現腹部脂肪堆積的現象,加上已開發國家人口快速老化,肥胖與失智症將成為最主要的健康問題。然而,脂肪累積的部位差異是否會影響特定疾病風險?


一項針對200多名中年男女的研究發現,腹部脂肪堆積會對大腦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且對男性之危害更甚於女性,肝臟脂肪上升可能大腦導致灰質體積減少17%。這顯示人們更應該注重身體脂肪的分佈情況,包括內臟脂肪、皮下脂肪以及異位脂肪。


肥胖是影響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子,為了探討身體脂肪分佈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影響,世界百大學院之一、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醫學院研究團隊召集204年平均年齡為59歲的以色列居民,參與者們都是具有家族失智症病史的高風險族群,再透過腹部MRI掃描他們的皮下脂肪、內臟脂肪以及異位脂肪。




腹部肥胖影響認知功能? 研究:執行功能恐下降32%

人體攝取熱量過多時會將能量以脂肪的型態儲存、堆積,當脂肪累積在非正常堆積處即稱為異位脂肪,人體最常見的異位脂肪堆積器官是肝臟及胰臟,一旦形成「脂肪胰」就可能影響正常的胰島素敏感,導致胰島素阻抗上升並影響血糖控制,增加糖尿病風險。


研究團隊發現,BMI指數較高的男性具有較高的胰臟脂肪風險,調整心血管風險因子參數後更發現,胰臟脂肪百分比上升會增加男性認知功能障礙風險約33%,以及執行功能下降的風險32%。且男性胰臟脂肪比例愈高,與海馬迴體積愈小呈現相關性。男性的內臟脂肪較多,也與較少的額中回(medial frontal gyrus)體積有關係。不過,該研究結果指出,無論是男性或女性,肝臟脂肪與腦容量或認知功能障礙較無明顯關連。


體脂肪數字比BMI更危險?  未涵蓋所有中年族群

內臟脂肪對大腦健康的風險評估順序,是否應更優先於單純的體重BMI數值?研究團隊認為,脂肪累積的部位可能是預測認知功能及失智風險的危險因子之一,且在中年男性族群身上似乎更為明顯。未來仍需要針對胰臟脂肪比例與認知功能、大腦體積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更多研究才能找出更有效的失智症預防策略。


不過,該研究屬於同一時空範圍的橫斷面研究,並無法據此推論胰臟脂肪與認知功能障礙的因果關係,且樣本數並不能涵蓋所有中年族群,僅涉及具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的高風險成員。另外,該研究也未區分受試者們脂肪堆積的原因,包括更年期、藥物治療、慢性發炎、胰島素阻抗、日常運動與飲食因素。







資料來源:

Does Abdominal Fat Location Matter for Brain Health?

Abdominal fat depots are related to lower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brain volumes in middle-aged males at high Alzheimer's risk







延伸閱讀:

20幾歲就有肥肚腩? 研究:年輕人內臟脂肪太多 血管壁恐「提早GG」


易累、記憶差是「男性荷爾蒙」不足警訊? 專家曝:咖啡喝太多也是風險因子!



原文出處: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4/03/20/obesity-and-dementia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台灣小姐出征國際環保選美賽事 PSK挺身支持永續美力!

台灣小姐出征國際環保選美賽事 PSK挺身支持永續美力!

金亮亮部落客吃喝玩樂趣 2025.04.10 0
沒說出「只有你能說的故事」,網路行銷怎麼可能有效?爆紅講師教你一句話抓住人心!

沒說出「只有你能說的故事」,網路行銷怎麼可能有效?爆紅講師教你一句話抓住人心!

注意力設計師-曾培祐 2025.04.10 0
提高使用類固醇成分之眼藥水

提高使用類固醇成分之眼藥水

斛說針灸學塾 2025.04.10 0
不是因為我夠強,是因為我夠慘:川普關稅讓我想起那年人生谷底「完成一生夢想清單」

不是因為我夠強,是因為我夠慘:川普關稅讓我想起那年人生谷底「完成一生夢想清單」

張念慈 2025.04.09 0
為什麼會耳鳴? 出現耳鳴怎麼辦? 專家呼籲:快做6件事緩解

為什麼會耳鳴? 出現耳鳴怎麼辦? 專家呼籲:快做6件事緩解

潮健康 2025.04.09 0
【你會感到恐慌,可能代表你不知道你在幹嘛】

【你會感到恐慌,可能代表你不知道你在幹嘛】

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025.04.09 0
住院率比流感高出16倍!嬰幼兒染RSV恐致重症「細支氣管炎、氣喘」

住院率比流感高出16倍!嬰幼兒染RSV恐致重症「細支氣管炎、氣喘」

潮健康 2025.04.09 0
女孩必看!私密處飄異味、搔癢難耐怎麼辦?6大私密處保養方式

女孩必看!私密處飄異味、搔癢難耐怎麼辦?6大私密處保養方式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4.09 0
有缺牙問題一定要植牙嗎? 缺牙不補會有什麼後果? 醫揭:「4狀況」一定要拔牙

有缺牙問題一定要植牙嗎? 缺牙不補會有什麼後果? 醫揭:「4狀況」一定要拔牙

潮健康 2025.04.07 0
百萬人瘋傳這篇!兒少性影像怎麼被拍到的?心理師圖解4大操控模式:「這樣做」把孩子救回來

百萬人瘋傳這篇!兒少性影像怎麼被拍到的?心理師圖解4大操控模式:「這樣做」把孩子救回來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2025.04.07 0

熱門文章

愛情中「最難捉摸」的4個星座!情緒反覆,今天熱情明天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