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2024-08-15 21:00
你害怕面對死亡嗎?生死議題一直是我們從小到大獨缺的教育,以至於我們面對”死“總有著未知的恐懼。然而,面對生命中各種必然的離去,如果不學習面對死,我們又能如何好好的生,找到活著的人生意義。

人生獨缺的死亡教育

有人曾教過你如何看待「生」與「死」嗎?至少在我成長的環境裡沒有,而且死這個字還是個禁字。

  • 我記得小時候,每當講到有關死的話題或用字時,總被立馬喝止,彷彿說了與死有關的事,便會招致不幸。使得我直到中學時期,其實不太喜歡聊關於死的話題。
  • 當時的我心裡其實很納悶,身邊的人雖總說死這件事不能亂談,但卻會在有意無意的閒聊之中提到相關話題。例如:有一天等我老了離世後,你就會開始想念了。

所以,關於生死議題該不該在活著的時候談,則成為我成長時期裡的一段迷惘。成年出社會後,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了一個關於「我們其實已經學過生與死」的有趣論述,讓我重新面對與接觸,關於生死的議題。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生日蛋糕與生命哲學

其實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父母便在不知不覺中,用過生日來隱喻生死議題的教育。(當然父母本人也許不知道這層含義)

  • 蛋糕上不斷燃燒著的燭火,象徵生命是不斷茁壯且閃耀的光芒。我們學習到活著的一天,都該讓自己像燭火一樣閃耀,盡情的體驗人生。這是關於「生」的學習。
  • 那死的學習呢?當我們許完心願,父母會告訴我們趕緊吹熄蠟燭,於我們呼的一聲,將蠟燭吹熄,這原本代表生命不斷茁壯且閃耀的火光,也在此刻告訴我們:有生的一天,就有滅的一刻。

你可以細數看看,活到今天的你過了幾次生日,吹過幾次蠟燭,就意味著你學過多少次,關於生死的人生哲學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Jorge Ibanez on Unsplash

可是,儘管我們已經接觸了這麼多次的生死教育,卻依然沒有改變多數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態度。所以,人為何會恐懼死亡,也是我們該探討的議題。


▍人為何會恐懼死亡?

既然是哲學,我們思考的方向,就不該遊走在二元對立之間探詢答案,而是持續從中尋找其他可能與可行的觀點。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而是給自己多一點的選擇。

  • 我在拜讀過哲學人熊仁謙所寫的著作《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書裡了解到,在印度哲學的教育裡,其實會教導人如何看待死亡這件事。
  • 印度哲學教導人們:人會害怕面對死亡,以及避諱談論死亡的原因,來自於「不了解」。
  • 所以,只要了解就能讓我們不害怕死這件事嗎?其實我是支持這樣的說法。畢竟,人類的基因存有著對於不了解或陌生的事物,便會產生威脅感與遠離的習性。
  • 我也發現,在我接觸到用生日隱喻生死的說法,以及讀到印度哲學裡的死亡的教育後,對於生死議題較能抱持開放態度來聊,因為獲得了確定性。

然而,我也必須坦承,對於面對親人離世這件事,我覺察到自己的內心依然有著排斥的念頭。至少我回顧近幾年爺爺奶奶相繼離世時,每每情緒上升的時刻,我總選擇強忍淚水與情緒,而不是將其宣洩而出。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Dwayne Legrand on Unsplash

截至目前,我依然在自我覺察這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動機。不過,能抱持開放態度探討生死,也是一大進步。


▍如何論定人生的勝利?

如果以結果論來論定什麼是勝利的人生,那我們所有人的結局都是公平的失敗。我們從生日蛋糕吹蠟燭這個隱喻中,了解人終將一死。無論你這輩子過得多飛黃騰達,又或是淒慘無比,結果都是一樣的。

  • 忽然之間,現代人最在意的比較心態,似乎不怎麼重要了,根本沒什麼好比。因為比較的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依然會在同樣的旅途終點相見。了解死亡這件事情,不是你的唯一特權行為後,似乎沒這麼可怕了。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Taylor Leopold on Unsplash

目前為止一直在討論死的議題,但其實我更好奇,如果多數人都不喜歡面對死這件事,那為何更多現代人卻無法好好的活著?我更想探討的是:「人因何而快樂?」


▍人因何而快樂?

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老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相聲表演藝術家與語言藝術家,我經常重複看他的各種訪談與演說。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在TED裡演講過的一段話:


「我們都該想一想,如何運用自己燦爛,但是說不定很短暫的人生,去做一件真正喜歡,而且又能夠令別人快樂的事情。」

這句話呼應了,死是人的終點,我們更應該專注在人生的過程。可是,如何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快樂呢?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Philipp Kämmerer on Unsplash

  • 很多人都有設定目標的習慣,也享受著達成目標時的成就感與正向回饋。可是,我們也必須認知到,這世上也有很多人,在達成別人眼中所羨慕的事情後,卻一點也不快樂。當你誇獎他的成就時,對方反而倒出更多的苦水給你聽。
  • 有的人則很享受達成目標後的成就感,看似因結果而開心。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當你問對方如何達成目標的時候,對方更多的激情與喜悅,來自於分享「過程」。熱情激動、滔滔不絕與你分享過程中的酸甜苦澀情緒,更勝於結果所帶來的喜悅。

所以,有沒有可能他的快樂與成就感,其實不是來自於結果,而是過程呢?這讓我回憶起,以前過生日的快樂是源自於何處。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Jonas Humbel on Unsplash

我認為,其實過生日最快樂的地方,不在於吹蠟燭的時刻。因為,我知道吹完之後,生日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 反而讓我開心的地方在於,家人或朋友準備拿出蛋糕,準備一切事宜的過程。或是,為了給驚喜,將蛋糕藏於門外,並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之下,將蛋糕送入,這些時刻真的有趣極了。

更有趣的地方在於,日後討論起生日的話題,往往談的都是過程的有趣,而不是結果。你有發現嗎?

  • 所以,關於如何論定人生的勝利,以及人因何而快樂的問題,是不是該換個觀點重新定義。說不定人生的快樂,其實不是來自於達成目標這件事,而是你如何一步步的付出努力,或是嚐盡失敗,但最終依然達成目標的過程與自我實現。

最終,用與他人不同且令你滿意,可能從中也受惠於他人的劇本,走向與大家都一樣的結局。我們改變不了結局,但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如何走向結局,這攸關你是否知道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Kaitlyn Baker on Unsplash


▍我們最終都必須了解自己的快樂

前面說過,印度哲學認為,人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源自於不了解。然而,更多現代人卻無法好好活著,甚至認為死或許是一種解脫,所以我們更該思考,人因何而快樂?

  • 我想,解決的辦法可能就如同印度哲學教的一樣,當你越了解死,便越能降低恐懼,甚至增加我們活著的勇氣。我們最終都必須了解,自己的快樂從何而來。

我無法給你答案,但能與你分享我的快樂來源。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我的「滿足」來源。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PAN XIAOZHEN on Unsplash

  • 在自我探索了很久以後,我其實了解,此刻能讓我快樂的事情,並非單單只是結果所帶來的成就感。因為,每當我達成目標之後,總會感覺快樂好短暫。為了持續獲得這份感受,只好在一次設定目標與完成,好似被多巴胺綁架一樣。
  • 只有在輸出我的所學與生命體驗的時刻,能讓我感受到另一種有別於快樂的短暫情緒,一種能夠綿延永續的滿足感,讓我體驗到生命與生活的平靜。

所以,我直到現在,依然每週固定透過Podcast與部落格,輸出我的所學與經驗。也因為是能夠帶給自己滿足感的事情,所以無須刻意堅持,便能一直堅持。

  • 同時,在分享的過程當中,我其實也是一幕幕的回顧所經歷的一切:嚐盡了多少失敗、如何與比較心態共處,與自己的內心搏鬥了多少回合。那清晰明確的瞭解自己,究竟成長了多少與走得多遠的感覺,著實讓我著迷。

對我來說,結果是個判定目標是否達成的依據,而過程則是確認我是否用對方法。明白這兩件事對我的意義之後,我便能安心的活著,關注結果,享受過程。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Andre Hunter on Unsplash


最後,其實有很多論述在探討,到底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其實我們能聰明的選擇第三個觀點:「都很重要」。

  • 結果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快樂,過程也不一定就是快樂的源頭,與其在這兩個觀點上做選擇,不如選擇同時關注吧。
  • 畢竟哲學講求的,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結果,不要只被眼前看到的選項,限縮了我們的選擇,這並不會讓人從心感到自由。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帶給你啟發,如果你正在探詢你的人生意義,我鼓勵你要親自下場體驗,才可能獲得屬於你的答案。


所以,你的快樂來源是什麼呢?歡迎你留言與我分享。

▶️ 延伸閱讀:滿意人生的達成,你需要理解的3個本質邏輯:人生意義、內在快樂、比較心態

▶️ 推薦閱讀:道歉道得好,人際關係沒煩惱?關於真誠道歉,你該知道的3件事

▶️ 收聽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10|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意義》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深度閱讀:《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專欄裡還有很多文章,邀你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邀你追蹤

Wow這就是人生 X 這就是愛情 7 3
圖片|Wow這就是人生


熱門文章

越老越撩!天蠍寶刀未老、金牛浪漫持久,「4星座」絕對臨老入花叢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無套約炮千人性愛影片外流 一文看懂偽娘文化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無套約炮千人性愛影片外流 一文看懂偽娘文化

2025-07-11 10:08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男扮女裝無套約炮千人 性愛影片全遭偷拍販售。圖片來源:微博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男扮女裝無套約炮千人 性愛影片全遭偷拍販售。圖片來源:微博

中國南京一名自稱「紅姐」的網紅近日遭揭發真實身分為38歲男子焦某某。警方指出,焦男長期假扮女性,透過社群平台誘騙多名男性發生無套性行為,並在未經對方同意情況下偷拍性愛過程,影片上傳至網路平台販售牟利。目前警方已以「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對焦男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擴大調查中。

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表示,「紅姐」為外省來寧人員,透過假髮、濃妝、美顏濾鏡與變聲器塑造女性形象,並以「免費性行為」約炮為誘餌,吸引受害者攜帶花生油、水果等物品作為見面條件。部分男性事後發現其為男性身分,仍選擇與之發生性行為,未料過程已遭偷拍。

無套約砲成風險破口!南京紅姐事件揭穿「偽娘」網紅的非法牟利真相。圖片來源:微博
無套約砲成風險破口!南京紅姐事件揭穿「偽娘」網紅的非法牟利真相。圖片來源:微博

外傳受害者高達1691人,包括健身教練、人夫、大學生、外籍人士等。警方目前未證實具體人數,僅表示為「多名男性」,將持續清查相關證據。另有女網友爆料,發現男友或未婚夫出現在流出影片中,已前往醫院進行篩檢。

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報案者中已有3人檢測出HIV陽性,目前尚無證據顯示與焦男直接相關,但已針對密切接觸者提供篩檢建議與衛教資訊。若查明當事人明知患有性病仍與多人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恐觸犯《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處死刑。

事件延燒後,一名影片中出現、身材壯碩的外籍男子遭網友肉搜,疑似為任職上海宋慶齡幼兒園的外籍英語教師「Mike」。知情人士指其原籍烏茲別克,卻以加拿大身分取得教職,園方目前未回應相關疑問。該園為當地指標性貴族幼兒園,曾有多位演藝圈子女就讀,事件引發家長關切。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男扮女裝無套約炮千人 性愛影片全遭偷拍販售。圖片來源:微博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男扮女裝無套約炮千人 性愛影片全遭偷拍販售。圖片來源:微博

台灣網紅陳沂也在社群平台評論此案,直言「這根本是千人男莖大屠殺」,提醒民眾不要貪小便宜,「免費的最貴」。她指出,「紅姐都可以,你為什麼不行呢?但這些男的恐怕會被笑一輩子。千萬不要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態亂來。」

本案不僅是性犯罪與偷拍行為,更讓社會重新檢視「偽娘」文化的灰色地帶。偽娘泛指生理男性打扮成女性,性別認同多為男性,與跨性別有本質區別。紅姐事件中,偽裝被用作誘騙與牟利手段,讓偽娘文化在公共視野中面臨前所未有的質疑與誤解。

紅姐約炮1691人影片流出?38歲男子真實身分遭起底 無套性愛風險引爆公憤。圖片來源:微博
紅姐約炮1691人影片流出?38歲男子真實身分遭起底 無套性愛風險引爆公憤。圖片來源:微博

延伸閱讀|偽娘文化10個你該知道的事

1.偽娘和跨性別的差別在哪?

 偽娘是生理男性,日常打扮女性化,但性別認同通常仍為男性;跨性別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一致。

2.偽娘是否等於同性戀?

 不一定。偽娘可能喜歡女性、男性,或男女皆可,與裝扮無絕對關聯。

3.偽娘與變裝皇后有何不同?

 偽娘偏向日常女性化,變裝皇后則為舞台表演,造型誇張,強調戲劇效果。

4.偽娘這種文化從哪裡來?

 起源於日本動漫文化,後來在網路與社群媒體興起,亞洲各地都有活躍族群。

5.偽娘社會接受度高嗎?

 年輕世代相對開放,但在保守社會、傳統家庭中仍遭遇排斥與誤解。

6.偽娘犯法嗎?

 本身打扮不違法,但若利用偽裝從事詐騙、偷拍或性交易等行為,則依法究辦。

7.偽娘心理狀況會受影響嗎?

 若周遭環境支持,大多可正常生活;若遭孤立、霸凌,易出現心理壓力或焦慮。

8.偽娘家庭與感情生活會受影響?

 多數偽娘面臨伴侶接受度低、出櫃困難等問題,需平衡自我與外界期待。

9.偽娘形象如何打造?

 靠妝容、假髮、女裝與姿態訓練,有時輔以矽膠胸墊等道具。

10.偽娘文化為何常引起爭議?

 爭議集中在性別界線模糊、與跨性別混淆,以及可能被濫用造成欺騙或風險。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80公斤胖妹變醫院最辣護理師!站4小時幫人開刀、下班練2小時重訓

80公斤胖妹變醫院最辣護理師!站4小時幫人開刀、下班練2小時重訓

2025-07-28 11:09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以前我很胖,穿得很保守,現在我可以自信地穿上無袖上衣,露出小蠻腰!」26歲的古庭瑜,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的手術護理師,也是連四場健美比基尼賽事的參賽者。她從80公斤瘦到55公斤,不靠醫美、不用偏方,只靠每天重訓、嚴格飲食與堅持到底的意志力,蛻變成為同事口中的「體態天花板」。

健身鍛鍊絕非一蹴可幾,這場逆轉人生的旅程,從古庭瑜19歲那年,她踏進健身房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在刀光與汗水之間,找到自己的舞台

古庭瑜從護理科畢業後,投入高壓又忙碌的醫療體系,每天穿梭在手術房中,不只要長時間站立、施力搬動病人,更得隨時處在高度專注的精神狀態。「一場手術至少站兩個小時,有時候一整天甚至站到四個小時以上。」她說,剛進職場時,常腰痠背痛,直到接觸重量訓練後,才學會正確的發力與站姿。重訓不只幫助她減脂,還強化了下肢與核心肌群,「現在我搬病人更輕鬆,也比較不容易受傷。」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而她從健身初學者到站上比基尼舞台,只花了一年半。從第一次上台不到一分鐘就被請下台,第二次拿下新人第六名;第三次獲得第五名,今年六月第四次參賽,成績越來越進步。

她一步步磨出線條,也重建自信。「健美比賽不只看體脂肪與肌肉線條,還要看整體台風、自信與神情,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練成的。」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健身不能靠一時衝動,而是每天的選擇

古庭瑜如今的體態總讓人羨慕不已,事實上她每一克的肌肉、每一道線條,全來自驚人的紀律與意志力。「我每天重訓兩小時,假日還安排有氧與騎腳踏車,一天至少一萬步以上,水喝2000cc起跳。」

至於飲食,她早已戒掉甜食、餅乾、炸物與珍奶,早餐固定是燕麥加乳清,午晚餐則攝取精算過的白飯50克、雞胸肉100克、蔬菜與水煮蛋。「外出吃飯我也會帶秤子,不是不給自己自由,而是我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她坦言,比賽後會短暫放鬆,但馬上又進入增肌期備戰下一場。「健身有時候真的很孤單,得婉拒邀約、放棄社交,甚至會懷疑自己幹嘛這麼辛苦。但看到成果的那一刻,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從80公斤到55公斤小蠻腰,護理師古庭瑜用健身打造自信體態。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她用改變影響別人,也讓愛傳出去

古庭瑜身高163公分、體重穩定維持在55公斤。比起從前的自己,她現在多了自信、穩定與從容。她也意外成為職場與家人的榜樣,包括50多歲的爸媽、姊姊與同事們,都在她的帶動下開始健身,「大家變健康,是我最開心的事。」

她說,運動讓她在護理工作以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很多人都以為健美選手只有外表,但其實最難的是心態。要每天克服怠惰、持續練習,才有可能站上台,展現最有力量的自己。」

回首過往曾經80公斤,她笑說,很感謝當時自己願意踏進健身房,現在的我真的很喜歡自己。她堅定地說,運動讓她更專注、更能紓壓,也在繁忙的護理工作之外,看見屬於自己的舞台與無限可能。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吃了會變黑也太嚇人?10種「高感光食物」夏天別亂吃,小心白不回來!

吃了會變黑也太嚇人?10種「高感光食物」夏天別亂吃,小心白不回來!

2025-07-22 16:38
圖片來源:ena1123 IG
圖片來源:ena1123 IG

最近天氣炎熱,一出門就像被太陽火烤?

汗還沒流出來,皮膚先感覺快焦了,尤其對愛美又怕曬黑的女生來說,真的是場「防曬生存戰」,除了擦了防曬乳、撐了陽傘、戴了帽子,感覺已經全副武裝,但你知道嗎?有些「吃進去的食物」也可能讓你曬得更黑、更快!這回由高敏敏營養師來教你哪些食物小心越吃越黑!

10大高感光食物要注意

水果類: 木瓜、無花果、柑橘、芒果、檸檬
蔬菜類: 芹菜、韭菜、香菜、九層塔、胡蘿蔔

這些蔬果雖然營養價值很高,但裡頭的呋喃香豆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在曝曬陽光時反而會激發皮膚產生光敏反應,讓黑色素加速生成、甚至曬出斑點!

高敏敏營養師提醒:這些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只要記得是曬前不要大量吃就好,或是晚上在吃也OK!

怎麼吃才不會變黑?4個實用技巧請筆記

1. 改成「晚上吃」最安心:避開陽光活化期,降低光敏反應風險
高感光水果中的「呋喃香豆素」(如檸檬、無花果、柑橘)會在體內代謝後暫時提升肌膚對紫外線的敏感程度,尤其在進食後1至3小時內是光敏感反應的高峰期。如果這段時間內直接曝曬太陽,不僅容易曬黑,還可能造成「光毒性反應」或曬紅、曬傷。

2. 吃完別馬上曬太陽:至少等2~3小時,讓身體代謝光敏物質
像檸檬水、芒果、無花果這類高感光食物,會在攝取後使皮膚短時間內變得「光活性增強」,這時如果馬上進行戶外活動(曬衣服、運動、通勤),皮膚可能直接與紫外線作用,導致曬斑、色素沉澱,甚至在敏感肌膚上出現輕微紅腫或灼熱感。

3. 敏感肌 or 光過敏體質者:留意身體訊號,不適合天天吃!
若你屬於肌膚容易過敏、對陽光特別敏感的人(例如有慢性濕疹、酒糟、光過敏史),則應特別留意這些感光食物的攝取頻率與份量。有些人吃了檸檬或芹菜後隔天曬太陽,臉上就會出現泛紅或斑點,這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4. 搭配「抗氧化營養素」食物同時吃,建立肌膚防禦力
想吃美味水果又不想曬黑?可以透過「營養對沖」概念,搭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材,減少黑色素生成風險。像是花青素、茄紅素、維生素E這些成分,能有效抑制自由基活性、減少紫外線對細胞的傷害,幫助肌膚維持透亮穩定狀態。

推薦搭配的抗氧化食物:

花青素:藍莓、紫米、黑豆、紫高麗菜

茄紅素:番茄、番茄糊、西瓜、紅椒

維生素E:酪梨、堅果類、黑芝麻、橄欖油

夏日想白回來?靠這4大營養素就對了!


別擔心,美白不是不能吃,只是要吃對時間&搭配對營養。以下這4種「防曬營養素」,就是你的夏日美肌神隊友!

1.維生素C

幫你阻斷黑色素形成,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讓皮膚亮亮der又Q彈!

2.維生素E

有助穩定細胞、修復曬後肌膚,強化肌膚防禦力,曬完也不怕傷!

3.花青素

超強抗氧化力,能幫你淡化暗沉、提亮膚色,讓你氣色自然紅潤~

4.茄紅素

就像天然防曬盾牌!能吸收紫外線、減少發紅發炎,減少曬後不適。

推薦多吃:奇異果、酪梨、番茄、紫米、藍莓、櫻桃、黑芝麻、番茄糊等,都超適合夏天補充!

夏天不只是擦防曬這麼簡單,吃進去的每一口,也可能在偷偷左右你的膚色變化,以上這些飲食法先收好,降低曬黑、曬傷風險,才能當個不被曬黑耽誤的發光女孩!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 紅姐事件懶人包】紅姐是誰?紅姐蛋餅、斬男減齡穿搭爆紅、心理師解讀「來都來了」

【 紅姐事件懶人包】紅姐是誰?紅姐蛋餅、斬男減齡穿搭爆紅、心理師解讀「來都來了」

2025-07-17 11:02
示意圖/ChatGPT
示意圖/ChatGPT

中國南京「紅姐事件」引發熱議,一名男子假扮女性,與上千名男性發生關係。網路上流傳,有些人在見面過程中已發現對方是男的,卻仍選擇留下,並說出「來都來了」。對此,諮商心理師張宇傑從心理角度出發,針對「來都來了」這四個字進行分析。

紅姐是誰?南京紅姐事件懶人包

事件主角是一位來自中國南京的38歲焦姓男子,化名「阿紅」,以女性身份在網路上與大量男性互動。他透過濾鏡、假髮和變聲器刻意營造熟女形象,態度溫柔、話術細膩,自稱可提供「免費服務」,只要求對方帶水果、飲料或衛生紙作為見面禮。據傳他曾與多達1691人發生關係,但警方未證實此數字。

網路上也曾盛傳「紅姐事件」中有多名男性感染愛滋病毒(HIV)。據陸媒《法治日報》報導,至少有3名男子HIV檢驗結果為陽性,但尚無法確認是否與該事件直接相關 。至今也無官方證據顯示焦姓男子本人感染HIV。

警方指出,該名男子在過程中暗中錄影,並將影片上傳販售牟利。事件曝光後,他的假身份被揭發,也引發社會對性別認同與心理現象的討論。焦姓男子因其裝扮與角色設定,被網友稱為「紅姐」。其中,有人在見面過程中已察覺對方是男性,卻仍選擇留下,並說出那句「來都來了」,引發大量轉傳與討論。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提醒您】
本案涉及不當偷拍與影片散布,相關行為已觸犯法律,請勿儲存、轉傳或觀看任何未經當事人同意的影像內容,以免觸法。尊重他人隱私、拒絕散播違法資訊,是我們共同維護網路安全的責任。

紅姐蛋餅、斬男減齡穿搭爆紅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分析,從「南京紅姐事件」近十日的網路探索概念來看,除了主關鍵詞「來都來了」熱度最高,其他延伸詞彙也相當集中,例如「紅姐早餐店」、「紅姐濾鏡挑戰」等,顯示這起事件已在網路上發展出獨特的迷因語言。因為隨著事件爆發後,紅姐的形象與語錄在網路上快速被「迷因化」。其中,在台南新營,一家本就名為「紅姐手工蛋餅」的早餐店意外爆紅。網友湧入Google評論留言:「來都來了,吃個蛋餅吧」、「你怎麼有蛋?」等語錄齊發,讓店家一度登上熱搜,也讓無辜早餐店被捲入迷因風暴。

紅姐穿搭也成為仿妝與話題重心:碎花洋裝、假髮、黑裙成了「減齡斬男套裝」;見面小禮包也備受矚目,網友整理成「懶人包」:水果、花生油、牛奶、還有一包衛生紙。而TikTok、IG等平台出現紅姐濾鏡與仿製紅姐房間的自拍挑戰。

心理師解讀「來都來了」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針對「來都來了」這句話,諮商心理師張宇傑在社群平台說明,看似輕描淡寫的口頭禪,背後其實隱含了複雜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反應。他指出,這句話可能來自以下幾種心理動力:

●不甘心成本已經付出

在行為經濟學裡,這叫「沉沒成本謬誤」。人們會因為已經投入了時間、金錢或情感,就不願意輕易放棄,即使知道繼續下去可能不太對勁。他指出:「我都來這一趟了,就算感覺怪怪的,也先做了再說。」

●是怕丟臉、怕被笑

在某些社群氛圍或男性群體中,選擇「離開」可能會被視為軟弱的表現。張宇傑指出:「總比被朋友笑說『你也太膽小』好。」因此,即便意識到眼前的情境不合理,許多人還是選擇留下,因為那看起來比較「不丟臉」。

●無法承認「我可能被騙了」

這句話有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當面對錯誤或被欺騙時,承認事實會帶來強烈羞恥感,反而說出「來都來了」來遮掩失落與不安。張宇傑進一步說明,這不一定是放鬆,而是焦慮、自尊與群體壓力的混合體,因為「一個真正有底氣的人,會坦然地說出:我有權利在任何時候轉身離開。」這句話確實傳達出「做決定、選擇離開」是一種內在力量。

當「來都來了」成了勉強自己的理由,怎麼辦?

張宇傑在分享中也提出一個可以練習的問題,提醒我們停下來想一想:


「我是真的想繼續,還是只是不敢承認,這一切其實不太對勁?」

這樣的提問,目的在於幫助我們辨識內在動機,練習從自我說服與逃避中抽身。不是要否定當下的選擇,而是提醒自己:我留下來,是因為真的願意,還是因為不敢走、不想承認錯誤,或是捨不得已經付出的成本? 在那些我們輕描淡寫地說出「來都來了」的時刻,也許正是我們可以暫停一下、重新做決定的關鍵時機。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07月06日至2025年07月15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南京紅姐事件』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探索概念」(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探索概念:將主題的文章進行概念分群(Concept Clustering),幫助讀者從巨量資料中快速掌握事件的來龍去脈;群中存在較高的議題相似度,群間則有較低的相關度;分群結果透過演算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片語以呈現概念的意義。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街口母公司涉36億糾紛引爆單日萬筆聲量!支付服務一度遭電商停用、用戶的錢還領得出來嗎?
印尼「龍舟小弟」划進迷因界!魔性動作掀全球模仿潮 內馬爾、韓團愛豆都跟上
懶人包/黃金詐騙怎麼運作?常見手法、話術與真實案例解析
6月房市10大事/房價鬆動?信用管制鬆綁?市場波動關鍵揭密
懶人包/台灣連續18個月生不如死!少子化、高齡化、婚姻撐不住?三大警訊一次看懂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明知紅姐是男的,為何還上門?專家一語點破背後真相:不是想做愛,是想被愛

明知紅姐是男的,為何還上門?專家一語點破背後真相:不是想做愛,是想被愛

2025-07-15 10:48
為什麼明知紅姐偽娘還上門?專家揭痛點:他們想要的根本不是性,而是接納。圖片來源:微博
為什麼明知紅姐偽娘還上門?專家揭痛點:他們想要的根本不是性,而是接納。圖片來源:微博

中國38歲偽娘網紅「紅姐」因涉嫌假扮女性,誘騙千名男子發生性行為並拍攝影片牟利,日前已遭南京警方逮捕。事件曝光後,不少人質疑「這些人怎麼會看不出來是男的」溝通表達教練張忘形在社群撰文指出,這些前來的男性或許不是為了性,而是想要一種「終於有人等我」的感覺。

張忘形認為,紅姐事件背後真正揭露的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情緒匱乏與性別壓力。在男性長期被要求「理性、堅強、不表現情緒」的社會框架下,這些人走入紅姐租屋處,不只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而是潛意識渴望一種不需表現、不被評價、能短暫卸下壓力的片刻「被接納」。

他強調,這不是在為詐騙開脫,而是提醒社會看見另一種沉默的孤單:「不是每一場上門都是貪婪,有時是太久沒人說,你這樣也很好。」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張忘形社群全文如下:

【我想紅姐給的不只是性】

最近紅姐很紅,本來想蹭一下,但沒啥感覺。今天在NLP課程練習,我當「難搞來訪者」來折磨同學時,忽然找到了切入點。這篇主要是寫來抒發的。

聽說純文字觸及比較低,那就乾脆寫純文字 XD。

然後,一定要先說——偷拍絕對是錯的。至於性跟約跑那些,我覺得算是個人自由。如果你討厭性議題,請求你跳過這篇。

因為這次是從男性的視角,所以我會用男生的角度來切。女生也可能因為這樣的心理需求而陷入,所以如果想戰男女的朋友,也請你跳過吧。

這篇都是我主觀感受,完全腦補、牽強附會,只是講我的想法,紅姐只是媒介,不代表真實場景。

預防針打完了,先講講紅姐是什麼。

一個中年男子,假扮成女性,在社群平台上以免費性服務為名,邀請男性上門。完全不用錢,你只需要帶小禮物。有些人帶著水果,有些人拎著牛奶,最有趣的是西瓜跟食用油。

老實說,就算開了美肌、穿假髮、穿旗袍,我相信都不算美,甚至女生看到可能都不行 XD。但很多男生前仆後繼,而且他們長相都不錯,還有很多人穿得像要去見女朋友一樣整齊體面。

這些人開門進入對方的租屋,然後發生性關係。他們覺得賺到,因為是免費的。結果後來被拍成影片販賣。

事件爆了之後,大家都在轉,也有像我這樣的人蹭流量。但大部分人在笑那群人,怎麼會看不出來是男的?或是,看出來了,還是願意知男而上 XD。

當然有各種分析:沉沒成本啊,或者男生太急了。也有人說,曾經有人甚至對牲畜OOXX,我也都能理解。

但我好奇的是,一個人到底要飢渴到什麼程度,才會心甘情願地相信一個幾乎破綻百出的假象?

說他動過手術、說她下體腫脹,然後那個假髮超級廉價。退一萬步說,有個有超正未婚妻的,也登上紅姐的常客榜——那難道他真的沒選擇嗎?

我覺得這些,不是單純的性可以解釋的。

直到今天在課程練習時,我扮演一個孤單的中年男子。有個同學說出我的內心和痛苦,我因為他的看見和接納而落淚。

然後我就想,會不會紅姐給的不只是性,而是那種充滿照顧和關愛的情緒價值?

例如那句:「我等你很久了」,可以讓很多人卸下防備。

你當然可以說,他們就是想打炮。確實,性是起點,是最容易承認的理由。

但在影片中,除了性之外,我看到更多的是關心、接納,以及閒話家常的部分。會不會,這些才是很多人內心深層的渴望,所以才會自己腦補?

如果我們說,溝通是聽懂對方話語背後的需求——那麼,會不會有很多男生其實真的累了?

他們想要的,是被邀請,是有人在等自己出現。

是那種不用聊天、不用表現、不用負責的關係。只要來到門口,就有人開門接住他們。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這個社會對男性的期待很簡單:要有用、要理性、要穩定,不要哭、不要亂說話、不要情緒化,最好還能給別人安全感。

可是在這樣的期待底下,很多男人早就不敢問一句——我可以被照顧一下嗎?

加上中國經濟可能真的不好,他們連溫飽都成問題,更不要說異性交往或有餘裕做性交易了。

除了剛剛說的皮衣哥,還有大家戲稱的四季哥——他一年來報到四次,每次都帶不同東西。

我在想,這些人會不會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來尋求接納?

說不定,他們是用「性」當作媒介,用身體去確認自己還有吸引力。

反正至少在這裡,我還能夠被接納。

是不是在某些人的人生裡,沒有經歷過那種無條件的擁抱?

沒有人等你,也從來沒有人說:「你不需要證明自己,你就值得被愛。」

而紅姐,剛好提供了這樣的幻覺。

不用聊天、不用吃飯、不用交往,只要來,就給你。

而且不問你是誰、不挑條件,只要人來就行。

這是一種充滿服務精神的存在,還有滿滿情緒價值,讓你有被照顧的感覺。

會不會,這些人不是笨,而是太久沒有被喜歡過?

我在課堂上常常說:人說出口的話,不一定是真的需要,但你要聽懂話裡沒說出口的渴望。

就像這些男人,他們不是只想要一場性。他們想要的是一種感覺,是「我不需要努力就能被喜歡」的時刻,是「終於有人不批評我、不評分我、只是接受我」的感受。

他們當然知道這不是愛,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約炮。但比起什麼都沒有,他們寧可走進一場短暫的夢。

就算那人是男的、甚至不看臉,我也能有一刻的溫柔,我也能被照顧、被服務。

我們都曾在某段關係裡,低估自己、妥協過、忍耐過。

把別人的一點點好,當成全部的愛。把自己弄得很乖,只為了不被丟下。

我們笑他們的時候,其實也許只是在慶幸——那個狼狽的人不是自己。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所以我想說的最後一件事是:我們可以有更多包容,去看見那些表面上可笑的人背後的痛。

我們需要更多的語言,去對身邊的人說:「你這樣,我也願意在這裡陪著你。」

下次當有人說「只是想聊聊」,你也許可以多聽一分鐘。

因為你不知道,那一句話,他在心裡猶豫了多久才說出口。

一個人真正想要的,可能是某個脆弱能夠被理解;甚至只是能夠暫時放下壓力的一點時間。

就像我回家的路上,總會在車裡坐個20分鐘。那是我覺得最安全的地方。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的需要。你有,我也有,只是我們學會用更安全的方式掩飾而已。

也許,我們真正要解決的問題一直都不是「性飢渴」,而是許多人從來沒有感受到「被接納」;

又或者,許多人心裡都藏著一份「不被理解的孤單」——當然,也可能是「不需要負責的自在」。

而紅姐,剛好滿足了這一切:

在資源中,他不索取,只要你隨喜;

在性裡面,給了服務,給了予取予求;

在關係裡,給了你接納,給了你陪伴;

在自由裡,你愛來不來,你來他就開心。

想通後,其實紅姐給得起的,好像我們一般人都得不到呢。

莫名其妙吃到流量,就來說一下。

如果你想把這件事簡化成「男生就是有洞就行」或「不用負責任」,我會覺得滿可惜的。

我想探討的是,現在的生活中,我們很難真正進行交流,去思考彼此的關係。而每一個人都渴望有一個——不用付出,就能拿到回報,甚至「被接住」的關係。

然而最終,這樣的渴望可能會遇到詐騙、邪教,或像這次事件一樣,永遠被掛在網路上。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情侶、兩性關係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如果你覺得我想洗白紅姐,那我也覺得滿頭痛的。我只是想說:

如果詐騙集團都比我們還能給父母回應;

如果一個很缺愛的人,忽然遇到了退休空軍上校;

如果沒有人愛你的時候,網路上莫名其妙出現一個正妹……

也許你會說那是詐騙,但很多人卻在找尋一個希望。

他們知道這怪怪的,但心裡仍然會想:這會不會是真的?

這就是我覺得現在最大的矛盾:我們渴望連結,在社群上看著別人的美好關係,但每個人卻又如此寂寞。

這不只是男性,女性也絕對會遇到。

我在想,這可能無法被完全解決。但當我們多看見一點,也許就能更靠近心中那份匱乏。

從許多留言裡,其實也能看出現在關係的困境。

我分享我的觀點與看法,私心覺得我沒有敵意。可能我沒有講得很清楚,但我真心感慨:紅姐就算只是想賣片,能做到這樣,是因為他真的很懂人性

我們也能看見,這事件背後有太多人的投射。

本來還想多論述一些,但我想——真的很多人都是受傷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吧。

如果能讓大家有個發洩的空間,然後我莫名賺個流量,那也不錯 XD。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超懶人涼拌豬血糕

超懶人涼拌豬血糕

#健康飲食 #食譜DIY #分享

isa小眼睛 2025.07.29 13
以為扶輪只有吃飯,沒想到還有人生;低調做事,高調動人

以為扶輪只有吃飯,沒想到還有人生;低調做事,高調動人

#公益

黃采緹 Zoe Huang 2025.07.29 69
久坐身體卡卡嗎? 4招簡單拉伸讓你上班也能啟動代謝

久坐身體卡卡嗎? 4招簡單拉伸讓你上班也能啟動代謝

#久坐 #分享 #肩頸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5.07.28 10
師大女足案「抽血換學分」可以嗎?怎麼拒絕? 專家:3招助研究參與者「隨時無理由退出」自保

師大女足案「抽血換學分」可以嗎?怎麼拒絕? 專家:3招助研究參與者「隨時無理由退出」自保

#教練 #老師 #內心

潮健康 2025.07.28 19
超彭湃涼菜大集合  涼拌豆乾海帶結

超彭湃涼菜大集合 涼拌豆乾海帶結

#健康飲食 #食譜DIY #夏天

isa小眼睛 2025.07.28 8
夏天消除水腫第一名是「它」! 營養師:6大補水瓜類,養顏美容聖品別錯過

夏天消除水腫第一名是「它」! 營養師:6大補水瓜類,養顏美容聖品別錯過

#夏天 #補水 #膳食纖維 #健康飲食

潮健康 2025.07.28 24
80公斤胖妹變醫院最辣護理師!站4小時幫人開刀、下班練2小時重訓

80公斤胖妹變醫院最辣護理師!站4小時幫人開刀、下班練2小時重訓

#重訓 #體脂肪 #甜食 #小蠻腰 #減脂 #人物故事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7.28 1852
林俊傑心臟病影響演藝生涯? 醫示警:「3營養素+2生活處方」別讓壓力拖垮心血管健康

林俊傑心臟病影響演藝生涯? 醫示警:「3營養素+2生活處方」別讓壓力拖垮心血管健康

#林俊傑 #粉絲 #心肌梗塞

潮健康 2025.07.28 122
全家人都有好骨力【 養真天 天固力 】-最強骨頭和肌肉全方位系統保養。全家大小都適用,8種獨家複方,天然漢方安心保養。

全家人都有好骨力【 養真天 天固力 】-最強骨頭和肌肉全方位系統保養。全家大小都適用,8種獨家複方,天然漢方安心保養。

#健康飲食 #保健食品 #骨質疏鬆 #膝蓋 #健康常識

鍾小殷的幸福玩樂趣 2025.07.28 9
全家人都有好骨力【 養真天 天固力 】-最強骨頭和肌肉全方位系統保養。全家大小都適用,8種獨家複方,天然漢方安心保養。

全家人都有好骨力【 養真天 天固力 】-最強骨頭和肌肉全方位系統保養。全家大小都適用,8種獨家複方,天然漢方安心保養。

#健康飲食 #保健食品 #骨質疏鬆 #膝蓋 #健康常識

鍾小殷的幸福玩樂趣 2025.07.28 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