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2024-08-15 21:00
你害怕面對死亡嗎?生死議題一直是我們從小到大獨缺的教育,以至於我們面對”死“總有著未知的恐懼。然而,面對生命中各種必然的離去,如果不學習面對死,我們又能如何好好的生,找到活著的人生意義。

人生獨缺的死亡教育

有人曾教過你如何看待「生」與「死」嗎?至少在我成長的環境裡沒有,而且死這個字還是個禁字。

  • 我記得小時候,每當講到有關死的話題或用字時,總被立馬喝止,彷彿說了與死有關的事,便會招致不幸。使得我直到中學時期,其實不太喜歡聊關於死的話題。
  • 當時的我心裡其實很納悶,身邊的人雖總說死這件事不能亂談,但卻會在有意無意的閒聊之中提到相關話題。例如:有一天等我老了離世後,你就會開始想念了。

所以,關於生死議題該不該在活著的時候談,則成為我成長時期裡的一段迷惘。成年出社會後,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了一個關於「我們其實已經學過生與死」的有趣論述,讓我重新面對與接觸,關於生死的議題。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生日蛋糕與生命哲學

其實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父母便在不知不覺中,用過生日來隱喻生死議題的教育。(當然父母本人也許不知道這層含義)

  • 蛋糕上不斷燃燒著的燭火,象徵生命是不斷茁壯且閃耀的光芒。我們學習到活著的一天,都該讓自己像燭火一樣閃耀,盡情的體驗人生。這是關於「生」的學習。
  • 那死的學習呢?當我們許完心願,父母會告訴我們趕緊吹熄蠟燭,於我們呼的一聲,將蠟燭吹熄,這原本代表生命不斷茁壯且閃耀的火光,也在此刻告訴我們:有生的一天,就有滅的一刻。

你可以細數看看,活到今天的你過了幾次生日,吹過幾次蠟燭,就意味著你學過多少次,關於生死的人生哲學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Jorge Ibanez on Unsplash

可是,儘管我們已經接觸了這麼多次的生死教育,卻依然沒有改變多數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態度。所以,人為何會恐懼死亡,也是我們該探討的議題。


▍人為何會恐懼死亡?

既然是哲學,我們思考的方向,就不該遊走在二元對立之間探詢答案,而是持續從中尋找其他可能與可行的觀點。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而是給自己多一點的選擇。

  • 我在拜讀過哲學人熊仁謙所寫的著作《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以印度哲學為師,找回內心的自由權》書裡了解到,在印度哲學的教育裡,其實會教導人如何看待死亡這件事。
  • 印度哲學教導人們:人會害怕面對死亡,以及避諱談論死亡的原因,來自於「不了解」。
  • 所以,只要了解就能讓我們不害怕死這件事嗎?其實我是支持這樣的說法。畢竟,人類的基因存有著對於不了解或陌生的事物,便會產生威脅感與遠離的習性。
  • 我也發現,在我接觸到用生日隱喻生死的說法,以及讀到印度哲學裡的死亡的教育後,對於生死議題較能抱持開放態度來聊,因為獲得了確定性。

然而,我也必須坦承,對於面對親人離世這件事,我覺察到自己的內心依然有著排斥的念頭。至少我回顧近幾年爺爺奶奶相繼離世時,每每情緒上升的時刻,我總選擇強忍淚水與情緒,而不是將其宣洩而出。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Dwayne Legrand on Unsplash

截至目前,我依然在自我覺察這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動機。不過,能抱持開放態度探討生死,也是一大進步。


▍如何論定人生的勝利?

如果以結果論來論定什麼是勝利的人生,那我們所有人的結局都是公平的失敗。我們從生日蛋糕吹蠟燭這個隱喻中,了解人終將一死。無論你這輩子過得多飛黃騰達,又或是淒慘無比,結果都是一樣的。

  • 忽然之間,現代人最在意的比較心態,似乎不怎麼重要了,根本沒什麼好比。因為比較的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依然會在同樣的旅途終點相見。了解死亡這件事情,不是你的唯一特權行為後,似乎沒這麼可怕了。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Taylor Leopold on Unsplash

目前為止一直在討論死的議題,但其實我更好奇,如果多數人都不喜歡面對死這件事,那為何更多現代人卻無法好好的活著?我更想探討的是:「人因何而快樂?」


▍人因何而快樂?

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老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相聲表演藝術家與語言藝術家,我經常重複看他的各種訪談與演說。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在TED裡演講過的一段話:


「我們都該想一想,如何運用自己燦爛,但是說不定很短暫的人生,去做一件真正喜歡,而且又能夠令別人快樂的事情。」

這句話呼應了,死是人的終點,我們更應該專注在人生的過程。可是,如何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快樂呢?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Philipp Kämmerer on Unsplash

  • 很多人都有設定目標的習慣,也享受著達成目標時的成就感與正向回饋。可是,我們也必須認知到,這世上也有很多人,在達成別人眼中所羨慕的事情後,卻一點也不快樂。當你誇獎他的成就時,對方反而倒出更多的苦水給你聽。
  • 有的人則很享受達成目標後的成就感,看似因結果而開心。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當你問對方如何達成目標的時候,對方更多的激情與喜悅,來自於分享「過程」。熱情激動、滔滔不絕與你分享過程中的酸甜苦澀情緒,更勝於結果所帶來的喜悅。

所以,有沒有可能他的快樂與成就感,其實不是來自於結果,而是過程呢?這讓我回憶起,以前過生日的快樂是源自於何處。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Jonas Humbel on Unsplash

我認為,其實過生日最快樂的地方,不在於吹蠟燭的時刻。因為,我知道吹完之後,生日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 反而讓我開心的地方在於,家人或朋友準備拿出蛋糕,準備一切事宜的過程。或是,為了給驚喜,將蛋糕藏於門外,並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之下,將蛋糕送入,這些時刻真的有趣極了。

更有趣的地方在於,日後討論起生日的話題,往往談的都是過程的有趣,而不是結果。你有發現嗎?

  • 所以,關於如何論定人生的勝利,以及人因何而快樂的問題,是不是該換個觀點重新定義。說不定人生的快樂,其實不是來自於達成目標這件事,而是你如何一步步的付出努力,或是嚐盡失敗,但最終依然達成目標的過程與自我實現。

最終,用與他人不同且令你滿意,可能從中也受惠於他人的劇本,走向與大家都一樣的結局。我們改變不了結局,但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如何走向結局,這攸關你是否知道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Kaitlyn Baker on Unsplash


▍我們最終都必須了解自己的快樂

前面說過,印度哲學認為,人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源自於不了解。然而,更多現代人卻無法好好活著,甚至認為死或許是一種解脫,所以我們更該思考,人因何而快樂?

  • 我想,解決的辦法可能就如同印度哲學教的一樣,當你越了解死,便越能降低恐懼,甚至增加我們活著的勇氣。我們最終都必須了解,自己的快樂從何而來。

我無法給你答案,但能與你分享我的快樂來源。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我的「滿足」來源。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PAN XIAOZHEN on Unsplash

  • 在自我探索了很久以後,我其實了解,此刻能讓我快樂的事情,並非單單只是結果所帶來的成就感。因為,每當我達成目標之後,總會感覺快樂好短暫。為了持續獲得這份感受,只好在一次設定目標與完成,好似被多巴胺綁架一樣。
  • 只有在輸出我的所學與生命體驗的時刻,能讓我感受到另一種有別於快樂的短暫情緒,一種能夠綿延永續的滿足感,讓我體驗到生命與生活的平靜。

所以,我直到現在,依然每週固定透過Podcast與部落格,輸出我的所學與經驗。也因為是能夠帶給自己滿足感的事情,所以無須刻意堅持,便能一直堅持。

  • 同時,在分享的過程當中,我其實也是一幕幕的回顧所經歷的一切:嚐盡了多少失敗、如何與比較心態共處,與自己的內心搏鬥了多少回合。那清晰明確的瞭解自己,究竟成長了多少與走得多遠的感覺,著實讓我著迷。

對我來說,結果是個判定目標是否達成的依據,而過程則是確認我是否用對方法。明白這兩件事對我的意義之後,我便能安心的活著,關注結果,享受過程。

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Photo by Andre Hunter on Unsplash


最後,其實有很多論述在探討,到底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其實我們能聰明的選擇第三個觀點:「都很重要」。

  • 結果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快樂,過程也不一定就是快樂的源頭,與其在這兩個觀點上做選擇,不如選擇同時關注吧。
  • 畢竟哲學講求的,從來不是二元對立的結果,不要只被眼前看到的選項,限縮了我們的選擇,這並不會讓人從心感到自由。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帶給你啟發,如果你正在探詢你的人生意義,我鼓勵你要親自下場體驗,才可能獲得屬於你的答案。


所以,你的快樂來源是什麼呢?歡迎你留言與我分享。

▶️ 延伸閱讀:滿意人生的達成,你需要理解的3個本質邏輯:人生意義、內在快樂、比較心態

▶️ 推薦閱讀:道歉道得好,人際關係沒煩惱?關於真誠道歉,你該知道的3件事

▶️ 收聽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10|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意義》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深度閱讀:《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專欄裡還有很多文章,邀你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邀你追蹤

Wow這就是人生 X 這就是愛情 7 3
圖片|Wow這就是人生


熱門文章

南投立委馬文君、游顥罷免案成立!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綠營「5人狙殺名單」4人入榜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27歲女兒搬回家掏空父母?父母必設「6條金錢界線」擺脫成年啃老族

27歲女兒搬回家掏空父母?父母必設「6條金錢界線」擺脫成年啃老族

2025-07-08 14:06
啃老、親子財務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啃老、親子財務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美國CNBC近日報導,一名住在加州的66歲母親原本規劃與丈夫一同展開悠閒的退休生活,沒想到27歲女兒卻在去年搬回家同住,生活費全靠爸媽支應,每月支出高達50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這不僅讓原本計畫好的旅遊泡湯,也可能迫使父親延後退休,儘管他是一位放射科醫師,經濟能力不差,但長期下來仍讓家庭財務陷入壓力。

母親坦言:「我們從來沒打算在這個年紀再花這麼多錢,但也不忍心看到她流落街頭。」在現實與情感拉扯下,這位母親尋求親子關係專家 Kim Muench 協助,而她的建議,正是一針見血地點出「財務界線失守」對晚年生活帶來的風險。

財務、理財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財務、理財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專家 Kim Muench:啃老不是愛的延續,而是風險的開始

Kim Muench 指出,許多父母為了支持成年子女,會動用本該預留給退休的資產,甚至延後工作年限,但這些做法可能在未來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她強調:

「動用長期資產或延遲退休會產生比較大的衝擊,可能導致晚年生活陷入財務危機,尤其未來會因健康與年齡因素,難以繼續工作。」

她也提醒,除了經濟面,情感成熟同樣重要。「父母與子女之間要透過透明開放且平靜的對話,持續溝通財務安排,逐步建立合作模式。」

「不要急著斷絕幫助,也不能一輩子寵到底」Kim Muench 認為,設定界線可以循序漸進,例如讓孩子開始負擔手機費、交通費,或每月存下一筆「象徵房租」的金額,慢慢建立金錢責任感。

財務、理財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財務、理財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建立「財務界線」這樣做最有效

除了 Kim Muench 的建議,根據多位家庭與財務顧問的意見,若孩子成年後仍住在家中,以下 6 點是父母設立財務界線的實用步驟:

1. 開誠布公地溝通

坦誠討論家庭財務現況:與子女分享家庭的財務狀況、壓力與未來規劃,讓他們了解父母的限制與擔憂。

共同制定規則:邀請子女參與討論,協商雙方都能接受的財務安排,而非單方面決定。

2. 明確設定財務責任

約定分擔項目:明確規定子女需負擔哪些開銷(如房租、水電、餐食、交通等),即使金額較低,也能培養責任感。

逐步增加責任:可從支付手機費、交通費等小額開支開始,逐步讓子女承擔更多生活費用,幫助其學習理財與獨立。

3. 設定界線與期限

訂立支援上限與終止時間:明確告知子女父母願意提供的金額、內容及期限,避免無止盡的經濟依賴。

避免臨時抽離支援:若要減少或終止經濟協助,應提前溝通,給予子女準備與調整的時間。

4. 支持子女財務獨立

協助子女設定財務目標:與子女討論其理財、儲蓄、搬出計畫等,並給予指導與鼓勵。

培養理財能力:鼓勵子女學習預算規劃、消費管理等技能,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5. 堅持界線並自我照顧

堅守約定:一旦設定財務界線,父母需堅持執行,避免因心軟而破壞原則。

優先自身財務安全:持續為自己的退休、醫療等長期目標儲蓄,避免因過度支援子女而犧牲自身未來。

6. 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尋求財務或家庭諮詢:若溝通困難或界線難以執行,可考慮尋求理財顧問或家庭治療師協助。

建立財務界線不僅有助於父母保障自身利益,也能促進子女的獨立與成長,維持健康的親子關係。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孝親也要有底線!母親花光兒子每月4萬孝親費,600萬遺產也被揮霍「再匯一點給我」

孝親也要有底線!母親花光兒子每月4萬孝親費,600萬遺產也被揮霍「再匯一點給我」

2025-06-23 11:24
理財、孝親費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理財、孝親費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日本一名55歲男子每月寄出20萬日圓(約新台幣4萬元)孝親費,加上母親本身的10萬日圓退休金,理應生活無虞。怎料,78歲的母親卻屢屢開口要錢,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後悄悄返鄉,才發現母親竟將積蓄砸在奢侈品上,600萬元遺產也所剩無幾!

日本資產管理平台《THE GOLD ONLINE》分享案例,這位青山先生(化名)任職大型貿易公司,收入穩定卻支出繁重,兩名子女皆就讀私校,還背負房貸。儘管經濟壓力大,他仍盡力履行孝道,每月固定轉帳孝親費給獨居的母親。

然而近幾個月,母親頻頻傳訊「錢不夠用」,一再要求加碼匯款,讓他感到疑惑不安。為一探究竟,他瞞著母親回到老家,才發現家中擺滿精品絲巾、陶瓷杯、奢華燭台,母親穿著名牌圍裙、言談輕鬆,全然不覺問題嚴重。

青山先生進一步盤點資產才驚覺,原本高達3000萬日圓(約新台幣600萬元)的儲蓄,如今僅剩500萬日圓,父親留下的遺產也幾乎花光。母親則直言:一輩子為家庭節儉,如今喪偶又孤獨「難得可以買點喜歡的東西嘛。」

儘管他苦口婆心勸說,母親卻依然態度輕鬆。最終,他只好尋求專業協助,在財務規劃師介入下,才讓母親願意調整消費習慣。專家也提醒,高齡破產不僅影響個人,更可能拖累整個家庭。

日本律師協會指出,2020年申請個人破產的年齡分布,60歲以上佔25.72%,僅次於40至49歲的26.94%,等於60歲以上的破產申請者已占全體四分之一。這起事件也再次敲響「老後破產」的警鐘:即便有收入、有儲蓄,只要失控消費、不作規劃,晚年也可能走入財務崩潰。

理財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理財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台灣也面臨「高齡破產」風險:該怎麼辦?

日本律師協會發現,高齡破產者有以下共通特徵:包括無法降低生活水準、醫療費與照護費用負擔加重、退休金以外的收入少且不穩定、自以為「錢還夠用」而過度消費。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與日本情況高度相似。老年人破產的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台灣「高齡破產」常見成因:

1.退休金與儲蓄不足,難應付生活支出

2.長照與醫療費用沉重

3.年金制度改革困難,財源不穩

4.傳統「養兒防老」觀念瓦解,子女難以支援

5.社會支持系統尚未健全

長照、理財、居家照顧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長照、理財、居家照顧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台灣「高齡破產」預防方法

個人層面:

1.及早財務規劃與多元收入建立

2.控管消費、避免奢侈揮霍

3.善用長照2.0、社會福利資源

4.考慮以房養老、信託保本

5.保持社會參與與身心健康

家庭層面:

1.透明溝通財務與照護安排

2.孝親費應量力而為

3.協助長輩預算規劃、關注消費行為

政府與社會層面:

1.改革年金制度,縮小族群差距

2.擴大長照與醫療資源

3.建立高齡就業與參與機制

4.強化社會安全網,避免意外貧困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倒數7月5日「世界末日預言」!?台灣網友激推「防災包必備清單」:這幾樣沒準備真的會後悔!

倒數7月5日「世界末日預言」!?台灣網友激推「防災包必備清單」:這幾樣沒準備真的會後悔!

2025-06-26 10:15

7月5日的「世界末日預言」在網路上瘋傳,雖然真假難辨,但這也再度提醒我們——災難往往不是來得突然,而是來的時候你準備好了嗎?

倒數7月5日「世界末日預言」!?台灣網友激推「防災包必備清單」:這幾樣沒準備真的會後悔!圖/AI
倒數7月5日「世界末日預言」!?台灣網友激推「防災包必備清單」:這幾樣沒準備真的會後悔!圖/AI

尤其今年地震異常頻繁,許多人在半夜被搖醒的瞬間,才驚覺:「我什麼都沒準備!」比起驚慌,不如超前部署。觀察近一年內網友討論,防災包已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標配,不論你相信預言與否,準備一個能真正派上用場的避難包,是給自己與家人最實在的安全感。

這篇就幫你整理出網友口碑最強、討論度最高的防災包必備5大物品,一起來看看你是否已經備齊!

圖/CANVA
圖/CANVA

1. 飲用水:一公升真的不誇張!

「地震來會斷水,水才是最不能少的。」這句話幾乎是所有防災老手的共識。許多網友強調,至少準備一公升瓶裝水放入包內是基本門檻,甚至有人還會額外準備折疊水袋以防萬一。別忘了,沒有水,不只是不能喝,連簡單清潔傷口都成問題。

圖/CANVA
圖/CANVA

2. 防災食物:能久放、能吃飽才是關鍵

災後可能得面對無法煮飯、冰箱壞掉的狀況,這時候能長時間保存、無須加熱的食物就派上用場。

台灣網友推薦清單包括:

營養口糧、壓縮餅乾

可冷水沖泡的泡麵或即食麵

少量高熱量的堅果與巧克力

這些食物體積不大,卻能迅速補充體力,是生存系女孩都會偷偷準備的「緊急糧倉」。

圖/CANVA
圖/CANVA

3. 電子設備:手機沒電=與外界斷聯

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帶手機,但你有想過電池撐得住幾小時嗎?

不少網友建議防災包一定要放進:

行動電源(充飽電)

備用手機(最好能接收簡訊)

手搖發電收音機

萬一真的受困,手機定位可能就是你發出求救訊號的唯一管道;而收音機則能在沒有訊號的情況下接收災情資訊。

圖/CANVA
圖/CANVA

4. 照明工具:別只靠手機手電筒

當斷電來襲,黑暗可能是你第一個面對的問題。有網友分享:「平常覺得手機手電筒就夠用,結果一停電用不到半天就沒電了。」

因此建議至少準備:

一隻LED手電筒(可選擇手搖發電型)

小型頭燈(方便雙手工作)

備用電池

這些用品在深夜、樓梯間或需要徒步移動時都超有用!

黑熊學院推出的1380元防災包引發討論。圖/翻攝黑熊學院網站
黑熊學院推出的1380元防災包引發討論。圖/翻攝黑熊學院網站

5. 個人藥品&衛生用品:自己最清楚自己缺什麼

不是每個避難場所都有你需要的藥物,尤其是有慢性病、過敏體質的人,更要事先準備備用藥品。

建議可放入:

慢性病常備藥

OK繃、優碘、生理食鹽水

乾洗手、濕紙巾、口罩

女性專用物品如衛生棉

花蓮縣府臉書粉絲頁開箱防災避難救護包,關鍵字1380被視為譏諷黑熊學院。圖/取自花蓮縣政府臉書
花蓮縣府臉書粉絲頁開箱防災避難救護包,關鍵字1380被視為譏諷黑熊學院。圖/取自花蓮縣政府臉書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天殘為賀瓏墮胎、藏愛六年──親愛的女孩,錯的不是你太深情,而是他不值得

天殘為賀瓏墮胎、藏愛六年──親愛的女孩,錯的不是你太深情,而是他不值得

2025-06-25 09:00

「但我最愛的東西沒有了,那就沒什麼好留戀的。」女孩和男友分手後,留下這句話後結束自己生命。

傻孩子,這一輩子當中,你最愛的東西,應該是你自己,不該是任何一個人,

尤其是,你付出一切把他當快樂和寶貝,他卻不把你當一個人,享盡你的愛卻反過身把你狠狠糟蹋的對象。

你和他在一起六年,從你25歲到31歲,這是你人生最發光發熱的時代,戀情該是帶給你美好和幸福的。

但你說,有一次你家遭小偷了,你驚恐莫名想逃到房東家求救,卻發現小偷看到你了。你瑟縮發抖,全身癱軟。

後來,你無助地打給男朋友,他卻說正在忙月底的重要案子,沒辦法去陪你,你也不可以去他家。

你只是渴望一個人,在你害怕孤單的時候接住你,他卻狠狠把你拋開。

那時候,你就該懂了,這個男人不可靠。

女孩,你太善良,溫柔地接受了這個理由,卻讓自己傷得更深。

後來,你懷了他的孩子。

你滿心歡欣,期待童年時的破碎,可以透過和他共組家庭,得到圓滿的結局。

但他說,不可以。他送你到婦產科診所,讓你自己下車,走進醫院拿掉孩子。

因為,他是公眾人物,不可以被拍到和你去看婦產科,鬧出誹聞會影響他的演藝生涯。

拿掉孩子後,你大量出血,血流到尿布也接不住,小腿上也都是血。

他說,工作太忙沒辦法去照顧你。在你最痛的哪幾天,他連一次都沒有去看過你。

女孩,你該是被人捧在手掌心疼愛的公主。

你拿真心去呵護、疼愛的那個他,有同樣的去呵護、疼愛你嗎?

你為他拿掉孩子,他卻跟朋友說,你太胖了,「讓他『X不下去』」跟你分手。

把他當人生存在唯一價值的你,崩潰了。「但我最愛的東西沒有了,那就沒什麼好留戀的」

直到最後一刻,你還為他講話。「我會離開不是任何人的錯,我知道我很好,我知道有人愛我,我只是做一件6年前早該做的事而已。」

直到最後一刻,你依然惦記著他「也請各位幫我保護跟照顧我在世上最珍愛的他,他是我的快樂跟寶貝。」


女孩,你知道嗎?

一直到妳離開人世,這六年間,他從來沒有承認過,你是他女朋友。

你是喜劇演員,在舞台上總是瘋瘋癲癲,沒有什麼事是講一口單口相聲解決不了的。

你給大家好多歡樂,怎麼這一次,你沒辦法把它當成一個離譜的笑話,笑完了就算了?

女孩,也許這是你精心策畫的一場喜劇演出。

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對嗎?

你會穿越時空裂縫,回到6年前你和他認識的那一刻。

你會優先愛自己,沒有什麼事比愛你自己更重要。

你會知道,拒絕不平等的對待,不把自己放在卑微的角落,等人來愛。

你會勇敢去愛,但更懂得勇敢拒絕差勁的對象,不讓對方有機會,傷害你一絲一毫。

你是閃亮的寶石,你會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你會遇到愛你的人,你會和對方生下可愛的孩子,你會有美好的一生。

活著,就有機會。

活著,才能繼續去愛、繼續被愛。

如果還有一次機會,好好活著,只愛你自己,好嗎?

不是每個人都配得起你的深情,請把愛,先還給那個最該被擁抱的自己。

==


==

女喜劇演員「天殘」4月離世,6月喜劇演員賀瓏被發現和脫口秀搭檔Albee在日本親密被拍,連日成為輿論焦點。賀瓏始坦承和天殘交往6年,稱雙方好聚好散。

喜劇圈不滿賀瓏聲明,揭發他「逼迫墮胎」,更在天殘離世後不到一週就帶新歡現身,痛批對方行為冷血,讓天殘難以安息。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2025國營事業招考公告:薪水上看62K!2025報考條件+職缺類別全整理

2025國營事業招考公告:薪水上看62K!2025報考條件+職缺類別全整理

2025-07-09 14:58
國營事業招考616人,起薪4.5萬元、滿五年上看6.2萬。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國營事業招考616人,起薪4.5萬元、滿五年上看6.2萬。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經濟部今(9)日公告,114年度所屬國營事業將統一招考616名新進職員,錄取者起薪約為44,000元至45,000元,若工作表現良好、考核優異,服務滿五年後月薪可望達到62,000元,薪資條件明顯優於多數產業新鮮人起薪水準。

經濟部指出,為加速國營企業人力新陳代謝與技術傳承,114年度統一招考將涵蓋台灣電力公司、台灣中油公司、台灣糖業公司及台灣自來水公司等四家國營事業。甄試報名期間自2025年7月16日起至7月29日止,筆試訂於11月9日舉行,考區設於台北、台中、高雄花蓮等地。

此次國營事業招考甄試共釋出22個專業類別職缺,其中招募人數最多的為電機類,共164人;其次為土木類87人、機械類69人。其他類別尚包括企管102人、資訊26人、財會18人、人資12人、大眾傳播5人、政風7人、文化資產3人、職業安全衛生8人、地政11人、環工31人,以及冷門領域如地球物理、生態與石油開採等,共計616個職缺。

經濟部說明,國營事業招考錄取人員之起薪為44,000元至45,000元,依各分發單位之內部薪給制度略有差異,未來若有薪資調整,將依新制辦理。此外,如筆試放榜前出現臨時缺額,也將視情況增列錄取名額。

國營事業招考616人,起薪4.5萬元、滿五年上看6.2萬。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國營事業招考616人,起薪4.5萬元、滿五年上看6.2萬。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比對大學生起薪落點,這份鐵飯碗值不值得報?

國營事業招考到底值不值得報考?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調查,近兩年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中位數如下:

1.資訊軟體系統職務:39,000 元

2.醫療保健服務職務:38,000 元

3.研發相關職務:37,700 元

4.金融保險產業:36,350 元

5.工程、電機、醫藥相關科系畢業生:36,000〜37,000 元

6.一般製造、服務、旅遊業等職務:32,000〜33,000 元

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的職場起薪。圖片來源:104人力銀行

換句話說,國營事業起薪44,000〜45,000元的條件,高出市場職場起薪平均值近20%,尤其對工程、技術、研發、財會、政風等具專業證照或學歷背景的新鮮人來說,國營事業招考是一條具穩定與升遷空間的「實力鐵飯碗」。

工作、職場示意圖。圖/123RF圖庫
工作、職場示意圖。圖/123RF圖庫

【報名與考試資訊】

-報名時間:2025年7月16日至7月29日(全程網路報名)

-筆試日期:2025年11月9日(週日)

-考試地點:台北、台中、高雄、花蓮

-招考職類:共22類,包含電機、土木、機械、企管、資訊、人資等

-職缺總數:616人

-薪資條件:起薪約44,000至45,000元,滿五年考核優良者上看62,000元

-官方網站:https://service.taipower.com.tw/Exam/

經濟部呼籲有志投入穩定職涯者可及早準備,報名前務必詳閱簡章並確認報考資格及類別科目。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投資黃金被詐騙?豐原五口黃金詐騙命案:黃金詐騙是什麼?詐騙手法拆解?被詐騙怎麼辦?

投資黃金被詐騙?豐原五口黃金詐騙命案:黃金詐騙是什麼?詐騙手法拆解?被詐騙怎麼辦?

#交易 #警察 #網路聲量 #黃金詐騙 #詐騙手法 #投資黃金 #詐騙集團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2025.07.11 153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無套約炮千人性愛影片外流  一文看懂偽娘文化

紅姐真實身分曝光!38歲偽娘無套約炮千人性愛影片外流 一文看懂偽娘文化

#出櫃 #穿搭 #上海 #濾鏡 #演藝圈 #偽娘文化 #紅姐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7.11 44
創業不怕老,只怕手機太難搞

創業不怕老,只怕手機太難搞

#人物故事 #工作職場 #斜槓 #創業 #收納整理

月影紗 2025.07.10 42
台灣人天天吃、超愛吃「3食物」  竟是「慢性致敏食物」讓血管提早硬化

台灣人天天吃、超愛吃「3食物」 竟是「慢性致敏食物」讓血管提早硬化

#食物過敏 #林美秀 #癌症

潮健康 2025.07.10 26
 陳文茜「黑色素瘤」為何惡化?黑色素瘤警訊有哪些?醫揭真相與易忽略警訊

陳文茜「黑色素瘤」為何惡化?黑色素瘤警訊有哪些?醫揭真相與易忽略警訊

#皮膚癌 #癌症 #肺腺癌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2025.07.10 2039
暴雨後通勤腳全濕透? 「鞋襪悶整天」釀4足部危機!關鍵4動作助鞋襪快乾

暴雨後通勤腳全濕透? 「鞋襪悶整天」釀4足部危機!關鍵4動作助鞋襪快乾

#皮膚 #吹風機 #新冠

潮健康 2025.07.10 22
勿讓游泳成為健康憾事

勿讓游泳成為健康憾事

#吃冰 #食物 #運動傷害

斛說針灸學塾 2025.07.09 16
2025國營事業招考公告:薪水上看62K!2025報考條件+職缺類別全整理

2025國營事業招考公告:薪水上看62K!2025報考條件+職缺類別全整理

#高雄 #台北 #花蓮 #畢業生 #保險 #國營事業招考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7.09 1567
產季最新鮮 極簡版蚵仔煎 木薯粉

產季最新鮮 極簡版蚵仔煎 木薯粉

#健康飲食 #食譜DIY #夏天 #夏季料理 #蚵仔煎

isa小眼睛 2025.07.09 44
很高興加入《女人漾》!作家〈月影紗〉自我介紹

很高興加入《女人漾》!作家〈月影紗〉自我介紹

#人物故事 #兩性 #育兒教養 #婚姻 #自我成長

月影紗 2025.07.09 3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