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19:01
潮健康
不是皮膚乾或過敏!乾癬好發族群?哪些風險因子易誘發疾病?醫:「3步驟」快速釐清病情
潮健康/林昱彣
皮膚若出現紅斑、發癢或鱗狀脫屑等狀況,別急著自己買藥亂擦,有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乾癬」的警訊?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昀臻醫師在《生醫時代》專訪中指出,乾癬又稱「銀屑病」,也因病灶部位的皮膚粗糙如牛皮又稱為「牛皮癬」,由於免疫系統受影響,更可能引發眼部、腸道甚至關節等部位發生病變。
乾癬不是單純皮膚過敏! 恐造成關節不可逆病變?
蔡昀臻醫師表示,乾癬並不是單純皮膚過敏,而是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初期易與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混淆,因此不易被診斷,部份患者甚至需要透過皮膚切片才能早期診斷。此外,約有15-40%乾癬患者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如果延誤治療,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關節病變。
蔡昀臻醫師說明,乾癬診斷、追蹤也可能需要抽血檢測各種「發炎指數」,檢驗項目如C反應蛋白(CRP)、紅血球沉降速率(ESR)。另外,若一等親家屬有乾癬性關節炎或本身帶有HLA-B27基因,也易往乾癬性關節炎發展,因此有HLA-B27基因的乾癬患者,需要仔細追蹤關節症狀。
乾癬的好發程度是否男女有別?蔡昀臻醫師解釋,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會以女性比例較高,但乾癬男女性比例無明顯差異,無論男、女性只要發現皮膚相關病灶或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家族史,都要特別注意乾癬警訊。
眼睛、關節、指甲出狀況 都要當心與乾癬有關?
身體哪些部位出現脫屑、紅斑,就要注意可能是乾癬的警訊?蔡昀臻醫師指出,乾癬常發生於四肢伸側、手肘、膝蓋、頭皮,或者腋下、股溝、背部、耳後,甚至指甲也會發生病變,若未妥善治療,紅斑容易遍布全身引起惡化。另外,乾癬容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虹彩炎」等疾病,造成其他系統的問題。
蔡昀臻醫師表示,部份虹彩炎為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特別與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有相關性。如果延誤診斷及治療,嚴重的虹彩炎可能導致視力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失明風險。當有畏光、視力模糊等眼部症狀,應盡早就醫評估是單純虹彩炎或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
蔡昀臻醫師提醒,臨床統計發現約10-30%乾癬患者,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多好發於中壯年族群,乾癬性關節炎發作過程可能是先有皮膚病變,再發展至關節炎,也可能兩者同時發生。部份患者初期症狀是在足跟的「著骨點」發炎,容易誤會是足底筋膜炎、過度勞損或運動傷害,輾轉檢查後才發現是乾癬。
蔡昀臻醫師表示,乾癬不僅影響皮膚和關節,也可能造成指甲病變。與乾癬最可能有關的指甲受損情況包括:指甲出現點狀凹陷、甲床分離、指甲變厚。一旦指甲出現「水滴狀凹陷」且易脆易裂,合併有皮膚紅色斑塊,或肢端粗大、關節疼痛等乾癬性關節炎症狀表現,就該立即就醫。
乾癬的好發族群有哪些? 哪些風險因子容易誘發疾病?
哪些風險因子可能更容易誘發乾癬發作?蔡昀臻醫師指出,遺傳、壓力、肥胖、睡眠不足、不良嗜好如抽菸、酗酒,或是皮膚曾出現大面積傷口都需要特別留意。尤其處在特殊生命階段如升學、換工作等壓力較大的時期,只要發現皮膚出現紅疹就應當心是否為乾癬徵兆,可及早至風濕過敏科就醫評估。
不少乾癬患者聽信網路傳言,逕自購買「保健食品」或是「補品」希望幫助緩解症狀。蔡昀臻醫師說明,乾癬和異位性皮膚炎等免疫疾病族群,表示免疫系統可能異常活躍,補充來路不明的補品容易使發炎反應加劇,甚至造成病灶惡化。另外,攝取過度滋補的食物,受傷後細菌(如鏈球菌)感染、服用特定藥物(如抗瘧疾藥、奎寧、血壓藥等)、飲酒過量或壓力過大,都可能促使乾癬爆發,有相關風險因子的族群要特別注意。
當病友有調養身體需求時,應諮詢合格中醫師評估。自己也要注意「進補後」的情況,如果補品攝取後出現病灶惡化、感覺疲累甚至輕微發燒,都可能是身體釋放正在發炎的訊號,最好立刻停止進補並諮詢專業醫療人士。
乾癬日常自我照護方式? 學會「336法則」及早揪出乾癬
蔡昀臻醫師表示,為增加乾癬認識並提升早期診斷,建議民眾應掌握「336法則」:身體「3處」(頭皮、指甲和皮膚)以上出現乾癬,且關節出現紅腫、僵硬、疼痛「3大警訊」者,務必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控制病情。
乾癬病人除了積極治療,更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自我照護。蔡昀臻醫師提醒,乾癬患者若自覺患部頻繁發癢,建議以「輕拍取代搔抓」;另外,穿著毛料衣物時須避免摩擦身體,並以寬鬆、棉質衣物取代。患者也需留意定期修剪指甲,平日可進行適當運動,惟大面積的劇烈皮膚外傷可能引發病灶,因此運動前務必準備保護措施以避免影響傷口。
原文出處: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3/11/02/psoriasis-complications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