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5:52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心理師
百萬人瘋傳這篇!兒少性影像怎麼被拍到的?心理師圖解4大操控模式:「這樣做」把孩子救回來

在這份懶人包中,王雅涵整理出加害者常見的操控手法,包括「以愛為名的包裝」、「假交往真控制」、「情緒勒索與恐嚇」等心理操作,進一步拆解孩子如何在信任與羞恥中被迫沉默。她呼籲,當社會只用譴責取代理解,將錯誤丟給受害者,真正的問題將永遠被掩蓋。
她指出,許多加害者取得影像的方式,並非暴力強迫,而是透過愛的假象、夢想的包裝、情緒勒索與恐懼威脅,逐步剝奪孩子的界線感與安全感。
這些操作手法看似日常,卻危險至極。受害的孩子可能以為自己「做錯事」、「說了會被罵」、「被拍是應該的」,最後選擇沈默。當社會質疑「難道沒有大人發現嗎?」的同時,心理師提醒:「加害者最常是孩子信任的大人──老師、親人、經紀人、網紅朋友,這些『熟人』最容易讓孩子無法分辨愛與操控的界線。」
懶人包中整理出3種最常見的加害者角色,以及4種最常見的操控手法:
加害者可能是誰?
1.熟人:老師、鄰居、家人……
2.網友:假裝成「網公網婆」建立親密關係
3.網紅經紀人:用試鏡、業配等名義取得影像
操控方式有哪些?
1.用「愛」包裝:說「這是我們的秘密」「這代表你愛我」
2.用「夢想」包裝:說「你有潛力當網紅」「這是你進娛樂圈的門票」
3.用「恐懼與情緒勒索」:說「你不拍我就公開你照片」「你說出去就沒人會相信你」
4.「針孔偷拍」:在孩子毫無防備下直接偷拍
我們能做什麼?
王雅涵心理師強調,與其事後檢討受害者,更應在平時建立安全的溝通關係。她呼籲家長、教師要主動談論愛與關係的界線,用討論取代責備,當孩子覺得「說出來不會被罵」,他們才有機會在第一時間求助大人、避免傷害發生。
真實的回應:這份懶人包讓人「痛心,也感動」
這份懶人包上線後,獲得大量來自教育現場的轉發與留言:「這真的太重要了!我在國中教書,幾乎每學期都遇到類似事件。」「簡報脈絡清晰,內容簡單明瞭又強而有力,請問可以下載用於宣導嗎?」
「感謝老師,我想分享給更多家長與孩子,這份資料真的很需要。」「這份懶人包應該放進國中小課堂教學!」
王雅涵說:「當加害人用信任傷害孩子,我們就要用更多的愛,把孩子救回來。」保護兒少的第一步,從理解這些操控模式開始。你我都能成為守護者。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