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17:41
國文老師|謝蓁
能者過勞?還是情感勒索?
能者過勞?還是情感勒索?
那天,跟朋友喝下午茶的時候,眼角餘光瞄到她的手機訊息一直跳出,禮貌性的問了她:「妳要不要先回覆?」
她嘆了口氣,告訴我,每次她的主管要催趕資料總會這樣奪命連環發送訊息,她說:
早上剛結束一個會議,準備收拾筆電時,主管又走了過來:「這份簡報,妳比較熟,幫我弄一下,明天早上要用喔。」她苦笑還沒回覆,主管就匆匆離去,往一旁看去,身邊同事們一個個默契十足地裝忙、低頭。回到座位後,她一邊打開簡報檔案,一邊問自己:為什麼每次都是我?
但下一秒,內心又冒出另一個聲音:「因為你做得好,因為你做得快,因為你不會拒絕。」

--
在成為自由接案的自營工作者之前,我也曾在補習班和培訓團隊中工作。那時的我,還只是個無名小卒,因此凡是有機會表現的任務,我總是主動攬下。渴望學習與成長,讓我習慣以高效率完成主管交辦的各種工作。也因此,主管很快養成「壞」習慣──凡事優先指派給我。
久而久之,其他團隊夥伴開始變得懈怠,反正總有人會把事情完成,就算被主管責備,最多也只是幾句無關痛癢的抱怨,而他們仍能安然無恙。於是,我默默扛起越來越多責任,也逐漸感受到內心的不平與不滿。可當我試圖表達壓力時,主管總是這麼說:「你比較厲害嘛,動作又快、效率又高、做得又好。我需要你!沒有妳怎麼辦!」
這句「我需要你」,聽起來像是一種肯定,卻也是一種情感勒索。像我們這種臉皮薄、又渴望被認可的人,往往就在這樣的話語中心甘情願繼續犧牲,直到情緒滿溢、終於爆炸。可當你受不了情緒反撲時,又會被說成「你怎麼那麼愛計較」?
這樣的現象,其實各行各業都有。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樣高壓又不平衡的環境下,確實能讓人短時間內迅速成長──因為實力是自己的,能力也永遠不會被誰奪走。但我們終究要設下停損點:如果一個環境長期將責任壓在你身上,把「成功歸功於團隊」、「失敗歸咎於個人」視為理所當然,那麼,請不要再為了情感或責任感留下。是時候轉身離開,把努力留給值得的人與地方。
那麼,若一時之間無法離開,或還想多給彼此一次機會,自己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學會設定界線,是自我保護的第一步。不必一味接下所有任務,可以適時說「這部分我可能沒辦法負擔,建議由誰來分擔比較合適」。這並非推卸,而是讓團隊回歸平衡運作。
其次,記錄自己做了什麼、貢獻了什麼,不是為了邀功,而是當情緒與責任天秤失衡時,提醒自己「我值得被尊重與看見」。
最後,尋找盟友很重要。不論是同事中的理解者,還是場外的傾聽者,他們能幫助你釐清情緒,也能讓你知道: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覺得不公平。
每個願意多做、會做的人,都該被珍惜,而不是被消耗。願我們都能在善良與理智之間找到界線,在成長的路上,不再獨自疲憊地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