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出的人生哲學

2024-10-17 12:00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真的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韓綜,本文就來聊聊我認為節目好看的原因,竟然跟腦科學有關,以及我從黑湯匙與白湯匙的階級比賽中,所體悟到的人生哲學

▍黑白大廚的節目設計,蘊含腦科學?

光是下對上的階級挑戰,就已經能激發大腦的「好奇心」。當你出現「這有可能會贏嗎?」的念頭時,其實你的注意力就已經被黑白大廚這檔節目給吸引走了。

  • 即便我們理智上認為白湯匙勝算較大(這樣的思考盲區,也與節目針對白湯匙帥氣出場的設計影響有關),但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 (dopaminergic neuron, DAN)仍然會因為「這有可能會贏嗎?」「某個黑湯匙看起來很厲害,可能會贏喔」等好奇心,激發我們想要持續看下去。

我們渴望探索未知的可能性,哪怕看似不可能,也讓我們在節目中持續關注,期待著一個可能出乎預料的結果。這種好奇心帶來的期待和興奮感,使觀眾難以移開視線,進一步強化了節目的吸引力。

圖片來源|Netflix
圖片來源|Netflix


⏹︎ 多巴胺能神經元是什麼?

引用來自《CASE 報科學》關於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文章《多變多巴胺——第三部:好奇偵探DAN的變老》裡,一段我很喜歡也很好理解的解釋:「DAN扮演著愛好新奇解謎的福爾摩斯,主導尋找新奇事物的相關神經機制,並且也是連接好奇和神經元活動為關鍵。」

有興趣的朋友,記得點擊文字連結閱讀全文。


▍下對上的階級挑戰,照應出多數人的人生寫照

我認為黑湯匙像及每天在人生裡,不斷向上追尋的大部分人。在觀影的時候,我一直有種自我投射狀態。會不斷想支持黑湯匙的原因,大概源自於黑湯匙代表的是努力向上,不斷爭取認同或達成某個設定目標的我們。

  • 下對上的階級挑戰,一直都是這世界的基本運轉模式。不單是職位高低,包含如何從新創公司到知名公司也算。
  • 多數人在此模式當中,嘗盡了許多的壓力、恐懼與擔憂,不知道在看節目的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投射呢?如果有,我很好奇目前的你已經努力了多少?又或是你所追尋的目標,是否清晰明確。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Photo by yns plt on Unsplash


⏹︎ 你正走在心之所向的道路嗎?

如果你發現對目標有些動搖,我不認為是壞事。我們聽了許多成功人士分享「堅持目標」的道理,這點我認同,但我也抱持些許的懷疑。因為,每個人所經歷的環境不同、個性不同,都會影響你對目標的看法與結果。在此前提下,如果只用結果論來衡量你對目標的堅持與態度,我個人覺得太過主觀。

  • 我曾立下創業的目標,可是在我實際逐步的建構與規劃中,慢慢發現創業似乎不是我想走的路,說實話也不太適合我,於是我最終放棄創業的目標,也反思到當初擁有創業的動機,來自於周圍所看到的資訊都在講創業,進而受到影響。
  • 你說對目標不夠堅持嗎?我倒覺得是親自體驗,讓我更了解自己的心之所向。我鼓勵正努力向上追求的你,除了堅持目標外,也要適時停下來看看所走的這條路,究竟符不符合你人生中的心之所向。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當然,對於每位黑湯匙來說,成為被看見的廚師,絕對是清晰明確的終點。


⏹︎ 壓力不分階級

即使是已經站在高位的白湯匙,也面臨著捍衛地位的無形壓力。許多人認為,地位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向上挑戰,但我認為壓力不分階級,高位者同樣面臨被超越的壓力。

  • 回歸本質邏輯,壓力不分階級,壓力是一種感受,而調節壓力的方式之一,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事情。
  • 從白湯匙主廚崔鉉碩在團體戰的表現來看,為了團隊的勝利而卸下高位身份,並放下身段的去敵營借取食材,不拘泥於地位高低,並做出最適合的決策,我想這就是他能領導好一支本就已是站在高位的團隊,值得我們學習。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控制壓力」絕對能幫助你發揮正常水平的表現。不管你是正努力向上,或是努力捍衛地位的朋友,我都鼓勵你試著檢視自己看事情的方法,或許壓力便會迎刃而解。


▍黑湯匙:不被看見的恐懼,帶給人追夢的勇氣

我覺得只能在晉級決賽後才能公開黑湯匙本名的節目策略,大大的放大多數人不被看見的恐懼。

  • 事實上,有很多具有才華的人,礙於某些因素使得自己有志不得伸,於是不安、不滿的情緒充斥在每天的生活之中,或許才使得人們看到黑湯匙不斷過關斬將的過程,內心有被激勵的感覺,產生了持續努力的勇氣。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Photo by Razvan Chisu on Unsplash


⏹︎ 關於有志不得伸的幾個迷思

如果你常感覺自己很有才華,能力也不錯,發展卻不及另一個與你做同類型事情的人,我鼓勵你試著思考以下3件事:

1.)個性的不同,會影響經營方式的選擇

個性的不同,會影響經營方式的選擇。我們可以學習他人成功的方式,但也不能忽略適不適合自己這件事。例如,兩位創業者 A 和 B 都經營餐飲業,但他們的性格不同,因此選擇了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

  • A 是一個外向且善於社交的人,喜歡與顧客面對面交流。他的餐廳經營模式非常注重體驗和互動,經常參加社交活動,並透過社交媒體與顧客保持密切聯繫。他的餐廳主打個性化服務,利用顧客的口碑推動品牌成長。這種經營方式與他的外向性格十分契合,讓他能夠發揮社交優勢。
  • 相反,B 是一個內向、重視細節的人,不喜歡頻繁的社交活動,偏好在背後管理業務。他經營的是一家連鎖外賣店,專注於供應鏈優化和品質控制,並利用高效的後端管理系統來保持運營順暢。B 將重心放在數據分析和流程精細化上,讓他的業務在沒有過多社交互動的情況下也能成功運行,這符合他重視細節的內向個性。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還是那句老話: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長久。



2.)你所執著的問題,未必是導致發展不佳的原因

如果你有看黑白大廚,無限料理地獄的比賽就能知道,光是做的好吃還不一定能晉級。懂得用同樣的食材,創意出不同的佳餚,也是一項考驗。

  • 在舉我自己為例,跟我一樣寫文章的人比比皆是,甚至多數人的流量都比我好,而我除了要學習他們的創作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藉由閱讀他人的文章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問問自己這樣的內容適合自己嗎?經營方式適合自己嗎?能幫助你探詢出答案。有的時候,看似對的方法,卻不一定能讓你堅持。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3.)你到底試了多少方法?破除安全遊戲的框架

很多有志不得伸的人,最大的問題在於「總用同一種方式,期待不同的結果」。適合自己的方式絕對要靠「親自體驗」才能獲得,才能讓自己理解眼前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

  • 光是《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的節目流程與文章書寫,就經歷多次的嘗試改變,當中也包含一些我原本認為與自己個性不符合的方法,但實際嘗試後才發現與原本想的有所不同,才慢慢形塑出自己的風格。

千萬不要只用「想像」去定義每個你認為不值得、不適合的方法,這可能會讓你錯過進步的可能。即便最終獲得的是負面體驗,也是一種學習經驗。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 正因爲每個人都不同,所以人生才有趣

回顧黑湯匙的初登場,在初賽中,我們見識了許多特色佳餚,並認識了各具個性的廚師,有些搞怪,有些優雅,有些沈穩。儘管每個人的結局不同,我們仍清晰的記住了某位黑湯匙的獨特之處。

  • 可想而知,如果大家都一樣,我們真的能從中看見價值嗎?回顧我們的人生,正因為我們彼此不同,才會塑造出獨特的人生和成果。就像那些被淘汰的廚師們,依然在節目後受到大家的關注。原來不被看見的恐懼,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持續努力、檢視目標、認清自己的個性,剩下的就是耐心。


▍白湯匙:風雨飄搖的地位,回歸謙卑

我其實覺得節目對於白湯匙初登場的設計頗不友善(笑),看到節目最後你會發現,他們是從頂端不斷向下走的一群人,完全違反大眾向上追尋目標的過程。因此,白湯匙最需要克服的事情,便是降低地位感所帶來的「威脅」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 腦神經科學研究指出,一個人的地威感高低,會影響一個人是否獲得獎賞感受,還是威脅感受。如果是威脅感受,肯定無法好好活在當下,還可能會視眼前的人為「敵人」


⏹︎ 謙虛是捍衛地位的方法

最佳的解方之一,是有意願的改變自己看事情的觀點,重新提升自我的位階。位階的提升除了靠顯學的成就與職位之外,也包括謙虛所帶來的好人緣與讚賞。更白話的說就是「獲得好感受」就對了。

  • 另外,地位其實也跟自我認同有關,如果你無須依賴任何外在環境的認同,便能認同自己所做的事情,那你也會獲得地位感所帶來的獎賞感受。

好比崔鉉碩主廚發揮領導能力,在團隊戰中贏得眾人的認同成為隊長,這過程靠的是“先放下自己的成見”,聽聽大家的想法,最終在統整出符合比賽的策略;願意為了團隊,放下身段到敵營借食材,因此獲得隊友的讚賞,提升他在團隊中的信任度與地位性。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 你因何而快樂?

我們的人生肯定會經歷高光時刻,當這個時刻到來時,我們絕對要提醒自己不能過度膨脹,也別過度仰賴外在環境來認同自己。

  • 從生死哲學的角度來看,地位高低的重要性,在我們離世的那一刻,似乎談不上重要性,我們所有人最終都是「公平的失敗」。因此,如何讓自己活得快樂,如何好好活著的議題,比起地位高低,似乎更值得我們關注。

關於生死的哲學,有興趣的朋友推薦你閱讀《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從生死議題,探討人生哲學》。


▍你的人生正處在黑湯匙,還是白湯匙階段?

到此,我很好奇黑湯匙或白湯匙,哪個挺符合你現在的人生狀態?我認為目前的我處在黑湯匙階段,且還挺享受遇到瓶頸與找到解方這一來一往的過程,這帶給我許多人生體悟。

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從黑白湯匙的階級戰,體悟人生哲學
圖片來源|Netflix

最後,不論你現在身處人生的哪個階段,我想與你分享從本文整理出的8個人生提示:

1.)好奇心能使你進步。

2.)自我實現的達成,除了學習之外,還需要耐心。

3.)個性的不同,會產出不同的結果,即便做的事情相同。

4.)壓力從來不分階級,取決於你看事情的角度。

5.)放下身段保持謙虛,也能提升地位性。

6.)你所執著的問題,未必是導致發展不佳的原因。

7.)如何好好活著,比起地位高低,更值得我們關注。

8.)正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所以人生才有趣。

感謝你的閱讀,也推薦你一定要到Netflix收看《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我們下篇見。

▶️ 延伸閱讀:5句人生體悟格言:別人的批評可能很有道理,但也值得我們懷疑

▶️ 推薦閱讀:為什麼你會沒有自信?揭露4個常見錯誤,幫助你提升自我滿意度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26|黑白大廚為什麼這麼好看?4個從節目中體悟出的人生哲學》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Wow這就是人生
Wow這就是人生

熱門文章

🏥抗癌5年的媽媽走了,百萬醫療理賠金居然要繳遺產稅?很多人第一次遇到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人際互動❤別陷入自我證明~留點☆溫柔★給自己

❤人際互動❤別陷入自我證明~留點☆溫柔★給自己

2025-08-09 22:49

#別陷入自我證明

總有人愛拿自以為的人生尺

丈量你在他心中存在的價值

愛怎麼丈量、比較是他的事

你繼續走在自己的理想道路就好

人生不是生來比誰過得較像樣

而是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努力靠近這個喜歡的模樣就好

不是一定要活的像誰~才算精彩

除非那個誰的生活剛好是你的理想!!


別急著證明或否定

有些計較~不是你太差,而是他太苦

若有人總斤斤計較或話裡帶刺

不過就他生活不如意、見不得你好

別急著去接住,更別往心裡去

若與你無關,就不要輕易被糾纏

別讓自己的人生,莫名多了這些塵!!


真正的滿足~

絕非僅來自別人的掌聲

若能安心自在的做自己

反而更能踏實的邁向理想

~活的舒心幸福囉~!!

#多點溫柔給自己#留點距離給他人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沈玉琳罹患血癌!血癌是絕症嗎?怎麼治療?名人罹血癌案例有哪些?

沈玉琳罹患血癌!血癌是絕症嗎?怎麼治療?名人罹血癌案例有哪些?

2025-08-08 15:02
翻攝FB/沈玉琳的御琳軍
翻攝FB/沈玉琳的御琳軍

57歲資深主持人沈玉琳7月29日晚間因身體不適,緊急送入國軍三總加護病房,引發外界揣測與關注。事隔九天,他終於在8月6日透過社群平台對外證實,自己罹患的是白血球異常增生的白血病,正接受住院治療。他在貼文中坦言:「由於狀況緊急,我已經住院治療幾天了,療程會持續一段時間,接下來可能會暫時無法與大家見面。」這番話讓粉絲與圈內好友倍感震驚與不捨。

雖然白血病聽來令人憂心,但根據醫界說法,這類疾病若能及時治療,仍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甚至緩解,關鍵在於早期介入與持續配合療程。

沈玉琳真情發聲 盼未來能帶笑容回歸

翻攝FB/沈玉琳的御琳軍

翻攝FB/沈玉琳的御琳軍沈玉琳透過社群平台親自說明病情,並表示會專心配合治療,暫時與觀眾告別。他感性表示,來自外界的關心與祝福,是他療癒過程中最強大的力量。他寫道:「請放心,我會好好配合治療、專心養病,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帶著笑容回到你們面前,繼續做我熱愛的事。」

目前他手上唯一仍持續錄製的節目為《11點熱吵店》,但隨著他暫別螢光幕,節目未來安排亦備受矚目。

網路聲量破萬!化療、移植成焦點 名人罹血癌案例有哪些?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血癌並非罕見病,過去已有多位公眾人物曾與此病奮戰。像是台視前主播劉忠繼、藝人高凌風,以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胞弟郭台成皆曾因血癌病逝。這次沈玉琳親自證實病情,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血癌的關注與重視。

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計,自8月6日到7日中午,相關聲量已達13,837筆,社群上從祝福、加油,到醫療知識的分享都有,形成一波溫暖又關注度高的話題熱潮。熱門關鍵字除了「白血病」、「白血球」外,像是「化療」、「骨髓」、「移植」、「癌症」、「存活率」等詞也頻繁出現,顯示大家對療程細節和治癒機會都很在意。有網友理性分析:「白血病現在治療方式很多,不用太悲觀」,也有人回應:「希望能順利找到骨髓配對,加油!」

另外,「猛爆性肝炎」這個詞也出現在網路討論中,主要是因為初期傳出沈玉琳可能是罹患猛爆性肝炎,但隨著他本人出面說明,才確認為白血球異常增生的白血病,相關輿論才逐漸回歸醫療資訊與療程本身。

在留言串中,也有人主動表示願意提供骨髓檢查協助:「我身體很健康,如果能捐骨髓救人,希望有機會幫得上忙」,讓這起新聞除了震驚,也多了一層集體溫柔的力量。

白血病不是絕症 醫界這樣說

沈玉琳罹患的是俗稱「血癌」的白血病,詳細病理類型雖未公開,但他提到是「白血球異常增生」,醫界多認為與「急性白血病」可能有關。這種病來得快、變化快,很多人一聽到就聯想到化療、掉髮、嘔吐,甚至認為是走到生命盡頭,但事實其實不是這樣。

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余垣斌就曾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其實是「對治療反應很好的癌症」之一,只要及時就醫、積極配合,許多患者都能恢復正常生活,甚至根治。他舉例,像畫家幾米就曾罹病,接受治療後康復,還以繪本《又寂寞又美好》,紀錄自己接受治療期間的心情轉折與生命體悟。

化療效果穩定 六成病人有機會完全緩解

急性白血病在確診初期,通常會使用一種為期約一週的標準化療療程。臨床上統計,大約有六到七成的患者能在完成初步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也就是血液與骨髓中的癌細胞幾乎消失,造血功能恢復正常。

余垣斌說明,許多民眾對化療的印象是掉髮、噁心、極度不適,但隨著藥物與支持療法的進步,這些副作用其實已大為改善。雖然掉髮仍常見,但像過去那樣無法忍受的嘔吐,現在反而相當罕見。許多患者在治療期間,身體狀況都能穩定度過。

真正的挑戰是治療後的「空窗期」

化療的目的,是要清除血液與骨髓中的惡性細胞,但這同時也會暫時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余垣斌表示,治療後的兩到三週,病人的白血球、紅血球與血小板都會降到很低,特別是白血球,可能低到幾乎沒有免疫力。

這段期間被醫界稱為「真空狀態」,是整個療程中最關鍵、也最脆弱的時刻。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能透過輸血、抗生素與嚴密監控協助病人度過這段時間,但對每一位病人來說,這依然是一場身體與意志的雙重考驗。

非化療療法開啟新路 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治療

余垣斌指出,過去,對無法承受傳統化療強度的患者來說,治療選項相對有限,尤其是年紀偏大、身體較虛弱,或同時有其他慢性病的族群,只能接受較溫和的藥物,效果卻往往不理想,緩解率僅有一到兩成左右。

不過,近年來針對無法承受標準化療強度的白血病患者,醫界逐步導入一種新型治療選項,結合口服標靶藥物與低強度療法。這類療法是透過抑制血癌細胞凋亡機制的藥物,搭配低劑量化學治療或去甲基化藥物,不僅副作用較輕,也讓治療效果明顯提升。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完全緩解率已可接近傳統化療水準,且發燒、感染等不良反應的機率也大幅降低。

雖然目前部分新藥尚未全面納入健保,對部分患者來說仍需考量經濟負擔,但這類療法的出現,確實為白血病患者,尤其是原本難以接受標準療程者,帶來一道新的曙光。醫界也正在進一步探討,未來是否能更廣泛應用於年輕患者,或在身體狀況穩定後,再銜接其他治療方案,以提高手術或移植的成功率。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8月6日至2025年8月7日 12:00。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安寧療護等於放棄治療?想回家善終如何安排?真相比你想的溫暖
下雨打雷就情緒低落?「天氣憂鬱症」是什麼?雷電恐懼背後的真相
貧血不一定是洗腎引起!醫意外揪出大腸癌、胃腫瘤 9萬病友應留意這些徵兆
台灣研究揭驚人新證據!微塑膠侵入心腎 恐讓器官慢慢壞掉
不運動也能瘦?醫師揭「越運動越難瘦」背後原因 7個日常習慣幫你瘦得更快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腦霧、健忘怎麼辦?什麼是「麥得飲食」?營養師推薦10大護腦飲食,幫你預防早發失智症

腦霧、健忘怎麼辦?什麼是「麥得飲食」?營養師推薦10大護腦飲食,幫你預防早發失智症

2025-08-11 10:54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人開始感受到「腦霧」、「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初老症狀,卻總以為年紀還輕,這些問題還不嚴重。事實上,失智症的發生已呈現年輕化趨勢,越早預防越有效。本文將帶你認識失智症的各種類型,並介紹「麥得飲食」—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的護腦飲食法,搭配10大健腦食物與避免的傷腦清單,讓你從現在起就開始守護大腦健康,遠離失智威脅。

失智症類型大解析

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系列影響認知功能的神經退化狀況。以下是常見的失智症類型:

1-退化性失智症(最常見)

2-阿茲海默症:主要好發於65歲以上,起初表現為記憶力明顯下降,例如忘記重要事情、重複說同一段話,是最普遍的失智症類型。

3-路易氏體失智症:好發於70歲以上,不僅記憶受損,還可能伴隨帕金森氏症狀,如身體僵硬、手抖、走路不穩,認知功能波動明顯。

4-額顳葉型失智症:較年輕族群好發(50歲以上),一開始會出現個性改變、行為異常,情緒與社交反應也變得不尋常。

5-其他類型失智症

6-血管性失智症:多由中風或腦血管疾病引起,認知退化來得較突然,伴隨動作緩慢與注意力不集中。

7-可逆性失智症:因營養不良、腦部創傷或感染等原因引發,經適當治療部分症狀可改善。

8-年輕型(早發型)失智症

65歲前即診斷,症狀發展快速且明顯,對家庭與患者衝擊較大。

什麼是「麥得飲食」?護腦這樣吃就對了

「麥得飲食」是將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融合的飲食策略,核心強調多攝取天然且原型的食物,避免加工品。它有助於:

穩定血壓

保護心臟

強化大腦健康

延緩認知能力退化

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

非常值得日常生活中嘗試

10大「健腦食物」推薦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每天一份,富含抗氧化物。

各色蔬菜:紅蘿蔔、彩椒、茄子輪流吃,繽紛色彩提升營養多樣性。

堅果類:核桃、杏仁等,每天一湯匙補充好脂肪。

莓果類:藍莓為首選,一週至少2次,幫助抗氧化。

豆製品:豆腐、豆漿,非油炸製品一週吃3次以上提供優質植物蛋白。

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每天至少3份,有助腦部與心血管健康。

雞肉:白肉優於紅肉,一週吃2次以上。

魚類:深海魚如鮭魚一週1次,若不吃魚,可用豆類補充蛋白質。

橄欖油:炒菜、涼拌皆適合,天天使用。

紅酒(少量):每日約30~40cc有助心血管(非酒精飲用者無須強迫)。

傷腦食物清單,這些要盡量避開!
奶油、人造奶油:建議減少至低於1茶匙,優先用橄欖油替代。

起司:一週不超過一次。

紅肉與加工肉品:如培根、火腿、牛排,限制在一週2份以內。

油炸與速食類:炸雞、薯條、漢堡等,一週不宜超過一次。

糕點甜食:冰淇淋、蛋糕、糖果、餅乾等零食,建議一週不超過4次。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大罷免誰是最後贏家?7月縣市長聲量TOP 10出爐「這首長」聲量與好感度雙贏

大罷免誰是最後贏家?7月縣市長聲量TOP 10出爐「這首長」聲量與好感度雙贏

2025-08-06 11:13
image source: 翻攝FB/陳其邁、盧秀燕、黃偉哲
image source: 翻攝FB/陳其邁、盧秀燕、黃偉哲

風災、罷免的試煉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盤點7月縣市首長十大聲量排行榜,並新增一項指標「好評影響力」,也就是綜合網路聲量與好感度數據,透過加權計算,生成0至5分之間的分數,分數越高代表「好評影響力」越高。

7月許多上榜首長與大罷免或風災有關,對此,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鈕則勳認為,盧秀燕為保台中盧系三子,反罷免火力直攻總統賴清德,形塑分庭抗禮之勢,話題性高拉抬聲量,加上藍軍期待有人登高一呼,她的做法滿足藍營支持者期待,因此聲量最高。

No.10 黃敏惠|好評影響力2.67

翻攝FB/勇媽阿惠 - 黃敏惠颱風丹娜絲是1958年有完整紀錄以來,第一個登陸嘉義縣的颱風,對嘉義市造成嚴重災情,嘉義市長黃敏惠7月首次進榜,聲量高峰便是與丹娜絲有關;勘災行程中,黃敏惠踩到水溝蓋,整個人往後仰「重摔在地」,引起不少網友擔心,「勇媽保重,辛苦了」、「沒撞到頭吧?看安全帽都掉了,市長加油」。

高雄市長陳其邁率隊支援嘉義,黃敏惠激動與他相擁的畫面成為網友討論焦點,不少網友稱讚,「同島一命,救災不分藍綠」;但也有人認為,「看出來了,下一任要出來選總統的是陳其邁,在鋪路了」。

No.9 張麗善|好評影響力2.54

翻攝FB/張麗善雲林縣長張麗善因應丹娜絲颱風造成嚴重農損,積極投入救災協調工作,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聲量隨之飆高。雲林縣幅員廣大、為台灣重要糧倉,農業產值名列前茅,災後中央與地方的協調也牽動各界目光。總統賴清德親赴雲林勘災,強調「不分藍綠」攜手救助,但張麗善公開質疑中央救助標準,呼籲中央儘快比照台南市、嘉義縣將雲林縣列為「全品項、免現勘」,協助農民盡快復耕,減少損失,做到真正的不分藍綠。正面聲量多聚焦於張麗善積極為農民爭取權益,是負責任的地方首長;反面聲音則批評張麗善全程臭臉、言詞針對,質疑她藉機操作藍綠對立。

No.8 謝國樑|好評影響力2.49

基隆市長謝國樑聲量高點與罷免有關,前罷免謝國樑團體的發言人李晏蓉轉任民進黨立委助理,引發「公民運動是否變質」的爭議,網友正反激辯,有人質疑政治操作、失去初衷,也有人認為參與政治本屬正常流動。謝國樑也透過幕僚回應,他表示,尊重每個人對於工作的選擇,祝福她。

不少人在大罷免投票前將謝國樑罷免案拿出來討論,鈕則勳分析,7月政治主議題聚焦於風災與罷免,謝國樑與風災關聯不大,罷免的部分雖然有罷免未過關的經驗,讓不少人討論希望從中獲取一些成功經驗,謝國樑也為遭到罷免的基隆立委林沛祥站台輔選,但攻擊火力沒有特別強,導致他的好評影響力最低。

No.7 徐榛蔚|好評影響力2.52

花蓮縣長徐榛蔚聲量高點在圍繞她與丈夫、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的爭議有關,正面聲音多來自支持者強調徐榛蔚在地方建設、災後重建的努力,認為罷免行動帶有政治操作色彩,甚至有網友表示,「花蓮需要穩定發展,不能被外力干擾」:反對聲浪則聚焦於地震賑災善款分配不透明、政策執行效率不彰,以及質疑縣府資源被用於政治動員,有網友批評,「用納稅錢救罷免」、「地方派系壟斷」等,並認為罷免是民意對長期積弊的反撲。這種正反交鋒,使得事件不僅止於地方政治,更成為全台輿論關注的焦點,推升聲量至高峰。

No.6 張善政|好評影響力2.69

桃園市長張善政的聲量高點也與丹娜絲颱風有關,面對強颱來襲,桃園市政府採取分區停班停課的決策,引發社會高度討論。正面聲音認為,張善政依據氣象局數據,針對沿海高風險地區停班課,展現科學理性與負責任態度,獲得部分網友支持。然而,負面意見則聚焦於「一市兩制」造成市民困擾,許多上班族與家長批評政策混亂,認為分區標準不明、溝通不足,導致民怨沸騰。這波聲量高峰來自於正反意見交鋒激烈,反映出民眾對於災害應變政策的高度敏感。

No.5 陳其邁|好評影響力2.67

翻攝FB/陳其邁高雄市長陳其邁聲量高點出現在7月8日,他率領高雄市救災團隊馳援受颱風重創的嘉義,並與嘉義市長黃敏惠在災區擁抱,展現跨黨派合作與人道精神。有支持網友表示,「把政治擺一邊,天然災害大家共同扶助,是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上所有的台灣人之美德」、「做了政治人物最好風範」;但也有部分聲音質疑他是否顧此失彼,認為應優先關注高雄災情。整體來看,正面聲量以感謝與肯定為主,負面則聚焦於是否忽略高雄本地災情,反映出網路輿論對於政治人物救災行動的高度關注與多元期待。

No.4 侯友宜|好評影響力2.68

新北市長侯友宜7月聲量高點主要與颱風假、大罷免行動有關。丹娜絲颱風襲台,7月7日因北北基桃未宣布颱風假,侯友宜與其他首長臉書遭網友灌爆,正面意見認為市府依據氣象專業、堅持標準,展現穩健領導;但更多網友批評決策不近民情,甚至出現「大罷免大成功」等激烈反彈,質疑首長無視民眾通勤安全。

此外,多位國民黨立委7月13日舉辦反惡罷說明會,侯友宜出席並呼籲大家踴躍出來投票,「不出來投票就是支持罷免,不投票就不是朋友、不是『厚友誼』了」,也引發諸多聲浪。

No.3 黃偉哲|好評影響力2.58

翻攝FB/黃偉哲台南市長黃偉哲7月聲量特別突出,一改過去始終無緣前三的情況,本月首次躍升至聲量第三名。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分析,颱風重創台南,賴清德現場勘災與災民互動獲得網友高度關注,一旁陪同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聲量連帶被提升,所以這次聲量才擠進前三名。

7月台南遭逢颱風丹娜絲重創,造成大規模淹水、停電,網友討論熱烈,負面聲量集中在市府救災反應過慢、部分地區長時間無電無水。另一方面,也有網友認為天災無法完全歸咎於市府,肯定基層人員與志工努力,並呼籲外界給予更多體諒。正反意見激烈交鋒下,黃偉哲一度因災後應對而陷入輿論漩渦。

No.2 蔣萬安|好評影響力2.88

7月全台「大罷免」議題發酵,尤其台北市多達5位立委深陷罷免風波,成為輿論焦點。身為台北市大家長的市長蔣萬安第一時間親自輔選、站台,展現黨內團結與領導力,加上在罷免議題中的高曝光度與發言態度,也引起不少網友關注與討論,成為近期政壇聲量飆升的重要指標人物。

劉嘉薇分析,蔣萬安替立委站台,甚至陪同5位立委投票,獲得不少好評,黨內地位有抬升,成為重要意見領袖,因此蔣萬安不僅總聲量高,正面聲量也高,所以整體好評影響力高。

No.1 盧秀燕|好評影響力2.83

台中市長盧秀燕7月聲量高峰與大罷免和普發現金假訊息有關,國民黨發起反惡罷免造勢活動,盧秀燕作為領軍人物,現場湧入大量支持者,正面聲量來自藍營群眾對她守護中台灣、團結藍營的肯定,認為她展現領袖氣度,帶動士氣;但同時,網路上也有不少質疑聲浪,批評她過度投入政治動員,忽略市政。此外,針對台中市府「普發四萬」假訊息瘋傳,盧秀燕多次澄清,強調並無此事。

劉嘉薇指出,盧秀燕因積極為遭罷免立委站台,加上大罷免後被關注是否競爭國民黨主席,引發各界討論,因此聲量第一。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好評影響力:綜合「網路聲量」與「好感度」數據,透過加權標準化計算,生成0~5分之間的分數。此分數同時反映兩者的複合影響力,分數越高代表好評影響力越高。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4月縣市長網路聲量TOP 10揭曉!大罷免讓首長聲量暴衝
7/26罷免全失敗!學者:大罷免活動太過激烈引起反感
「普發一萬」話題延燒!7月近80萬筆聲量、熱門關鍵字盤點網友焦點
名家專欄/大罷免熱門關鍵字揭決戰期攻防!綠需維持超車聲量、藍催這些人投票?
大罷免立委封關聲量榜出爐!「他」好感度第一、脫離危險名單?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不是每個追你的人都值得愛!《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志受的人間清醒,是最真實的戀愛練習

不是每個追你的人都值得愛!《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志受的人間清醒,是最真實的戀愛練習

2025-08-06 09:00
不是每個追你的人都值得愛!《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志受的人間清醒,是最真實的戀愛練習
不是每個追你的人都值得愛!《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志受的人間清醒,是最真實的戀愛練習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結局中,有一對配對成功的情侶被看衰,那就是志受和勝理。

志受是芭蕾舞蹈教師,外表秀靜氣質佳,一出場就吸引所有男嘉賓注意,從節目開始到最後始終都是人氣王,三男爭奪攻勢猛烈。 

有人追就一定要從裡面選擇嗎?不。

志受是《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標準的人間清醒。

她一開始對相昊的外表最有好感,但相昊完全就是鋼鐵直男,不會說話也不會看臉色,兩人之後怎麼相處?馬上出局。

後來,她認為自己也許最喜歡勝理,但是勝理忘記了兩人秘密約會時,她曾首度對外人說的過往創痛,這男人真的可以信任嗎?志受開始存疑。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節目中,醫大生賢圭始終把愛情當考試一樣「努力才有收穫」,不管對方能不能接受,就是拚了命的表現,讓志受深感壓力。

也許,這三個男人都不適合自己。直到最後一天,志受都不覺得自己可能會選擇任何一個人。

有人追就一定開心自滿嗎?不。

志受在《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從頭到尾都覺得自責難過。她認為自己無法立刻判斷該選擇誰,讓喜歡她的人受苦了,最後一晚難過流淚。

在社會上,許多人習慣把很多人追,卻不願意表態到底喜歡誰的人說「渣」,如果是女性恐怕還會被說「婊」。

但這樣的心態,是把「有人追」當作既得利益者,是享有權利的獲勝者;追求對方的人屈於弱勢。

真的是這樣嗎?無法回應對方的真心,看到對方受苦,還要被抨擊「眼光太高」被追求的人心理壓力不會比較小。

有人追,但不確定對方是不是真命天子應該要放棄?不。

志受在《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最後一天,做了個跌破眼鏡的結定。

她認為,雖然勝理沒辦法體貼記住她想傳達的小細節,但這樣雲淡風輕的隨興,恰恰能接住她波動起伏的情緒。

「我做了我所能做的,最好的選擇」志受最後在《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說。

有人說,女神最後還是屈服了。比起最後沒有配對成功,還是選一個人走比較有面子。

有人說,勝理配不上志受啊,志受跟著勝理太吃虧了。 

有人說,不管怎麼樣,都應該選未來會當醫生的賢圭,賢圭熱情滿滿一定可以給志受最好的未來。

不是每個追你的人都值得愛!《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志受的人間清醒,是最真實的戀愛練習
不是每個追你的人都值得愛!《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志受的人間清醒,是最真實的戀愛練習

志受做了個差勁的決定。真的嗎? 

我認為,志受是真正的人間清醒,從《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一開始到最後都是。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一開始,因為母胎單身的自己從沒談過戀愛,她不知道怎樣的男人才適合自己。所以她從不輕言允諾,但也從不輕言放棄嘗試的可能性。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中期,她慢慢理解每個不同的對象都是優缺點,沒有人可以完美符合她的需求,志受一度考慮放棄。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最後,志受發現,自己其實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過一段關係,所以的有「如果我們在一起,未來可能會…」全部都僅止於想像。

沒有開始就結束的戀情,才叫失敗。

與其不斷猜測想像不會有的未來,不如給自己和對方一次機會。

一次去好好愛、好好體會愛情過程、好好認識自己在愛情裡模樣和需求的機會。

所以,最後志受選擇了勝理。

也許最後真如大家的不看好,兩人走不在一塊,那也都是勝利。

學到了相愛、學到了如何被愛、學到了如何去愛。然後,在下一次、下下一次的愛情中,越愛越好,最後找到真愛。

=

【延伸閱讀】「我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嗎?」父母與孩子最好的距離:擺脫以愛為名的支配,把「課題」還給孩子

【延伸閱讀】孩子跟你說「不可能,我做不到,我沒辦法!」怎麼辦?傳奇太空人教你3個克服萬難的心態《打敗不可能》

【延伸閱讀】不是因為我夠強,是因為我夠慘!川普關稅讓我想起那年人生谷底 完成人生夢想清單

【延伸閱讀】別再當情緒勒索的受害者!乖女兒如何劃清界線,擺脫「媽媽的傷口」?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

最新文章

丟掉你一定會後悔的超營養食材  芹菜葉蛋捲

丟掉你一定會後悔的超營養食材 芹菜葉蛋捲

#健康飲食 #食譜DIY #雞蛋

isa小眼睛 2025.08.17 12
沒有電鍋也能做的 花俏家常蒸蛋

沒有電鍋也能做的 花俏家常蒸蛋

#健康飲食 #食譜DIY #食譜 #雞蛋 #分享

isa小眼睛 2025.08.16 9
夏日曲線急救!Cofit x 迪卡儂「燃脂月」52折開跑,女孩們動起來!

夏日曲線急救!Cofit x 迪卡儂「燃脂月」52折開跑,女孩們動起來!

#運動分享 #健康飲食 #燃脂 #營養均衡 #健身

PREMIER MEDIA 2025.08.15 38
男人必吃!營養師揭南瓜籽4大好處,顧健康還能提升戰鬥力

男人必吃!營養師揭南瓜籽4大好處,顧健康還能提升戰鬥力

#南瓜 #脂肪 #膳食纖維

潮健康 2025.08.15 16
私密處老出狀況?營養師公開3大日常保養法,5種食物千萬別碰

私密處老出狀況?營養師公開3大日常保養法,5種食物千萬別碰

#私密處 #食物 #益生菌

潮健康 2025.08.15 14
你平常不吃的其實超營養  芹菜葉排骨蛋花湯

你平常不吃的其實超營養 芹菜葉排骨蛋花湯

#健康飲食 #食譜DIY #雞蛋 #食譜

isa小眼睛 2025.08.15 11
同一句話,為什麼有人聽了暖心,有人聽了火大?會說話的人,懂得把陳述句變成感嘆句

同一句話,為什麼有人聽了暖心,有人聽了火大?會說話的人,懂得把陳述句變成感嘆句

#工作職場 #育兒教養 #氛圍

國文老師|謝蓁 2025.08.15 19
無症狀大腸癌年輕化!如何預防?5大原因必須知

無症狀大腸癌年輕化!如何預防?5大原因必須知

#大腸癌 #癌症 #大腸癌症狀初期 #大腸癌無徵兆 #大腸癌症狀 #年輕罹癌 #癌症治療 #年紀

女子漾/編輯 ANDREA 2025.08.15 340
眼睛模糊、疲勞、乾澀?醫:護眼日常三招,養成健康用眼好習慣

眼睛模糊、疲勞、乾澀?醫:護眼日常三招,養成健康用眼好習慣

#護眼 #食物 #南瓜

潮健康 2025.08.14 21
【上班族必看】5招快速消除腿部水腫,擺脫腿腫困擾!

【上班族必看】5招快速消除腿部水腫,擺脫腿腫困擾!

#久坐 #上班族 #蘿蔔腿 #水腫 #消水腫 #瘦身

女子漾/編輯ANDREA 2025.08.14 14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