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跨年小心「類流感」疫情全面爆發! 醫:殺傷力不輸新冠!謹記「4+1」原則獲得保護力
潮健康/林昱彣
時至秋冬交替時節,恰逢年底聖誕、跨年活動,流感或「類流感」疫情是否將會大爆發?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廖乙學醫師受訪表示,流感病毒的傳染性高,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散播,諸如人潮擁擠處或社交頻繁的地點,各年齡層確實都有被傳染的風險。
類流感與流感、感冒差在哪? 症狀、併發症與流感是否相同?
「類流感」與流感、感冒該如何區分?廖乙學醫師說明,感冒為一種常見的輕微上呼吸道感染,打噴嚏、流鼻水和鼻塞等是較為常見的症狀;大部分患者會在一週內自行痊癒,較少導致嚴重併發症。另外,感冒通常非單一特定病毒所引起,而是多達200多種不同的病毒導致,其中較常見者為鼻病毒、腺病毒,疾病本身無季節性之分。
流感(Influenza)則是由特定「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季節性疾病。流感與感冒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嚴重性更高,與突然出現的全身症狀,如高燒、頭痛、肌肉疼痛和疲勞等等。流感通常需一到兩週才能痊癒,且對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容易構成更高的風險。
最後,「類流感」症狀的識別,是為了從有呼吸道症狀的人之中,及早分辨可能是流感而非感冒的人,畢竟流感的嚴重性更高。症狀主要為發燒、呼吸道症狀、肌肉酸痛、倦怠等,當排除了其他疾病(如過敏、支氣管炎或扁桃腺炎)後,該狀況就統稱為「類流感」。
類流感恐引起肺炎、心肌炎 ? 年末聚會導致大規模疫情?
廖乙學醫師強調,類流感為症狀的總稱,當處於秋冬流感流行期,則有高機率傳染由流感病毒所引起之流感;故必須對類流感症狀有所警覺。基本上,脆弱族群需留意嚴重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中耳炎等。
「每個人對於健康風險的『容忍度』不盡相同,多一份用心總是能多一份預防。若想參與年末大型活動,建議在新冠疫情期間做的事:勤洗手、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該做的防疫措施都要做到!」
廖乙學醫師指出,脆弱族群如幼童、長者、慢性疾病或有心血管問題等,確診流感後有較高的重症風險,目前衛福部分別於10/2、11/1兩階段開放特定族群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民眾若於年末出入大型聚會場所或人潮擁擠之處,或長期位於學校、安養長照機構或護理之家者,確實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施打疫苗,為預防流感病情多一份保障。
不只流感病毒需要小心? RSV、hMPV恐趁隙爆發引起「多疫情」?
自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全球疫情後已有3年,期間國人的健康意識普遍提升;因此當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肺炎鏈球菌等同時於疫情期間肆虐,民眾不免擔心另一波「雙疫情」、「多疫情」對人體的危害。
廖乙學醫師解釋,如RSV、hMPV等病毒,事實上早已存在於人類世界許久,有鑑於全民對新冠肺炎的防治意識抬頭,連帶讓上述病毒的感染風險降低;而一連串的解封措施,確實可能使其他病毒有機可趁,如今年4-5月引爆社區傳播的hMPV病毒,以及容易對孩童造成危害的RSV病毒、腺病毒,傳染力強亦不小覷。
廖乙學醫師強調,目前接種安全性受到廣泛認可的疫苗,如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與甫公費施打上路的流感疫苗,對於預防各種嚴重呼吸道併發症,或降低因肺炎導致的重症、住院與死亡風險有一定的效益,建議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施打,以提升整體保護力。
秋冬吃保健品可以預防流感嗎? 醫:謹記「4+1」原則獲得保護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季節,生活作息方面可以多採取哪些措施避免染疫?廖乙學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可以謹記「4+1」的基本原則,即勤洗手、戴口罩、多運動與充足睡眠;脆弱族群則可另外再加上「疫苗接種」,尤其容易因感染病毒而導致急重症、住院或死亡的族群而言更為重要。
廖乙學醫師補充,不少民眾有服用保健食品的習慣,以期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事實上目前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特定單一的維他命或草藥可以降低染疫的發生機會,基本上做到均衡飲食並搭配「4+1」的基礎原則,就能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過往有研究發現,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高低與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有關。但額外補充維生素D,在成年人身上是否有這樣的好處,目前尚未有定論!」不過,廖乙學醫師表明,對於沒有時間運動、生活作息紊亂的族群而言,在醫師監督下補充適量的維生素C、D,仍不失為可行做法,惟要注意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避免免疫力「越補越大洞」。
最後,廖乙學醫師呼籲民眾,雖目前新冠疫情趨緩、防疫措施近乎完全鬆綁,年末參與大型聚會時,仍應攜帶口罩、乾洗手杜絕病毒感染;另外也應保持適當社交距離,避免疫情擴大造成嚴重的社區傳播。如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等類流感症狀,務必盡速就醫治療。
原文出處: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3/11/08/influenza-like-pandemic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