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開車「致癌物」吸好吸滿?開車前必做「4大措施」避免吸入阻燃劑

2024-05-30 19:01
平時代步用的汽車,可能潛藏致癌風險。圖片來源:Canva
平時代步用的汽車,可能潛藏致癌風險。圖片來源:Canva


潮健康/外電編譯


平時代步用的汽車,竟也可能潛藏致癌風險?根據近期刊載於《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指稱,2015年出廠的車輛,添加於車頂泡棉、座椅、儀表板電子設備中的「阻燃劑」,可能有致癌的可能性,且夏季時車內釋放的阻燃劑分子,是冬季的2-5倍之多。




防得了火卻防不了癌症? 研究:車內「阻燃劑」恐暗藏致癌風險

美國杜克大學與綠科學政策研究所(GSPI)共同發起這項研究。團隊召集101位擁有2015年後出廠車輛的受試者,其中汽油車、油電車與電動車的比例分別為50%、25%與25%。研究團隊在他們的車輛內放置採樣器,並開始為期7天的採樣,該採樣器可用於測量車內空氣中不同類型的汙染物。另外,每位受試者被要求從車輛內採集一小塊泡棉樣本。


初步採樣結果顯示,總計有17種阻燃劑成分被檢測,其中有機磷酸酯 (OPE)為最常監測到的阻燃劑類別,超過60%的採樣器監測到4種有機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TEP)、三異丁基磷酸酯(TIBP)、三丁基磷酸酯(TNBP)與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IPP)。


夏天車內阻燃劑濃度較高? 電動車比燃油車更安全?

報告指出,車輛製造商、型號、年份與製造國家的不同,阻燃劑的濃度差異並不大。若以動力模式來看,電動車於冬季時的TCIPP濃度,比起汽油車低約6倍、於夏季時的TNBP濃度低約3倍;與油電車相比,電動車的2項數據更是分別低出8倍與14倍。


除了動力模式的差異外,阻燃劑濃度也會因季節轉換而有所不同。其中TCIPP冬季時的濃度約為 56 ng/g;夏季則增加約4倍,達到231 ng/g。TEP、TIBP 和TNBP也有類似的增加趨勢,夏季濃度分別高出1.6、4.9和5.3倍。這些經過2次採樣的車輛,在2個季節之間的平均室外溫度分別為攝氏7.4 度、攝氏21.9度。


研究團隊表示,上述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溫度對於阻燃劑自車內材料中釋放,有著顯著的相關性,尤其停放中車輛的室內溫度,可能會明顯高於室外溫度,在夏季更會加劇這種影響。過往有研究證實,夏季停放在陽光直射下的車輛,平均比外界溫度高出攝氏20度、內部最高溫更高達攝氏68.8度。


研究作者Heather M. Stapleton表示,在所有有機磷酸酯阻燃劑中,「TCIPP」是最為危險的一種,其過往被證實可能導致肝臟腺瘤、子宮肌腺瘤甚至肝癌、子宮頸腺癌的風險提升。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其化學近親「TDCIPP」(三(2,3-二氯丙基) 磷酸酯)的逐步淘汰,TCIPP已廣泛用於紡織品、建築裝潢材料或傢俱之中。




傢俱、紡織品也添加阻燃劑? 《JAMA》證實:致癌風險飆3倍

除了TCIPP帶來的潛在威脅,阻燃劑中常見的另一種化合物:多溴二苯醚(PBDE)也被認為與致癌風險提升有關。《JAMA Network》刊載研究表明,血清中PBDE濃度較高者,致癌風險是濃度較低者的300%。PBDE常用於汽車用塑料、電子產品外殼、電路板、傢俱、室內防火裝潢材料與紡織品中。


研究團隊指出,PBDE和其代謝物能夠結合於荷爾蒙受體,作為激動劑或拮抗劑,進而干擾荷爾蒙平衡,被認為與內分泌相關腫瘤(如甲狀腺癌)的發展和有關。另外,研究發現PBDE能夠破壞乳腺組織的基因完整性和先天免疫功能,可能與乳腺癌的發展有關。


動物研究則發現,PBDE的劑量與腫瘤大小呈正相關,表明其可能促進癌症的發展。PBDE也可能引起氧化壓力、DNA損傷和細胞周期的調控失調,這些都是癌症發展和進程中的關鍵因素。儘管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指出,將PBDE列為人類致癌物的證據仍不足,但該研究發現PBDE暴露與美國成年人癌症死亡率的關聯,為日後的研究奠定了新的方向。




如何避免吸入阻燃劑?  夏天開車前必做「4大措施」

至於開車時如何避免暴露於阻燃劑的威脅之中?Stapleton建議,首先應盡量將車輛停放於陰涼處,或使用遮陽設備以降低白天的車內溫度。再者,上車時應馬上打開車窗通風,並搭配空調進一步冷卻室內溫度。絕大部分的車可切換循環進氣的功能,上車後應切換至「外循環」模式,讓室內外空氣產生對流。


考量到台灣夏季高溫往往高於攝氏35度,且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自2020年底自用小客車登記數為675萬輛,約每4人就有1人擁車。因此,民眾應於夏季時多加注意車內溫度的高低,將車輛主動停放於陰涼處,上車前也應做好通風措施,以免暴露於罹癌風險之中。





資料來源:

國情統計通報 – 行政院主計總處

Exposure to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and Risk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of different head-neck-jaw postures on cervicocephalic kinesthetic sense

Flame Retardant Exposure in Vehicles Is Influenced by Use in Seat Foam and Temperatu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 posture, waking spin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sleep: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原文出處: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4/05/08/car-flame-retardant-cancer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熱門文章

全辦公室都在抓小強?同事桌上放了這個,蟑螂竟然全跑去他那!妳的桌子是不是也中標?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醫急喊:新冠高峰將至「天選之人」全破功!一文看懂症狀差異+6大防疫關鍵

醫急喊:新冠高峰將至「天選之人」全破功!一文看懂症狀差異+6大防疫關鍵

2025-05-23 09:52
新冠就診數連續6周上升,門急診就診1萬9097人次,雙雙寫下今年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冠就診數連續6周上升,門急診就診1萬9097人次,雙雙寫下今年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新冠疫情急速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通報,全台單週(5/11~5/17)已有1萬9097人因新冠症狀就診,為近月以來最高紀錄。專家預估,本波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中下旬,屆時單週就醫人次可能突破5.5至6.5萬人次,醫界直言:「這波不只是復燃,是猛烈反撲。」

更令人警覺的是,這次疫情不再「挑人」,連過去從未確診、堅稱自己「免疫力超強」的「天選之人」也紛紛中鏢。臨床觀察顯示,病毒傳染力極強、發病速度快,甚至引發家庭群聚感染潮,民眾防疫意識若再鬆懈,恐難以抵擋這一波強勢攻擊。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診間實錄:鐵齒患者當場崩潰「我從沒得過啊!」

耳鼻喉科醫師丁孟昌近日在Threads分享診間實例。一名自稱「從未確診」的女患者,因發燒喉嚨痛就診,堅信自己是「天選之人」,甚至懷疑只是天氣變化導致感冒。未料快篩結果顯示陽性,看到兩條線的當下,她忍不住驚呼:「怎麼可能!我都沒中過耶!」

丁孟昌強調,這不是個案,近期已接連出現許多首次確診的民眾,「這波新冠傳播力強,絕不能再鐵齒!」他也提醒,無論過去是否染疫過,只要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務必盡早快篩與就醫。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不是一般感冒!3大症狀區辨新冠,速度超快、傳染超強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則指出,這波新冠主要由JN.1變異株主導,傳染力與發病速度皆遠超以往。他提出新冠與一般感冒的3大區別:

1.症狀爆發快:短時間內快速出現發燒、喉嚨劇痛、咳嗽、多痰與極度疲倦等症狀。

2.病程拖長藥效弱:服用感冒藥效果不佳,常需數日甚至一週以上才見改善。

3.傳染力極高:個案常見「一人確診、全家陸續中標」,群聚感染明顯增加。

張益豪補充,有患者還會出現嗅覺與味覺異常、腸胃道不適等後遺症,症狀複雜難預測,並呼籲民眾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A流+B流+新冠三合一快篩,一次檢查三種病毒更有效率。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醫師呼籲:接種疫苗、強化免疫力 6招守住健康防線

張益豪進一步提出「防疫三大招+生活三小招」,呼籲全民重啟防疫日常,築起社區防護網:

新冠肺炎防疫三大招(防線基礎):

1.勤洗手:避免手部病毒經口鼻進入體內,效果勝過酒精消毒。

2.戴口罩:特別在醫療院所、密閉空間、公共運輸等高風險場域。

3.接種疫苗:接種新冠JN.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機率,亦建議搭配流感疫苗、百日咳等疫苗增強防護。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肺炎防疫三小招(健康習慣):

1.微隔離行為: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區,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2.規律生活與運動:提升身體免疫力與自我修復力。

3.補充營養素:攝取維他命C、鋅、益生菌,亦可搭配百里香、生薑、魚腥草等草本強化體質。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醫界齊聲示警:病毒性格大變、免疫逃脫力更強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觀察,近幾週門診明顯湧現大量確診者,每10名就診病患中就有5人確診新冠。除了常見的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咳嗽等症狀,不少患者還合併腸胃不適,而且症狀普遍偏重,「多數人都表示這次真的不舒服」。

胸腔科醫師黃軒指出,2025年版新冠病毒「性格大改變」,不再只是傳統的喉嚨痛或發燒那麼簡單,許多患者症狀類似感冒或腸胃炎,甚至看似輕微、實則危險。他提醒,部分患者肺部可能悄悄出現「毛玻璃變化」,例如嗅覺遲鈍、舌頭發澀、喉嚨癢卻不痛等,都是新型變異株的潛行特徵,須提高警覺。

目前主要流行株為KP.2、JN.1、XBB等「FLiRT家族」變異株,不僅傳染力強,還具備免疫逃脫能力,意即即便曾確診或打過疫苗,仍有再次感染風險。

黃軒建議,出現疑似症狀者可先觀察48小時,若出現呼吸急促、腹瀉不止、持續性頭痛等嚴重情形應立即就醫;即便症狀未惡化,也應在家休息、減少外出、主動隔離,並特別注意身體細節變化,以免延誤病情。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即刻接種疫苗是關鍵

為防堵疫情升溫,疾管署呼籲民眾儘速接種JN.1新冠疫苗,該疫苗為預防中重症最有效方式,目前全台仍有316.9萬劑疫苗庫存,開放滿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因應預約熱烈,官方也宣布將加碼疫苗配送,確保有需求的民眾皆可順利施打。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下面羊死了、打炮哥...【金城國中考題爭議】國教盟提四大訴求:要求教育部公布調查結果

下面羊死了、打炮哥...【金城國中考題爭議】國教盟提四大訴求:要求教育部公布調查結果

2025-05-12 13:42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九年級健康與體育段考考卷日前被揭露出現「精液豆漿」、「綠茶婊」、「六九式傳染」等大量不雅字眼,引發社會關注與教育界震撼。國教行動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此事件不僅為教師個人失職,更凸顯台灣性教育師資培訓不足的體制性問題。

教師為科班出身 仍出現命題爭議

根據公開資料,出題的翁姓教師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具性教育相關背景。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考題部分內容來自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單元「青春『性』福頌」與「性病防護網」,但實際命題內容已脫離教材原意,反映師資專業訓練不足與教學判斷失衡。

王瀚陽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15至19歲青少女梅毒感染率十年間上升53倍,青少年淋病感染率則在12年間攀升7倍。他強調,當具專業背景的教師仍出現不當命題,恐讓錯誤價值觀透過教育系統直接影響學生,進一步造成公共健康與心理教育風險。

金城國中不當考卷爭議延燒,據了解,出題的翁姓老師今天起請假,靜候調查。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城國中不當考卷爭議延燒,據了解,出題的翁姓老師今天起請假,靜候調查。記者蔡家蓁/攝影

調查顯示學生認為校園性教育失衡

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公布2025年全國青少年十大關注議題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師長教導正確性觀念與尊重」列為國中生第三大關注議題,第七名則為「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價值觀」。

她指出,許多學生反映校園性教育內容不足、方式不當,甚至有學生表示:「這次的考題,就是老師平常上課的講法。」「幽默也有界限,當考題出現『綠茶婊』等羞辱性詞彙,等同傳遞錯誤價值觀,對正處於自我認同發展階段的國中生影響深遠,絕對不能容忍。」

李雨函認為,從過去台大經濟系性別歧視事件到此次命題爭議,顯示錯誤觀念已在教育現場持續擴散。

性教育課時不足 學會籲補強師資專業

台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指出,把「性」當成低俗玩笑的戲謔方式,充滿性別歧視、嘲弄、貶低,完完全全背離了「性教育」以愛和尊重為基礎的核心價值。

現行國中健康教育每週僅有1節課,三年總課時不到20小時,內容需涵蓋性別平等、性病防治、網路安全等多元議題,師資培訓若無法跟上,恐難應對實務需求。

她呼籲教育部正視師資養成過程中性教育專業訓練的缺口,應加強在職進修機制,並建立具備認證機制的專業教學資源,確保性教育內容正確、適齡、具尊重性。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家長群組炸鍋 痛批「不雅詞彙能進考卷,正規教育卻不見?」

國教盟家長部主任鍾君偉表示,事件曝光後,許多家長在社群平台群組表達憤怒,質疑學校未落實審題機制,反而讓具爭議性的字眼出現在段考考卷中。他指出,部分家長反映多年來校內性教育內容偏少,甚至避談,卻在考卷中看見粗俗詞語,感到難以接受。

鍾君偉認為,這樣的落差將導致學生混淆性知識與性戲謔的界線,削弱性教育本應具備的認知與預防功能。

教育團體四大訴求 盼系統性改善

針對金門金城國中考題事件,國教行動聯盟提出四項具體訴求,呼籲教育部與金門縣政府儘速處理並公布結果:

1.立即公開調查報告與處分結果

2.檢討師資培育制度,建立性教育專業認證機制

3.納入家長參與課程設計與監督機制

4.建置青少年性健康資源平台,補足家庭與校園教育落差

國教盟表示,性教育不是單一學科問題,而是橫跨健康、倫理、法治的教育議題,應從體制層面全面檢視與強化。

目前該案仍在調查中,金門縣教育處與教育部皆表示將依法依程序進行後續處理,教育部亦承諾將加強教師性平教育及命題素養,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連假飛日本注意!日本百日咳大流行 醫呼籲:「這件事」沒做完別帶孩子出國

連假飛日本注意!日本百日咳大流行 醫呼籲:「這件事」沒做完別帶孩子出國

2025-05-23 10:19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飛日本注意!端午連假將至,日本成為台灣旅客短期出國首選,不少民眾已經訂好機票、規劃行程。但就在大家開心打包行李準備出發之際,醫界發出最新旅遊警訊:日本目前流行的不是新冠,而是百日咳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日本旅遊中毒者」版主林氏璧日前在臉書指出,日本近期百日咳疫情明顯升溫,甚至比新冠更值得關注。他呼籲計畫前往日本的家庭旅客,特別是攜帶幼兒者,務必先檢查小孩是否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尤其是18個月內嬰幼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務必小心!」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百日咳症狀像感冒 但嬰兒染疫恐致命

根據疾管署資訊,百日咳初期與感冒極為相似,大人通常只會出現鼻炎、輕微發燒、打噴嚏、陣發性咳嗽等症狀,歷時數週後可自行痊癒。但嬰幼兒若感染,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包括肺炎、呼吸暫停、需住院治療,甚至可能致死。

林氏璧指出,「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百日咳重症高危險群」,尤其許多成人或青少年雖無明顯症狀,卻可能成為傳染源,一旦返家與嬰幼兒接觸,風險倍增。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疫苗+基本防疫仍是最強防線

林氏璧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台灣目前規定,嬰幼兒應於出生後2、4、6、18個月各接種一次五合一疫苗(含百日咳成分),並於5歲至入小學前追加Tdap疫苗。若有出國需求,建議確認第四劑完成後再行安排旅程。

他也提醒,除了百日咳疫苗,基本的防護措施仍不能省略:「百日咳經由飛沫傳染,勤洗手、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第一步。」

此外,孕婦與嬰幼兒照顧者若未接種過Tdap疫苗,建議可自費追加一劑,以防止病毒帶回家中。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日本當地民眾:「路上好多人大咳特咳!」

這波百日咳疫情在社群平台上也引發旅客熱議。有網友直呼:「我人在東京,真的超多人一直咳不停!」也有人驚訝詢問:「日本不是早就有百日咳疫苗嗎?」

對此,林氏璧回應指出:「有,但全球在疫情期間疫苗接種普遍中斷,加上孩童疫苗施打率未全面覆蓋,造成疫情後百日咳出現報復性反撲,與麻疹的情況有點類似。」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若出現症狀,應儘速就醫、戴口罩隔離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陣發性劇烈咳嗽、咳嗽後臉潮紅、嘔吐等症狀,應立即戴口罩就醫,並確實依照醫囑完成治療與隔離,以防傳染給其他人。

即將出國的旅客,除了注意當地氣候變化與防曬,更不能忽略「非新冠病毒的流行疫情」。林氏璧最後也提醒:「就算不是新冠,咳嗽傳染一樣要防,別輕忽了!」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520就職周年 賴清德年聲量破1200萬 學者:藍綠政黨對決衝高討論度

520就職周年 賴清德年聲量破1200萬 學者:藍綠政黨對決衝高討論度

2025-05-21 09:04
賴清德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聯合報系資料照

明(20)日是總統賴清德就任滿一週年的日子,上星期《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盤點過去一年卓內閣十大聲量排行,任期不到一年就換了兩位部長,賴政府歷經內政與外交多重挑戰,回顧執政首年,從國會朝野對峙(大罷免、國會職權凍結預算)、社會安全問題(死刑存廢釋憲、官員涉弊挑戰廉政司法)、兩岸軍事微妙局勢,到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全球關稅戰」等國際經貿情勢的快速變化,步步皆為考驗。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以及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皆認為,賴清德相較前總統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的發言更受網友關注。王智盛分析,賴清德以更直白的方式,提出更鮮明的兩岸政策,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

國民黨發起罷免賴總統遊行 成為賴清德近一年聲量最高點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賴清德」總統近一年(2024/5/20~2025/5/18)總聲量高達1千2百多萬筆,其中聲量最高點出現在2025年4月26日,國民黨發起「反綠共,戰獨裁遊行」遊行,黨主席朱立倫喊出「520罷免賴清德」口號,號召民眾從國會到街頭,全面啟動,下架賴清德,而前總統馬英九也站在總統府前抗議,他表示,「擔心賴總統近來涉嫌違憲、獨裁與賣台的言行,會讓台灣快速沉淪!」另外兩個聲量高點則與兩岸關係有關,分別是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以及宣布17項國安策略、恢復軍法審判。

王智盛分析,聲量最高是罷免總統不意外,因為該議題屬於藍綠政黨對決,當天融合藍白陣營遊行抗議的聲量,還有同一時間支持賴清德、支持大罷免的討論,揉合正、反面聲量,所以聲量才最高。他認為,兩岸外交議題,像是國慶演說、就職演說前後賴總統聲量也有往上的趨勢,顯示總統針對兩岸的論述、態度跟立場備受民眾關注。

賴總統熱門關鍵字出現「中華民國」 學者:想吸引淺藍選票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關於總統「賴清德」近一年的網路熱門關鍵字出現「台獨、中華民國、台灣國、美國、中國」等字詞。劉嘉薇表示,賴清德比蔡英文在兩岸論述上更受網友關注,因為他在演說中說了更多次中華民國,並且在立場上更加對抗中國。她認為,賴清德已經拿穩「台灣」這個標籤,現在要拿「中華民國」的標籤,在統獨立場上正往中間靠,想吸引淺藍選票,擴大政治版圖,但可能因此引起部分原先支持他的人不滿,導致更多網友討論賴清德的兩岸立場。

520行程滿檔 執政元年談話受關注

09:30召開記者會發表執政周年談話

10:30出席COMPUTEX電腦展致詞,期許國內外高科技產業多投資台灣。

16:00 總統府府前廣場主持「軍禮歡迎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伉儷」,隨後與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舉行雙邊會晤。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5月20日至2025年5月18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賴清德』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熱門關鍵字」(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註2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輝達台灣總部「太空船外型」落腳北士科!黃仁勳周邊商品巡迴車一次看 這兩款最暢銷
520周年卓內閣十大聲量排行榜揭曉 學者:需努力讓施政有感
4月縣市長網路聲量TOP 10揭曉!大罷免讓首長聲量暴衝
柯建銘行政院會議搶C位惹議 躍居政治人物聲量第二、僅輸賴清德
軍事審判單日聲量破7.4萬!賴清德國安會後3大重點 學者:下鄉宣講可能有助大罷免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黃仁勳預言:機器人即將會思考!10個最易被AI淘汰工作出爐: AI真的要全面取代人類了嗎

黃仁勳預言:機器人即將會思考!10個最易被AI淘汰工作出爐: AI真的要全面取代人類了嗎

2025-05-21 09:39
示意圖/ChatGPT
示意圖/ChatGPT

AI搶工作?創造力才是無法被複製的關鍵

AI發展神速,像客服、收銀、資料輸入這類重複性高、規則明確的工作,越來越多被自動化系統取代。AI做得又快又準,還不會喊累,讓不少人開始焦慮:我會不會也被取代?

但並非所有工作都能被取代,創造力與情感交流仍是人類強項。歌手鄧紫棋近期在Vlog分享,聽完AI創作的歌曲後直言:「我超有自信我寫得比它更好」,並強調「AI只能學我的創意,永遠慢我一步」,她點出一個重點:真正的優勢,是讓AI追不上你。

那麼,哪些職業最常被點名可能被AI取代?《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盤點出「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討論度TOP 10」,一起來了解!

No.10 收銀員、售票員

統一超商提供

統一超商提供現在去餐廳點餐、電影院買票,滑幾下螢幕、一句話都不用說,就能輕鬆搞定。沒錯,AI早就默默滲透我們的日常,一不小心,你可能已經「沒跟人類互動」一整天!像收銀、售票這類重複性高的工作,機器不只學得快,還不會喊累、不會抱怨,更不會找錯錢,連效率都比人還高。網友認為在容易被取代工作裡,「翻譯社、客服、產線作業員以及櫃台收銀,第一波無誤」。

像我們很熟悉的7-11,最近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開幕的「X-STORE 8」,就用上了光學雷達( LiDAR)與AI智慧貨架技術,顧客只要掃QR Code進店、拿了商品就能走,過程中不需要店員操作,也不必排隊結帳,最快30秒就能完成購物。這樣的變革,不只是「更快」,更是AI正重新定義我們對「服務」的想像。

No.9 店員、服務生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在AI技術加速進化、勞動市場持續缺工的雙重壓力下,企業主的思維也在轉變,與其疲於找人,不如乾脆讓機器上場。從零售到餐飲,「無接觸服務」已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消費者習以為常的新常態。自助點餐、無人收銀、線上客服,這些曾經屬於人力的崗位,正快速被自動化系統接手。

尤其在第一線服務業,缺工問題更為明顯,像千葉、築間、鼎泰豐等餐飲集團,由機器人負責部分帶位、送餐、推銷餐點,還能唱生日快樂歌,既熱情又不會讓人感到壓力或尷尬。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機器人雖然吸睛,但實際應用仍有限,「畢竟它就只能送餐,速度還不算快,也不能像一般店員快速達成各種要求」。

No.8 軟體工程師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只要輸入幾句話,AI就能幫你寫程式、除錯,甚至連系統架構都能一手包辦。工程師最擅長的技能,現在AI也做得到,有些人開始擔心飯碗不保。

像是國外有位8歲小女孩,只花45分鐘,就用Cursor AI做出一個會以哈利波特語氣聊天的機器人,速度快到讓大人都自嘆不如,該影片已累積超過274萬觀看,網友表示「比起8歲小孩,我完全自慚不如」、「代表現在學語言程式你不是最頂尖的,可以考慮轉行了」。

No.7 內容編輯、企劃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現在當內容編輯、企劃,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是AI。幾分鐘就能吐出草稿、整理市場資料,效率高得像開掛。行銷企劃、文案輸出,AI一出手,省時又省力,讓不少編輯、企劃人員開始冒冷汗,「企劃文案慘,老闆只要跟AI開會」。

但AI目前還缺少獨特的創意和細膩的判斷力。真正厲害的內容,還是需要人來把關、修飾、賦予靈魂;與其擔心被取代,不如學會如何與AI協作,這已是新時代編輯、企劃不可或缺的能力。

No.6 倉儲、物流人員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倉儲、物流人員長期被認為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職業之一。為了解AI在這個領域的實際能力與限制,編輯實際詢問了Gemini的看法,以下是它的回應:

「身為AI,我能以高效率、高準確性地處理倉儲物流中的大量數據與重複性任務,例如庫存管理、揀貨包裝、路徑優化等,從而顯著提升作業效率並降低人為錯誤。我不受疲勞限制,能持續運作,並透過數據分析優化決策,降低運營成本。」

「在危險或繁瑣的工作中,我更能保障人員安全。儘管我尚不具備人類的臨場應變和複雜判斷能力,但我堅信能與人類協作,在各自的優勢領域發揮所長,共同推動倉儲物流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未來,人機協作將是主流。」

No.5 客服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AI聊天機器人具備24小時不間斷回應的能力,能迅速處理多數基礎問題,不但效率高、省人力,情緒穩定、不會吵架或失控,因此客服工作常被點名為最容易被AI取代的職位之一。

中國美妝品牌《上美股份集團》計畫導入AI工具DeepSeek,傳出將裁撤客服部門95%的員工,只保留5%熟悉AI操作的成員,消息一出引發討論。雖然集團澄清並非裁員,而是進行人力結構優化,仍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對於AI取代客服,有網友認為「將所有問題答案輸入客服絕對可以取代又快又準確」;有網友卻持不同看法,「客服沒辦法處理客人情緒問題」。

No.4 翻譯員

示意圖/ChatGPT

示意圖/ChatGPTAI翻譯為什麼能搶走人類的飯碗?除了效率高、成本低,真正讓人警惕的,是它進步得太快。過去被視為「人腦才能勝任」的語言工作,這幾年也撐不住了。隨著翻譯技術突飛猛進,不少新聞媒體為了搶時效、壓預算,開始讓AI處理初稿內容;連語言學習市場也紛紛導入AI,主打即時翻譯、開口即聊,產品更新一波接一波,讓學語言變得像操作一台機器。

但AI並非萬能。遇到需要文化理解、語境轉換、情緒鋪陳的內容時,AI還是會卡關。比如中文裡一句「你很有勇氣」,翻成英文是鼓勵,翻錯了可能變成冷嘲熱諷!這些「語言的眉角」,目前還是得靠人類來補位。有網友分享,「的確是有很優秀的譯者,但AI可以達到普通水準,在多數場合其實夠了」。

No.3 司機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近年不少人投入當司機、外送員,斜槓補貼收入。然而,這類機會未來恐怕難以持久。隨著無人駕駛技術日漸成熟,從自動駕駛計程車到無人貨車正陸續上路,不僅運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將對現有司機與外送員工作帶來實際衝擊。

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蘿蔔快跑」為例,目前在武漢已全面營運,部署超過500輛車、24小時無間斷服務,覆蓋全市三分之一地區、觸及人口達700萬人。無司機人力成本優勢,「蘿蔔快跑」打出超低運價搶市,已對當地傳統計程車產業造成明顯壓力。

有網友無奈表示,「無人車閃的過鬼轉阿嬤嗎」,也有人為此感到擔憂,認為「蘿蔔快跑這種模式最大的受害者,是本來就位於就業市場中最脆弱的一群人」。

No.2 記者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

在AI時代,記者正成為最可能被取代的白領職業之一。從即時快訊、財報摘要到體育賽事報導,AI生成內容的速度與準確度,已能滿足多數標準化新聞需求。不少媒體如美聯社、《衛報》早已導入自動化工具,取代基礎編採人力。

在成本與效率雙重壓力下,初階記者、夜班快訊編輯首當其衝。雖然AI仍難取代深度採訪與人文判斷,但不懂AI、不善用工具的記者,未來恐怕更難站穩腳步。網友表示:「文筆不好的記者被取代的機率極高」、「不只是文筆的問題...AI一秒鐘可以發好幾篇文章」、「AI記者炒新聞難度應該比較低」。

No.1 醫護人員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許多人可能想不到,討論度最高的容易被取代職業竟然是醫護人員,而這項預測正是源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驚人言論。

他曾在NBC《今夜脫口秀》(The Tonight Show)中表示,未來十年內,AI 將在「大多數事情」上取代人類,就連醫生也難以倖免。原因在於,AI不只能快速整合龐大的醫學知識,還能提供更全面且精準的診斷,在初級照護領域甚至表現優於人類,有望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長期困境。比爾・蓋茲形容,這將開啟「自由智慧」時代,AI勢必深度參與包括診斷、藥物研發等醫療核心環節。

而馬斯克也曾在今年4月28日於X平台(前身為 Twitter)發文指出,未來五年內,機器人將在技術上勝過最出色的外科醫生。

不過,這些預測也引來不少網友質疑與反諷,「開刀的時候,比爾敢讓AI動手嗎?」「前提是電力要多到不值錢,還得接近永動才行。」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5月09日至2025年05月08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2024神回顧/除了ChatGPT還有誰值得入手?年度十大AI工具揭曉
傳產如何靠AI技術突圍及數位轉型
阿卡西紀錄是什麼?網瘋實測「超準」 解婕翎某世竟是占星師?
ChatGPT竟比命理師強?史丹佛大學研究員示警 這「5件」事不能透露
聰明創新減碳有成!台灣前三名數位轉型企業 超前部署引領智慧新時代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從《忘了我記得》學習!照顧父母的最後一哩路:7個實用指南,讓愛不留遺憾

從《忘了我記得》學習!照顧父母的最後一哩路:7個實用指南,讓愛不留遺憾

#忘了我記得 #信託 #療癒 #穿搭 #劉若英 #長照服務 #失智 #謝盈萱 #秦漢 #台劇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5.28 35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喉嚨 #新冠肺炎 #過期快篩 #新冠升溫 #新冠快篩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5.28 226
新冠疫情升溫恐破20萬!1月大嬰兒成重症患者 醫籲:3症狀快篩+接種疫苗保命關鍵

新冠疫情升溫恐破20萬!1月大嬰兒成重症患者 醫籲:3症狀快篩+接種疫苗保命關鍵

#發燒 #病毒感染 #喉嚨 #年齡 #新冠肺炎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5.28 634
無明顯症狀卻會危及健康!女孩注意:這「四大婦科檢查」絕對要做

無明顯症狀卻會危及健康!女孩注意:這「四大婦科檢查」絕對要做

#網路聲量 #分享 #備孕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5.27 15
《忘了我記得》秦漢79歲騎單車 5種適合銀髮族運動推薦

《忘了我記得》秦漢79歲騎單車 5種適合銀髮族運動推薦

#舞蹈 #老師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5.27 57
當兔子卡住、蝸牛卻登頂:真正的勝利,是選對舞臺而不是拚命模仿

當兔子卡住、蝸牛卻登頂:真正的勝利,是選對舞臺而不是拚命模仿

#工作職場 #心理勵志 #媽媽 #川普 #情緒勒索

張念慈 2025.05.27 4
學校沒教的事:社會新鮮人的財務起手式

學校沒教的事:社會新鮮人的財務起手式

#工作職場 #新鮮人 #理財 #潛意識 #心理諮商

Genie|覺知理財|潛意識金錢覺察引導師 2025.05.26 38
夏日炎炎,寫作靈感銷聲匿跡

夏日炎炎,寫作靈感銷聲匿跡

#夏天 #咖啡 #避暑

蒔緣 2025.05.26 24
洗髮精不能全家用同一瓶?洗髮精該怎麼選? 5大常見頭皮與髮質狀態+適合洗髮精類型

洗髮精不能全家用同一瓶?洗髮精該怎麼選? 5大常見頭皮與髮質狀態+適合洗髮精類型

#控油 #皮膚 #光澤 #潮流美髮 #護髮

潮健康 2025.05.26 8
亞洲第一人! TANK「心肝聯合移植手術」引熱議,醫曝台灣現況:器捐「專屬天使」難尋得

亞洲第一人! TANK「心肝聯合移植手術」引熱議,醫曝台灣現況:器捐「專屬天使」難尋得

#內心 #歌手 #演藝圈

潮健康 2025.05.26 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