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在最後一刻壓線完成?時間越多越會拖?專家:利用「期限效應」讓工作更集中、成果更好

2023-10-14 10:44

在開幕前一週的最後一次模擬服務中,一名廚師準備的是甘藍沙拉。布雷林問他,沙拉裡有多少克橄欖油,多少克羽衣甘藍葉,多少克帕馬森起司,廚師都背下來了。接著,廚師把組好的沙拉放在秤上,把帕馬森起司切片灑在上面,達到他想要的數字,就可以上桌了。

後來,在吃完一整碗蛤蜊義大利寬麵後,布雷林宣布還需要再加六克橄欖油(比一茶匙多一點),這樣才算完成。比爾‧布福德(Bill Buford)在《熱度》(Heat)一書中描述他在馬利歐‧巴塔利(Mario Batali)的廚房工作的經歷,他對同一道菜的描述是:「唯一測量過的食材是義大利麵,其他一切都是用指尖挑出來的,不是一小撮,就是一大撮,不然就是介於兩者之間:一點幫助也沒有,唉,但這就是餐廳裡衡量數量的方法。」

我問在布雷林手下工作的一個烹飪培訓師,廚師們是否反對過這種嚴格的克數計算。他告訴我:「這聽起來很乏味,但你要學會尊重食材和料理。」遵守磅秤就像遵守十四行詩的規則──一種幾乎允許藝術無限發展的限制。馮格里奇頓說,這也是一種明確的做事方式,確保即使他人不在那三十八個廚房裡,做出來的料理仍然是他理想中的狀態,不會有任何當地廚師的無用即興創作。除此之外,要達到同樣的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幅縮減規模:「我就放一個七人座的吧台。我親自烹調,親自為你服務,親自清潔整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尚─喬治。」

就在第一批模擬食客到來前不久,馮格里奇頓穿過了餐廳。施工時蓋在窗戶上的紙剛拆掉,所以他可以看見這家餐廳的主要視覺賣點:沿著餐廳的一整面牆,可以看到布魯克林大橋的全景。馮格里奇頓說它「非常壯觀」。餐廳內部有長長的麂皮餐椅,海洋主題的燈光,一直延伸到連鎖餐廳海滋客(Long John Silver)的領域,牆上還有一幅朱爾‧凡爾納(Jules Verne)的現代科幻風格手繪壁畫。馮格里奇頓穿過廚房、洗碗區、露臺、陽臺,甚至廁所,感覺有點像導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電影畫面,不同的服務生走向他,詢問他只需回答是或否的簡短問題。要把牌子掛到正門上方的人徵求他的同意,他點點頭。

模擬服務跟普通服務很類似,但有一些重要之處不同。例如,客人會拿到菜單,但菜單上有標示他們該點的菜餚,「否則,」布雷林說,「每個人都會點龍蝦,廚房就無法正常測試了。」每個客人都有一杯特調雞尾酒,一道開胃菜和一道主菜。布雷林拿起一份菜單,拿到這份的客人必須點紫蘇雞尾酒、脆皮軟殼蟹和帕馬森起司檸檬燉飯。

隨著訂單一份一份送進廚房,波賽斯在廚房的送餐窗口旁站定位置。布雷林也是傳輸線中的一部分,但他經常會離開位置,和他的新員工一起皺著眉看著一盤食物。他三十二歲,有一張年輕的臉,他在和布雷林交談時,看起來就像經理來到投手丘和一個新秀投手交談。我立刻發現了一個問題:送餐員總是不斷退回廚房的送餐窗口附近。為了解釋原因,布雷林把我拉到窗邊看一張訂單。這是一張桌子的單,但內容很長,有些熱的,有些冷的,有些準備起來很快,有些則需要很長的烹調時間。最棒的廚房會想出如何在適當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但這個廚房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所以服務生們常端著半滿的托盤,站在那裡等最後一道菜做完,才可以一次把所有的菜端上桌。

波賽斯告訴我:「第一個月,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完全狀況外,不過這在意料之中。從廚師到洗碗工,從送餐員到服務生──甚至是我自己。你帶著一個計畫進去,但也知道這個計畫不會真的派上用場。」送餐員的問題是那種只有收到太多訂單打亂他們的時間表時,才會變得明顯的問題。他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波賽斯和布雷林似乎都對食物很滿意。至少波賽斯是,而布雷林在強烈的自信和神經質的堅持之間交替,他總認為這些菜餚是「近乎」完美,他應該還能找到最後一點什麼來調整。他說,他的標準是讓人上癮的美味:「意思是,即使你已經完全不餓了,還是忍不住再吃一口。」

一九九○年,馮格里奇頓的第一本書《簡單烹飪》(Simple Cuisine,直譯)出版時,布雷林一直在公園大道咖啡為大衛‧伯克(David Burke)工作。「每次休息的時候,廚師們和我就會一直看那本書。」他說,從《簡單烹飪》中,他偶然發現了至今仍使他的烹飪充滿活力的核心隱喻:三音和絃──每道菜都應該有三種主要的味道,它們結合在一起會產生比本身更棒的味道。幾年後,他去為馮格里奇頓工作。布雷林認為他引起馮格里奇頓的注意,是因為他是廚房裡最乾淨的廚師。這點是他從大衛‧伯克那裡學來的,伯克有一次帶著一群顧客參觀廚房,停下來看布雷林工作,「他叫大家來看我的工作檯,看它是一個多麼噁心的糞坑。」他說的對嗎?「百分之百正確。從那以後,我成了所有我工作過的廚房裡最乾淨的廚師。」

模擬服務結束後,費德曼傳訊息給馮格里奇頓討論麵包要附的奶油。他們此刻用的是一小團奶油和法式酸奶油的混合物,但費德曼想要更簡單的東西:「美味又漂亮的有鹽奶油,你可以把它切開的那種。」隔週,麵包附的奶油已經換了。

樓下,廚師們正在清理廚房。布雷林和馮格里奇頓在討論菜單裡面的義式生魚片。幾個月前,《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義式生魚片是必須制止的災難〉的文章,但主廚們決定,他們不能因為某個評論家想要爭奪版面與關注,就放棄一種本地的、可持續的、多功能性的菜色。而且,「我們喜歡那種魚。」為了不讓別人覺得他們沒有創意,他們在裡面加入了發酵的哈瓦那油醋醬,還有一種叫金鈕扣(Sichuan bud)的葉子。

布雷林指出,在服務過程中,有個廚師「完全搞砸了」漢堡搭配的醬汁,把鹹度弄成了預期的兩倍。他要她在他面前重新準備一份漢堡,她再做了一遍,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只有當他看著她一步一步從準備到完成工作,才發現問題所在。現在想像一下同樣的過程,在每一道菜和每一個廚師身上重複。「沒有其他廚房是這樣運作的。」布雷林說:「就算他們宣稱有這樣做。」這也是為什麼無論你在紐約、雅加達還是廣州,都肯定能吃到尚-喬治美食的原因。

現在是六點鐘,所有客人在繳交完模擬服務問卷後就離開了。問卷中詢問他們是否有受到歡迎的微笑,是否在他們入座後六十秒內服務生就來到餐桌旁,以及每道菜如何改進。我問波賽斯接下來要做什麼。他說,在模擬服務結束後,他們會開會提出發現的問題,目前最明顯的是送餐員退回到廚房附近。但系統中的其他問題,在餐廳客滿並有付費顧客之前,可能都還不會發現。布雷林將它比喻為在短車道上學習騎自行車,你可以做一千次,但不會真正受到的考驗,直到你真的上路,壓到路面的坑,你就摔倒了。

本文摘自「期限效應:逆轉死線帶來的焦慮和壓力,成為讓你更高效、更專注的助力」,作者:克里斯多夫‧考克斯Christopher Cox,出版社:采實文化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熱門文章

【懶人包】淘寶買不動了?6月20日網購新規定來了 網購族以後怎麼買?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最髒蔬果排行出爐】第一名竟是「蔬菜之王」!連營養師都不建議生吃

【最髒蔬果排行出爐】第一名竟是「蔬菜之王」!連營養師都不建議生吃

2025-06-19 22:13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你以為吃菜很健康?其實你可能連致癌物都一起吞了下去!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日前公布2025年《農藥購物指南》,最新「最骯髒蔬果排行」揭曉,超過9成樣本驗出農藥殘留,第一名還是大家餐桌上超常出現的——菠菜

這份由美國農業部與FDA資料整理出的榜單,並不是為了嚇你不吃菜,而是提醒大家:「不是每種菜都能生吃」,懂得怎麼挑、怎麼洗,才能真的吃得健康!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餐桌第一髒:菠菜勇奪「農藥王」寶座

原本被營養師譽為「蔬菜之王」的菠菜,這次卻「黑」上了頭條!根據調查,菠菜的農藥殘留量按重量計算高居12種蔬果之首,甚至檢出超過50種不同的農藥,這不是在料理,是在化學實驗室啊!

緊追在後的還有草莓與羽衣甘藍,都是許多女生愛吃的健康減脂選擇,但如果沒洗乾淨,恐怕越吃越毒!

2025最髒蔬果前12名排行:

1.菠菜

2.草莓

3.羽衣甘藍(含芥菜)

4.葡萄

5.桃子

6.櫻桃

7.油桃

8.梨

9.蘋果

10.黑莓

11.藍莓

12.馬鈴薯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這些農藥危機可能藏在妳的身體裡

你可能沒即時不適,但農藥的恐怖在於「慢性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多項醫學研究指出,長期接觸農藥與神經退化、荷爾蒙失調、不孕症甚至癌症有關,孕婦與小孩更是高風險族群。

尤其像氯苯胺靈這類被歐盟禁用的化學物質,仍在美國合法使用,卻早已被列為潛在致癌物。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怎麼挑?怎麼洗?避開農藥這樣做!

不想變成農藥的「沉默受害者」,記住3個避雷法則:

1.優先挑選有機或認證標章蔬果,來源透明、農藥使用更可控。

2.選厚皮蔬果更安全,像鳳梨、酪梨、玉米等,有天然保護層,殘留風險低。

3.流動清水清洗最重要,特別是像草莓、菠菜這類凹凸表面菜,一定要邊沖邊刷,葉菜還可以短時間汆燙,幫助減少草酸與農藥殘留。

【最髒蔬果排行出爐】第一名竟是「蔬菜之王」!連營養師都不建議生吃。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最髒蔬果排行出爐】第一名竟是「蔬菜之王」!連營養師都不建議生吃。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想吃得安心?記住這15種「乾淨蔬果」

除了黑名單,EWG也公布「15種最乾淨蔬果」,這些食材農藥殘留最低,可以更安心選擇:

2025最乾淨蔬果排行榜:

鳳梨、甜玉米、酪梨、木瓜、洋蔥、冷凍甜豌豆、蘆筍、高麗菜、西瓜、花椰菜、香蕉、芒果、胡蘿蔔、蘑菇、奇異果。

這些蔬果多半有外皮或厚殼保護,也較少使用延命化學劑,料理時記得削皮、去籽,就能大大降低攝入風險!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健康飲食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健康不是用怕來換!學會聰明吃,才是關鍵

不是叫大家以後只吃鳳梨或酪梨,而是提醒大家「別被蔬果的健康形象給騙了」!有些看起來天然無害的食物,其實裡面早已暗藏化學風暴。挑得對、洗得好,甚至改買有機農產,其實比你每天刷保健食品還有用。

畢竟健康不是用荷包硬撐的奢侈品,而是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選擇。從今天起,放下對「看起來漂亮的蔬果」的迷思,學會怎麼聰明吃菜,才是真正的「食在安心」!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66歲男挖鼻孔釀皮膚重症!「臉腫如豬頭」險失明!醫示警:這族群最危險

66歲男挖鼻孔釀皮膚重症!「臉腫如豬頭」險失明!醫示警:這族群最危險

2025-06-09 13:00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微博@現代快報
封面圖片來源:unsplash、微博@現代快報

最近在江蘇淮安一名66歲男子因經常挖鼻孔,竟導致嚴重臉部感染「丹毒」,臉部紅腫發燒、雙眼無法張開,外觀腫脹猶如豬頭!經醫師診斷為細菌感染所致,透過中藥治療後才順利康復。

突然臉腫、發燒、眼睜不開!

據陸媒報導,這名男子長期習慣用手挖鼻孔,某日突然出現臉部劇烈紅腫與灼熱感,鼻子、眼瞼與雙頰迅速腫脹,甚至高燒不退、雙眼幾乎無法睜開。送醫後,醫療團隊確認是「丹毒」所致,而這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發的急性皮膚病。

淮安市中醫院中醫外科陳運博士說明,「丹毒」名稱源於其症狀,在皮膚上會出現鮮紅大片紅斑,仿佛塗上紅丹,並伴隨劇烈燒灼感,此症通常發生在下肢,如小腿,但若鼻腔黏膜破損,也可能波及臉部,雖然較少見,卻潛藏嚴重風險。

愛挖鼻孔竟是感染主因?

男子愛用手挖鼻孔,卻導致感染「丹毒」。/圖片來源:微博@現代快報
男子愛用手挖鼻孔,卻導致感染「丹毒」。/圖片來源:微博@現代快報

據醫師研判,男子的發病主因為反覆挖鼻,造成鼻腔黏膜微小傷口,讓細菌趁虛而入,尤其指甲帶有病菌時,來回摩擦更易誘發感染。陳醫師指出,手部衛生不佳加上黏膜破損,是臉部罹患丹毒的主要誘因之一。

醫療團隊採用中醫外科專方「五黃化毒膏」外敷,加上清熱解毒與消腫止痛的中藥內服,患者入院第二天紅腫情況即明顯改善,體溫回穩、眼部可稍微張開。經一週治療後,臉部紅腫完全消退,患者康復出院。


延伸閱讀:懷疑被坑錢?手術覺得冷「加被子收費1000元」家屬怒了!醫師曝原因



細菌非病毒,「丹毒」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儘管名稱帶「毒」,但丹毒並非病毒感染,而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發的非化膿性炎症,常透過皮膚破口侵入,例如腳氣引起的趾縫潰爛或鼻炎導致的黏膜裂痕,醫師指出,老年人、慢性病患、長期熬夜者與酗酒者,免疫力較低,是細菌攻擊的高風險族群。

根據統計,約九成成年人每天都會用手挖鼻孔,雖然這動作看似無害,實際上卻可能造成鼻腔內壁受損。若手部未清潔乾淨,更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專家建議,民眾應戒除直接挖鼻習慣,若有鼻癢、鼻塞等症狀,應尋求耳鼻喉專科協助,不要使用手指處理!

延伸閱讀:

麻疹疫情要爆了!多到「無法匡列」!醫示警:麻疹副作用恐影響數年

臉被男友噴臭屁!網紅遭鼻竇炎折磨7年,鼻腔內驗出大腸桿菌

【本文為造咖授權提供】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銀行新制快看!4銀行新規「直接封帳戶」、9銀行「這功能」不能用了

銀行新制快看!4銀行新規「直接封帳戶」、9銀行「這功能」不能用了

2025-06-03 14:02
理財、報稅、財務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理財、報稅、財務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你有多久沒打開你的網銀App了?如果你覺得「錢沒少就沒差」,那你可能要注意了——從2025年夏天開始,台中銀行、台灣銀行、凱基銀行與合作金庫等4大銀行,針對「久未使用帳戶」陸續祭出新規定,有些還直接把轉帳功能歸零,想恢復使用?對不起,得親自跑一趟分行才行!

財務、報稅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財務、報稅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為什麼銀行要這樣做?

這波規定,是為了防堵詐騙。因為許多詐團會鎖定你「好幾個月沒動過」的帳戶進行人頭帳號操作,銀行乾脆直接封掉這些帳戶的部分功能,確保安全,受影響的數位金融用戶預估高達150萬人。

財務、領錢、網銀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財務、領錢、網銀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哪些狀況會影響你?

1.網銀額度歸零:台中銀規定最嚴,為避免遭詐團規避,因此不公開「久未往來」的判定條件,也未設餘額門檻,從7月4日開始,帳戶只要太久沒登入網銀,就會把網銀額度、非約定帳戶轉帳額度直接歸零!這代表即使帳上有錢,也不能轉帳、繳費、查詢。

根據台中銀公告,為保障客戶資安,若帳戶長期未登入網銀,將調降其網路銀行總額度、非約定帳戶轉帳額度(FXML)與自動化設備交易額度至零。調降後若仍需恢復使用,須本人持身分證件、第二證明文件與原留印鑑親赴分行辦理。雖仍可使用ATM領現,但無法進行轉帳交易。

2.ATM功能被凍結:你將無法使用網路ATM或實體ATM進行轉帳、繳費、查詢等基本操作。即使帳戶有餘額,這些自動化設備的功能也會被暫停,無法進行非約定轉帳或跨行轉帳等交易。像台灣銀行,若6個月沒存提、餘額又太少,ATM交易也會被暫停,須親自到分行辦理才能恢復交易;若無意繼續使用,則建議直接結清銷戶。

3.台外幣帳戶也被控管:部分銀行規定,當帳戶被限制時,其他人也無法匯款到你的帳戶,可能影響你收款或薪資入帳。凱基銀行針對台幣與外幣帳戶都有控管,凡1年以上無存提記錄且餘額未達起息金額(個人戶約為1萬元),就會被凍結交易。

4.降額轉帳限制:合作金庫對長期未使用且餘額過低的帳戶停止電子化交易,並下調eATM每日非約定轉帳額度,從每日10萬元降到3萬元。

財務、領錢、網銀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財務、領錢、網銀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更麻煩的是:想恢復功能只能親自跑銀行!

若要恢復網銀或ATM功能,這些銀行都要求用戶「本人親臨分行」,帶著身分證、印章、第二證件辦理才行,無法線上解鎖。不僅耽誤時間,還要請假跑銀行。

一旦網路銀行(網銀)功能受限,你將失去隨時隨地進行金融交易的便利性,所有操作需改為臨櫃辦理,增加時間與交通成本。因此,如果你平時習慣用網銀或ATM管理帳戶,建議定期登入網銀或進行小額交易,保持帳戶活躍,避免帳戶被列為「久未往來」而遭限制,影響日常金融操作。

財務、領錢、網銀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財務、領錢、網銀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自然人憑證也不能再隨便用了!

除了久未交易帳戶的限制,還有另一波新規也悄悄上路。台灣已有9家銀行,包括台銀、兆豐、合庫等,全面停用「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開戶方式。這是因為詐團曾冒用自然人憑證資料,大量開設假帳戶,害人莫名背上警示。

銀行局長童政彰表示,各銀行要提出風險強化措施,或是風險自律方法,例如採取自然人憑證加視訊確認本人「不能用鋸箭法、一刀切」,目標是半年內來做調整。

目前台灣已有9家銀行全面暫停以「自然人憑證」做為線上開戶驗證,包括:台灣銀行(台銀)、台新銀行(台新銀)、兆豐銀行(兆豐銀)、第一銀行(一銀)、合作金庫銀行(合庫銀)、華南銀行(華南銀)、台灣中小企銀(台企銀)、彰化銀行(彰化銀)、土地銀行(土銀)。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2025-05-28 09:12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急速升溫,光是上週全台就醫人數就突破4.1萬人次,較前一週暴增113%,不少人急著想確認自己是否染疫,卻發現市面快篩買不到,只好翻出家中「壓箱寶」——過期快篩試劑。那麼,這些過期的快篩還能用嗎?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關鍵在「C線」:顯示正常可參考,消失則無效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過期快篩試劑「並非完全報廢」,只要試劑中的「控制線(C線)」仍有清楚顯示,就還能視為堪用。若C線未出現,就表示此快篩品質不穩,結果無法採信。他提醒,C線正常=快篩有效,C線消失=快篩失效,這點非常關鍵。

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小兒科醫師林哲民提醒,雖然官方不建議使用過期產品,但若急需自篩也可參考以下3大原則,避免誤判、延誤就醫:

1. 控制線C線沒出現=完全失效

使用快篩時,第一步務必確認「C線」(控制線)是否顯示。這是試劑運作是否正常的指標。**若C線沒出現,結果無論是否顯示T線,都完全不可信!這代表快篩條已失效,請勿解讀為陽性或陰性。

2. 結果為陰性,不能全信

若快篩顯示C線有、T線無,即結果為「陰性」,也不能百分百排除感染可能。林醫師指出,過期快篩較容易出現「偽陰性」,症狀明顯者不應掉以輕心,建議應儘早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

3. 結果為陽性,有高機率確診

若快篩顯示兩條線(C線+T線)皆明顯,雖然試劑過期,但仍有高度機率為陽性結果。建議民眾當作確診處理,並盡快就醫,同時也可考慮使用有效期限內的試劑再次檢測確認。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疾管署:過期半年至一年內仍可參考,但慎防偽陰性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回應,雖然官方不鼓勵使用過期試劑,但在臨床觀察中,過期6個月至1年的快篩試劑,仍有相當程度準確性,尤其症狀明顯者常能驗出陽性。不過他強調,過期試劑「最可能出現的是偽陰性」,若症狀持續建議就醫,不宜完全依賴篩檢結果。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三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快篩結果陰性也應就醫

張益豪醫師指出,若出現「突發高燒、極度疲倦、喉嚨劇痛」等三大症狀,又合併黏稠痰液、全身不適,極有可能為新冠感染,即便快篩結果陰性,也應考慮是否偽陰性,並儘速就醫確認。

此外,由於新冠症狀與流感高度相似,醫師提醒,若懷疑自己感染,也可至診所進行「三合一快篩」,一次檢驗新冠病毒與A、B型流感,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期。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民眾快篩買不到怎麼辦?醫師:壓箱寶別急著丟!

隨著疫情上升,不少藥局與超商面臨快篩供應緊縮,甚至有里長在社群媒體發文徵求快篩。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其實不少過期試劑依然堪用,只要C線能正常顯示,就可以當作輔助工具;他強調:「過期6個月甚至更久,只要保存良好,還是能使用。」

衛福部食藥署也表示,近期快篩已加速增產,目前每週產量可達疾管署估需量2倍以上,並擴大鋪貨至藥局與超商。民眾可上疾管署「新冠最新防疫專區」查詢販售據點。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防疫最後一哩路:補打疫苗仍是關鍵

疾管署提醒,面對這波疫情,仍建議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JN.1疫苗,尤其65歲以上長者與慢性病患者,更應完整接種兩劑。目前國內公費疫苗庫存超過300萬劑,接種資源充足,民眾可就近安排接種。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醫師、工程師都輸了!「這行業」竟高薪奪冠?2025全台最賺行業揭密:誰是真正高薪王者?

醫師、工程師都輸了!「這行業」竟高薪奪冠?2025全台最賺行業揭密:誰是真正高薪王者?

2025-06-20 09:59
理財、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理財、工作、職場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在「薪水低、物價高」已成現代人共鳴的時代,你知道誰才是真正月入破十萬的職業嗎?根據主計總處與《比薪水》平台最新數據顯示,2025全台最賺錢的職業竟然不是醫師也不是工程師,而是金融與保險業!

【官方數據揭密】2025年平均月薪落在50,524元,但有一半人根本沒達標!

主計總處2025年4月最新統計指出:全職本國籍員工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為 50,524 元,若加上獎金與加班費,總薪資平均為 58,878 元;中位數薪資僅有 39,744 元。

什麼意思?也就是有超過一半的台灣人實領薪水低於4萬元!所以「月入5萬」其實不是常態,而是偏高值!

此外,主計總處也指出,加班工時平均為8.9小時、加班費為2,423元,顯示許多人在「拚命加班也只能多拿幾千元」,生活品質與收入並不成正比。

《機智住院醫生生活》。圖片來源:tvN
《機智住院醫生生活》。圖片來源:tvN

【薪資排行TOP5】不是醫師不是科技人,真正的「薪王」是這一行!

最震撼的資訊來了!主計總處也同步公布2025年薪資最高的五大行業,結果如下:

1.金融及保險業:100,841元(唯一破10萬的行業)

2.電力及燃氣供應業:73,511元

3.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73,376元

4.醫療保健與社會工作服務業:64,607元

5.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含工程師等):63,442元

金融業平均月薪10萬,遠遠甩開醫師與科技人!不只是帳面數字,金融與保險產業的分紅、佣金機制更讓收入倍增,成為真正的高薪金雞母。

圖片來源:IG@tvn_drama
圖片來源:IG@tvn_drama

【比薪水平台加碼揭露】2024年台灣年薪回升至56萬,但科技業分紅不再誘人!

《比薪水》平台則從勞工自願回報數據提供更貼近實況的觀察:

2024年平均年薪為 560,526元,年增2.7%。資訊科技業雖仍居年薪榜首,但已連兩年下滑。金融科技、工商服務業則異軍突起,成為成長亮點。

圖/比薪水提供
圖/比薪水提供

圖/比薪水提供
圖/比薪水提供

根據《比薪水》的圖表分析,科技業分紅制度正在縮水,已無法拉開與其他行業的距離。不少科技大廠也已傳出「結構性調薪」,以彌補分紅縮水的缺口。

圖/比薪水提供
圖/比薪水提供

《未知的首爾》劇照。 圖片來源:tvn_drama
《未知的首爾》劇照。 圖片來源:tvn_drama

產業選對比努力更重要?年輕人高學歷不再保證高薪

過去台灣社會普遍認為「醫師、工程師、律師」是最穩定且高薪的職業,但這份排行榜打破了傳統印象。

例如:醫師屬於「醫療保健與社會工作服務業」,平均月薪為64,607元,看似不錯,但距離金融業仍有超過3.6萬元差距。

工程師多屬「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平均月薪63,442元,也明顯落後金融相關職業。

再加上醫師與工程師普遍需要高學歷、高工時、高壓力的代價,讓許多年輕人開始思考:「辛苦一輩子,不如一份聰明選對的行業?」

圖片來源:tvN drama
圖片來源:tvN drama

【薪情平台實用工具】輸入你的年薪,就能知道你是不是吊車尾

主計總處推出「薪情平台」,讓民眾輸入年薪數據並選擇行業,系統就能顯示你在同產業的薪資分布中贏過幾%的同行。

舉例來說:年薪60萬的工程師,在整體「專業技術服務業」中約落在前60%;同樣收入的保險從業人員,可能只在中段班。

這個工具能幫助大家判斷職涯價值與轉職方向,不再盲目「拚命工作卻沒回報」。

《我的完美秘書》劇照。圖片來源:SBS
《我的完美秘書》劇照。圖片來源:SBS

與其死守高學歷,不如選對高薪行業

這份薪資報告與平台數據再一次證明:努力很重要,但方向更重要。在「平均薪資與中位數落差大、科技業分紅減少」的時代,金融、保險與工商服務業已經悄悄成為高薪新霸主。

如果你正卡在低薪泥淖,不妨思考以下問題:我所在的行業,是成長型還是收縮型?我的工作價值,市場怎麼評估?我是否該開始轉向學習保險、財務、商業分析等跨領域技能?未來職場競爭關鍵,可能不再是「學歷」,而是「轉型力」。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血糖、血壓、膽固醇皆降低! 研究:攝取台灣「這水果」兩週有助管控「三高」

血糖、血壓、膽固醇皆降低! 研究:攝取台灣「這水果」兩週有助管控「三高」

#芒果 #夏天 #水果

潮健康 2025.06.22 39
簡單清淡的 涼拌豆芽菜 (黃豆芽)

簡單清淡的 涼拌豆芽菜 (黃豆芽)

#健康飲食 #食譜DIY #夏天

isa小眼睛 2025.06.22 25
「性格決定命運」是真的? 研究:E人容易比I人活更久!「這性格」短命風險更高

「性格決定命運」是真的? 研究:E人容易比I人活更久!「這性格」短命風險更高

#人格特質 #互動 #睡眠品質

潮健康 2025.06.22 16
國際麻疹疫情升溫!遊越南、美加、印度、印尼小心! 醫示警:「這年份」後出生抗體保護恐不足

國際麻疹疫情升溫!遊越南、美加、印度、印尼小心! 醫示警:「這年份」後出生抗體保護恐不足

#麻疹 #新冠肺炎 #發燒

潮健康 2025.06.21 53
夏至解暑料理  檸檬涼拌洋蔥

夏至解暑料理 檸檬涼拌洋蔥

#健康飲食 #食譜DIY #夏至 #節氣

isa小眼睛 2025.06.21 47
夏天吃生食「腸胃炎」爆發! 腸胃炎只能吃稀飯? 營養師:緩解症狀必吃4大類食物

夏天吃生食「腸胃炎」爆發! 腸胃炎只能吃稀飯? 營養師:緩解症狀必吃4大類食物

#食物 #水果 #夏天 #健康飲食

潮健康 2025.06.21 14
為什麼頭皮會冒痘痘?頭皮紅癢冒痘常見 Q&A:破解保養迷思

為什麼頭皮會冒痘痘?頭皮紅癢冒痘常見 Q&A:破解保養迷思

#皮膚 #洗頭 #出油

潮健康 2025.06.20 29
[女子生活學] 讓生活更好的方法

[女子生活學] 讓生活更好的方法

#金錢 #財富

曾箏 2025.06.20 8
美美迎週末輕食料理 蘋果沙拉 電鍋料理

美美迎週末輕食料理 蘋果沙拉 電鍋料理

#健康飲食 #食譜DIY #蘋果肌 #雞蛋 #巴西

isa小眼睛 2025.06.20 21
醫師、工程師都輸了!「這行業」竟高薪奪冠?2025全台最賺行業揭密:誰是真正高薪王者?

醫師、工程師都輸了!「這行業」竟高薪奪冠?2025全台最賺行業揭密:誰是真正高薪王者?

#保險 #加班 #穿搭 #職涯 #美食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6.20 36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