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沙天后宮 (津沙境天后宮) ,主祀神為媽祖娘娘,為南竿唯一的「黑面媽祖」,陪祀神為白馬尊王及夫人、五顯神君、二將軍、福德正神,是南竿三大天后宮 (馬港境、津沙境及金板境) 之一,也是津沙村的信仰中心。
馬祖津沙境天后宮 20190507" src="https://pic.pimg.tw/stephenchencyk/1681681503-3736053020-g.jpg">目前現在所見的津沙天后宮,不是清朝年間興建的舊天后宮,是民國67年 (1978) 由國軍協助重建的,有別於馬祖地區傳統封火山牆的廟宇,廟宇為三開間的閩南建築。也因此廟裡的龍柱與門窗邊框是漆上綠色。
津沙天后宮拜殿樑上畫有24孝圖案,更特別的是廟裡還有反共復國標語,「神有感反共復國勝利,天命所歸自由民主勝利」跟一般廟宇很不同,在那裡?請在照片裡找找。
最特別的是津沙天后宮,廟內供奉的是南竿唯一的「黑面媽祖」,不同於鐵板的少女媽祖與馬港天后宮的粉面媽祖。相傳津沙天后宮的媽祖娘娘,本來也是素白臉色,在重建時台籍塑像師父受到託夢,而塑造黑面媽祖。
廟內的二將軍,本來的小廟在海邊今五五據點邊,傳說是筱澳飛香爐到津沙,祂的原型是鳥神,以前行船人船隻進水,只要向天呼告二將軍便能獲救,二將軍上到乩僮身上所發之聲頗似鳥語,極難聽懂,有時也會透過乩童「剔血符」(附身時乩童以利刃割破舌頭或指尖,以血畫符) 再交由信眾攜回保身安家。津沙村民男眾只慣拜二將軍,女眾則祀奉媽祖娘娘。
白馬尊王原在舊津沙天后宮後方的大王宮奉祀,天后宮重建後則迎進合祀,旁邊有七爺、八爺隨護,管理喪家報亡等事務具有村城隍爺的功用。
五顯神君應是「五靈公」或「五顯公」系統之祀神,但津沙天后宮只塑一尊神像。
津沙聚落,如何去: 地址:南竿島的西南隅,馬祖列島極西點。
夫子。旅食趣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願用流暢的文字,最真實的照片,記錄世間的美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