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亮點 看見不一樣的萬山部落

2024-07-20 10:18

高雄茂林「萬山岩雕」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訊息?你是否對這台灣最神秘的圖騰充滿好奇心?但卻又無法面對路程遙遠、路途艱辛與野宿的挑戰?現在只要在萬山部落的萬山岩雕模型屋,透過模型、照片與導覽老師的專業解說,能就讓你輕鬆的與萬山岩雕進行第一次的邂逅。萬山岩雕模型、萬山舊部落模型、萬山村石板屋演繹與下潛式石板屋、工寮廚房原民風味餐、超級食物油芒,五大亮點讓你看見不一樣的萬山部落。

[Oponoho 曙光照射的美地 萬山舊部落模型屋]

高雄茂林濁口溪上游崇山峻嶺間,海拔高度 1475公尺的萬頭蘭山下,一個四周盡是懸崖峭壁,被萬山部落族人稱為 Oponoho 「歐佈諾伙」(意指:曙光照射的美地) 的斜坡台地,一群萬山先民在此建屋結社生活,日治時期稱為「萬斗壟社」,民國以後則改為「萬山村」,並於民國 46年 (1957) 由國民政府集體遷村至現址。導覽老師「阿各 (Ake)」表示, 高雄市茂林區有茂林、萬山與多納三個原住民里,雖彼此為鄰同屬魯凱族,但卻各自發展不同的語言,因此言語不通。來自「歐佈諾伙」目前人口數只有約 450人的萬山里族人,心中一直有個期許,或許將來能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七族。

萬山舊部落模型屋中,一座萬山舊社模型,是根據實地考察、拍照與記錄依比例所製作。模型上的石板屋沿山坡而建,透過解說台的按鈕能相對找到屋主的石板屋位置 (有燈會亮)。導覽老師表示:民國 46年 (1957) 萬山舊部落集體遷村時,並不是全部落同一天一起搬離,而是用換工方式大家相挺相扶持一家一家搬。他們先將屋頂拆下,並將石板陸續搬到新部落使用,因為他們把石板當作家當。而屋頂要拆下的原因,是因為久無人居的房子沒人生火,沒有煙燻保持恆溫乾燥,屋頂木料很容易腐朽,二、三年內就會坍塌,所以現今去部落舊社還能看見完整的石板屋結構。

導覽老師特別介紹萬山舊部落中,四個重要的設施:

1. 部落隘口位於山脊鞍部,部落四周盡是懸崖峭壁,這裡是部落的唯一的出入口,道路狹窄地處高地易守難攻。

2.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推行理蕃政策,會在每一個部落設立警察駐在所及蕃童教育所,除監控部落活動外,也進行教化工作。(照片:右上)

3. 青年聚會所,禁止女性靠近,是部落男人議事、學習傳統技能與傳遞知識重要的場所,部落出草後,獵到的人頭也會先放在這裡。(照片:右下)

4. 「萬山神石」為萬山舊社的守護神,神石是一片形似百步蛇頭狀的大板岩,以 45度呈斜角崁在石牆之中 (目前因風災樹倒而擊斷,平躺在地上),根據萬山發展協會記載為藍健安家族所有,部落耆老指出萬山神石很具靈力,不小心碰觸非死即傷,故族人每四年都會到藍健安家屋前做祭祀活動。(照片:左)

[萬山岩雕 台灣最神秘的圖騰 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訊息?]

「萬山岩雕群」位於萬山舊社 (萬斗籠社) 的傳統狩獵區山林中,首次發現公開於 1978年,是台灣首見的史前「岩雕藝術」,目前推估岩雕年代距今約 500年至 1600年前,其確實的創作年代及創作族群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導覽老師表示自從古道崩塌後,去萬山舊部落路變得很遠,從馬里山溪登山口到舊社來回需時二日,去萬山岩雕群更遠,要走完四個遺跡,至少需要四日。你是否對台灣最神秘的圖騰「萬山岩雕 」充滿好奇心?但卻又無法面對路程遙遠、路途艱辛與野宿的挑戰?現在只要在萬山岩雕模型屋,透過模型、照片與導覽老師的專業解說,能就讓你輕鬆的與萬山岩雕進行第一次的邂逅。

1978年,當時任教於在屏東師範學院的高業榮老師,於高雄市濁口溪上游北岸,發現第一座萬山岩雕遺跡,高老師依帶領的萬山族人所說名稱命名與編號為 TKM1「孤巴察峨」。

「孤巴察峨」萬山部落語意:「有花紋的石頭」,為一巨大之砂岩塊,是萬山岩雕群中紋飾最多,既豐富且具完整性的一座, 在 80餘平方公尺的岩石表面上佈滿了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游渦紋,以及許多無法解釋的圖形,具有高度的藝術研究價值。次年 1979年發現的 TKM2「祖布里里」則是用發現地的萬山傳統地名命名。(依發現者高業榮老師之定義,T:台灣、K:高雄、M:茂林而有 TKM1 - 4之名稱。) 

流水紋 (註:為保護萬山岩雕,目前已明文禁止拓印,踩踏岩石也必須脫鞋裸足,現場裝有攝影機監控。) 

1984年再度發現第三處萬山岩雕,被命名為 TKM-3「莎娜奇勒」 (用發現地的萬山傳統地名命名)。1989年內政部將此三處岩雕公告為第三級古蹟「萬山岩雕」。2002年底高老師發現了第四處岩雕,命名為 TKM-4「大軋拉烏」(用發現地的萬山傳統地名命名)。萬山岩雕群遺址目前共計有 4處 14塊岩石,並在 2008年8月22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指定「萬山岩雕遺址群」為台灣第七處國定遺址。

從魯凱族古老的創生神話註釋,推測一號岩雕中全身的人像圖紋代表湖神,或為百步蛇精靈的象徵,以高舉的雙臂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

小盯嚀:若要前往萬山舊社或萬山岩雕群探訪,除要依規定向三個單位 (警政署申請入山證、.林務局申請出雲山自然保留區許可證與高雄市文化局申請許可證) 申請核准外,山區路線鮮有人煙,沒有布條岔路多,沿途山壁多有巨大崩塌,地形時有變化,建議與萬山社區發展協會聯絡,協助聘僱嚮導與安排接駁車,有部落嚮導帶路比較安全。

前往萬山社區發展協會的斜坡路,坡崁上畫有放大版的萬山岩雕圖案,並有「萬山岩雕 - 吃蛇的女人」神話解說牌。太古,萬山舊部落,其中拉巴烏賴 (Laba’ulai) 貴族家祖先娶外族女子為妻,她趁家人下田工作時,招引大批蛇類,並把百步蛇和著甘藷一同燜熟,在家人未返家前先食用蛇肉果腹,剩下的甘藷留給家人,不久家人身體日漸衰弱,一天當她到河流取水的時候,家人揭開土窯才發現她有嗜食蛇肉的惡習,很不諒解這種褻瀆神明的愚行。可是外族女子也不甘示弱,便撿取百步蛇納入前襟,逆著濁口溪方向而去,她臨行時約定他的夫婿在祖布里里和孤巴察峨大石處相見,但其夫婿終未履約。她便在岩塊上一面雕刻一面吃蛇肉充飢,所丟棄的蛇骨頭都變成百步蛇,那時岩塊還像小米糕一樣的鬆軟,所以他踩上去就留下腳印,趴下去時就印出了人形。最後便獨自回到自己的村落。

[萬山村石板屋演繹 依年序具體呈現萬山部落石板屋的演化史]

萬山村石板屋演繹,六個縮小版萬山石板屋模型,依年序將石板屋結構演化過程以具體樣貌呈現,完美展示萬山部落石板屋的演化史。

石板屋使用板岩或頁岩作為建材疊砌牆面與舖蓋屋頂,六個縮小版萬山石板屋模型,依演化時序排列,從最原始單邊靠著山壁,以大板岩為天然遮蔽屋頂開始,進而將大板岩屋頂改成以木為橫梁,頂上舖設茅草遮雨防漏的單面式茅草屋頂 (照片:左上)。茅草屋頂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且茅草受潮會腐爛,每年必須更換,為改善茅草屋頂的缺點,萬山先民們開始運用石板舖蓋屋頂,成為單面式石片屋頂,屋頂的外型有如百步蛇的鱗片般,下雨時雨水會沿著石板外緣流下去 (照片:右上)。板岩堆砌期石板屋發展到有橫樑之屋脊式建築,進入成熟的石板屋階段,門、窗也從側邊,移至石板屋正面 (照片:下)。

隨著部落戶數的增加,石板屋進入社會階層期,正面牆壁原為疊砌板岩,進化為前牆立板式石板屋,藉平面石板面積之大小,展現家族人力、財力、物力之階級 (照片:上)。日治時期建築受到影響,學習了屋立柱型態建築,石板屋加入騎樓式建築,增加遮風避雨功能與互動空間 (照片:下)。

[會呼吸的下潛式石板屋 萬片板岩層層砌 山林石屋代代傳]

台灣多颱風、多地震,萬山先民們有智慧,為了防颱將石板屋蓋得很低,屋頂高度不會超過斜坡角度,每當颱風一來,強風都剛好從屋頂掃過,不會掀翻屋頂。但因為屋頂高度不足,為求人體工學及屋內活動空間之便利性,有三分之一就向地平面以下發展,以爭取高度空間。

為提高隱密性,住屋週遭草木蔓藤任期生長,藉以覆蓋低矮的石板屋,若有敵人來犯,低矮的入口讓來犯者入屋時必須彎腰俯首,鎮守屋內的成員即可輕易砍下敵人首級。另有一說,萬山族人認為彎下頭來進入屋裡,這是尊敬屋主的一種表現。

導覽老師表示:下潛式石板屋有三分之一在地平面下,靠重力堆疊的石板牆壁與屋頂,石板間沒有粘著劑,縫隙間形成氣孔,空氣能流通,火煻的煙能順著氣流從縫隙往外飄,所以即使沒煙囪,室內也不會薰眼嗆鼻。冬季室內火煻旺盛,熱氣由屋頂縫隙外飄時,形成的白煙像是噴煙,所以才說石板屋是會呼吸的房子,而且石板厚夏天隔熱、冬天保溫,恆溫效果佳能「冬暖夏涼」。

這座長方形下潛式石板屋為雙室型石板屋,仿萬山舊部落的石板屋格局建造。門的位置在中間偏右 (面對石板屋),俯身拾階進門後,首先看見的是爐灶區 (廚房) 與儲糧間,左邊有一道門,進入後是生活起居空間 (客廳與寢室)。導覽老師表示:魯凱族的喪事處理和埋葬方式,依善死或惡死各不相同。惡死者在處理程序上附帶有諸多禁忌且是戶外埋葬 ,善死者的埋葬方式為室內葬,在石板屋內掀開地面的石板,挖掘墓穴埋葬死者後再蓋回石板。

[青年聚會所 年輕男子傳統技能的訓練中心]

青年聚會所,萬山部落男人議事、學習傳統技能與傳遞知識重要的場所,也是傳統部落男子養成教育及政治、軍事、祭典的所在地,過去部落出草後,獵到的人頭也會先放在聚會所,這個剛強又有神聖力量的場所,向來禁止女性靠近。

導覽老師表示:萬山祖靈祭每四年舉辦一次,現今為配合族人工作求學,乃將祭典濃縮在一天舉辦,並特別將祖靈祭其中一項「勇士祭 」凸顯出來舉辦。勇士祭當天,部落會邀請鄰近的青年會一起來跳勇士舞,展現部落男子的力與美。之後進行「勇士出征」將打獵的技巧及精神簡化為闖關關卡,參加的年輕男子必須通過層層關卡,到達終點用白毛巾擊打石頭,象徵砍人頭動作,並迅速拿起石頭抵達祭典會場,進行「報戰功」得到全場的歡呼,並獲得象徵勇士的羽毛,青年聚會所框架上有四顆代表人頭的石頭,代表勇士祭已辦過四屆 (其間曾有停辦過一段時間),他本人就是第一屆勇士祭得到羽毛的參賽者。

[工寮廚房 原民風味餐 產地餐桌最近的距離]

「工寮廚房」原民風味餐,食材來自萬山社區發展協會自種的「混種區」菜園,以當季菜園生產的蔬果入菜,簡單的調味,搭配原住民特色食材樹豆、馬告烹飪,張顯原民料理特色,並透過擺盤呈現餐桌美學。

特別介紹 「懶惰吉拿富 (Sisia)」,材料同吉拿富 (Cinavu),有豬肉、芋頭粉、糯米與假酸漿葉,不同的吉拿富是用整片假酸漿葉包起來,懶惰吉拿富的假酸漿葉是直接切碎與豬肉、芋頭粉、糯米混合後,一起煮成粥狀。因為不用先蒸煮豬肉、芋頭粉與糯米,沒有假酸漿葉與月桃葉包裹工序,快速又方便,口感、味道同吉拿富,因此被稱為懶惰吉拿富,又被稱為部落咖喱。

[認識超級食物 油芒]

萬山社區復耕台灣原生種作物—台灣油芒,油芒禾本科油芒屬的多年生植物,株高可達 80公分,甚至有 120公分,有時粗莖桿會木質化。油芒能抗旱、抗寒,適應鹽化的惡劣土地,與小米、紅藜、樹豆等,同為原住民傳統農作物,因營養豐富被稱為「超級食物」。

油芒雖然曾經是原住民部落的傳統作物,但因為口感不如小米、玉米與芋頭,在食物豐富、選擇性多的情況下,漸漸的被部落族人所遺忘而不再種植。根據中研院研究,油芒榖粒的蛋白質含量與小麥旗鼓相當,而為稻米的 2倍;鈣、鎂蘊含豐富,為稻米的 7倍;鋅的含量也很高,為地瓜的 5倍。脂肪則是稻米的 8倍,也比小米高出 1.8倍。苯丙胺酸和色胺酸,分別是稻米的 2倍及 1.6倍。

萬山部落超能量籽「油芒」,台灣特有種,植物界的明日之星,也是超級食物的三位明星 (油芒、樹豆與小米) 之一。

萬山社區發展協會,部落特色產品創新研發計畫在油芒顧問徐子富老師的協助下,成功研發數款岩雕圖騰及山中動物模組,並進行了「部落油芒超能量籽下午茶」試賣,品項有油芒手工餅乾、桑芭茶、油芒甜甜圈與萬山岩雕煎餅。

油芒手工餅乾伴手禮盒,最是受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

遊客透過萬山岩雕造型手工皂 DIY 與油芒餅乾手作體驗,拓印萬山岩雕圖騰,可以將萬山部落美好的記憶帶回家與親朋好友分享。

高雄市茂林區萬山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高雄市茂林區萬山里4鄰39-1號

電話: 07 680 1538

FB 專頁,搜尋:萬山部落

熱門文章

全辦公室都在抓小強?同事桌上放了這個,蟑螂竟然全跑去他那!妳的桌子是不是也中標?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台中❤后里美食【洄饗極の鍋物】~☆生日肉盤★誠意送

❤台中❤后里美食【洄饗極の鍋物】~☆生日肉盤★誠意送

2025-05-17 20:04

這趟的台中行~

因遇到梅雨季,下了整天的雨

雨中逛完#中社花市

微冷的天讓人有點想吃鍋

來到這家#洄饗極の鍋物❤

簡約純白的門面,感覺就很厲害~!!

#洄饗極の鍋物❤

除后里外,頭份跟中壢也有分店

進去發現不少人都吃海鮮❤

應該是他們家的強項吧~

但我們實在是太愛吃肉

這次先pass海鮮囉

當月壽星多送一盤肉

可選牛或豬,且份量不少耶

咱們家我跟某娃都5月壽星

獲贈牛、豬各一盤~吃得超滿足!!

((某娃跟肉盤那張就是壽星禮~夠誠意吧~))

選完主菜可選想喝的湯頭

這家的#漢方麻辣鍋❤真心有辣

直接喝湯有點不行

只能喝某娃的#北海道昆布❤

畢竟吃鍋我最愛的就是喝湯呀~

醬料區感覺也是店家強項

有不少店家特調

沙茶醬也有加了些秘方

除白芝麻外也不確定還有啥

跟另個特調辣醬都很不賴呢

唯一甜點霜淇淋

獨特的#鹹牛奶糖口味❤

鹹甜鹹甜的挺好吃囉!!

#台中美食#洄饗極の鍋物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吉伊卡哇 × 7-11 聯名來了🤍卡士達麻糬泡芙🤍還能蒐集角色閃亮貼紙✨

吉伊卡哇 × 7-11 聯名來了🤍卡士達麻糬泡芙🤍還能蒐集角色閃亮貼紙✨

2025-05-16 14:22
圖/文:VVN
圖/文:VVN

🤍吉伊卡哇 × 7-11 聯名甜點🧁

這款聯名的#卡士達麻糬泡芙⁵⁵

外皮Q軟,爆漿的香草卡士達,每一口都太幸福了😋

還有隨機附贈一款超可愛「閃亮貼紙」✨角色控真的要衝!(共6款)

💬 你最想抽到哪個角色?留言告訴我,一起美夢成真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食記,歡迎追蹤@vvn.wa2eat挖掘更多美食👈🏻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台北❤精緻手作【Oh!lala港癮】~☆新鮮現做★美味港點

❤台北❤精緻手作【Oh!lala港癮】~☆新鮮現做★美味港點

2025-05-18 19:26

台北士林這家#Oh!lala港癮❤

店面不大,但有點兒別緻

光是路過吸睛的粉嫩嫩藍色大門❤

入口處還設有#打卡座位

應該是年輕人創業開的店吧~!!

每道菜都現點現做

動作還算快~

蘿蔔糕上桌還有點兒燙口呢

乾炒牛河~炒得相當入味,且牛肉也嫩

菠蘿油、蒜炒芥蘭都有相當水準

特別的是#脆皮鮮蝦腸粉

脆皮口感不知是油條、豆皮or??

炸到酥酥的~有脆!!

這桌最推的竟是~

某娃點的#芋香西米露❤

濃郁的芋頭香,搭上濃稠的湯頭

且咬得到芋頭~料多實在

獲得在座一致好評呢!!

((某娃難得沒踩雷 & 還點到本席最優!!))

#台北美食#Ohlala港癮#港式料理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宜蘭❤烏石港海景第一排【OA_Hotel】

❤宜蘭❤烏石港海景第一排【OA_Hotel】

2025-05-03 18:11

#烏石港住宿再來一間

#OA_Hotel❤

宜蘭烏石港的北堤因海砂不斷累積

在外澳地區形成大片沙灘

地形使海浪易成為平穩浪型

成為北台灣絕佳衝浪聖地

烏石港也因港灣內的黑礁石而得名

烏石港海景第一排的#OA_Hotel❤

走路3分鐘就到#外澳沙灘❤

OA Hotel以台語「黑」的諧音而命名

且建物外觀設計也呼應黑礁石堆疊的造型

飯店計有231間多樣化客房

簡約明亮、乾濕分離的設計

還有視野遼闊的戶外景觀大陽台

感覺以衝浪族群為主,且著重團康空間!!

特別的是隔壁就超貴的#凱渡廣場酒店❤

有些方案早餐竟升等隔壁酒店Buffet

加贈飯店2樓自家品牌OA Pizza兌換券

大份的#頭城三寶披薩超好吃!!

露天海景風呂

雖然不大但附有烤箱

愜意泡湯還能遠眺龜山島

遊戲室提供限量Switch、足撞球、手足球

射飛鏢等各式桌遊囉!!

#宜蘭住宿#烏石港住宿#OAHotel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屏東旅遊行程規劃】屏東部落深度旅遊!神山部落+禮納里部落|走讀山林步道景點|部落廚藝學校|體驗月桃純露+鼻笛工藝DIY|台灣版普羅旺斯文化巡禮

【屏東旅遊行程規劃】屏東部落深度旅遊!神山部落+禮納里部落|走讀山林步道景點|部落廚藝學校|體驗月桃純露+鼻笛工藝DIY|台灣版普羅旺斯文化巡禮

2025-05-18 08:00

屏東的部落給人一種神秘的文化色彩,代代相傳的傳說故事、原鄉風味的飲食特色及傳統技藝…醞釀出部落旅遊所獨有的吸引力,如果您也曾嚮往到屏東的部落深度旅遊,那麼凱南推薦的這條路線很值得大家寫筆記起來,用一天的假期,帶大家看看屏東霧臺鄉的「神山部落」和屏東瑪家鄉的「禮納里部落」可以怎麼玩、怎麼吃!重點是部落DIY體驗也超精彩!或許,會讓您愛上屏東原鄉部落,就是從這段探索小旅行開始的!

開始前先介紹,屏東霧臺鄉和瑪家鄉皆屬於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簡稱「茂管處」)轄區管轄,近年有許多的觀光資源及規畫投入在部落中,可見部落中的設施設備越來越完善,更透過扎實的培力計畫輔導在地人才,有專業導覽人員帶您玩部落、聽文化故事、參與手作體驗、探訪秘境級景點,不時還會看見部落舉辦著各式文化活動!來到屏東的部落觀光,可說是一年比一年還要夯!還要精彩呢!

歡迎關注凱南的官方網站》《凱南官方Instagram快來追蹤》《凱南官方粉絲專頁按個讚

【神山部落「樟樹林步道」】

位置: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68號

在屏東的各鄉鎮中,霧臺鄉是唯一一個以魯凱族為主的山地鄉,鄉內保留許多原始的自然山林環境以及魯凱族文化特色,尤其山上涼爽的氣候,一年四季都很適合前往踏青旅行。行程上半天就要在霧臺鄉之中據傳說是月神歇腳之處的「神山部落」享受漫步山林、森林療癒、原鄉美食等多種元素的旅途魅力。

第一站先走訪這條具石板特色的「樟樹林步道」,是神山部落最新的山林步道景點,非常隱藏版!其實這區的樟樹林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經種植了,算算也有百年歷史,空氣新鮮,環境自然,是部落居民享受森林芬多精浴的口袋名單地點,遊客們來到神山部落別錯過這個秘境步道景點喔!

▲樟樹林步道的起始點設置明顯的導覽地圖看板,可以將此區路線圖一目了然看清楚。
▲樟樹林步道的起始點設置明顯的導覽地圖看板,可以將此區路線圖一目了然看清楚。

可向神山部落預約部落導覽人員帶路解說,當天霧臺鄉導覽解說員-賴玉霞老師詳細介紹著樟樹林步道的動植物生態、舊部落石板屋遺址,過程分享出許多有關神山部落的文化故事與傳說事蹟,讓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也能有機會一窺原始山林中的原住民日常樣貌及其生活智慧。

▲我們從停車場附近踏上起點,若自由行的朋友可透過導覽圖認識「樟樹林步道」。
▲我們從停車場附近踏上起點,若自由行的朋友可透過導覽圖認識「樟樹林步道」。

▲走在樟樹林步道中,氣溫清爽宜人,微風徐徐;綠意林木遍佈在步道兩側,可見到石板鋪疊而成的圍牆,來自部落傳統砌石工法,給足我們對「石板屋」的想像,而這也是原住民文化的元素之一。
▲走在樟樹林步道中,氣溫清爽宜人,微風徐徐;綠意林木遍佈在步道兩側,可見到石板鋪疊而成的圍牆,來自部落傳統砌石工法,給足我們對「石板屋」的想像,而這也是原住民文化的元素之一。

▲步道規劃得相當完善,適合行走,大部分都是平整路面,階梯旁裝設扶手設施,如果有年紀較大的長輩們同行也能夠慢慢走上來,難易度不會太高。
▲步道規劃得相當完善,適合行走,大部分都是平整路面,階梯旁裝設扶手設施,如果有年紀較大的長輩們同行也能夠慢慢走上來,難易度不會太高。

▲有部分地面是石板鋪成,所以下坡還是要稍微留意,潮濕時不要腳滑囉!
▲有部分地面是石板鋪成,所以下坡還是要稍微留意,潮濕時不要腳滑囉!

像是停車場、景觀台等指標也都標示相當清楚,不用擔心在山林裡迷路,只要放鬆享受樟樹的清香和滿眼的山林綠景就好。

▲賴玉霞導覽解說員好像一本會行走的植物百科全書,看到步道旁的原生植物,時不時就會停下腳步、娓娓道來這棵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特色,解說專業度連凱南我都敢掛保證!
▲賴玉霞導覽解說員好像一本會行走的植物百科全書,看到步道旁的原生植物,時不時就會停下腳步、娓娓道來這棵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特色,解說專業度連凱南我都敢掛保證!

有人說:「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或許就只是路邊野生植物,但當我們對身邊的一草一木有更多認識,就會更讚嘆於大自然的巧妙,也萌生更多的愛惜之心、想要好好保護這片原始美麗的山林。

【佳人香草工坊】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2鄰神山巷26-2號

▲「神山佳人香草工坊」,是神山社區必吃好店之一,口碑良好。店家涂老闆親切的將自家香草製品介紹了一下,也讓我們知道香草的好處。
▲「神山佳人香草工坊」,是神山社區必吃好店之一,口碑良好。店家涂老闆親切的將自家香草製品介紹了一下,也讓我們知道香草的好處。

「佳人香草工坊」的涂老闆接觸專研香草多年,邊販售商品也邊講解香草用途,其實這裡指的香草並非我們常聽到的香草,而是帶有香氣、適合運用的植物,統稱為香草,尤其種在霧臺鄉非常適合,做出來的產品品質極佳,值得來買。

麵包、吐司真材實料,無添加香精、發粉、膨鬆劑等,只用自家香草提味,而且低油、低糖、低鹽,會吃得很安心,深受部落居民及外地遊客喜愛,另有香草茶包、香草養生餅乾、香草醬…滿多產品可以選購,來挑個伴手禮吧!

▲旅途在「神山佳人香草工坊」稍微休息,喝杯香草茶,感受這間店的美好。
▲旅途在「神山佳人香草工坊」稍微休息,喝杯香草茶,感受這間店的美好。

▲「神山佳人香草工坊」的另一側傳來陣陣烤肉香氣,把我們都吸引住了!
▲「神山佳人香草工坊」的另一側傳來陣陣烤肉香氣,把我們都吸引住了!

【神山部落】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

▲走在神山部落中,每間家屋近乎保存完整的傳統石板屋,各有裝飾、刻劃、圖騰,各有獨自故事。
▲走在神山部落中,每間家屋近乎保存完整的傳統石板屋,各有裝飾、刻劃、圖騰,各有獨自故事。

隨處充滿魯凱族藝術圖騰,百步蛇、百合花、陶甕、琉璃珠等族人文化不時會出現,走在林立石板屋的道路,寧靜氣氛,溫度熱情,故事陪伴,這是神山部落的魅力。

▲行經神山部落-頭目家屋,掌管四個部落的大頭目(Dumalalrathe盧家)的家屋。
▲行經神山部落-頭目家屋,掌管四個部落的大頭目(Dumalalrathe盧家)的家屋。

原本的石板屋已重新翻建成新式建築,周圍有許多值得一看的裝飾及雕刻。

▲魯凱族的階級制度十分嚴謹,身分地位特殊的人的家屋會有不同的裝飾藝術。
▲魯凱族的階級制度十分嚴謹,身分地位特殊的人的家屋會有不同的裝飾藝術。

在魯凱族部落的頭飾、雕刻、圖像彩繪、建築…等都有其代表意義,是有故事的。

▲神山部落給我的感覺就很像是魯凱族族人生活居住的社區,沒有太多的觀光商業氣息,維持傳統的原民氛圍。
▲神山部落給我的感覺就很像是魯凱族族人生活居住的社區,沒有太多的觀光商業氣息,維持傳統的原民氛圍。

若是自由行很難認識到部落裡的故事,建議還是需要由專業導遊帶領,才會玩得更深入喔!

▲諾大寬敞的神山部落活動廣場上,隨處可見有關魯凱文化特色的展示藝術。
▲諾大寬敞的神山部落活動廣場上,隨處可見有關魯凱文化特色的展示藝術。

▲最引人注目的藝術創作牆面,將魯凱元素與宗教信仰結合,極為豐富的呈現。
▲最引人注目的藝術創作牆面,將魯凱元素與宗教信仰結合,極為豐富的呈現。

刻製出魯凱族的守護神-百步蛇,黑蛇是公的,母蛇是金的,牆上亦有綿羊、百合花、陶壺、羽毛、蝴蝶結等意象,是信仰與文化的融合,看到牆壁上的「JHS」上方有象徵尊貴頭目地位的羽毛及蝴蝶結裝飾的頭飾,至於下方是「祖靈之眼」,表示告誡、叮嚀和庇佑。

▲進入耶穌聖心堂,想必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會先被木雕人形座椅吸引住視線吧!
▲進入耶穌聖心堂,想必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會先被木雕人形座椅吸引住視線吧!

耶穌聖心堂是霧台鄉首座水泥教堂,也是部落族人的信仰中心。1959年設立的耶穌聖心堂又稱神山天主堂、天主教霧臺耶穌聖心堂、天主教聖心堂,教堂內、外部鋪設大大小小的石板,據說當年是地方居民一步一腳印搬運上來的,曾榮獲全球百大特色教堂,作為神山部落的信仰集會中心,平時並不對外開放喔!

融入大量魯凱族元素的耶穌聖心堂甚至紅到國外去,聽說有外國遊客專程來看。這些雕刻木人座椅的臉部都朝著同個方向,彷彿大家同時一致看向窗外,其實他們臉朝向的是讀聖經的講台,有側耳聆聽的意涵,導遊又補充一個說法,側臉的雕刻設計,讓人坐椅子靠背時會比較舒服,至少不會被正臉的鼻子頂著背。

【霧臺神山 魯凱百步蛇部落廚藝學校】

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神山巷15號

▲享受完樟樹林步道的自然洗禮和部落走讀,我們下個行程來到神山部落中赫赫有名的霧臺神山「部落廚藝學校」,凱南更喜歡稱這裡是「魯凱族部落廚房」,美味的秘密都藏在這了。
▲享受完樟樹林步道的自然洗禮和部落走讀,我們下個行程來到神山部落中赫赫有名的霧臺神山「部落廚藝學校」,凱南更喜歡稱這裡是「魯凱族部落廚房」,美味的秘密都藏在這了。

持續發展食農教育產地旅遊的「部落廚藝學校」逐漸成為外地遊客深度旅遊的重要場域,能享用到霧臺鄉的山中美食不用多說,在這裡其實還有導覽解說服務,也可以體驗有趣的月桃純露DIY和親手採摘食材DIY料理等活動,大小朋友寓教於樂。

▲這間部落廚藝學校範圍不大,宛如部落中的小秘境,入口旁就是美味的來源-廚房;霧臺神山「部落廚藝學校」可是有得過獎的喔!
▲這間部落廚藝學校範圍不大,宛如部落中的小秘境,入口旁就是美味的來源-廚房;霧臺神山「部落廚藝學校」可是有得過獎的喔!

發現木作的招牌上,LOGO是兩隻小手還有湯匙、叉子一同組成,十分逗趣可愛。

▲半露天的場地有著良好的自然採光和清新的空氣,我們將在這裡享用午餐和動手體驗月桃純露 DIY。
▲半露天的場地有著良好的自然採光和清新的空氣,我們將在這裡享用午餐和動手體驗月桃純露 DIY。

▲部落廚藝學校的四周是開放式的菜園,種植許多可食用的天然無毒蔬菜,讓產地和餐桌零距離!新鮮採摘並入菜料理。
▲部落廚藝學校的四周是開放式的菜園,種植許多可食用的天然無毒蔬菜,讓產地和餐桌零距離!新鮮採摘並入菜料理。

▲換個角度拍攝,更可以看出360度都被蔬菜農作物大軍包圍啦!
▲換個角度拍攝,更可以看出360度都被蔬菜農作物大軍包圍啦!

有長在地上的、長成一叢的、攀在籬笆扶搖而上的各種農作,雖然記不太住每樣菜名,但光看著各種姿態的植物也是很療癒的呢。

▲準備要體驗月桃純露 DIY囉! 先聽聽老師對月桃葉的介紹,以及對這次月桃純露製作的流程說明。
▲準備要體驗月桃純露 DIY囉! 先聽聽老師對月桃葉的介紹,以及對這次月桃純露製作的流程說明。

「月桃純露」顧名思義就是由「月桃葉」蒸餾萃取成純露。月桃是部落經常會使用到的植物,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除了可作為觀賞、插花用的材料之外,也能當作食物的包材、墊材,最常見就是當作粽葉拿來包糯米、小米;也能編織成籃子等。

▲製作月桃純露的第一個步驟,要先去菜園中摘取新鮮的月桃葉並清洗乾淨。
▲製作月桃純露的第一個步驟,要先去菜園中摘取新鮮的月桃葉並清洗乾淨。

▲大家開始來做手工囉!將月桃葉洗乾淨後,要再撕成小片狀,等下蒸餾萃取比較快。
▲大家開始來做手工囉!將月桃葉洗乾淨後,要再撕成小片狀,等下蒸餾萃取比較快。

▲原本的月桃其實長滿大一叢,要把葉子一片一片剪下來才能再進一步加工。
▲原本的月桃其實長滿大一叢,要把葉子一片一片剪下來才能再進一步加工。

比較粗的梗會捨掉不用,但可以另外拿去編織;至於做月桃純露只會保留葉子和比較細的梗拿去蒸餾。

▲我們一群人齊心協力合作下,不一會兒就撕好一大盆的月桃葉。
▲我們一群人齊心協力合作下,不一會兒就撕好一大盆的月桃葉。

▲撕好的葉子放入專用的蒸餾鍋,加入乾淨的純水,開始加熱蒸餾;靜待一個小時左右的萃取時間,就能完成「月桃純露」囉!
▲撕好的葉子放入專用的蒸餾鍋,加入乾淨的純水,開始加熱蒸餾;靜待一個小時左右的萃取時間,就能完成「月桃純露」囉!

月桃純露聞起來有月桃的清香,能夠幫助放鬆、舒緩心靈,也有人會拿來當化妝水;而且月桃有蚊子不太喜歡聞的特殊氣味,當防蚊液使用恰到好處。

▲將蒸餾好的月桃純露分裝到玻璃瓶和噴霧瓶內,就是這趟旅程最棒的伴手禮了!聞一口月桃純露的清香,彷彿將神山部落的自然靈性都鎖進瓶裡,帶在身邊,具有森林療癒感。
▲將蒸餾好的月桃純露分裝到玻璃瓶和噴霧瓶內,就是這趟旅程最棒的伴手禮了!聞一口月桃純露的清香,彷彿將神山部落的自然靈性都鎖進瓶裡,帶在身邊,具有森林療癒感。

▲時間靠近中午,部落廚藝學校已準備好茶水和豐盛美食,要讓我們繼視覺(樟樹林步道的綠)、嗅覺(月桃純露的香)之外,展開一場味覺饗宴!
▲時間靠近中午,部落廚藝學校已準備好茶水和豐盛美食,要讓我們繼視覺(樟樹林步道的綠)、嗅覺(月桃純露的香)之外,展開一場味覺饗宴!

▲滿桌結合部落在地食材的佳餚,餐點、湯品到甜點都有,讓人看了食指大動,忍不住想趕快享用。
▲滿桌結合部落在地食材的佳餚,餐點、湯品到甜點都有,讓人看了食指大動,忍不住想趕快享用。

▲菜色豐富且多為原型食物,取材部落現有食材料理製作,不需過多調味,已是色香味俱全!
▲菜色豐富且多為原型食物,取材部落現有食材料理製作,不需過多調味,已是色香味俱全!

這次有吃到藜麥飯、野菜沙拉、香腸,還有原住民版的粽子-阿拜、吉拿富;其中很令凱南驚艷的是「蔬菜餅」,將平凡的蔬菜煎成餅狀,充滿香氣,軟Q不油膩。

另外,甜點是加了綠豆和小米的愛玉,每口都吃得到豐富的配料及Q滑愛玉;小米甜甜圈也同樣大受好評,甜而不膩,味道剛剛好。

▲小米甜甜圈吃起來相當Q彈紮實,沒有過於甜膩的香氣,反而是淡淡的小米香,如麻糬般的口感得人喜歡。
▲小米甜甜圈吃起來相當Q彈紮實,沒有過於甜膩的香氣,反而是淡淡的小米香,如麻糬般的口感得人喜歡。

▲感謝當天認真盡責的導覽員,帶著我們一行人走讀神山部落,有吃有喝還有手作DIY體驗,不時分享原住民的生活趣聞,讓我們對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又有更深層的了解。
▲感謝當天認真盡責的導覽員,帶著我們一行人走讀神山部落,有吃有喝還有手作DIY體驗,不時分享原住民的生活趣聞,讓我們對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又有更深層的了解。

【禮納里遊客中心】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和平路一段63號

▲午餐過後我們驅車前往下一站集合地點「禮納里遊客中心」,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此遊客中心有著充滿特色的原住民元素彩繪,廣場前的地景藝術即是必拍重點之一。
▲午餐過後我們驅車前往下一站集合地點「禮納里遊客中心」,位於屏東縣瑪家鄉,此遊客中心有著充滿特色的原住民元素彩繪,廣場前的地景藝術即是必拍重點之一。

屏東禮納里部落被喻為「台灣版普羅旺斯」,來到這裡讓人有種進入異國的感覺,一棟又一棟三角形屋頂的木製建築物座落在部落中,凱南覺得很像是「日本合掌屋」,簡直媲美日本世界遺產裡的合掌村,走在禮納里部落可見許多由部落藝術家親手完成的原住民彩繪牆及戶外藝術裝置,每個角落都充滿藝術的衝撞、激盪與驚奇。

▲一生一定要探訪一次屏東瑪家「禮納里部落」,跟著導覽人員的腳步來場部落漫遊。
▲一生一定要探訪一次屏東瑪家「禮納里部落」,跟著導覽人員的腳步來場部落漫遊。

風光明媚的禮納里部落,原本是在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中受創慘重的瑪家村、好茶村與大社村,在此重建永久屋,並命名為「禮納里部落」,意思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更有「充滿恩典之地」的祝福。

聽著社區重建的點點滴滴,忽然對這裡的人事物又更加肅然起敬,飲水思源,感謝前人的的努力建設才有我們今日看到這美麗的禮納里部落。

▲有如歐風樣貌的小木屋之間,還是能看到原住民文化的特色,如石板、百步蛇圖騰、勇士和百合花浮雕…等;部落居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保留下對於文化的緬懷。
▲有如歐風樣貌的小木屋之間,還是能看到原住民文化的特色,如石板、百步蛇圖騰、勇士和百合花浮雕…等;部落居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保留下對於文化的緬懷。

▲精緻的木雕巧妙融入建築物,走在街上看著一戶戶人家的房子,就好像走在大型露天原住民美術館一樣。
▲精緻的木雕巧妙融入建築物,走在街上看著一戶戶人家的房子,就好像走在大型露天原住民美術館一樣。

▲一旁路邊的石板也刻畫下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及一段歷史故事,提醒著一代又一代,勿忘根本。
▲一旁路邊的石板也刻畫下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及一段歷史故事,提醒著一代又一代,勿忘根本。

▲眼前有一小座以石頭堆砌成的「芋頭窯」,作用是燻乾芋頭,這樣芋頭就可以保存更久。
▲眼前有一小座以石頭堆砌成的「芋頭窯」,作用是燻乾芋頭,這樣芋頭就可以保存更久。

▲想不到禮納里部落也有「星光大道」呢!運用了紅、黑配色加上幾何紋路,高雅大器、沉穩又不失尊貴。
▲想不到禮納里部落也有「星光大道」呢!運用了紅、黑配色加上幾何紋路,高雅大器、沉穩又不失尊貴。

▲蓊鬱的原始山林、沿路繁盛的多樣植栽,襯托著整齊的小木屋,真的很有漫步在歐洲之感!
▲蓊鬱的原始山林、沿路繁盛的多樣植栽,襯托著整齊的小木屋,真的很有漫步在歐洲之感!

▲禮納里部落又被稱為「脫鞋子部落」,因為進屋之前要脫鞋子,赤腳踏上客廳石板表示對家屋主人的尊重,也是他們對土地表達貼近的方式喔!
▲禮納里部落又被稱為「脫鞋子部落」,因為進屋之前要脫鞋子,赤腳踏上客廳石板表示對家屋主人的尊重,也是他們對土地表達貼近的方式喔!

▲部落中有許多教堂也是特色之一,不僅是居民的心靈寄託,每座教堂的建築、設計風格也各有特色,甚至成為吸引觀光客必訪的景點。
▲部落中有許多教堂也是特色之一,不僅是居民的心靈寄託,每座教堂的建築、設計風格也各有特色,甚至成為吸引觀光客必訪的景點。

【瑪家遊客服務中心(瑪家穀倉)】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瑪卡札亞街1號

▲最後來到「瑪家遊客服務中心」體驗鼻笛DIY,這裡原是大家熟悉的瑪家穀倉,接下來會以遊客服務中心的型態,發展成體驗部落文化據點。
▲最後來到「瑪家遊客服務中心」體驗鼻笛DIY,這裡原是大家熟悉的瑪家穀倉,接下來會以遊客服務中心的型態,發展成體驗部落文化據點。

前面的石碑清楚記載著瑪家村、好茶村與大社村在此重建為禮納里部落的始末。刻劃上太陽、陶壺、百合花、十字架等浮雕,還有盤踞下方的百步蛇雕刻,再次讓人看見東方與西方不同文明在此交融與共生共榮。

▲由在地部落族人擔任導覽員向我們分享部落的種種故事,因為是土生土長的情感與記憶,講述起來格外令人感動,大家都聽的好專注。
▲由在地部落族人擔任導覽員向我們分享部落的種種故事,因為是土生土長的情感與記憶,講述起來格外令人感動,大家都聽的好專注。

▲走上「瑪家遊客服務中心」的二樓空間,體驗我們的鼻笛工藝DIY。
▲走上「瑪家遊客服務中心」的二樓空間,體驗我們的鼻笛工藝DIY。

此次旅程不僅有「月桃純露」,還有個工藝品要讓大家帶回去,那就是在排灣族人心中佔有崇高地位的「鼻笛」,在部落的傳說故事中,雙管鼻笛或口笛象徵著人與人之間不離不棄的情感、交流與信任,也與象徵守護部落的祖靈所化身的百步蛇有著密切關係;可見體驗鼻笛工藝真的是非常有文化意義呢!

▲完成後的雙管鼻笛,小小支的非常可愛,上面的飾帶也很有原住民藝術之美。
▲完成後的雙管鼻笛,小小支的非常可愛,上面的飾帶也很有原住民藝術之美。

會發現其中一個管沒有音孔,另一個管則是三孔,會有主音和副音,滿特別的。

▲教導我們DIY鼻笛的老師先是講解原住民傳統樂器-鼻笛的構造、製作方式、用途等,接著不免俗要在現場示範一下如何吹奏。
▲教導我們DIY鼻笛的老師先是講解原住民傳統樂器-鼻笛的構造、製作方式、用途等,接著不免俗要在現場示範一下如何吹奏。

▲老師分別示範以鼻吹氣和以口吹氣的方法,難得聽到這樣特殊樂器的演奏,格外扣人心弦。
▲老師分別示範以鼻吹氣和以口吹氣的方法,難得聽到這樣特殊樂器的演奏,格外扣人心弦。

將雙管鼻笛的吹口貼緊兩邊鼻孔,從鼻子吹出鼻息、讓氣流通過笛子發出聲響,彷彿將肺腑中各種情感化作千絲萬縷的氣息,綿延而出,流瀉為一室的樂音,聽完後仍令人回味無窮。

▲曾是「瑪家穀倉」的瑪家遊客服務中心,側牆的舊招牌還未取下,建築位在禮納里部落入口處,算是此區的最高處,頂樓有個景觀台可以登高望遠。
▲曾是「瑪家穀倉」的瑪家遊客服務中心,側牆的舊招牌還未取下,建築位在禮納里部落入口處,算是此區的最高處,頂樓有個景觀台可以登高望遠。

▲登上頂樓,瞭望周邊禮納里部落的景致,別有一番風情。
▲登上頂樓,瞭望周邊禮納里部落的景致,別有一番風情。

沒有高聳的天際線,只有低垂寬闊的天空、整齊劃一的街道和三角形屋頂的小木屋,以及點點綠意,一切是如此平靜且樸實,有種歲月靜好的安定閒適感;或許也只有在屏東禮納里部落,如此經歷重生、充滿恩典之地,才能尋覓到這樣獨一無二的氛圍吧。

在歲末年終之際,玩一條最深度且獨家的屏東小旅行,推薦大家走訪神山部落及禮納里部落,享受隱藏版新景點「樟樹林步道」的芬多精SPA,品嘗「部落廚藝學校」最具在地性的原住民食材料理,一次體驗月桃純露+鼻笛工藝 DIY兩種手作活動,漫遊異國感濃厚的台灣普羅旺斯之村,深入了解來自屏東兩大部落的歷史與文化故事,帶著滿滿的祝福與恩典,用豐饒充實的心迎接新的一年。

【神山部落 遊程窗口】

聯絡資訊:劉美英 0912-136-697

【神山部落「樟樹林步道」】

位置: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68號

【神山部落】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

【佳人香草工坊】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2鄰神山巷26-2號

【天主教霧臺耶穌聖心堂】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神山巷61之3號

【霧臺神山 魯凱百步蛇部落廚藝學校】

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神山巷15號

【禮納里遊客中心】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和平路一段63號

【瑪家遊客服務中心(瑪家穀倉)】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瑪卡札亞街1號

歡迎關注凱南的官方網站》《凱南官方Instagram快來追蹤》《凱南官方粉絲專頁按個讚

最新文章

「客製化」米爾利甜點創作,客製蛋糕24小時出貨・公版造型蛋糕30分出貨「大同區甜點」無接觸訂購「台北甜點」

「客製化」米爾利甜點創作,客製蛋糕24小時出貨・公版造型蛋糕30分出貨「大同區甜點」無接觸訂購「台北甜點」

#生日蛋糕 #台北 #媽媽

~17七公主的小天地~ 2025.05.25 10
❤南投❤療癒系美食【蘇媽媽湯圓】~☆鹹甜均有★暖心暖胃

❤南投❤療癒系美食【蘇媽媽湯圓】~☆鹹甜均有★暖心暖胃

#美食探店 #媽媽 #南投美食

Belinda的玩美甜蜜窩 2025.05.24 31
2025 暑假泰國跟團行程推薦|普吉島、清邁、曼谷夏季玩法大公開,泰國必訪景點&團體旅遊優勢都在這一篇!

2025 暑假泰國跟團行程推薦|普吉島、清邁、曼谷夏季玩法大公開,泰國必訪景點&團體旅遊優勢都在這一篇!

#泰國旅遊 #暑假 #親子出遊 #跟團旅遊 #東南亞旅遊

AsiaYo 2025.05.24 9
【內有影片】人擠人也要去!花園夜市魅力太驚人

【內有影片】人擠人也要去!花園夜市魅力太驚人

#美食探店 #打卡景點 #台南夜市 #台南旅遊 #花園夜市

塵霜 2025.05.24 11
台北義式餐飲新地標滿周年!Ciao西西里牛排餐酒館 義大利西西里主廚來台

台北義式餐飲新地標滿周年!Ciao西西里牛排餐酒館 義大利西西里主廚來台

#義式 #君品酒店 #冰淇淋

旅遊經 2025.05.24 22
2025新版《佐賀旅遊手冊》免費贈書!觀光情報、交通指南、各大主題玩法一本收錄

2025新版《佐賀旅遊手冊》免費贈書!觀光情報、交通指南、各大主題玩法一本收錄

#機場 #粉絲 #景點

旅奇傳媒 TR Omnimedia 2025.05.24 6
巨木陪你一起聽音樂!拉拉山巨木音樂會6/14登場

巨木陪你一起聽音樂!拉拉山巨木音樂會6/14登場

#拉拉山 #生態旅遊 #分享

旅奇傳媒 TR Omnimedia 2025.05.24 3
民權西路不限時咖啡廳推薦|不只提拉米蘇必吃,甜點早午餐都好吃|Meissen瓷器喝咖啡太享受|波赫士領地精品咖啡館昌吉店

民權西路不限時咖啡廳推薦|不只提拉米蘇必吃,甜點早午餐都好吃|Meissen瓷器喝咖啡太享受|波赫士領地精品咖啡館昌吉店

#咖啡廳 #早午餐 #甜點 #抹茶 #咖啡館

LAZY LAZY Bone懶懶骨頭的裸辭日記 2025.05.24 12
台北市神大排 網紅打卡消暑秘境

台北市神大排 網紅打卡消暑秘境

#打卡景點 #秘境 #戲水

享民頭條 2025.05.24 44
「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上千鯉魚旗飄揚北投

「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上千鯉魚旗飄揚北投

#北投 #北投溫泉 #台北

享民頭條 2025.05.24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