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新視角:從「緩慢」到突破治療的關鍵技術

2024-12-25 15:15

Image by freepik
Image by freepik
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周伯翰醫師

35歲的林小姐是一名音樂系畢業生。念大學期間音樂系時開始出現反應變慢、思考遲緩等症狀:上課時,會站著原地不動,思考將近一個小時才回答問題。被當成思覺失調症的僵直症治療,接受治療思覺失調症的藥物治療長達15年。然而,藥物的副作用不僅影響了她的生活,也讓她無法實現成為音樂老師的夢想。

直到最近,林小姐求助身心科門診,經「近紅外線腦光譜儀NIRS」檢測,發現患者的腦波不像思覺失調症,進一步的臨床評估後,醫師診斷林小姐的症狀屬於強迫症中的一種罕見類型——強迫性緩慢(Obsessive Slowness)。經過調整藥物治療方向和配合30次重複經顱磁刺激(TMS)療程後,患者的症狀在三個月內明顯改善,現在重新規劃人生,希望追回因病錯失的10年時光。

 強迫症不一定只有「怕髒」和「洗手」

新竹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解釋,強迫症是兩側大腦前額葉與杏仁核之間的大腦迴路失調所導致的疾病,一般認為和神經傳導物質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和NMDA系統異常有關。常見的強迫思考與行為包括:怕髒而反覆洗手、過度擔憂導致的反覆詢問、侵入的思考(傷害、情色)而感到自責憂鬱、講究對稱性而反覆確認。

此外,約有10%患者會出現「強迫性緩慢」,主要是患者腦中同時出現無數的強迫性思考,如:等一下要做什麼?該如何適當地回答這個問題?患者因為會很專心地在腦海中不斷思考該如何處理/回答同時出現腦中的問題,因此外觀看起來會讓人覺得行動緩慢、反應延遲,容易被當成思覺失調症的僵直症治療。

周伯翰醫師指出,這些非典型症狀若未能被及時辨識,還可能延誤適當治療,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30%患者為頑強性強迫症 rTMS提供治療突破口

強迫症的治療,主要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藥物(SSRI)為主,但是藥物治療通常反應需要八周才會逐漸看到效果,因此研究顯示,輔以多巴胺阻斷劑藥物或是NMDA系統調節藥物,也可以輔助加強SSRI療效,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CBT)也被認為是有效的輔助方式。

然而,仍有約30%的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被歸類為「頑強性強迫症」。目前美國FDA也核可使用特殊探頭的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用於治療頑固性強迫症治療,這項技術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調節異常的神經傳導迴路,為無法從傳統療法中受益的患者提供了新希望。

於作者: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周伯翰醫師

最新文章

趁冬天默默瘦身!盤點韓星睡前的5個運動每天堅持練成鉛筆腿,Lisa、張員瑛都這樣做

趁冬天默默瘦身!盤點韓星睡前的5個運動每天堅持練成鉛筆腿,Lisa、張員瑛都這樣做

女子漾/編輯Vera Yang 2025.01.16 0
春節放鬆攻略:5種居家小確幸療癒方法,讓妳假期過得超幸福!

春節放鬆攻略:5種居家小確幸療癒方法,讓妳假期過得超幸福!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1.14 0
過年大魚大肉,腸胃不適怎麼辦? 避免腸胃不適先做這件事!

過年大魚大肉,腸胃不適怎麼辦? 避免腸胃不適先做這件事!

女子漾/編輯周意軒 2025.01.13 0
長者打疫苗危險?醫:破解長者疫苗接種常見迷思、打「這疫苗」有助降低失智症風險

長者打疫苗危險?醫:破解長者疫苗接種常見迷思、打「這疫苗」有助降低失智症風險

潮健康 2025.01.13 0
逼哭萬人!父親告別式前2小時,老婆要生了怎麼辦?這場又笑又哭的告別式,是爺爺和孫女最溫暖的約定!

逼哭萬人!父親告別式前2小時,老婆要生了怎麼辦?這場又笑又哭的告別式,是爺爺和孫女最溫暖的約定!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1.13 0
鄉村冬日詩

鄉村冬日詩

蒔緣 2025.01.13 0
告別酒精:這些方法才是提升睡眠品質的關鍵

告別酒精:這些方法才是提升睡眠品質的關鍵

名日文化 2025.01.12 0
戲劇《獵罪圖鑑2》認識『採生折割』

戲劇《獵罪圖鑑2》認識『採生折割』

蒔緣 2025.01.12 0
「我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嗎?」父母與孩子最好的距離:擺脫以愛為名的支配,把「課題」還給孩子

「我愛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嗎?」父母與孩子最好的距離:擺脫以愛為名的支配,把「課題」還給孩子

張念慈 2025.01.11 0
每個媳婦看完都哭了!過年期間,媳婦的5個煩惱 「它」讓人最心累

每個媳婦看完都哭了!過年期間,媳婦的5個煩惱 「它」讓人最心累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1.11 0

熱門文章

逼哭萬人!父親告別式前2小時,老婆要生了怎麼辦?這場又笑又哭的告別式,是爺爺和孫女最溫暖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