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咪注意! 孕期四大階段併發症+注意事項一次看
旅遊小物

2024-01-29 21:01

潮健康/綜合報導



每日約8百位孕婦因併發症喪命!  產後照顧對準媽咪有多重要?

準媽咪們在孕期時經歷的身體變化,讓胎兒更適合生長發育、卻也經常產生諸多併發症並引起不適。根據世衛組織(WHO)調查顯示,全球每天約有超過8百位婦女喪命於懷孕或分娩引起的併發症;其中生理或心理層面的併發症同等常見。



除了各孕期階段常見併發的生理症狀,如孕吐反胃、乳房脹痛、下肢水腫、呼吸困難、心率加快等,處於孕期之孕婦在產前或分娩期間,會出現出較為嚴重的併發症,導致產後復原之路更加漫長且艱辛。近年來,孕婦的全期照顧議題越來越受關注,完善的產後照護對孕婦有長遠的身心影響,其重要性不亞於孕期照護。




產前、分娩與產後併發症有哪些?  嚴重恐引起動脈栓塞、子宮出血

孕婦常見的併發症中,部分危險性較高者如「靜脈血栓栓塞」,肇因於孕期血流變慢或生產時出現傷口,或個人因素等造成血管內部形成部分血栓;血栓流經肺部、心臟更可能導致血管栓塞。另外,有三高家族病史或高齡產婦,出現原因不明的「周產期心肌病變」、「子癲前症」之風險較高。前者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和心衰竭,後者則可能危及孕婦與胎兒的性命。


若懷有2胎(含)以上的婦女,發生「骨盆器官脫垂」的風險為10-20%,產生的症狀有頻尿、漏尿、排尿與排便困難。分娩過程中幫助順產的醫療措施(如會陰切開手術),也可能產生醫源性併發症,有可能造成部分女性在未來性交時,下陰部感到疼痛、以及產後傷口疼痛與水腫使大小便困難。「產鉗分娩」亦可能造成孕婦產道或膀胱受傷、排便困難或失禁等;宮縮劑的使用,則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炎、子宮大量出血。


除了上述產前與分娩時可能衍生的併發症之外,產後親餵母乳的婦女,也可能出現乳腺不通、阻塞導致的「乳腺炎」,或在孕期過程中因巨大精神壓力而導致「產後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患。另外,諸如長期腰痛、會陰疼痛、尿失禁與性交困難等併發症也並不少見。




傳統定義的「坐月子」時間夠嗎?  休養6週不足以緩解產後併發症

現代醫學將婦女的生理恢復至孕前狀態的產褥期(台灣俗稱坐月子),定義為4-6週的時間長度;不過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去年12月公布一項針對婦女在「產後中長期身心併發症影響面向」的數據顯示,6週的復原期無法有效減輕產後併發症的困擾,甚至在尚未復原與緩解以前,婦女們就已開始竭力擔任母親的角色,恐將衍生為長期身心問題。


統計指出,一般女性發生產後憂鬱症的罹患率為10-16%,而台灣女性卻是高達10-26.8%,明顯高於其他國家。此結果也反映台灣社會對母親的重視度依然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為社會在孕產照護的教育重點,大多聚焦在「寶寶」身上而非「母親」,育兒本身的辛勞加上母職壓力,可能使婦女們不堪負荷,卻無法得到任何協助。


未及早恢復將影響停經後生活!  「第四孕期」需要外界更多重視

近年來「第四孕期」的觀念,逐漸受到醫界與民眾重視。第四孕期是指產後開始的12週內,同時迎接新生兒與歷經身心靈挑戰的階段。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於2018年呼籲大眾,應重視產後第四孕期對媽媽的健康影響;亦有產後治療師表示,產後的骨盆底肌失能與腹直肌分離,若沒有即早受到妥善照顧與修復,甚至會影響到更年期後的生活。


在大眾逐漸重視產後併發症的照顧議題時,相關健康醫療單位也應多加宣導女性孕期上的自我照護,讓民眾可獲得更完善且詳盡的認知教育。當準媽媽有良好的身心狀態,寶寶獲得足夠且健康照護的機率也將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

Postpartum Depression - Medscape

The effect of childbirth no-one talks about

客製化婦女骨盆器官 脫垂的矯治手術 - 台大醫網

Lack of Attention to Women's Health 6 Weeks After Childbirth







延伸閱讀:

每10人就有1.5人不孕! 中醫調體質+西醫試管療程 扭轉準爸媽壞「孕」氣


新婚夫妻要懂! 營養師揭「拚做人」必吃菜單:男女備孕營養素補充一次了解



原文出處: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4/01/25/postpartum-recovery

最新文章

中醫對過動兒的認知

中醫對過動兒的認知

斛說針灸學塾 2025.04.05 0
「這些」經典金句其實超害人!爸媽最愛講的3句話,可能正在拖垮孩子一生

「這些」經典金句其實超害人!爸媽最愛講的3句話,可能正在拖垮孩子一生

張念慈 2025.04.03 0
為什麼感冒總是好得很慢?醫:與免疫力基礎有關

為什麼感冒總是好得很慢?醫:與免疫力基礎有關

潮健康 2025.04.02 0
「小時候胖長大就會瘦」嗎?家長必讀 4大預防 擺脫兒童肥胖

「小時候胖長大就會瘦」嗎?家長必讀 4大預防 擺脫兒童肥胖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5.04.02 0
為什麼你在職場升不了職?職場信件「6個NG行為」奪走主管、客戶對你的信賴

為什麼你在職場升不了職?職場信件「6個NG行為」奪走主管、客戶對你的信賴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4.02 0
ADHD假日需要服藥嗎?兒童專科醫師解析「藥物假期」利與弊

ADHD假日需要服藥嗎?兒童專科醫師解析「藥物假期」利與弊

名日文化 2025.04.02 0
連假出遊小心諾羅病毒!台、日齊爆發,酒精乾洗手擋不住 藥師揭3大防護重點

連假出遊小心諾羅病毒!台、日齊爆發,酒精乾洗手擋不住 藥師揭3大防護重點

潮健康 2025.04.02 0
「熟能生巧」會廢掉一個人?歐陽立中:最強的成長,就是挑戰不熟的事

「熟能生巧」會廢掉一個人?歐陽立中:最強的成長,就是挑戰不熟的事

歐陽立中 2025.04.02 0
連假出遊小心嬰幼兒腸病毒!醫:注意4大警訊 嚴重恐導致器官衰竭

連假出遊小心嬰幼兒腸病毒!醫:注意4大警訊 嚴重恐導致器官衰竭

潮健康 2025.04.02 0
超慢跑有益健康 骨科醫師叮嚀注意膝關節傷害

超慢跑有益健康 骨科醫師叮嚀注意膝關節傷害

668News 2025.04.01 0

熱門文章

「這5個」星座最不適合做朋友?表面親切,其實暗藏心機,當心別被耍得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