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21:33
塵霜
當救人是一種「罪」?《化外之醫》闡述醫療與人性的交鋒

《化外之醫》以醫療與犯罪為主題,帶出一連串的法律、道德與人性的衝突,令人深受震撼,更可窺探往昔未曾想像過的「另一個世界」。
以筆者業餘編劇的角度來說,該劇自一開始便以強烈的戲劇衝突吸引觀眾眼球。劇情的張力與真實感來自於劇組耗費六年的田野調查,且主要角色出場順序的安排絕非偶然,而是來自於編劇為劇情埋下之伏筆,使往後橋段得以環環相扣 (除了劇情緊湊之外,拍攝經費亦是一大考量)。
劇情由一場醫療事故開始,陸續道出台灣社會諸多的現實議題,例如:長期照護、醫療體制、醫療倫理、職場背鍋、外籍移工、逃逸移工、人口販運、黑戶寶寶、非法偷渡、器官移植與醫療疏失等問題。
男主角范文寧醫師醫術精湛,為了籌措母親醫藥費,持觀光簽證來台「打黑工」。而女主角鄭琬平作為一名醫院執業醫師,表面上對非法行醫嗤之以鼻,但為了癲癇的兒子,在多年亦未依正常治療程序而施作了巴金森氏症之腦深層刺激術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劇中幾場手術與急救場面拍攝得相當逼真,讓人感受到醫療現場的緊張感。例如在第一集的氣爆事故中,范文寧在極度不利的環境下完成緊急處置,那種毫無遲疑、只專注於拯救生命的態度,令人敬佩也令人反思:醫療的核心究竟是技術、證照,還是那份對生命的尊重?或許這正是本劇最具哲理性的命題之一。甚至是范文寧在面對警方追捕時,依然選擇冒險救治一名重傷患者。這場戲的安排巧妙地將「醫生」與「罪犯」的界線模糊化,讓人不得不思考,究竟什麼才是「正義」?劇中並沒有給出單一的答案,而是讓觀眾自行解讀,這也是本劇耐人尋味之處。
此外,劇中大篇幅探討了外籍移工在台灣的生存困境,透過范文寧的角度,讓我們看到許多非法移工並非主動違法,而是因為社會環境的限制使然。這樣的敘事手法相當寫實,也讓人對台灣社會的公平性有更深的思考。而劇中對於「醫療倫理」的探討也相當有深度,若過度依賴醫療制度,是否會因而忽略了真正的醫療精神?這些問題都讓人不禁是否重新檢視在「情、理、法」上,我們對於「合法」與「非法」的定義?
外籍移工在台灣的長照需求面來看,其資源越來越稀缺,劇中當鄭琬平「蠟燭兩頭燒」與前夫爭論癲癇兒手術方式的同時,其失智症父親因跌倒而自責自身成為女兒的累贅!看到這邊,不禁又令人濕透了眼眶。卻也因為此一橋段,令人不得不思考自身年老之後,如何保障老年人人格尊嚴、自主與善終權利之「預立醫療決定」的重要性!
《化外之醫》不僅是一部緊湊刺激的醫療犯罪劇,更是一部富含社會現實的優質作品。這部劇不僅在情節上扣人心弦,在角色塑造與議題探討上也極具深度。劇中情節讓我們看到法律與人性之間的拉扯,也挑戰了對醫療體系的刻板印象。截至今日雖只上映至第8集 (全11集),但已可深深感受到醫療的核心價值並不僅僅是學歷或執業證,而是醫者對生命的熱忱與責任。對一般台灣人而言,若有長照需求,且能善待移工,或許亦能降低逃逸移工之發生機率。同時,亦可讓自己免除後顧之憂。
#化外之醫
#TheOutlawDoctor
#台劇推薦
#醫療犯罪劇
#醫療倫理
#醫療體制
#醫療事故
#外籍移工
#長期照護
#社會正義
#台灣社會
#劇情解析
#值得一看的台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