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2 15:54
張忘形
婚後變了一個人?會離婚是因為八字不對?溝通專家:結婚前你應該思考這三點!
先說,這篇可能跟很多人的立場和想法不同,我就說說我的看法,這是我的經驗,不代表每個人都一樣。所以你當然能保留你的,不用來戰對錯,我就直接說你是對的XD。
因為五月剛登記的關係,最近常常有朋友跟我恭喜我新婚,我也都很快樂的接受祝福,但往往有個問題我很難回答,那就是當大家問我婚前婚後的差別時,老實說我真的答不出來。
我後來發現,除了我們會改對外的宣稱叫老公老婆外,他還是叫我張小弟,我還是叫他老闆或廢物,大概真正的區別,只有配偶欄上多了彼此的名子吧。
而我就會好奇的問,到底婚前跟婚後有什麼差呢?當然我也有遇過結婚後岳父人忽然變超好的,還有生孩子後感覺有歸屬感的,但比起這幾件好事,幾乎都是抱怨。
有說老婆沒事都在睡覺,很懶惰的。老公常常打電動不理他的。婆婆婚前婚後變了一個人的。因為家事分工吵架的。回娘家時間喬不攏的。孩子教育不同調的。婚後發現老婆安全感不足的等等。
然後仔細聊了之後,我發現其中的癥結點,大概都是他們好憧憬結婚,但卻不知道自己要跟誰結婚。可能是覺得這個人對我不錯,或是感覺交往久了就要結婚,也有被家人逼婚的,或被孩子逼婚的。
我後來發現,結婚是很多人的一個里程碑,或是婚姻通常都會跟幸福綁定,好像結了婚就能夠幸福。
但我覺得如果你是糊里糊塗的結婚,那麼婚姻絕對不可能幸福,兩個不理解彼此的人相處,絕對是災難。
但我一直覺得,在台灣的教育中,很少要你去思考對方與你的契合度。都在想對方工作穩不穩定阿,對方對你好不好,帥不帥美不美之類的。
當然我覺得生存(賺錢)和生育(外貌與性吸引力)是伴侶的門檻,但更重要的是這個人如果要跟你走一輩子,那麼彼此的價值觀和想法才是決定能不能長久的關鍵啊。
所以我一直不能理解以結婚為前提交往,我覺得應該是以理解為前提交往,結婚是在理解彼此後,經過深思熟慮的選項。但可怕的是,很多人其實都還來不及理解對方,就先跟想像中的對方結婚,就成為典型的因為不理解而結合,因為理解而分開。
想說分享幾個我自己在結婚前想的點給大家參考,也希望給有緣人明白。
1.理解對方的基礎價值觀,或試著找到共識
我自己的概念有幾個,大方向就是用錢,生活與對戀愛的憧憬。如果你們對於用錢,相處,興趣愛好,食物,甚至是放假該做什麼都沒有共識的話,強烈建議不要結婚。
舉例來說,我和女神可以一起吃大餐,但平常圖個溫飽也喜歡吃小吃攤,這就是相同的價值觀。而他喜歡出門晃晃,我很喜歡在家,但如果能找到一個咖啡廳,他出門走走,我抱著電腦或書,我們彼此都能接受,這就是共識。
2.真心建議一起同居,不然至少要出去旅行
我自己當時的計畫是,熬過七年之癢,八年就同居,看看彼此的生活習慣能不能相處。剛開始住的時候還真的有許多不同習慣,例如怎麼洗衣服,東西怎麼擺放,收納東西的方式,或是我愛亂丟東西等等。
這也都是靠她不厭其煩的提醒,我努力想著怎麼樣讓彼此都過得去,才慢慢的建立起模式,所以雖然老一輩的人常覺得同居會被人家說話,但我覺得如果沒有同居過,結婚後離婚的機率真的非常之高。
我常跟不理解的長輩說,你去買個200塊的衣服都要試穿了,但要跟你過一輩子的人沒有試過一起生活,這邏輯不是很奇怪嗎?
3.理解對方的家人,觀看對方的態度
我自己的偏見是,對方的家人很可能就是對方以後在家庭的模樣。所以我通常都會認真觀看對方的家人怎麼相處,或是偷偷問出發生小爭執時怎麼處理。另外就是弄結婚的時候,不是要想著一定要順利,反而是最後判斷能不能結婚的時機,而這其實是我七年和八年後的第三個計畫,就是九年弄結婚。
弄結婚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各種價值觀。對方家庭有沒有彈性,在乎的到底是面子還是你,而更重要的是,當真的發生爭執的時候,你未來的伴侶到底站在哪一邊。
以我跟女神為例,我們對於對方家長提出的某些部分,如果有不好溝通的,絕對都是我搞定我家,她搞定她家。因為一家人怎麼吵都是一家人,但碰上親家很可能都會變仇人。所以有時候溝通並不是怎麼去說服對方,而是找到真正對的人。
但如果你的伴侶在這個時候只幫他家講話,希望你各種配合,就像最近那個喜餅錢的新聞,那我真心建議這個人你要再想想...。
我只是最近看到女神的IG,說到很多人只希望伴侶是自己想像的那樣,然後看著最近發生的新聞,還有來求助的朋友們,我真心覺得難怪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因為很多人願意花時間去弄什麼儀式,婚禮,流程,弄得有多浪漫多特別,但卻沒有花時間去理解你的伴侶,價值觀,生活習慣,家人。
所以我一直很白眼很多人說什麼會離婚是因為當時什麼習俗沒弄好,八字沒合對,時辰沒選好。那根本都不是問題,問題就在於大家都把婚姻當賭博,看自己有沒有賭對。
可惜十賭九輸,當不懂還下注,卻弄得全盤皆輸,只告訴別人墳墓了....。畢竟他們根本搞錯重點,幸福一直都是因為遇到了對的合夥人,而不是因為結婚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