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感染的「RSV」是什麼?症狀有哪些?住院率是腸病毒的7倍!醫:「1族群」後遺症恐長達10年

2024-06-18 13:01

張學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不得不宣布緊急停辦演唱會。圖/超級圓頂提供
張學友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不得不宣布緊急停辦演唱會。圖/超級圓頂提供


潮健康/綜合報導





張學友染疫演唱會被迫喊卡! RSV的症狀有哪些?


「歌神」張學友來台演唱,卻不幸於演出前數小時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不得不宣布緊急停辦演唱會,讓無數歌迷為之扼腕不已。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小兒科教授黃立民醫師對此表示,RSV感染族群涵蓋各年齡層,尤其脆弱族群如長者、幼童更要留意重症風險。


黃立民醫師說明,RSV為一種各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病毒,常見於嬰幼兒族群,症狀包括流鼻水、食慾減退、咳嗽、打噴嚏、發燒或喘鳴,大多數會在1-2週內康復,但對於與患有慢性病的長者、以及呼吸道共病族群,感染RSV後住院風險較高;1歲以下嬰兒更是RSV感染以及併發重症住院的高危險群。


黃立民醫師進一步指出,RSV患者於感染該病毒後易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缺氧等症狀,或併發肺炎與支氣管炎;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等場所更易發生RSV群聚。家長除了平時減少帶嬰幼兒出入人多聚集場所、勤洗手外,最好的預防方式是讓嬰兒接種單株抗體,以降低RSV感染與重症風險。




RSV住院率是腸病毒的7倍!  「1族群」後遺症恐長達10年

黃立民醫師表示,RSV感染的嚴重程度與「肺容量」成反比。1歲以下嬰兒因肺功能尚在發育,支氣管如筆尖般狹窄,一旦感染後會導致呼吸困難或變得急促,並出現嚴重症狀如出現缺氧、發紺、肋骨下凹陷等,需立即住院治療;住院率更是腸病毒的7倍之多。另外,嬰兒感染RSV會因為呼吸不順暢而影響進食、睡眠等日常作息,導致脫水或營養不足,更不利於復原。


嬰兒一旦感染RSV引發肺炎或支氣管炎,通常會建議留院觀察,超過8成的RSV住院患者為健康足月的嬰兒,RSV幾乎可說是1歲以下嬰兒的最大威脅。此外,RSV具有高度傳染性,每位感染者可傳染給4位嬰兒,在產後護理之家、托嬰中心等場所,不時會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RSV感染對嬰兒造成的影響,並不止於患病期間,而是在其成長過程「如影隨形」。黃立民醫師表明,感染過RSV也無法帶來終生免疫,更可能留下氣喘、反覆性喘鳴等長期後遺症,恐損害呼吸道功能持續長達10年,對其童年成長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




RSV比流感病毒更嚴重? 家中有早產兒應提高警覺

至於RSV與同樣可能造成嬰幼兒重症的流感病毒、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又有何差異?美國肺臟協會(ALA)指南說明,hMPV與RSV通常會引起類似於普通感冒的症狀,持續大約2-5天後自行消失;流感病毒則除了感冒症狀外,有較多的全身痠痛與腸胃症狀,潛伏期相比其他兩者較短。


兒童、免疫系統較弱者和老年人,容易因hMPV感染而出現併發症。感染hMPV的兒童以5歲或5歲以下者居多,少數受感染兒童(5-16%)會發展為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流感若無及時治療,則可能誘發嚴重併發症如心包膜炎、中耳炎、腦炎,病毒或細菌性肺炎等。


美國肺臟協會指出,RSV症狀與hMPV類似,潛伏期時間差異亦不大,但前者更容易好發於於2歲以下幼童、甚至1歲以下嬰兒。另外,早產兒、有先天心肺疾病之孩童若感染RSV,染疫後更容易導致重症。常見之併發症則有呼吸困難、激烈咳嗽、食慾不振、嗜睡疲累等。




RSV可以打「單株抗體」預防? 醫建議盡量遠離「這3處」

綜合上述,家中如有年幼嬰兒,除了要注意月子中心、托嬰場合的感染控制外,也建議盡量減少出入人潮密集的場合,當家人有感冒症狀時也應適當隔離,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以目前最好的預防方式來看,家長可考慮讓家中孩子及早接種單株抗體,以預防RSV感染及重症。


最後,黃立民醫師提醒,一旦嬰幼兒出現高燒、呼吸短促、有喘鳴聲、活動力變差等情形,一定要盡快就醫,如併發肺炎、細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傷害與影響甚鉅,家長應重視疾病預防。















原文出處: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4/06/14/rsv-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不是媽媽也會有媽媽手!  5高風險族群 勤做4動作預防

不是媽媽也會有媽媽手! 5高風險族群 勤做4動作預防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4.06.28 0
出國做近視雷射成熱門選項? 眼科醫揭必知「4件事」:避免回國才發現問題

出國做近視雷射成熱門選項? 眼科醫揭必知「4件事」:避免回國才發現問題

潮健康 2024.06.28 0
(G)I-DLE宋雨琦同款白牙你也能擁有!美白瓷牙貼片大評比 加碼牙科院所挑選不踩雷攻略

(G)I-DLE宋雨琦同款白牙你也能擁有!美白瓷牙貼片大評比 加碼牙科院所挑選不踩雷攻略

潮健康 2024.06.28 0
上班族健康操15分鐘分解動作 爆汗紓壓工作更有衝勁

上班族健康操15分鐘分解動作 爆汗紓壓工作更有衝勁

享民頭條 2024.06.28 0
AI世代,學習語文越發顯得重要

AI世代,學習語文越發顯得重要

蒔緣 2024.06.27 0
面對自己很難嗎?原來我們都成為擅長遺忘自己優點的人|人物訪談

面對自己很難嗎?原來我們都成為擅長遺忘自己優點的人|人物訪談

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024.06.27 0
11萬人研究證實  1周吃2份酪梨 降16%心血管疾病風險

11萬人研究證實 1周吃2份酪梨 降16%心血管疾病風險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4.06.27 0
甲面出現「這變化」恐是指甲癌症! 醫:嚴重須切除手指

甲面出現「這變化」恐是指甲癌症! 醫:嚴重須切除手指

潮健康 2024.06.26 0
彩虹餐盤🌈減醣料理之飛魚卵煎蛋

彩虹餐盤🌈減醣料理之飛魚卵煎蛋

吃飽才有力氣瘦 2024.06.26 0
維持器要全天24小時配戴嗎?牙齒矯正前半年是關鍵「黃金期」! 3個維持器差異一次看

維持器要全天24小時配戴嗎?牙齒矯正前半年是關鍵「黃金期」! 3個維持器差異一次看

潮健康 2024.06.25 0

熱門文章

《腦筋急轉彎2》又一個超熱門心理測驗,《職場急轉彎》測驗連結,職場上的你是哪一個情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