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推出全新001!黃宣大曝情趣哲學,黑金魅力讓愛情更升溫❤️

2024-12-18 09:43
杜蕾斯推出全新001!黃宣大曝情趣哲學,黑金魅力讓愛情更升溫❤️圖/Durex杜蕾斯
杜蕾斯推出全新001!黃宣大曝情趣哲學,黑金魅力讓愛情更升溫❤️圖/Durex杜蕾斯

說到約會,你想怎麼過?天冷泡湯浪漫?還是找個高品質的時光好好親密一下?杜蕾斯全新推出的「Durex 001」,攜手音樂鬼才黃宣,把「極致感官饗宴」推上新高度,顏值滿分的黑金設計,光看就讓人覺得「奢華感爆棚」,不愧是為了頂級品味男士量身打造的精品!這次更特別請到黃宣擔任「品味主理人」,解鎖他的約會小秘密,保證讓你臉紅心跳❤️

黃宣大談約會哲學:有「套」的約會才完美!

說到浪漫,黃宣可是超級懂!訪談中,黃宣被問到天冷的約會選擇,電影愛好者的他毫不猶豫地選了「看電影」,浪漫又輕鬆。而在約會地點方面,黃宣更坦承自己喜歡「在家約會」,有種專屬兩人的親密感,讓人心跳加速~🎬

圖/Durex杜蕾斯
圖/Durex杜蕾斯

被問到「約會一定要準備什麼?」黃宣超大方回答:「杜蕾斯Durex 001」!為什麼?因為在關鍵時刻,給另一半最呵護、最極致的享受,才是真正的「細節品味」。黃宣更幽默地說:「紳士就是要會選,求好不求快,當然首選杜蕾斯001囉!」✨

杜蕾斯Durex 001✨ 為你的愛情帶來頂級體驗

圖/Durex杜蕾斯
圖/Durex杜蕾斯

杜蕾斯這次推出的全新Durex 001系列,不僅在設計上玩出新高度,更讓兩人時光更有「儀式感」:

✅ 黑金小黑盾包裝:奢華的單片膠囊設計,質感滿分!

✅ 率性便捷掀蓋設計:一推即開,讓你隨時隨地都能輕鬆取用!

✅ 極薄體驗:讓愛更加深入,親密感毫無阻隔。

黃宣在新品發佈會上更獻出「情慾浪漫歌單」,用他的音樂品味打造滿滿氛圍,讓現場直呼:「有黃宣的品味+杜蕾斯001,真的完美到爆!」🎧

圖/Durex杜蕾斯
圖/Durex杜蕾斯

黃宣的「穿搭誘惑」?答案居然超意外!

被問到「另一半穿什麼最能色誘你?」學士服還是OL裝?黃宣竟然笑著回答:「穿我自己喜歡的就好!」什麼啦~這根本是把「戀愛主控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啊😍。不過,有這麼貼心又講究細節的男友,誰能不愛?

圖/Durex杜蕾斯
圖/Durex杜蕾斯

杜蕾斯黑金饗宴:頂級約會靠這一「套」

黃宣笑說:「沒有杜蕾斯001的約會,就不算完美!」細節控如他,從音樂、香氛到約會的每一個瞬間,都讓你體驗到什麼叫「頂級的呵護」。尤其杜蕾斯001這次的黑金設計,無論是視覺還是觸感,都將浪漫時光升級到奢華巔峰。

這個冬天,帶上杜蕾斯Durex 001,和另一半一起升級你們的「親密體驗」。學會黃宣的「頂級情趣哲學」,完美「套牢」愛情,打造屬於你們的黑金浪漫時光吧!❤️

「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熱門文章

美媒點名Costco 14大「必囤清單」!乳製品、咖啡、橄欖油到泡麵,年底恐全面漲價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噤界》的恐懼本該留在電影世界;如今,孩子與父母卻身歷其境

《噤界》的恐懼本該留在電影世界;如今,孩子與父母卻身歷其境

2025-10-12 10:47
LIVING IN A QUIET PLACE|活在靜音的世界,安靜成為求生之路
活在靜音的世界,安靜成為求生之路。(圖/擷取自pexels、canva製作)
活在靜音的世界,安靜成為求生之路。(圖/擷取自pexels、canva製作)

《噤界》的電影恐懼感,漸漸的融入現實生活

在電影《噤界》(A Quiet Place)裡,人類為了活下去,必須壓抑每一個聲音。一聲咳嗽、一個腳步、一句話,都可能引來死亡。那是虛構的恐懼,如今卻越來越像現實。在高鐵車廂、餐廳、捷運裡、飛機上,父母開始提前學習道歉,學習為孩子的聲音道歉。而孩子學會壓低聲音,笑聲被掐斷、話語被吞回,安靜成了被社會大眾接納的代價

「我不是討厭小孩,只是家長不會教。」這句留言在網路上屢見不鮮。它看似理性,卻像一把無聲的刀,切開了溫度與共感,也切斷了對孩子與父母的理解。於是,公共空間成了一場沒有怪物卻充滿審判的片場,誰太真實、誰太吵鬧、誰家的孩子不夠乖,都可能被拍下、被上傳、被貼上標籤,然後開始公審,卻忘記詢問「他/她發生什麼事?需要幫助嗎?」。

那是一種無聲的威嚇,讓人們開始相信:安靜比真實更安全。

笑聲被掐斷、話語被吞回,安靜成了被接納的代價。(圖/擷取自pexels)
笑聲被掐斷、話語被吞回,安靜成了被接納的代價。(圖/擷取自pexels)

當被聽見,成為風險

在這個社會裡,「被聽見」逐漸成為一種風險。聲音不再是交流的橋樑,而成為被放大的錯誤。父母不是不懂規矩,而是害怕自己「沒有被理解的空間、時間」。他們提前安撫、主動道歉,因為害怕被拍下、被評論。當聲音變成威脅,情緒成就了無數的「錯誤」。久而久之,我們養成一整個懂得「自我靜音的世代」,大家開始學會「壓低音量,或是不說話」。

孩子則從大人的表情與肢體中學會另一種語言——不是「請安靜」,而是「不要被聽見」。

孩子從大人的表情與肢體中學會另一種語言——「不要被聽見」。 (圖/擷取自pexels)
孩子從大人的表情與肢體中學會另一種語言——「不要被聽見」。 (圖/擷取自pexels)

誰有資格要求他人安靜?誰又應該被要求安靜?

「安靜」逐漸成為一種權力語言。大人可以講電話、開會、開懷聊天,但孩子只要多一句話,就會被視為打擾,遭來數落或是白眼對待。我們不敢制止講電話的大人,也不敢提醒在車廂裡高談闊論的人,因為【無數的社會經驗】告訴我們,那可能引起衝突、甚至危險。

但孩子和家長不同——他們柔軟、無害,容易被指責。多數父母不是不知道不公,而是為了讓孩子安全、不被波及,只能選擇沉默、低頭、假裝沒聽見。這種「忍讓」不是溫和,而是一種防衛。而社會因此形成一個潛規則:柿子挑軟的吃。越是沒有威脅、越不會爭辯的人,越容易成為「維持秩序」的出口。

我們口口聲聲說要維持秩序,其實只是想在不冒風險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可以安全指責的人。被挑中的,往往是孩子和他們的父母。

當文明變成一種選擇性指控,安靜也就不再是禮貌,而是一種權力。

誰有資格要求安靜?誰又應該被要求安靜?  (圖/擷取自pexels)
誰有資格要求安靜?誰又應該被要求安靜?  (圖/擷取自pexels)

不喜歡用『乖』定義孩子;但「乖孩子」的定義,越來越狹隘

我們誇獎安靜的孩子、稱讚懂事的沉默,卻忽略他們的情緒正在被消音。過去,「乖」代表懂得禮貌、懂得分享、願意照顧他人;如今的「乖」,往往只剩下一個要求——不製造所謂的「噪音」。

孩子不能太興奮、不能太好奇、不能太有表情。一旦超出他人預期的分貝,就會被貼上「沒教養」的標籤。社會在追求秩序的同時,也在偷偷縮小「乖」的範圍。那些「會自己玩、不吵不鬧」的孩子被誇讚懂事,但他們也因此學會壓抑。懂得觀察大人的臉色、收起問題與情緒,因為太真實反而會被視為失控。這樣的「安靜」看似成熟,其實是早熟的防衛。

當「乖」被誤解成「不要有聲音」,社會便開始培養一整個不敢表達、也不再相信自己值得被傾聽的世代。大人們在「可被接受的安靜」中尋找安全感,那不是教養的進步,而是情緒的消音。文明若建立在壓抑之上,終將變得空洞而冷漠。

如今的「乖」,往往只剩下一個要求——不製造所謂的「噪音」。 (圖/擷取自pexels)
如今的「乖」,往往只剩下一個要求——不製造所謂的「噪音」。 (圖/擷取自pexels)

當安靜成為禮貌與教養的代名詞,我們追求的,是秩序,還是理解?

有人說:「公共場合應保持安靜,這是基本教養。」這句話沒錯,但「教養」不該只剩靜音。真正的教養,是在不舒服的時候,仍然願意理解別人為什麼會這樣。聽見孩子哭鬧、大聲喧嘩、尖叫,我們會看到慌亂的父母、道歉的眼神,卻不願意再伸手協助,只想遠離。於是父母學會道歉,孩子學會收聲,旁人學會忽略。每個人都在表現得「有教養」,卻沒有人真的在練習理解。文明,不該靠壓抑維持,而該靠理解支撐。安靜不應是懲罰,而是一種選擇。

有些聲音甚至還沒開始,就被判定為「不應該出現」。那些還不會說話、聽不懂人話的嬰兒,在公共場合哭了幾聲,就開始有人低語:「幹嘛出門?」彷彿出門這件事,也需要先學會聽懂人話、懂得壓低聲音,才能被社會允許出現。但如果連一個還在學習表達、嘗試適應世界的生命,都必須被要求噤聲、被貼上打擾的標籤,那麼我們追求的「安靜」,究竟還是文明的象徵,還只是恐懼的延伸?

我們往往在追求秩序的同時,不自覺把「自己的舒適」當作普世標準。當「我所追求的安靜」成為唯一被接受的樣貌,我們以為那是禮貌,其實只是逃避差異。或許問題從來不在於孩子的聲音,而在於我們對「安靜」的理解。當安靜成了舒適的代名詞,也可能意味著我們正在失去傾聽他人的能力。而真正成熟的社會,不在於誰能保持沉默,而在於——我們是否仍願意傾聽那些被壓低的聲音。

文明不是靜音,而是共存。真正的安靜,從來不靠壓抑,而靠理解。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把孩子帶回家或是走向戶外,高鐵、飛機與餐廳就真的安靜了嗎?

把孩子帶回家或是走向戶外,高鐵、飛機與餐廳就真的安靜了嗎?

2025-10-13 10:55
LIVING IN A QUIET PLACE|當公共空間成了考場,誰還能自在呼吸?
當公共空間成了考場,誰還能自在呼吸?。(圖/擷取自pexels、canva製作)
當公共空間成了考場,誰還能自在呼吸?。(圖/擷取自pexels、canva製作)

「寧靜車廂」只是最後被壓垮的那根稻草,

當城市不再接納孩子,家與戶外成了孩子最終的避難所

高鐵「寧靜車廂」的爭議,其實只是壓垮眾多父母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那之前,社會早已出現許多對孩童不友善的現象與制度。從部分商場與餐廳張貼「禁止兒童入內」、到住宅社區懸掛「孩童請勿喧嘩」,觀光飯店推出「Adults Only」標語,彷彿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干擾。疫情解封後,這道界線延伸得更遠。航空公司推出「無孩童艙」、高鐵設立「寧靜車廂」,讓「安靜」成為可以被購買的服務。人們開始相信,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就能買到秩序;而那些哭泣、歡笑、發問的孩子,成了秩序的代價。每當有孩子在公共場域哭鬧,社群上總會掀起兩派對立:一方指責父母「不會教」,另一方反問:「難道孩子沒有搭乘的權利嗎?」這場看似為了「安寧」的行動,逐漸演變成對聲音的過濾、對情緒的懲罰。

孩子不再被視為正在學習的生命,而成了需要被「管控」的雜音。孩子能去的地方越來越少——家與戶外成了唯二安全的選項,而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就真的安靜了嗎?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打造更加寧靜、舒適的車廂為社會共識。(圖/擷取自台灣高鐵)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打造更加寧靜、舒適的車廂為社會共識。(圖/擷取自台灣高鐵)

錯得很有禮貌:當邏輯成了偏見的偽裝,「不打擾」成了道德與教育的標準

在飛機上、高鐵中出現了一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對話:「你要吵,不會去買商務艙嗎?」這句話乍聽合理,其實邏輯完全顛倒。商務艙的本質從來不是「隔音艙」或「吵鬧區」,而是代表更寬敞的空間、更快速的登機、更好的服務、更精緻的用餐。它提供的是舒適與效率,不是特權與排他。

但這句話之所以流行,反而揭露了一種潛在的階級心態。我們把「安靜」誤認為一種可以被購買的權利,甚至覺得「有錢的人應該享有更安靜的環境」,而「有孩子的家庭」就該自動遠離。結果,「想要安靜的人」與「被認為製造噪音的人」被對立起來,公共空間的共享精神也被撕裂。

真正的問題不是誰應該去買商務艙,而是我們都該學習把「聲音」變成一種合理的狀態。不只是孩子,更包含長大成人的我們。社會不應該用金錢劃分「誰能被理解、誰應該閉嘴。」

安靜不該是階級的象徵,更不是排除的理由;它應該是一種相互尊重的結果,而不是誰能付得起的奢侈品。

商務艙的本質從來不是「隔音艙」或「吵鬧區」,它提供的是舒適與效率,不是特權與排他。(圖/Yvonne 攝)
商務艙的本質從來不是「隔音艙」或「吵鬧區」,它提供的是舒適與效率,不是特權與排他。(圖/Yvonne 攝)

當公共空間變成「無聲競技場」,成人的交談比孩子的哭鬧更能被接受

近年來,公共空間逐漸變成一場無形的「安靜競技場」。誰最安靜、誰最守規矩、誰最不打擾他人,成了被默默評分的標準。大人開著視訊會議、用擴音講電話、擴音看著影片、在公共空間高談闊論,卻鮮少有人上前制止;但孩子在餐廳因為開心而笑得太大聲、在車廂問了幾個好奇的問題、在飛機上因不適而嚎啕大哭,卻成了部分追求安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眾矢之的」。

社會在維持秩序時,我們往往選擇性地對弱勢開口。我們不敢對陌生的大人說「請小聲一點」;不敢對身材高碩威武的男性說「請你關掉擴音」。卻選擇在孩子哭鬧時,用眼神或手機鏡頭,要求他閉嘴;要求爸媽控制。

這不只是禮貌的爭議,而是一種潛在心理學中的權力結構:人性選擇挑軟的柿子,因為那樣最安全。

公共空間逐漸變成一場無形的「安靜競技場」,成人的交談似乎更能被接受。(圖/擷取自pexels)
公共空間逐漸變成一場無形的「安靜競技場」,成人的交談似乎更能被接受。(圖/擷取自pexels)

「公共教育」的教室在不在學校,更不在家裡

在網路論壇與社群上,有一種聲音是「我花錢吃飯,為什麼要忍受小孩吵?」但餐廳的存在,本就不是讓所有人達成「同一種安靜」。它是一個用餐的場所——有朋友談笑、有家人慶生、有情侶安靜約會,這些都是人與人共處的樣貌。而孩子當然也能合理的嬉笑、好奇詢問與開心大笑,父母與孩子都不該成為另類焦點,而是希望他們在大環境裡漸漸學習社會化的生活。學會點菜、等餐、與服務生互動,這些看似微小的過程,正是孩子理解社會規則、練習同理的「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從來不只在學校課堂,而發生在每一張餐桌、每一趟車程、每一個公共場合。孩子透過觀察、模仿與回饋,學會如何與社會互動;而社會,也應該在這些互動中學會包容。若孩子被排除在公共空間之外,那麼失去的不只是聲音,而是整個社會學習理解的機會。

我們不能一邊要求孩子「理解世界」,卻又在他想要參與世界時,把門關上。

餐廳是一個用餐的場所,有朋友談笑、有家人慶生、有情侶安靜約會,這些都是人與人共處的樣貌。 (圖/擷取自pexels)
餐廳是一個用餐的場所,有朋友談笑、有家人慶生、有情侶安靜約會,這些都是人與人共處的樣貌。 (圖/擷取自pexels)

當文明開始用「理想分貝表」審判他人

家,成了被迫安靜的避難所

無論高鐵也好、飛機也罷,都只是一種交通工具;而餐廳更是一個用餐環境。它們的存在,是為了讓人移動、讓人相聚,不是為了滿足誰心中那把「理想分貝表」。然而,這個社會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秩序:孩子能待的地方越來越少。家,成了被迫安靜的避難所;戶外,成了唯一能笑、能說話、能唱歌的地方。城市的每一處公共場合——車廂、劇院、餐廳——都默默地發出訊息:請你們小聲一點、再小聲一點。

我們口口聲聲說要教孩子「學會社會化」,卻把整個社會關成靜音室。當一個城市讓孩子只能在家裡學習規矩、在戶外釋放天性,那並不是文明的進步,而是理解的倒退。當文明開始用「理想分貝表」審判他人,所謂的秩序就不再是共存的結果,而是排除的開端。真正的文明,不在於誰能控制聲音,而在於誰願意傾聽。

戶外,成了孩子唯一能笑、能說話、唱歌的地方(圖/擷取自pexels)
戶外,成了孩子唯一能笑、能說話、唱歌的地方(圖/擷取自pexels)

把孩子帶回家或是走向戶外,高鐵、飛機與餐廳就真的安靜了嗎?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這10句情話太甜了!甜言蜜語大聲說讓愛情更有力量

這10句情話太甜了!甜言蜜語大聲說讓愛情更有力量

2025-10-21 08:54

編輯/李明真撰文

有愛就要大聲說,三不五時就要嘴甜甜的跟伴侶表達愛意,兩人的感情一定越來越好。看似簡單直白的話語,卻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感受到滿滿的愛意。超懂女人心的小編精選10句撩人情話,讓妳在愛情路上更加得心應手。

1.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季節嗎?是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季。

這句話巧妙地將時間概念與愛情結合,表達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與對方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時光。

一個頻率對的伴侶,天天都能膩在一起。圖/123RF圖庫
一個頻率對的伴侶,天天都能膩在一起。圖/123RF圖庫

2.我覺得你像一本有趣的書,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喜歡。

將對方比喻為一本書,暗示其內涵豐富,值得細細品味,展現出對對方的欣賞與愛慕。

3.你知道我為什麼近視嗎?因為我看不清這個世界,只能看清你。

用幽默的方式表達對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將愛情與視覺感知結合,創造出獨特的浪漫感。

4.我覺得你很適合當快遞員,因為你總是把我的心快遞到你的心裡。

將職業與情感傳遞結合,展現出對方在自己心中的特殊地位,同時也帶有俏皮的趣味性。

5.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顏色嗎?是你眼睛的顏色。

用對方的特徵來表達愛意,既具體又浪漫,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獨特魅力。

彼此都是生活中的重要支柱,親密又充滿愛的魔力。圖/123RF圖庫
彼此都是生活中的重要支柱,親密又充滿愛的魔力。圖/123RF圖庫

6.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水果嗎?是你這個開心果。

用水果來比喻對方的性格特徵,既幽默又貼切,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7.我覺得你很適合當建築師,因為你總能在我心裡建造一座城堡。

將對方的影響力比作建築師的創造力,表達出對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展現出浪漫的想像力。

8.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動物嗎?是你這個小可愛。

用動物來比喻對方的特徵,既可愛又親切,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寵愛與呵護。

9.我覺得你很適合當畫家,因為你總能在我心裡畫出最美的風景。

將對方的影響力比作畫家的創作力,表達出對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地位,展現出浪漫的藝術感。

相處的點點滴滴都很快樂,即便只是窩在家看電影都很開心。圖/123RF圖庫
相處的點點滴滴都很快樂,即便只是窩在家看電影都很開心。圖/123RF圖庫

10.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遊戲嗎?是和你一起玩的愛情遊戲。

用遊戲來比喻與對方的相處時光,既有趣又浪漫,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愛意與陪伴。

這些俏皮情話,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它們不僅能夠在平淡的日子裡增添一絲趣味,更能夠在關鍵時刻表達出最真摯的愛意。無論是初次約會還是老夫老妻,這些情話都能夠讓愛情更加甜蜜,讓感情更加深厚。

在愛情的世界裡,有時候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反而能夠觸動人心。這些情話正是這樣的存在。它們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需要複雜的修飾,只需要一顆真誠的心,就能夠讓對方感受到滿滿的愛意。

本文享民頭條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每晚一句情話讓愛更濃!8句晚安結束語 感動妳的另一半

每晚一句情話讓愛更濃!8句晚安結束語 感動妳的另一半

2025-10-28 09:34

編輯/李明真撰文

每天結束之前,也要跟另一半好好說晚安,不過,說「拜拜」似乎又太生疏。晚安,作為一天結束前的告別,應該是承載了無數愛意與期待的時刻。小編要為女孩們介紹8句情意綿綿的晚安結束語,讓妳在睡前為心愛的人送上最溫暖的祝福。

跟另一半好好說晚安,能夠延續親密感。圖/123RF圖庫
跟另一半好好說晚安,能夠延續親密感。圖/123RF圖庫

1.今天的星星特別亮,因為它們也在為你閃耀。晚安,我的星光。

透過星星的比喻,將對方比作星光,表達了對方在自己心中的獨特地位。

2.閉上眼睛,讓我的愛陪你進入夢鄉。晚安,我的寶貝。

這句話充滿了溫柔與呵護,讓對方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3.今天的疲憊,就讓我的晚安吻帶走。明天見,我的愛。

透過晚安吻的意象,傳遞了對對方的愛意與關心,讓對方在睡前感受到溫暖。

今天約會的美好回憶,用充滿愛意的晚安問候作結。圖/123RF圖庫
今天約會的美好回憶,用充滿愛意的晚安問候作結。圖/123RF圖庫

4.晚安,我的守護星。願你在夢裡也能感受到我的保護。

將對方比作守護星,表達了對伴侶的保護與關愛,讓對方感受到安全感。

5.今天的忙碌結束了,讓我們在夢裡相見。晚安,我的唯一。

這句話表達了對對方的思念與期待,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在對方心中的獨特地位。

6.晚安,我的小太陽。願你在夢裡也能感受到我的溫暖。

將對方比作小太陽,表達了對對方的溫暖與關懷,讓對方感受到無盡的愛意。

7.今天的煩惱,就讓我的晚安擁抱帶走。明天見,我的寶貝。

透過晚安擁抱的意象,傳遞了對伴侶的愛意與關心,讓對方在睡前感受到溫暖。

好好說晚安,彼此帶著溫暖與愛意更好入睡。圖/123RF圖庫
好好說晚安,彼此帶著溫暖與愛意更好入睡。圖/123RF圖庫

8.晚安,我的夢中情人。願你在夢裡也能感受到我的愛。

這句話充滿了浪漫與愛意,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地位。

結語

這些晚安結束語不僅僅是簡單的告別,更是對伴侶深情的表達。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愛意與關懷,讓對方在睡前感受到無盡的溫暖與幸福。無論是情侶還是夫妻,這些晚安小情話都能為彼此的關係增添更多甜蜜與浪漫。

所以,從今天開始,試著用這些晚安小情話來結束一天吧!讓伴侶在睡前感受到溫暖與關懷,讓你們的愛情在每一個夜晚都能得到昇華。

本文享民頭條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星期整聊事|在那個路口告別】: 讓故事變成了回憶, 回憶變成了風。

【星期整聊事|在那個路口告別】: 讓故事變成了回憶, 回憶變成了風。

2025-10-23 23:00

那晚我聽著張震嶽的〈路口〉,歌詞中寫道「在我生命中的每個路口,都有一段故事讓我停留。」 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我們早已在不同的路口分開, 只是那天誰也沒說再見。有些分開,不需要爭吵,也沒有背叛。它靜靜發生,像路燈亮起時的黃昏, 你還沒察覺天色在變, 回過神來,卻已經走到了盡頭。

那時的我們,都還相信「之後會再見」。

你說:「等我忙完這陣子。」 我回:「好啊,我會等。」 只是後來,這世界的忙, 好像永遠都不會結束。

訊息越來越少,對話越來越短。

我開始用回憶去延長那份連結。 有時我也會對自己說:「沒關係的。」 但音樂一播下去,我又開始想你。〈路口〉那段吉他聲輕輕彈著,我腦海裡閃過我們曾一起走過的那條路。 你笑著說,那裡的紅綠燈特別長, 以後吵架就來這裡和好。 我當時以為那是個約定, 沒想到後來那裡,成了我一個人停留的地方。

我常常想,也許我們不是不愛了, 只是走到了人生不同的方向。 你要的,是能一起衝刺的伴, 而我,只想有人在下班後陪我走一段回家的路。我們都沒錯,只是剛好錯過。

有段時間,我學著不再主動。不再打擾,也不再更新你的消息。 我以為這樣就能慢慢忘記, 但人心有時比想像更固執。

我會在路口等紅燈時抬頭,望著那個熟悉的轉角, 好像還能看到你騎著車經過, 風輕輕掠過, 連心裡那個「再見」都被吹散。

後來的我,開始習慣一個人吃飯、看電影、走回家。 有人問我:「你還喜歡他嗎?」 我笑了笑說:「不喜歡了。」 可那天在路口等車, 我還是忍不住哼出那句 「再見吧我的朋友,願你不再孤單。」原來放下,不是把人忘記,而是有一天,你能微笑著想起, 那個你曾經很想留住的人。

有一次朋友失戀,跑來問我:「你怎麼做到不去挽留的?」 我說:「不是我不想挽留, 只是我終於明白, 有些人你追不上, 就別再跑了。」也許我要學會在路口停下來,給自己一個擁抱。 因為有些人註定只是路人, 而我們能做的, 就是好好道別。

我記得張震嶽在歌裡唱:「我知道有一天我們都會變老, 故事變成了回憶, 回憶變成了風。」

這句話就像一封寄不出的信。它不是遺憾,而是一種溫柔。 那份溫柔讓我在夜裡聽歌時, 不再哭,也不再痛, 只是靜靜地想起原來我曾這樣真心地愛過一個人。現在的我,仍會經過那個路口。燈還是那盞燈,歌也還是那首歌。 只是身旁的位置空了, 而我不再害怕。 因為我知道, 這條路,還有更遠的風景。有些人離開,不是結束,而是讓你學會怎麼前進。 我們都在不同的路口, 學會各自長大。

Y.H字句備份|有些人留在回憶裡,比留在身邊更久。 而每一個路口,都是成長的起點。

最新文章

能接受前任分手後,談了幾次戀愛再求復合嗎?

能接受前任分手後,談了幾次戀愛再求復合嗎?

#兩性關係 #感情

唐蘋想很多 2025.10.30 25
【星期整聊事|突然好想你】:明明什麼都沒發生,卻突然覺得好想你。

【星期整聊事|突然好想你】:明明什麼都沒發生,卻突然覺得好想你。

#愛情 #愛情怎麼翻譯 #愛情金句 #愛情長跑 #感情

羽昊 2025.10.29 20
生小孩不只是錢的問題!想要不後悔 懷孕前先思考6個關鍵問題

生小孩不只是錢的問題!想要不後悔 懷孕前先思考6個關鍵問題

#兩性關係 #生育 #懷孕 #育兒 #感情

享民頭條 2025.10.29 16
【星期整聊事|為什麼你要放手?】:有沒有那樣的感覺明明很愛,卻只能假裝沒事?

【星期整聊事|為什麼你要放手?】:有沒有那樣的感覺明明很愛,卻只能假裝沒事?

#兩性關係 #愛情怎麼翻譯 #愛情金句 #愛情長跑 #感情

羽昊 2025.10.28 22
塔羅深處有光|愛的六種顏色 vol.5:節制 × Pragma 現實愛|從心理學看長久的溫度,寫給懂得在時間裡相愛的靈魂

塔羅深處有光|愛的六種顏色 vol.5:節制 × Pragma 現實愛|從心理學看長久的溫度,寫給懂得在時間裡相愛的靈魂

#兩性關係 #愛情 #塔羅牌 #心理哲學 #浪漫

LAZY LAZY Bone懶懶骨頭的裸辭日記 2025.10.28 6
每晚一句情話讓愛更濃!8句晚安結束語 感動妳的另一半

每晚一句情話讓愛更濃!8句晚安結束語 感動妳的另一半

#兩性關係 #土味情話 #浪漫 #眼睛

享民頭條 2025.10.28 60
【星期整聊事|職場偷偷的戀愛】: 也許我們太懂工作,不夠懂愛。

【星期整聊事|職場偷偷的戀愛】: 也許我們太懂工作,不夠懂愛。

#兩性關係 #愛情 #愛情長跑 #愛情金句 #愛情怎麼翻譯

羽昊 2025.10.28 30
【星期整聊事|在那個路口告別】: 讓故事變成了回憶, 回憶變成了風。

【星期整聊事|在那個路口告別】: 讓故事變成了回憶, 回憶變成了風。

#兩性關係 #愛情 #愛情怎麼翻譯 #愛情金句 #愛情長跑

羽昊 2025.10.23 58
【星期整聊事|都怪我太敏感了】: 總是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 是不是我太黏、太敏感?

【星期整聊事|都怪我太敏感了】: 總是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 是不是我太黏、太敏感?

#兩性關係 #愛情怎麼翻譯 #愛情 #愛情金句 #愛情長跑

羽昊 2025.10.22 29
自信反擊!8句霸氣語錄讓小三無地自容

自信反擊!8句霸氣語錄讓小三無地自容

#兩性關係 #小三 #金句語錄 #分享 #感情

享民頭條 2025.10.22 3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