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後不想胖回來怎麼做? 醫:減肥後做「3件事」助維持身材避免復胖

2023-10-31 10:42


潮健康/編輯部


不少人與體重數字「長期抗戰」,好不容易減重成功,卻又再度陷入復胖、減肥之間的輪迴之中。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安欣瑜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順利瘦身後是否會發生復胖,幾乎是所有減重者的共同疑惑。




減肥後身體將會「自動復胖」?  醫曝減重後身體的4大變化

「很不幸地,一旦體重下降,全身生理的變化都會傾向於復胖,讓你回到原本的體重設定點!」安欣瑜醫師解釋,減重後人體會經歷一連串的生理變化。其一,體重減輕後代謝率會顯著下降,體重每減少10%、總能量消耗將減少約15%;靜息和非靜息能量消耗都會變得明顯、且會持續性降低。


曾有研究追蹤美國減重真人秀《超級減肥王》參賽者約6年時間,發現在30週比賽結束時,參賽者平均減少了58公斤,每日靜息代謝率比預期低了275大卡。6年後儘管平均復胖了41公斤,每天的靜息代謝率比預期的差距已增加到499大卡。


再者,減重後增加「飽足感」的激素會大幅下降,包括瘦素(leptin)、飽腹激素(PYY)、膽囊收縮素(CCK)、胰淀素(amylin)等;此外,減重後刺激食慾的飢餓素(Grelin)會增加;最後,減少熱量攝取時會抑制下丘腦-腦下垂體-甲狀腺軸,導致活性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減少,非活性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reverse T3)的產生增加,使人體代謝降低。


上述生理變化,是讓許多減重者在成功瘦身後,感到更加飢餓的潛在原因。安欣瑜醫師指出,過去有研究顯示,瘦身後除了誘發減重者更強烈的飢餓感和進食慾望外,高熱量的食物可能將會變得更加有吸引力。




「運動」是避免復胖的關鍵要素?  減肥後常做「3件事」助維持身材

「至於激素的分泌,是否會隨著時間恢復正常?有些會,但大部分不會!」安欣瑜醫師解釋,有研究發現減去13%體重後的第12個月,胰淀素、膽囊收縮素、飽腹激素、胰多肽和飢餓素並未回復。甚至當減重者開始復胖時,飽腹激素、膽囊收縮素、胰多肽仍未恢復,食慾仍是比未減重時更高。


總結而言,安欣瑜醫師表示,不管採取任何減重法,「避免復胖」可能是比瘦身還要艱鉅的挑戰。若想避免復胖情況,建議先養成均衡、健康且可長久進行的飲食方式;並搭配適度運動訓練,運動用於減重的效果不佳,但可用來預防復胖。最後,每天量測體重數字,檢視自身體重的波動,有利於掌握自身復胖狀況,而進一步調整生活習慣。


安欣瑜醫師建議,若本身有定期前往減重門診的民眾,則應掌握2大原則:第一是定期回診,體重數字達標後仍會在3-6個月內追蹤身體組成;第二則是低劑量或間歇使用藥物。有遵從醫師處方使用藥物減重者,開始有復胖跡象時可及早介入。另外,民眾不應聽信來路不明的減重方法,建議在新陳代謝科醫師或營養師的監督之下維持健康體重、避免瘦身不成反而傷身。












原文出處: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3/10/30/regain-the-weight

最新文章

2023年最受熱議前10大癌症  網不解:不菸不酒愛運動,為什麼會罹癌?

2023年最受熱議前10大癌症 網不解:不菸不酒愛運動,為什麼會罹癌?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3.12.03 0
蒔緣短篇小說之『誠徵義子』〈二〉

蒔緣短篇小說之『誠徵義子』〈二〉

蒔緣 2023.12.03 0
蒔緣短篇小說之『誠徵義子』〈一〉

蒔緣短篇小說之『誠徵義子』〈一〉

蒔緣 2023.12.02 0
身材好、不熬夜、不喝酒竟「脂肪肝」? 營養師:「這營養」沒吃夠、4招避免脂肪肝

身材好、不熬夜、不喝酒竟「脂肪肝」? 營養師:「這營養」沒吃夠、4招避免脂肪肝

潮健康 2023.12.02 0
女性不抽菸竟然得肺癌?十大癌症首位:肺癌6大風險因子、預防方式、治療方法

女性不抽菸竟然得肺癌?十大癌症首位:肺癌6大風險因子、預防方式、治療方法

潮健康 2023.12.01 0
新手健身必做入門攻略 教練親授背腳胸臀 四部位訓練教學

新手健身必做入門攻略 教練親授背腳胸臀 四部位訓練教學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3.12.01 0
轉念,是要好好地跟自己對話。重要的是選擇念頭。

轉念,是要好好地跟自己對話。重要的是選擇念頭。

陳韋蓁 2023.12.01 0
小腹一直瘦不下來? 減重醫師傳授甩掉腹部脂肪祕訣

小腹一直瘦不下來? 減重醫師傳授甩掉腹部脂肪祕訣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3.11.30 0
小一母親離家、靠學校營養午餐救濟長大  超甜飄移板女孩:如果吃飽就是最幸福的事,還有什麼挫折會苦?

小一母親離家、靠學校營養午餐救濟長大 超甜飄移板女孩:如果吃飽就是最幸福的事,還有什麼挫折會苦?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3.11.30 0
為什麼長大變這樣?親子教養為什麼成為負擔?3個關鍵心法,教父母在教養路上更少操心、更多幸福!

為什麼長大變這樣?親子教養為什麼成為負擔?3個關鍵心法,教父母在教養路上更少操心、更多幸福!

張念慈 2023.11.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