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21:33
蒔緣
戲劇《淮水竹亭》看『魔由心生』

魔由心生
看過幾部關於《永夜降臨》,人間即將滅亡的戲劇;而入侵者便是由愛、恨、貪、嗔、癡等惡念所餵養、幻化的、沒有具形的虛無:『魔』。
魔被畫在所謂的『圈外』(結界外),永世不得進入『圈內』,而圈內居住的是神、仙、人、妖、獸等各族。據戲劇演繹,魔以世間存在的恨意與惡念維生,吸收的仇恨值越多,魔便越強大,強大的魔可以佔據神、仙、人、妖、獸的軀殼,使自己化為具形存在,並驅使宿主依魔的意念行事。所以惡魔拼命製造圈內世界的混亂、仇視與對立,企圖破圈進到圈內,甚至成為這個世界的新主宰!
神、仙、人、妖、獸之所以會淪為魔的軀殼,均來自於『念』;有了貪、嗔、癡、愛、惡、慾之心,便有所求,有所求必定有失去本心、本性的可能,而這個可能,便成為了魔壯大自己的契機!
劇情與現實的反差
古老的傳說中,「上窮碧落下黃泉」象徵的是天地兩極,碧落為仙境,黃泉為冥府,界線分明不容混淆。然而,在戲劇《淮水竹亭》的世界觀中,將這一對立巧妙顛覆,呈現出一種讓人難以釋懷的反差情境。劇中,黃泉族建立了一座名為「碧落城」的地下都市,自稱為妖族與破敗人族的最後庇護所,是被放逐、被遺棄者的樂土,似乎賦予了「黃泉」一抹溫暖人心的光亮。
然而,這座碧落城的真實面貌,卻令人不寒而慄。所謂的和平共處,僅是黃泉族精心編織的幻象。他們不過是以此名義,吸引各類妖族,還有想逃避現實、仇視現況的人族前來,藉機培養、利用,甚至煉製妖力、吸食人血來延續己身。這種「披著美好外衣、實則隱藏殘酷真相」的反差,在現實世界中,常見於政治、社會、甚至商業與宗教體系中。
魔性世界善於利用人性對「希望」與「安全」的渴望,巧言認同、安撫;實則進行靈魂的吞噬。魔永遠不會滅絕,肇因於人的惡念永不會消失,惡念是足以豢養魔性的養分,人心本是泥沼,何處可守清明!人與魔之爭無異是人性的善與惡的消長罷了!
魔由心生,自是不滅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