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11:30
穗波心理師
分手要回禮物,是不是小氣鬼
居然要回禮物!
有一天,我跟一位年輕的朋友小咪聊天,他得知我是心理師後,問了我這樣的問題,他說:「我的朋友跟他男朋友交往大概接近兩年,現在分手了。但是男方卻要我朋友把以前送給她的東西全部都還給他,因為她男朋友比較有錢,出門也幾乎都是男方在付,也會送她一些比較貴的東西,現在卻要把禮物都拿回來。為什麼會這樣?已經是送了的東西還可以要回來嗎?這是什麼心態?」,小咪疑惑地望著我,期待我的回答。
我問:「不曉得你的朋友是否有說明,分手的男友把禮物都拿回去的理由是什麼?」
小咪回答道:「沒,既然已經分手了,朋友也不想問,只是我朋友和我內心都有些困惑。」
戀愛是一種交易嗎?
小咪的問題讓我想起以前我在學習社會心理學時,書本曾提及一個人際關係理論,叫做「社會交易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把人際關係中的行為,視為一種利益交換。拿談戀愛來說,通常是一方(在實務上常看到的是男方較多)「投資」另一方,以獲得對方的回報,比如男方常常送伴佳侶禮物或支出錢財,以獲得對 方的愛慕及青睞,而願意和他交往。小咪朋友口中的分手男友,似乎很符合這個人際模型,投資獲利不成,所以想回收成本。
很多人內心也常不自覺地使用這種模型,比如在男性族群經常盛傳「有錢不怕交不到伴侶」的說法,所以有部份的男性,常把賺錢擺在生活中第一要務,認為有了錢(資源利益)就可換取對方的心意。但在我看來,這種想法在談戀愛上是有風險的,因為金錢通常是個人的外在「條件」,當用條件投資來吸引對方,對方起心動念的是看在「條件」的面子上與之交往,而不是個人內在本身,難保當自身條件不再有優勢時,投資的這個人就會患得患失,擔心失去對方。
愛情中天秤有達到平衡嗎?
再者,在談戀愛中,我認為與「社會交易理論」的某些性質相當的原則,我稱之為「愛情的對等性」的原則,並不是利益和條件交換,而是對方付出多少,我就回報多少,包括付出的質與量,重視的是個人本身,而他的給予和我的接受,所重視的,是因他這個人的給予動作而不是他給予什麼,就好像我們兩人在打乒乓球,對方拋過來的球,我順順地接到,再換我拋擲過去,對方也順順地接到,如此循環,一來一往的交流,愛就在其中交流。
分手要回禮物是什麼心理
就小咪陳述的情況。據我所知男方把送過的禮物要回來,所顯示的心態,比較是跟他是否肯定這段戀情,以及是否憤怒的分手有關。就心理學上的意義來說,禮物代表著心意,喜歡的心意透過禮物來表達,並表達了對彼此關係的重視,而通常把東西要回來,有一種收回當時心意、否定當時行為的意思,甚至是磨掉當時曾是男女朋友的痕跡,退回到一般關係上,也因此可以推測此次的分手,在男方來說並不舒服,或許男方覺得花了許多心血,卻得不到真愛;或因後來相處衝突,男方開始否定自己以前的行為,或是憤怒,覺得對方不配得到禮物⋯等等。不過就客觀來看,變成是現在的自己(要回禮物的自己)否認掉以前的自己(當時送禮物的自己),自我的感覺都不見得和諧一致美好。如果是男方來問我,我會建議送對方就送對方了,仍舊要肯定自己的過往,縱使結局不美好,但那也是青春歲月的一部分,他人也會覺得男方大氣。
結局不好,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段戀情就好比生命的某段路途中和人共享旅程,這段時光是獨特且唯一的,在這時光中,彼此獻上了心意,交換各自精心挑選的禮物,且成為對方歷史的一部份,適當看待失去的戀情,其實就是肯定你曾經愛過,而別人也曾愛過你,縱使現在不再有愛。可以這麼想的人就不容易有把東西要回來的衝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