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2:00
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總是害怕面對主管?4個溝通關鍵,教你穩住緊張感、提升職場價值
你跟以前的我一樣嗎?每次面對主管時,緊張感的出現總讓我詞不達意,甚至出現雞同鴨講的窘境。記得!先講重點就對了。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如何從主管視角與實務需求出發,提高溝通效率。我還會分享4個幫助我克服緊張感的溝通關鍵,不只穩定了情緒,也逐漸提升了自己的職場價值與自信心。
一、別忽略自己的優勢,你比自己想像的有價值
在談如何與主管應對之前,我們先要聊聊緊張感會造成的大問題:自我懷疑與慢性壓力。
- 《國家地理》2025年的4月份特刊《壓力新科學》中指出:當我們習慣將壓力視為一種威脅,它會變成大腦的預設模式,並在未來的情境中持續影響我們的反應。
- 也就是說,當我們習慣將面對主管視為一個挑戰,並且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一定無法完成主管交代的工作,大腦就會把這些負面的自我懷疑設為預設反應。
- 導致我們每次在與主管接觸時,容易下意識的認為「我一定會做不好」或「主管一定會對我失望」等,讓我們陷入一個負面的思考循環,加重緊張感。
-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與價值,但難免在面對主管交辦的任務時,會有做不好的時刻。
- 但這並不表示,你是個「零價值」的人。因此,改變思維,挑戰那些負面的想法,是打破這個困境的第一步。
- 我想鼓勵你試著回顧自己的優勢或成功經歷,思考你在職場中的特長以及過去曾經表現出色的時刻。
- 透過正向思考的介入,讓大腦擺脫負面的預設狀態,不再自動將主管的場景與負面相連結,好穩定內在情緒,接著才能應付外在挑戰。

二、多數主管在意的是「結果」,不是你講得多細
許多人在面對主管時,會認為自己需要將所有細節都講清楚,這樣才能讓主管了解每個步驟和過程。但從主管的角度來看,情況或許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讓我們來個角色扮演吧。
- 假如你是主管,可能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任務,因此當你將工作交給底下的夥伴,目的就是希望能分攤你的工作量,對吧?
- 此時,當夥伴來向你匯報工作內容時,你會想聽的是任務結果?還是鉅細彌遺的過程呢?想必你心中應該有了答案。
- 大部分主管真正關心的是任務是否完成,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而非每個小細節的過程。很多時候你只需要直接向主管報告最終的結果即可。
- 畢竟,主管的時間寶貴,有的時候真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從頭到尾聽你詳盡敘述。
- 所以,面對主管時“先講重點”,能提升你與主管之間的溝通效率。當主管有持續詢問過程時,在報告也不遲。
► 你的回應,也反映了你的工作習性
千萬別看了剛才的內容,就覺得巨細彌遺的報告是件錯事。我想幫助你了解的,是如何最大效率化,你與主管之間的溝通。
- 有些人天生就是流程導向的工作者,他們習慣依照順序、步驟,一步步推進任務。這樣的工作風格,可能也會自然反映在溝通表達上。
- 所以,當面對主管時,這類型的人通常會傾向從頭說起,才能順利的把整件事講清楚,進而帶出最後的結果。
- 但這時候我們就要思考一個關鍵問題:我們是否只是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在說話?還是有調整到,對方能接收正確訊息的表達方式?
- 我認為,有效的溝通必須考慮接收訊息的人,是否能完整接收到訊息。我們不能期待別人主動來理解我們。
- 因此,擺脫自我導向,並試著用對方習慣的表達方式進行溝通,會是更好的做法,這部分則須靠我們刻意練習。

三、先說結論,再補充原因與細節
現在你已經知道,主管往往沒有太多時間聽你講完整的來龍去脈。所以,當你要匯報工作內容時,請記得:直接先講「結果」。
-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讓主管先獲得一種「確定性」。當他知道事情的結果、進展或方向時,心裡自然會比較篤定,也更能安心的接收你接下來要說的內容。
- 接著,你再補充你的執行過程與背後的思考原因,不但不會讓主管感到資訊過量,反而更能凸顯你在處理任務時的邏輯能力與專業度。
- 這是一種更聰明、更有層次的溝通方式,也是在主管面前展現個人職場價值的好機會。

四、有備而來:先準備好替代方案再報告問題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有些問題確實需要向主管反映,甚至進一步討論後才能執行。但多數人一遇到卡關,可能會直接去問主管「解決方案」,以前的我也是一樣!
- 其實,有一個更聰明、也更能提升你職場價值的方法:在提出問題之前,先試著思考有沒有可能的解決方案。
- 當你帶著「問題 + 替代方案」一起去找主管時,會讓主管感受到你不是在「丟問題」,而是主動在分擔他的壓力與責任。
► 先準備好替代方案的3個好處
✅ 主管不需要額外花腦力去重新思考問題與解法。
✅ 你展現了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更能幫助主管專注處理其他優先的任務。
從長遠來看,這會大大提高主管對你的信任感,並建立一種更成熟、有效率的合作關係。

▍打造深厚底蘊:持續進修,為職場價值加分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提升與主管之間的溝通能力,也能逐漸減少面對主管時的緊張感。
- 不過我們也得接受一個事實:緊張感這件事,可能不會完全從你的職場或生活中消失。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降低緊張感對工作表現的影響。
- 持續進修、累積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這些累積會成為你面對挑戰時的底氣,讓你能更從容自在的處在壓力當下。
- 當你對自己的專業有更深的理解與掌握,自然會更有能力與自信面對工作上的困難,也更能冷靜應對主管的需求與期待。
- 如果你現在常常在工作中感到自信不足,或總是因為緊張而退縮,或許也代表進修的時機到了。精進自己,打造深厚的專業知識底蘊,永遠是提升職場價值不可或缺的步驟。
► 緊張感讓我滿腦子出現離職的念頭怎麼辦
事實上,職場上會有很多種情況讓你產生壓力,影響你的工作表現。如果沒弄清楚壓力的根本來源,挺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或決定。
- 如果你正有此困擾,推薦你閱讀《為何每天都不想上班?找出職業倦怠的5大主因,離職不是唯一解答》,我在文章裡分享了五種可能導致你職業倦怠的原因,希望能幫你找出病因,接著對症下藥。

📖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篇文章見。部落格裡還有其他能啟發你思維成長的文章,記得逛逛!
⚠️ 本文著作權屬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引用或改作。
📌你好,我是楷富,一名教練、播客與部落客。如果我寫的文章,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歡迎到下方輸入「E-mail訂閱」我的《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你將能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的上架通知,讓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推薦閱讀:職場競爭力的老生常談:3個常被忽略但關鍵的核心心態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77|別用你對事情的理解程度,檢視所有人:大多數的溝通衝突,皆與知識的詛咒有關》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邀你追蹤
▶ 健身教練的專屬Podcast
▶ 寫作或演講邀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