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4大閱讀迷思,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旅遊小物

2025-03-25 11:30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內容,我會將連結放在文末處。

▍你有發現,工具型書籍的精華都在前半段嗎?

我是個挺喜歡閱讀工具類型書籍的人,總能從中學到許多新的觀點、實用工具與做法,以及有趣的專業名詞。但讀著讀著,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類書籍的精華往往都集中在前半段!你也有類似的感覺嗎?

  • 對了對了!繼續分享之前,我需要先聲明,本文是以「工具型」書籍作為分享,例如創造力、專注力、成功學、理財投資等,不包含帶有故事情節的書籍,如小說。

► 我對工具類型書籍的2大發現

我自己在閱讀時發現,總在剛開始的前半段很有閱讀動力,但讀到約一本書過半後,動力就開始下降了。我起初想過,是不是三分鐘熱度的關係,但後來深入思考後,我發現另外2個原因:

  • 1.)讀了好幾本後發現,最有價值的內容似乎都集中在前半段,而後半段則多用來舉例與驗證前半段的邏輯架構。
  • 2.)閱讀有時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果在前半段就已經得到不錯的啟發,自然會降低我讀完的動力。當然,我不會強求自己一定要完整讀完。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呢?


► 你真的不用把書看完,沒關係!

如果你也有過和我一樣的發現,那我要告訴你:你已經掌握到閱讀的要點了!

  • 事實上,我們會想閱讀的動機,多半是為了提升自己。可能是因為自我成長的需求,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或是提升職場價值,於是我們透過閱讀尋找解答。
  • 因此,當你從某本書裡的某個章節或某段文字得到啟發,你就已經獲得這本書帶給你的專屬價值,自然不用逼自己一定要把書看完。
  • 所以我會說,閱讀真的超容易!重點不在於是否逐字讀完,而是有沒有從中收穫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或是弄懂書中的邏輯架構。接下來,我想和大家聊聊「四個常見的閱讀迷思」以及如何改善它們。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四個常見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

迷思一.)認為一定要把書看完,才是對的事

當你認為,讀書一定要從頭讀到尾才是正確閱讀方式時,一但你意識到自己冒出想將書本放下的念頭,很容易產生認知上的矛盾。嚴重一點,還可能會對自己想將書本放下的念頭產生批判。

  • 我前面提到,很多工具書的精華與脈絡,往往都會集中在前半段。後半段內容,有一部分是為了驗證與舉例前半段內容,讓讀者更能融會貫通。
  • 如果你已經讀懂書裡的脈絡或系統,並且已經有所收穫,其實不用看完整本沒關係的。把時間留給更想做的事情,或許更有價值。

迷思二.)只為了吸取知識而閱讀

只要你打開網路社群,一定都會看見類似「增加知識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概念宣傳,當然我也是提倡者之一。可是呢,單純因為「增加知識」而閱讀的動機,並不一定比得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更能使人堅持。

  • 因為,比起單純吸取知識,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讀,更能與自己產生關聯性。一但閱讀與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一層的連結,自然會大大增加你的閱讀動力與價值

► 我是為了解決妥瑞氏症而讀

我永遠記得,自己真正開始培養閱讀習慣是在 2014 年的某個月份。當時,我想透過閱讀解決的問題並不是職場、人際關係或感情經營,而是我的妥瑞氏症

  • 認識我的大概都曉得,我是個妥瑞氏症患者,這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患。因此,我每天都會不自主且重複性的出現抽搐(Tics)。有一天,我突發奇想:有沒有可能透過閱讀培養出專注力,就能改善Tics的問題?
  • 從結果來看,以及根據現今對妥瑞氏症的研究,這個方法當然沒有成功。但也正因如此,我培養出閱讀的習慣,也因為閱讀的關係,讓我的表達能力與用詞用字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 而這一切的起點,來自於我不單只是為了求知而讀,更多時候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讀,讓我對閱讀更有動力。
如何提升自己,你不能錯過的精選文章:如何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謹記4個提示,成為高價值職場人

迷思三.)一定要按順序閱讀

不管你是為了增加知識而讀,或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讀,通常你會選擇的書籍,往往有著吸引你閱讀的章節內容。既然如此,與其憋著忍耐看一些你還不感興趣的內容,不如直接翻閱至你有興趣的章節閱讀,會更有價值與動力,免於手拿著書,但大腦在想其他事情而浪費時間。

  • 工具書的好處在於清晰的章節段落,每個章節不一定要有連貫性才能閱讀。所以,你真的不用按順序閱讀沒關係,直接翻到你有興趣的章節好好吸收內容,是有價值的聰明選擇。說不定,你先看完有興趣的部分,再回頭重新閱讀,更能增加閱讀持續性。
破解4大閱讀迷思,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迷思四.)總覺得書要讀的越多越好

你閱讀是為了自我成長嗎?還是滿足自我成長背後的目的呢?人的任何行為其實都隱含著動機,包含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 通常人有很大概率不會單純為了自我成長而閱讀,而是有可能因為「喜歡」自我成長帶來的好感受而吸收知識 。或是….受到某些人不斷推崇書讀得越多就越能接近成功等信念而影響。
  • 然而,我們活在知識便利到爆炸,但內容不一定正確的時代,許多人已經被根深蒂固的灌輸「不增加知識,就會被環境淘汰」的信念。於是,卯起來閱讀或是花一大堆時間上網看知識型影片的人變多了,但也有些人發現內心的壓力也跟著增加了!
  • 增加知識不是應該感到快樂且健康嗎?事實上,我認為現代人會面臨所謂的「成功壓力」:即便你已經做得很好,仍然會覺得自己比不上他人而造成心理壓力。我認為這是現代常見的一種錯覺。
  • 總之,我認為自我提升與閱讀量沒有正相關。我反而覺得書讀得越慢是好事、會有停留也是好事,這可能都是你正在細細品嚐書中價值的行為展現,你完全不必因為慢或停留而對自己產生批判。

► 少即是多的概念

我很喜歡慢速工作力這本書裡的「少做一些事情」概念,作者Cal Newport鼓勵大家試著將每天做的事情減少一些,把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能有效提高工作生產力。

  • 我將此概念套用在閱讀上想鼓勵大家,把精力用在你真正覺得有啟發的書籍上,可能會比你不斷增加完讀率及數量來得更重要。慢慢讀,甚至花了很長的時間停留在某個章節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事實上,當我們讀到令自己印象深刻,或是能啟發自己的內容時,我們的專注力容易留在當下,很難繼續往後閱讀。因為,我們會想好好的著墨與思考內容與自己的關聯性。

► 閱讀不在多而再於精

最近在讀《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這本書,內容共有七十八種思考章節,結果我被第八章《修行》深深吸引與著迷,停留在這章節一個禮拜之多。

  • 每次閱讀,都會在我的腦海裡浮現許多想法,讓章節內容與過往生活經驗試著連結,產生新觀點。為此,我還特意做了一集Podcast分享心得,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連結收聽。EP265|像藝術家學習生活修行:經營你的樣子,培養覺知,成為自己的創作者
  • 總而言之,閱讀不在多而再於精,大概就是這意思。最後,與大家分享我的兩大高效閱讀技巧,幫助你們讓知識變成所謂的「知肉」。
破解4大閱讀迷思,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破解4大閱讀迷思,馬上改善閱讀法,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的2大高效閱讀技巧分享,讓知識變成「知肉」

「將知識與自身經驗結合,使其成為內化的智慧,而不只是單純記住資訊。就像食物轉化為肌肉一樣,知識只有與個人經歷、思考和應用連結,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 用演講強化學習:把學到的內容說出來,讓知識內化

我很喜歡在讀完一段內容後,起身對著空氣進行演講。透過這種方式,我會試著將剛剛學到的內容,用自己的方法重新表達,並思考如何讓別人也能聽懂。

  • 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能更有效地記住所學,還能透過演講整理思路,將新知識與過往的經驗或其他書籍中的觀點結合,形成更完整的理解與知識架構。這種方法讓我的學習更高效,也幫助我深化對知識的掌握。

► 善用ChatGPT語音功能進行交流,幫助你獲得全新洞見

如果你希望有人與你對話、互動,而不只是獨自對著空氣演說,那麼我推薦你善用 ChatGPT 的語音功能。這不僅能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有時候,ChatGPT 甚至能給出你意想不到的回應,讓你獲得全新的視角!

  • 試著把你的想法大聲說出來,然後發送給 ChatGPT。它會根據你的分享內容提供回應,幫助你整理思路,甚至從不同角度提出反思,幫助你發現新的盲點,或是引導你思考更深層的問題。
  • 這種互動方式不僅能強化你的學習效果,還能幫助你更好地整合知識。聰明的善用 AI 工具,絕對能讓你的學習更加高效與有趣!
破解4大閱讀迷思,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善用ChatGPT語音功能進行交流,幫助你獲得全新洞見。右圖來源:Photo by Dima Solomin on Unsplash


▍結語:閱讀五大重點整理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讓各位對於閱讀這件事,產生新的看法與興趣,降低你對閱讀的排斥感。而且,從大腦與眼睛的角度來看,閱讀絕對比看手機來的更加健康友善。在文章結束前,最後讓我為你整理本文的五大重點:

  • 找到對你有用、有啟發的內容,這本書就已經具有高價值了。
  • 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開始閱讀,能增加你的閱讀動力。
  • 你真的不用把書看完沒關係,弄懂脈絡最重要。
  • 善用「演講」強化學習,能幫助你將知識轉為知肉。
  • 閱讀真的超容易,切記!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篇見。部落格裡還有其他能啟發你思維成長的文章,記得逛逛!

📌你好,我是楷富,一名教練、播客與部落客。如果我寫的文章,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歡迎到下方輸入「E-mail訂閱」我的《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你將能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的上架通知,讓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推薦閱讀:你不用過度苛責逃避問題的自己!用運動維持身心健康,減少逃避行為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63|你真的不用把書看完沒關係!4個閱讀的錯誤觀念:從解決生活問題,找到閱讀的樂趣》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邀你追蹤

▶ 健身教練的專屬Podcast

▶ 寫作或演講邀約

破解4大閱讀迷思,再用2個技巧提升吸收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圖片|Wow這就是人生

最新文章

超慢跑有益健康 骨科醫師叮嚀注意膝關節傷害

超慢跑有益健康 骨科醫師叮嚀注意膝關節傷害

668News 2025.04.01 0
清明連假燒香、燒紙錢「記得戴口罩」  國健署:4種致癌物小心「吸好吸滿」

清明連假燒香、燒紙錢「記得戴口罩」 國健署:4種致癌物小心「吸好吸滿」

潮健康 2025.04.01 0
春天容易鬱鬱寡歡?營養師教你「吃對好油」找回好心情!

春天容易鬱鬱寡歡?營養師教你「吃對好油」找回好心情!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5.04.01 0
總是想太多、做太少?歐陽立中:把意志力「外包」出去,才會真正開始行動

總是想太多、做太少?歐陽立中:把意志力「外包」出去,才會真正開始行動

歐陽立中 2025.04.01 0
南瓜肩養成術!3招雕塑立體肩線

南瓜肩養成術!3招雕塑立體肩線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5.03.31 0
心理師看《混沌少年時》:我們不是在養殺人犯,但總有人,錯過了孩子求救的聲音

心理師看《混沌少年時》:我們不是在養殺人犯,但總有人,錯過了孩子求救的聲音

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2025.03.31 0
「失敗為成功之母」只是漂亮話?他用真實經驗教你,怎麼才是真的進步

「失敗為成功之母」只是漂亮話?他用真實經驗教你,怎麼才是真的進步

歐陽立中 2025.03.31 0
[女子生活學] 轉念重生

[女子生活學] 轉念重生

曾箏 2025.03.30 0
三餐飯後老是脹氣? 醫:避開2大NG姿勢、3種「產氣食物」別吃太多

三餐飯後老是脹氣? 醫:避開2大NG姿勢、3種「產氣食物」別吃太多

潮健康 2025.03.29 0
[女子生活學] 慢生活

[女子生活學] 慢生活

曾箏 2025.03.29 0

熱門文章

「這5個」星座最不適合做朋友?表面親切,其實暗藏心機,當心別被耍得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