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 12:00
CHIH夏日葵のタネ
《奪われた僕たち(被奪走的我們)》:雙生與對立,屠龍之人成為惡龍的開端
當你凝視黑暗,黑暗不僅望著你甚至拉你一起走入深淵。

不過,從這一刻開始,堺所認知到的世界就建立於攝影機的內部。他在成人之後選擇以受害者為題材,可以視為另一種在時空下試圖論述影像與世界的開展。無論是要證明自己不是被遺忘的受害者,或是在個人的主觀情感下表現對他者的共鳴,皆能望見堺從影像裡面,期待抓住某一種權力關係。
作品完成後,他憑藉紀錄片首獎獲得認同。可是他依然脫離不了兒時在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權力結構,綜藝節目的製作人刁難與訕笑,再次讓堺成為失落的個體。因此,當他收到自稱光見的包裹時,那股無法壓抑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部紀錄片的開端。

兩個人似乎對立,又像是站於同處。他們的交會在作品的表層、中層與底層帶來絕妙的化學效果。
「奪走」所代表的究竟是高層次的生命治理還是另一種生命的權利壓迫?

旁觀者與殺人者同罪。他的身邊都是孤獨的個體,也是在群體導向的日本社會下,吸引而來的弱者們。隱藏於社會下的隱性霸凌,讓怪物無緣由誕生。在這之下誕生的文化與暴力,自然成為光見對周遭之人所做的一切。暴力、法律、真理以及正義在敘事的處理上具有大量的實驗性,每一集的片頭不僅是以番茄汁的熬煮過程為破題,更是與血淋淋的暴力成為不可切割之關係。個體彼此交集的邊界開始模糊,正如不斷反覆燉煮的番茄,成為如泥一般的漿,化作個體中的毒。此時的堺依然控制著攝影機,他的凝視與觀者的凝視,成了光見對於這個社會的注視。光見的意識形態不再被倫理與道德挾制,他明白自己的魅力與特長,從控制到召喚完成自我生命的終極實現。堺與鏡頭裡的世界,早已被內在化的規訓,成為下一個「光見計畫」的繼承者。兩人看似溫馴的身體與舉止,儼然成為披著羊皮的狼。
敘事將外在觀察與內在凝視視為「奪走」的手段,光見與堺的私刑和復仇都只不過在個人信奉的真理上,相互交涉。沒有對錯與善惡,他們也有自己的另外一面。最後,觀者在兩人的雙眼望見對於「真」的探尋,關乎情感、生存與行為的意義。

推薦給喜歡黑暗推理風格類型的日劇迷們!
🔅更多關於我請追蹤INSTAGRAM:akimokalih0126 !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