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14:44
Ting
電影《年少日記》「我希望這個電影會讓留下來的人互相擁抱。」-導演卓亦謙
「我希望這個電影會讓留下來的人互相擁抱。」-導演卓亦謙
電影的開場即是給予觀眾一個震撼,讓觀眾倒抽一口氣,10歲的男孩在頂樓對自我吶喊,為故事揭開序幕。
起初以為該片僅是關於一名教師因教育現場發現有輕生念頭的學生而觸發過去情感,使得自己陷入過去回憶,進而面對過去成長的挫敗與傷痛到修復的過程,而本片重點之「日記」的登場,一度都還以為是主角本人小時候的心情記錄,然而隨著過往回憶逐漸清晰呈現在觀眾面前,故事迎來了一個反轉,反轉之下也讓人隨之眼淚潰堤,終於明白《年少日記》所談不僅是主角鄭sir自己,更沉痛的是那本富含著10歲男孩巨大悲傷的「日記」,男孩永遠停留在10歲。
導演卓亦謙因自身經歷而發想了《年少日記》的劇本,來不及擁抱已逝的友人成了他創作的起源,加上自身也曾有過的抑鬱情緒,以及對於這社會年少學子自殺率的關注,促使他寫下了這個故事,整部電影劇情相當流暢,畫面構圖與運鏡相當具有美感,電影頭尾那一圈一圈延伸的樓梯、幾幕陽光揮灑而下的光影、最喜歡也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兄弟在巷弄奔跑,鏡頭從地面的水坑反射拍起,再到兩兄弟奔跑的身影,在那備受文憑主義與比較文化壓力之下,這一小段兄弟出走,或許是他們童年裡最美的時光了。
電影藉由鄭sir視角帶觀眾看見課堂上年輕學子憂傷又或是空洞眼神背後可能蘊藏著痛苦,也不禁讓人想起在自己作為青少年時期的憂愁,看了心有戚戚焉,鄭sir也因為那封不明的遺書,挖掘出埋藏心底的過往,人對於傷痛總還是需要好好面對與正視,逃避或忽視,裝作若無其事,傷痛依舊存在,隨著父親病危到逝世,攤開日記好好面對過去,最終也與自己和解,才能真正放下對哥哥的愧疚,進而撫平心的傷痕,電影最後一幕與小時候的哥哥相視,哥哥對其微笑,場景前後呼應,電影也收了個溫暖的結尾。
憂鬱症或是精神相關疾病並非完全靠自己力量就能好起來,患者需要有病識感,需要適度就醫治療,旁人的態度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要輕易看輕任何可能的徵兆。當至親或熟識之人因憂鬱而自我了斷離世後,活著的人也迎來重大的情緒衝擊,該怎麼面對也是一大課題,《年少日記》不僅針對憂鬱者本身描述,也描寫了留下來的人的痛苦。
雖然故事基底是悲傷的,但卓亦謙導演將電影呈現的相當溫柔與溫暖,溫柔的人用著溫柔的方式敘事,使得看完電影淚流不止的我們,也獲得了些療癒。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