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10:30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那個「總是」在說謊的男孩
到國小進行親職講座的分享,最有趣的事情是,父母和孩子會一起在場聆聽。講座結束後,照慣例,許多家長排隊前來問問題。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孩子,等了好久終於輪到了。媽媽小聲地說:
「我們家老二,一直有習慣性說謊的問題,我們怎麼糾正都沒有用。很奇怪的是,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都要說謊,像是,放在桌上的東西不見了,我們問:『是誰拿走了?』,他立刻說:『不是我!』但一追查,就他是他拿的。最近學校老師也有發現這個現象,要我們多留意。我跟他爸爸都感到很困擾。」
「孩子現在多大?男生還是女生?」我問。
媽媽回頭指著坐在前排座椅上的三個孩子:「就是中間那個男生,現在國小二年級。」他剛好夾在姊姊和妹妹中間。我問媽媽,有問過他為什麼說謊嗎?
「他說,他怕被我們罵。可是,我們也跟他說,如果他願意誠實一點,我們當然不會罵他;會罵他,就是因為不誠實。老師,我們該怎麼辦?」
我問媽媽是否願意讓我跟孩子談談,媽媽叫來了男孩。我簡單地自我介紹和寒暄幾句之後,直接問:「媽媽告訴我,你常常會說謊,很小的事情都也會。我可以知道,是這樣子的嗎?」
「嗯!」男孩點點頭,眼神中流露出些許緊張。
「我看到你點點頭,你剛剛沒有說謊,對不對?」
男孩再度點點頭:「嗯!沒有。」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所以,你不是一直在說謊吧!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你是誠實的,就像剛剛。是嗎?」
我會這麼問,是試圖把話題聚焦到正向的地方。這孩子已經因為說謊而被指責得夠多的,我不需要在這裡複製這些語言。因為「行為是波動的」,一個再會說謊的人,也不會時時刻刻都一直在說謊,十句話裡頭也可能有幾句是真實的,所以,我特別強調:「你很多時候是誠實的。」
男孩眼睛亮了起來,這次點頭更用力了!
「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是什麼讓你願意說實話,沒說謊呢?」我帶著好奇,將提問繼續聚焦在正向之處。
「不知道。」男孩睜大眼看著我。顯然這個問題對他而言,有點難,我說:「謝謝你願意『誠實地』告訴我你的想法。」我接著問:「像是什麼時候,你會實話實說,沒有說謊?」
與孩子對話時,透過一個具體的事件來進行討論,會更加聚焦。孩子想了想:「上音樂課時,我忘記帶笛子,音樂老師問誰沒帶,我很誠實地舉手了。」
「哇!真是不容易耶!」我立刻給予肯定,基於事實的肯定,才會有效果。我接著問:「當時,你是怎麼做到,沒有隱瞞,願意承認你沒帶笛子呢?」
「因為音樂老師不會罵人呀!」孩子的聲音中有了些精神。許多大人聽到這裡,大概就會板起臉孔:「喔!所以會罵人的老師,你就要說謊了。怎麼可以專挑軟柿子吃呢?」
我停了一下,接著說:「原來,你有的時候沒有說實話,是因為擔心被罵,是嗎?」這句提問背後的信念是「所有行為都有正向意圖」,有許多所謂的問題行為,其實是為了自我保護,這個孩子正是如此。問題行為雖需要被改正,但正向意圖卻需要先被辨認並肯定。
孩子點點頭,我再次確認:「所以,你不是故意要說謊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要常被罵。是嗎?」孩子再次點點頭:「嗯!」
「那麼,什麼時候,你很容易被罵呢?」
「在家裡。」
「喔?發生了什麼事?」我想探索出一些具體的事件。
「爸爸媽媽很愛罵我,什麼事都可以罵我,姊姊和妹妹卻不會挨罵。可是,姊姊和妹妹也有做錯,為什麼不會被罵,就只有我。」男孩順道舉了最近發生在家裡的幾個例子,越講越激動。
一旁的媽媽,連忙想澄清,被我制止了。我繼續說:
「我明白了,你好像有些委屈,是嗎?」我接著將回應聚焦在孩子的情緒感受上,孩子需要有機會辨識與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並獲得他人理解。
男孩點點頭,我接著說:「除了委屈之外,還有其他感覺嗎?」
「就……很生氣!」男孩這句話說得用力,又說:「反正我做什麼、說什麼,都會被罵,有時候我很誠實,也會被罵。那麼乾脆就不要承認就好了。」
原來,這男孩夾在兩個姊妹中間,姊妹的表現向來就比男孩傑出,而男孩則是動輒得咎。做錯事會被罵,否定自己做錯事(意即說謊),也會被罵,因此,便會在一些不需要說謊的小事上否定自己做過的事情,為的就是不要再被指責。可見,他有多麼渴望被肯定。
「其實,你很希望爸爸媽媽可以稱讚你,而且,你不想總是被姊姊或妹妹比下去,對不對?」我試著幫他把內心的期待說出來,因為,長期以來,他在手足之間是經常被否定或忽略的孩子。
我與孩子的談話到此為止。這過程中沒有分析,沒有說理,也沒有要求孩子改正,因為我相信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只是想盡量貼近孩子的內在,並聚焦在正向之處。而事實上,我正在向一旁的媽媽示範如何與孩子互動。
我轉身向孩子的媽媽:「你聽到孩子怎麼說了吧!」
媽媽點點頭。我問:「那麼,你知道怎麼做,孩子會慢慢改掉說謊的習慣呢?」
「嗯……是多稱讚他嗎?」
我點點頭:「沒錯。簡單而言,就是在他沒說謊時,肯定他的誠實。」
「那麼,又說謊的時候怎麼辦?」
「告訴他:『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說謊的,你是擔心被罵才會這樣做。爸爸媽媽已經努力在學習,多看到你的優點,多稱讚你了,請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這句話,是有魔力的,能夠指出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當一個人的問題行為背後的功能、價值或意義能被看見,並被充分認可,問題行為才有被鬆動的可能性。而孩子因為被充分理解,便開啟了繼續討論下去的可能性。
媽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說:「這樣,你學會正向回應了吧!」剛剛,講座中的內容,正是正向回應的親子溝通技巧。
(本文撰寫於2018年11月27日,編修於2020年8月13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改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