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愛了,是累了

2024-11-25 12:00

有人在網上貼了這樣一篇文章,

大意是

『有個兒子發文表示,他感覺自己的母親,似乎年紀越大,個性也變得越發奇怪。有一天,母親突然對他說:「你們以後沒事別總回來了。我不願意家裡老來人。不是不想你們,主要是覺得麻煩。得提前買菜、做飯、打掃。習慣了安靜日子,你們回來反而覺得屋裡鬧哄哄的,心裡煩。」這段話讓他充滿疑惑,是母親年紀大了,個性跟著改變?也擔心母親是否獨居久了,心理出了問題?』

圖/pixabay
圖/pixabay
迴響

約有2萬網友熱烈回饋這篇文章。但其實提出回復的人,也只不過是根據經驗法則、大數據推論、猜測、主觀判斷等來留言,實際上,沒有人能真的掌握當事人心態!

經驗談

蒔緣出嫁後,到母親去世的近30年間,幾乎每周回娘家探望母親,逢年過節也絕不缺席;但我和姊姊,就是不留下來過夜。一方面是我們嫁得不遠,回家一趟只要30分鐘;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太了解自己的母親了!

母親是個超愛乾淨的人,如果我們要過夜,她就會提前去打掃空房間,再將被褥、枕頭都拿出來洗曬,我們回家後,她又將被褥、枕頭洗曬後再收回去。這一來一回的折騰,我們自己當母親的人都能感受到,光是換季的清洗就已經夠討厭的了,所以不想勞累母親。

其他案例

身邊一位退休老同事,聊天中提到,嫁出去的女兒如果打電話說要回來探望,他和太太必定阻止他們回來,且兩夫婦搶先一步上台北探望女兒一家。他開玩笑地說:「換年輕人服務我們,怎麼可以讓他們回來折騰我們呢!」

一般來說,老人家不想要孩子頻繁回來探望,可能有幾個原因

需要自己的空間與生活節奏

子女的來來去去,會打亂長輩已經習慣的生活方式和節奏,形成干擾和負擔。

不希望生活步調隨時被打擾

他們希望保持平靜、穩定的生活,而不是因為子女不定期回來跟著時刻異動。

希望子女專心經營自己家庭


心疼孩子經營家庭、事業兩不易,希望他們多花心思在其上;自己也想訓練獨立,不必事事依靠子女。

突然回來措手不及、提前告知形成壓力

長期分開讓老人家覺得親子間的關係,變得有些生疏,與孫子輩也有陌生感。因此突然回來探望,他會有措手不及的感覺;如若提前告知,卻又終日惶惶,不敢預知當天會是什麼情況,造成種種不安與尷尬,讓老人家排斥。

短暫的探望反而帶給父母次次的『剝離感』與『失落感』

孩子回來是令人高興的,但短暫的相聚只會加深長期分離的思念與傷感。

累了,不是不愛

正如文中所提到的那位母親,年紀大了之後,對於做了一輩子的家務事,真的會彈性疲乏;也真的是累了,不是不愛!

最新文章

上班沒時間運動? 10個生活小改變,輕鬆增加每日活動量!

上班沒時間運動? 10個生活小改變,輕鬆增加每日活動量!

潮健康 2025.02.18 0
不想再溝通裡受到委屈嗎?找到你的溝通界線:有些衝突不是你的責任

不想再溝通裡受到委屈嗎?找到你的溝通界線:有些衝突不是你的責任

Kai.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025.02.17 0
甜湯圓、鹹湯圓誰好吃?!「鹹湯圓」湯底配料是美味關鍵!

甜湯圓、鹹湯圓誰好吃?!「鹹湯圓」湯底配料是美味關鍵!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2.17 0
誰該接種流感疫苗?保護力多久?流感疫苗6大疑問整理包

誰該接種流感疫苗?保護力多久?流感疫苗6大疑問整理包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2.17 0
手腳冰冷=心血管健康警訊?  4招暖身又護心

手腳冰冷=心血管健康警訊? 4招暖身又護心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5.02.14 0
幸福的標準不是大小,而是頻率!《原子目標》3個好習慣讓你每天帶著微笑起床,好運一整年

幸福的標準不是大小,而是頻率!《原子目標》3個好習慣讓你每天帶著微笑起床,好運一整年

張念慈 2025.02.13 0
【卡蘿琳Carloine】專利消化益生菌x專利胺基酸海藻鈣,補鈣同時養好菌,雙效搭配健康加倍!高口碑益生菌推薦!嬰幼兒成長「鈣」重要!

【卡蘿琳Carloine】專利消化益生菌x專利胺基酸海藻鈣,補鈣同時養好菌,雙效搭配健康加倍!高口碑益生菌推薦!嬰幼兒成長「鈣」重要!

金亮亮部落客吃喝玩樂趣 2025.02.13 0
鼓勵市民「動愈多、賺愈多」!今年「U-Sport臺北樂運動」好康再升級

鼓勵市民「動愈多、賺愈多」!今年「U-Sport臺北樂運動」好康再升級

PREMIER MEDIA 2025.02.13 0
淺談癌症復發因素

淺談癌症復發因素

斛說針灸學塾 2025.02.12 0
一碗湯圓=一份便當?掌握4招熱量減半!

一碗湯圓=一份便當?掌握4招熱量減半!

女子漾/編輯譚麗敏 2025.02.12 0

熱門文章

汪小菲想帶子女和大S的2/3財產回大陸,需經法院同意!大S事件給我們的法律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