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耳朵硬,說破了嘴也不願意改變,這時的我們更要有溝通的智慧!簡單、具體是關鍵

2023-10-01 20:00

我的健身教練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因為他從來不會強迫我改變,但一段時間後回頭看,我卻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

圖/Pixabay
圖/Pixabay


舉個例子:


有一回我健身完後和朋友約了要去吃肉次方,教練沒有碎碎念說:「不要吃太多喔,不然你來健身房就白來了,最好不要去吃啦,那個重油重鹹對健身沒有幫助啦」,這些正確的廢話,他一句都沒有說!


相反地,他反而跟我說:「你只要記住一個重點,保證你吃得開心,身體負擔又可以減到最少!」


我一聽就來勁了,趕緊問他那重點是什麼?


教練繼續說:「只吃肉,不要吃脂肪,如果你點大塊牛排,白色的地方就是脂肪,那些地方不要吃,其他肉你就安心吃吧!」

圖/Pixabay
圖/Pixabay



我一整個聽進去啊!只要不吃脂肪就好,多好記,多簡單,多具體!少點雪花牛、三層肉、五花肉,把雞腿肉的皮去掉,其他肉我就安心地大口吃下去


那天我吃完肉次方,因為幾乎沒有吃到脂肪,回家路上覺得身體挺輕鬆的,沒有吃完大餐後的負擔感,隔天量體重,不僅沒有變胖,還瘦了一公斤,真的太強了!


我這人就是耳朵硬,雖然知道自己體重超標了,吃大魚大肉對身體有負擔,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家人也沒有少在我耳邊碎碎念,但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


健身教練這一招,卻少見地讓我聽進去了,而且還持續照做,這樣的溝通智慧,我一定要學起來

從行為設計學派的角度,專家們強調:「越是複雜的問題,越要找到簡單具體的行動方法!」,如此一來,改變才有機會發生。仔細一想,你就會發現這想法非常實際,因為問題就已經很複雜了,行動方法如果也很複雜,那行動方法就會變成一個新的問題,改變就難上加難了!

圖/Pixabay
圖/Pixabay



前陣子吃飯,朋友跟我提到,她先生因為工作壓力大,每天晚上需要靠追劇舒壓,一看劇就到凌晨四點多才睡,隔天上班精神狀態就不好,同床共枕的我朋友,也被刺眼的燈光影響了睡眠品質


多次和先生說早點睡,這樣對身體不好,但他也是耳朵硬,雖然知道枕邊人說的有道理,但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依然每天不由自主地追劇到深夜

圖/Pixabay
圖/Pixabay



我朋友為這件事苦惱了許久!


後來,我想起了健身教練的智慧,面對耳朵硬的人,要提出簡單具體的建議,碎碎念說一套大道理,反而對方不愛聽,容易聽過就忘,甚至變成吵架!


我們在餐桌上分析許久,想到了一個簡單具體的建議:晚上十一點之後,追劇一小時必須休息十分鐘!


就只有這個建議,一來是為了讓眼睛可以休息,二來手機會著迷就是一直有聲光效果的刺激,休息十分鐘的時間,說不定刺激一中斷,自然而然就睡著了!


因為建議很簡單具體,所以朋友的先生聽進去了,果然!從開始執行那天起,先生幾乎都在凌晨一點前就睡著了!目前效果很好,希望能夠持續下去


你的家人、朋友、同事或主管,是不是也耳朵很硬呢?每次你真心誠意地提出建議,對方卻總是聽不進去,我們一起來個逆向思考,不要再給他很多方法,只給對方一個簡單具體的建議,他聽進去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喔!

熱門文章

全辦公室都在抓小強?同事桌上放了這個,蟑螂竟然全跑去他那!妳的桌子是不是也中標?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醫急喊:新冠高峰將至「天選之人」全破功!一文看懂症狀差異+6大防疫關鍵

醫急喊:新冠高峰將至「天選之人」全破功!一文看懂症狀差異+6大防疫關鍵

2025-05-23 09:52
新冠就診數連續6周上升,門急診就診1萬9097人次,雙雙寫下今年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冠就診數連續6周上升,門急診就診1萬9097人次,雙雙寫下今年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新冠疫情急速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通報,全台單週(5/11~5/17)已有1萬9097人因新冠症狀就診,為近月以來最高紀錄。專家預估,本波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中下旬,屆時單週就醫人次可能突破5.5至6.5萬人次,醫界直言:「這波不只是復燃,是猛烈反撲。」

更令人警覺的是,這次疫情不再「挑人」,連過去從未確診、堅稱自己「免疫力超強」的「天選之人」也紛紛中鏢。臨床觀察顯示,病毒傳染力極強、發病速度快,甚至引發家庭群聚感染潮,民眾防疫意識若再鬆懈,恐難以抵擋這一波強勢攻擊。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診間實錄:鐵齒患者當場崩潰「我從沒得過啊!」

耳鼻喉科醫師丁孟昌近日在Threads分享診間實例。一名自稱「從未確診」的女患者,因發燒喉嚨痛就診,堅信自己是「天選之人」,甚至懷疑只是天氣變化導致感冒。未料快篩結果顯示陽性,看到兩條線的當下,她忍不住驚呼:「怎麼可能!我都沒中過耶!」

丁孟昌強調,這不是個案,近期已接連出現許多首次確診的民眾,「這波新冠傳播力強,絕不能再鐵齒!」他也提醒,無論過去是否染疫過,只要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務必盡早快篩與就醫。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不是一般感冒!3大症狀區辨新冠,速度超快、傳染超強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則指出,這波新冠主要由JN.1變異株主導,傳染力與發病速度皆遠超以往。他提出新冠與一般感冒的3大區別:

1.症狀爆發快:短時間內快速出現發燒、喉嚨劇痛、咳嗽、多痰與極度疲倦等症狀。

2.病程拖長藥效弱:服用感冒藥效果不佳,常需數日甚至一週以上才見改善。

3.傳染力極高:個案常見「一人確診、全家陸續中標」,群聚感染明顯增加。

張益豪補充,有患者還會出現嗅覺與味覺異常、腸胃道不適等後遺症,症狀複雜難預測,並呼籲民眾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A流+B流+新冠三合一快篩,一次檢查三種病毒更有效率。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醫師呼籲:接種疫苗、強化免疫力 6招守住健康防線

張益豪進一步提出「防疫三大招+生活三小招」,呼籲全民重啟防疫日常,築起社區防護網:

新冠肺炎防疫三大招(防線基礎):

1.勤洗手:避免手部病毒經口鼻進入體內,效果勝過酒精消毒。

2.戴口罩:特別在醫療院所、密閉空間、公共運輸等高風險場域。

3.接種疫苗:接種新冠JN.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機率,亦建議搭配流感疫苗、百日咳等疫苗增強防護。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肺炎防疫三小招(健康習慣):

1.微隔離行為: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區,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2.規律生活與運動:提升身體免疫力與自我修復力。

3.補充營養素:攝取維他命C、鋅、益生菌,亦可搭配百里香、生薑、魚腥草等草本強化體質。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醫界齊聲示警:病毒性格大變、免疫逃脫力更強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觀察,近幾週門診明顯湧現大量確診者,每10名就診病患中就有5人確診新冠。除了常見的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咳嗽等症狀,不少患者還合併腸胃不適,而且症狀普遍偏重,「多數人都表示這次真的不舒服」。

胸腔科醫師黃軒指出,2025年版新冠病毒「性格大改變」,不再只是傳統的喉嚨痛或發燒那麼簡單,許多患者症狀類似感冒或腸胃炎,甚至看似輕微、實則危險。他提醒,部分患者肺部可能悄悄出現「毛玻璃變化」,例如嗅覺遲鈍、舌頭發澀、喉嚨癢卻不痛等,都是新型變異株的潛行特徵,須提高警覺。

目前主要流行株為KP.2、JN.1、XBB等「FLiRT家族」變異株,不僅傳染力強,還具備免疫逃脫能力,意即即便曾確診或打過疫苗,仍有再次感染風險。

黃軒建議,出現疑似症狀者可先觀察48小時,若出現呼吸急促、腹瀉不止、持續性頭痛等嚴重情形應立即就醫;即便症狀未惡化,也應在家休息、減少外出、主動隔離,並特別注意身體細節變化,以免延誤病情。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即刻接種疫苗是關鍵

為防堵疫情升溫,疾管署呼籲民眾儘速接種JN.1新冠疫苗,該疫苗為預防中重症最有效方式,目前全台仍有316.9萬劑疫苗庫存,開放滿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因應預約熱烈,官方也宣布將加碼疫苗配送,確保有需求的民眾皆可順利施打。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連假飛日本注意!日本百日咳大流行 醫呼籲:「這件事」沒做完別帶孩子出國

連假飛日本注意!日本百日咳大流行 醫呼籲:「這件事」沒做完別帶孩子出國

2025-05-23 10:19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飛日本注意!端午連假將至,日本成為台灣旅客短期出國首選,不少民眾已經訂好機票、規劃行程。但就在大家開心打包行李準備出發之際,醫界發出最新旅遊警訊:日本目前流行的不是新冠,而是百日咳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日本旅遊中毒者」版主林氏璧日前在臉書指出,日本近期百日咳疫情明顯升溫,甚至比新冠更值得關注。他呼籲計畫前往日本的家庭旅客,特別是攜帶幼兒者,務必先檢查小孩是否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尤其是18個月內嬰幼兒,是重症高危險群,務必小心!」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 Canva

百日咳症狀像感冒 但嬰兒染疫恐致命

根據疾管署資訊,百日咳初期與感冒極為相似,大人通常只會出現鼻炎、輕微發燒、打噴嚏、陣發性咳嗽等症狀,歷時數週後可自行痊癒。但嬰幼兒若感染,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包括肺炎、呼吸暫停、需住院治療,甚至可能致死。

林氏璧指出,「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百日咳重症高危險群」,尤其許多成人或青少年雖無明顯症狀,卻可能成為傳染源,一旦返家與嬰幼兒接觸,風險倍增。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疫苗+基本防疫仍是最強防線

林氏璧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台灣目前規定,嬰幼兒應於出生後2、4、6、18個月各接種一次五合一疫苗(含百日咳成分),並於5歲至入小學前追加Tdap疫苗。若有出國需求,建議確認第四劑完成後再行安排旅程。

他也提醒,除了百日咳疫苗,基本的防護措施仍不能省略:「百日咳經由飛沫傳染,勤洗手、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第一步。」

此外,孕婦與嬰幼兒照顧者若未接種過Tdap疫苗,建議可自費追加一劑,以防止病毒帶回家中。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日本當地民眾:「路上好多人大咳特咳!」

這波百日咳疫情在社群平台上也引發旅客熱議。有網友直呼:「我人在東京,真的超多人一直咳不停!」也有人驚訝詢問:「日本不是早就有百日咳疫苗嗎?」

對此,林氏璧回應指出:「有,但全球在疫情期間疫苗接種普遍中斷,加上孩童疫苗施打率未全面覆蓋,造成疫情後百日咳出現報復性反撲,與麻疹的情況有點類似。」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林氏璧貼出衛福部宣導圖,強調「百日咳和感冒咳不一樣」。圖片來源:fb《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若出現症狀,應儘速就醫、戴口罩隔離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陣發性劇烈咳嗽、咳嗽後臉潮紅、嘔吐等症狀,應立即戴口罩就醫,並確實依照醫囑完成治療與隔離,以防傳染給其他人。

即將出國的旅客,除了注意當地氣候變化與防曬,更不能忽略「非新冠病毒的流行疫情」。林氏璧最後也提醒:「就算不是新冠,咳嗽傳染一樣要防,別輕忽了!」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下面羊死了、打炮哥...【金城國中考題爭議】國教盟提四大訴求:要求教育部公布調查結果

下面羊死了、打炮哥...【金城國中考題爭議】國教盟提四大訴求:要求教育部公布調查結果

2025-05-12 13:42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九年級健康與體育段考考卷日前被揭露出現「精液豆漿」、「綠茶婊」、「六九式傳染」等大量不雅字眼,引發社會關注與教育界震撼。國教行動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此事件不僅為教師個人失職,更凸顯台灣性教育師資培訓不足的體制性問題。

教師為科班出身 仍出現命題爭議

根據公開資料,出題的翁姓教師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具性教育相關背景。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考題部分內容來自康軒版《健康與體育》課本單元「青春『性』福頌」與「性病防護網」,但實際命題內容已脫離教材原意,反映師資專業訓練不足與教學判斷失衡。

王瀚陽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15至19歲青少女梅毒感染率十年間上升53倍,青少年淋病感染率則在12年間攀升7倍。他強調,當具專業背景的教師仍出現不當命題,恐讓錯誤價值觀透過教育系統直接影響學生,進一步造成公共健康與心理教育風險。

金城國中不當考卷爭議延燒,據了解,出題的翁姓老師今天起請假,靜候調查。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城國中不當考卷爭議延燒,據了解,出題的翁姓老師今天起請假,靜候調查。記者蔡家蓁/攝影

調查顯示學生認為校園性教育失衡

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公布2025年全國青少年十大關注議題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師長教導正確性觀念與尊重」列為國中生第三大關注議題,第七名則為「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價值觀」。

她指出,許多學生反映校園性教育內容不足、方式不當,甚至有學生表示:「這次的考題,就是老師平常上課的講法。」「幽默也有界限,當考題出現『綠茶婊』等羞辱性詞彙,等同傳遞錯誤價值觀,對正處於自我認同發展階段的國中生影響深遠,絕對不能容忍。」

李雨函認為,從過去台大經濟系性別歧視事件到此次命題爭議,顯示錯誤觀念已在教育現場持續擴散。

性教育課時不足 學會籲補強師資專業

台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指出,把「性」當成低俗玩笑的戲謔方式,充滿性別歧視、嘲弄、貶低,完完全全背離了「性教育」以愛和尊重為基礎的核心價值。

現行國中健康教育每週僅有1節課,三年總課時不到20小時,內容需涵蓋性別平等、性病防治、網路安全等多元議題,師資培訓若無法跟上,恐難應對實務需求。

她呼籲教育部正視師資養成過程中性教育專業訓練的缺口,應加強在職進修機制,並建立具備認證機制的專業教學資源,確保性教育內容正確、適齡、具尊重性。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試題出現不雅字眼。考卷示意圖。圖/AI生成

家長群組炸鍋 痛批「不雅詞彙能進考卷,正規教育卻不見?」

國教盟家長部主任鍾君偉表示,事件曝光後,許多家長在社群平台群組表達憤怒,質疑學校未落實審題機制,反而讓具爭議性的字眼出現在段考考卷中。他指出,部分家長反映多年來校內性教育內容偏少,甚至避談,卻在考卷中看見粗俗詞語,感到難以接受。

鍾君偉認為,這樣的落差將導致學生混淆性知識與性戲謔的界線,削弱性教育本應具備的認知與預防功能。

教育團體四大訴求 盼系統性改善

針對金門金城國中考題事件,國教行動聯盟提出四項具體訴求,呼籲教育部與金門縣政府儘速處理並公布結果:

1.立即公開調查報告與處分結果

2.檢討師資培育制度,建立性教育專業認證機制

3.納入家長參與課程設計與監督機制

4.建置青少年性健康資源平台,補足家庭與校園教育落差

國教盟表示,性教育不是單一學科問題,而是橫跨健康、倫理、法治的教育議題,應從體制層面全面檢視與強化。

目前該案仍在調查中,金門縣教育處與教育部皆表示將依法依程序進行後續處理,教育部亦承諾將加強教師性平教育及命題素養,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 【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新冠疫情升溫恐破20萬!1月大嬰兒成重症患者 醫籲:3症狀快篩+接種疫苗保命關鍵

新冠疫情升溫恐破20萬!1月大嬰兒成重症患者 醫籲:3症狀快篩+接種疫苗保命關鍵

2025-05-28 08:43
疫情、新冠、生病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疫情、新冠、生病示意圖。女子漾AI製圖

國內新冠疫情快速升溫!最新一週全台新冠就醫人次暴衝至41,402人,暴增113%,不僅創下今年新高,更出現年僅「1個月大」的嬰兒重症送醫。疾管署示警:疫情高峰恐在6月底到7月初爆發,單週恐突破20萬人就診!隨著端午連假將至,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新型變異株,不只是老人,連嬰幼兒也難逃重症風險。醫師疾呼:三大警訊快快篩、未打疫苗者務必盡快補齊!

1個月嬰兒成重症案例 近9成重症患者未打疫苗

疾管署統計,自2025年起,國內累計已有432例新冠併發重症,66人死亡。多數為65歲以上長者或有慢性病史者,近9成皆未接種本季JN.1疫苗,再次凸顯疫苗保護力是阻止重症與死亡的關鍵。

令人警惕的是,最新一週重症通報中,出現年僅1個月大的嬰兒染疫重症,突顯本波疫情對嬰幼兒族群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民眾可主動快篩或到診所進行三合一快篩,提高診斷準確率。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眾可主動快篩或到診所進行三合一快篩,提高診斷準確率。聯合報系資料照

三大典型症狀出現=高度懷疑新冠

新冠與一般感冒的症狀類似,許多民眾難以區分,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指出,相較於感冒,感染新冠後服用症狀緩解藥物後效果不明顯,且症狀來得又快又嚴重,譬如突然發燒且所有症狀「齊發」,甚至同時出現腸胃道症狀,新冠傳染力比一般感冒強,很容易一人生病、全家遭殃。

這波新冠病毒症狀來得快、強度高,張益豪提供臨床上最常見的三大症狀:

1.突發性高燒

2.極度疲倦、渾身無力

3.喉嚨劇痛,連吞口水都困難

張益豪提醒,若出現上述症狀且服藥無效、仍持續感到虛弱,應高度懷疑是新冠病毒感染,建議儘速快篩或前往診所進行「A流+B流+新冠三合一快篩」,以利及早診斷、即時治療。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LP.8.1與NB.1.8.1變異株來襲 傳染力與逃脫力更強

目前國內流行株以NB.1.8.1為主,與中國、香港、泰國一致;全球整體陽性率上升,亞洲疫情同步升高。疾管署指出,變異株LP.8.1、NB.1.8.1屬Omicron FLiRT家族,傳染力強、免疫逃脫力高,連已接種疫苗或曾感染者也可能再次染疫。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生病、新冠肺炎、防疫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防疫3建議:口罩、疫苗、快篩不能少

隨著端午連假將至,旅遊、聚會頻繁,民眾更應加強防疫習慣,避免群聚造成病毒快速傳播。疾管署建議:

1.進出醫療院所、大眾運輸、人潮擁擠場所應配戴口罩

2.有症狀者(發燒、咳嗽)應留在家中休息,5日內持續戴口罩

3.民眾可主動快篩或到診所進行三合一快篩,提高診斷準確率

張益豪醫師也補充,日常保護還包括勤洗手、規律作息、適當運動與補充營養素(如維他命C、鋅、益生菌等),有助於強化免疫防線。

疫苗接種資源充足!50歲以上、免疫低下者快補第二劑

根據疾管署資料,台灣JN.1新冠疫苗累計接種人數已達215.7萬人,但重症個案中近9成為未接種者,令人擔憂。

疾管署呼籲:

1.6個月以上、未接種者應盡快接種第1劑

2.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已接種1劑且間隔180天以上者,應補打第2劑

目前全台疫苗庫存仍有312.8萬劑,資源充足、接種方便;除了疫苗,疾管署亦備妥充足抗病毒藥物,以應對重症與高風險感染者的醫療需求。

快篩+接種 避免一發不可收拾

這波疫情並非「輕症Omicron」就可輕忽,從年僅1個月嬰兒重症個案可見,病毒對所有年齡層都可能帶來嚴重威脅。醫界與疾管署一致強調:

「接種疫苗+症狀快篩+自主防護」是阻擋疫情惡化、保護自己與家人的最有效手段。更多防疫資訊與疫苗預約院所可查詢疾管署官網:https://www.cdc.gov.tw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往下滑看更多精彩文章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2025-05-28 09:12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急速升溫,光是上週全台就醫人數就突破4.1萬人次,較前一週暴增113%,不少人急著想確認自己是否染疫,卻發現市面快篩買不到,只好翻出家中「壓箱寶」——過期快篩試劑。那麼,這些過期的快篩還能用嗎?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關鍵在「C線」:顯示正常可參考,消失則無效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過期快篩試劑「並非完全報廢」,只要試劑中的「控制線(C線)」仍有清楚顯示,就還能視為堪用。若C線未出現,就表示此快篩品質不穩,結果無法採信。他提醒,C線正常=快篩有效,C線消失=快篩失效,這點非常關鍵。

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小兒科醫師林哲民提醒,雖然官方不建議使用過期產品,但若急需自篩也可參考以下3大原則,避免誤判、延誤就醫:

1. 控制線C線沒出現=完全失效

使用快篩時,第一步務必確認「C線」(控制線)是否顯示。這是試劑運作是否正常的指標。**若C線沒出現,結果無論是否顯示T線,都完全不可信!這代表快篩條已失效,請勿解讀為陽性或陰性。

2. 結果為陰性,不能全信

若快篩顯示C線有、T線無,即結果為「陰性」,也不能百分百排除感染可能。林醫師指出,過期快篩較容易出現「偽陰性」,症狀明顯者不應掉以輕心,建議應儘早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

3. 結果為陽性,有高機率確診

若快篩顯示兩條線(C線+T線)皆明顯,雖然試劑過期,但仍有高度機率為陽性結果。建議民眾當作確診處理,並盡快就醫,同時也可考慮使用有效期限內的試劑再次檢測確認。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疾管署:過期半年至一年內仍可參考,但慎防偽陰性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回應,雖然官方不鼓勵使用過期試劑,但在臨床觀察中,過期6個月至1年的快篩試劑,仍有相當程度準確性,尤其症狀明顯者常能驗出陽性。不過他強調,過期試劑「最可能出現的是偽陰性」,若症狀持續建議就醫,不宜完全依賴篩檢結果。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三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快篩結果陰性也應就醫

張益豪醫師指出,若出現「突發高燒、極度疲倦、喉嚨劇痛」等三大症狀,又合併黏稠痰液、全身不適,極有可能為新冠感染,即便快篩結果陰性,也應考慮是否偽陰性,並儘速就醫確認。

此外,由於新冠症狀與流感高度相似,醫師提醒,若懷疑自己感染,也可至診所進行「三合一快篩」,一次檢驗新冠病毒與A、B型流感,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期。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民眾快篩買不到怎麼辦?醫師:壓箱寶別急著丟!

隨著疫情上升,不少藥局與超商面臨快篩供應緊縮,甚至有里長在社群媒體發文徵求快篩。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指出,其實不少過期試劑依然堪用,只要C線能正常顯示,就可以當作輔助工具;他強調:「過期6個月甚至更久,只要保存良好,還是能使用。」

衛福部食藥署也表示,近期快篩已加速增產,目前每週產量可達疾管署估需量2倍以上,並擴大鋪貨至藥局與超商。民眾可上疾管署「新冠最新防疫專區」查詢販售據點。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新冠疫情、新冠肺炎、快篩、生病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防疫最後一哩路:補打疫苗仍是關鍵

疾管署提醒,面對這波疫情,仍建議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JN.1疫苗,尤其65歲以上長者與慢性病患者,更應完整接種兩劑。目前國內公費疫苗庫存超過300萬劑,接種資源充足,民眾可就近安排接種。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最新文章

北部粽、南部粽熱量誰更高?粽子可以放多久? 營養師:超過「這小時」就會壞!

北部粽、南部粽熱量誰更高?粽子可以放多久? 營養師:超過「這小時」就會壞!

#粽子 #脂肪 #體重

潮健康 2025.05.29 3
長期鼻塞不一定是過敏害的?「鼻中膈彎曲」讓口臭、鼻出血恐接踵而至

長期鼻塞不一定是過敏害的?「鼻中膈彎曲」讓口臭、鼻出血恐接踵而至

#過敏 #節氣 #睡眠品質

潮健康 2025.05.29 6
從《忘了我記得》學習!照顧父母的最後一哩路:7個實用指南,讓愛不留遺憾

從《忘了我記得》學習!照顧父母的最後一哩路:7個實用指南,讓愛不留遺憾

#忘了我記得 #信託 #療癒 #穿搭 #劉若英 #長照服務 #失智 #謝盈萱 #秦漢 #台劇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5.28 48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還能用嗎?醫師揭:「過期快篩3大判斷法」這樣用才有效

#喉嚨 #新冠肺炎 #過期快篩 #新冠升溫 #新冠快篩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5.28 723
新冠疫情升溫恐破20萬!1月大嬰兒成重症患者 醫籲:3症狀快篩+接種疫苗保命關鍵

新冠疫情升溫恐破20萬!1月大嬰兒成重症患者 醫籲:3症狀快篩+接種疫苗保命關鍵

#發燒 #病毒感染 #喉嚨 #年齡 #新冠肺炎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2025.05.28 740
無明顯症狀卻會危及健康!女孩注意:這「四大婦科檢查」絕對要做

無明顯症狀卻會危及健康!女孩注意:這「四大婦科檢查」絕對要做

#網路聲量 #分享 #備孕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5.27 16
《忘了我記得》秦漢79歲騎單車 5種適合銀髮族運動推薦

《忘了我記得》秦漢79歲騎單車 5種適合銀髮族運動推薦

#舞蹈 #老師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5.05.27 74
當兔子卡住、蝸牛卻登頂:真正的勝利,是選對舞臺而不是拚命模仿

當兔子卡住、蝸牛卻登頂:真正的勝利,是選對舞臺而不是拚命模仿

#工作職場 #心理勵志 #媽媽 #川普 #情緒勒索

張念慈 2025.05.27 4
學校沒教的事:社會新鮮人的財務起手式

學校沒教的事:社會新鮮人的財務起手式

#工作職場 #新鮮人 #理財 #潛意識 #心理諮商

Genie|覺知理財|潛意識金錢覺察引導師 2025.05.26 40
夏日炎炎,寫作靈感銷聲匿跡

夏日炎炎,寫作靈感銷聲匿跡

#夏天 #咖啡 #避暑

蒔緣 2025.05.26 2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