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16:51
地瓜嗓さん
金馬最佳紀錄片入圍討論:電影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人對「影評」的功能與價值產生了分歧。有些人認為,身為專業影評人應該專注於技術、架構、風格與類型的分析,並將評論從意識形態中抽離,以彰顯專業性與精英品味。然而,若真如此,美國影評大師羅傑·埃伯特(Roger Ebert)、法國電影理論巨擘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甚至是評論家出身的名導尚-呂克·高達(Jean-Luc Godard),或許都會氣得從墳墓裡跳出來。
早在1970年,高達便在《殘像》的39條綱領中,清晰地展現了1960至70年代歐洲左派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堅決反對抽象化與形而上學的世界觀,轉而提倡基於物質現實的辯證分析。這些條綱看似艱澀、硬核,卻揭示了電影創作與評論必須介入現實的深層責任。
有趣的是,當我們回望今天(2024年),這樣的責任似乎更多地落在了紀錄片的肩上。儘管也有些劇情片,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法,來呈現對現實的看法,但它們不見得可以觸及或面對現實問題。例如今年的《餘燼》,它甚至在缺乏充足證據的情況下,以虛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它的技巧似乎也沒有高超到可以模糊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界線,以達到想要的顛覆或嘲諷的效果。儘管這一切都是被設計、彩排、拍攝及重新演繹的,但是導演似乎遺忘了電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觀點的力量。
相比之下,今年的紀錄片卻不曾退縮,反而以更加堅定與銳利的方式直面現實,回應我們身處的社會與土地。紀錄片揭示了那些我們曾無視或被遮蔽的真相,猶如一道濾網,過濾掉日常生活的雜質,讓我們得以暫時想像出品味一口「純淨山泉水」的甘甜。然而,這些嘗試能否持續,仍令人懷疑。正如《青春(苦)》的映後討論所言:「紀錄片改變不了什麼。」或許,高達當年便已對戰鬥電影的計劃感到失望,認為這一努力終將徒勞無功。
但真的徒勞嗎?也許,將現實記錄下來,就是改變的開始。當觀眾透過影像產生想像,下一步可能便是行動,安裝一台屬於自己的「淨水器」。那些因物質限制而受困的想像,或許正等待影像逐一解放。當然,仍有許多人無法改變喝髒水的命運。
======================================
➊《雪水消融的季節》
紀錄片是否必須承擔某種責任?是否必須成為某個族群的代言人,或替某種立場挺身而出?在《雪水消融的季節》中,我們見到的不是國家或民族宏觀敘事的壯麗,而是隱秘而私人的記憶角落。然而,這些微小個體的記憶卻能產生如山般的震撼,其情感張力絲毫不遜於宏大議題。透過導演與逝者之間強烈的情感連結,我們幾乎能感受到屏幕上寒冷與麻木的氣息,彷彿那年喜馬拉雅山永不停歇的大雪,將所有情感與話語冰封於其下。唯有踏入失落的現場,低聲吟誦逝者留下的文字,才能觸及那些曾經存在的生命痕跡。
《雪水消融的季節》以其超越紀錄片分類的創作風格,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敘事可能性。影片融合了訪談的真實性和人物紀錄的抽象性,透過宸君與聖岳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充滿遺憾與追憶的畫卷。導演將宸君的照片、聊天紀錄、信紙、錄音、甚至她喜歡的電影片段交織在一起,讓宸君的形象既具體又模糊,既活在過去,又延續在當下。片中最為動人的,是導演帶著鏡頭回到那場山難的現場。這一段還原的意圖並非只是提升影片的價值,而是一次情感的召喚——導演希望藉此靠近那個已經離去的世界,重新模擬一場未曾完成的告別。
影片還巧妙地利用文字的回聲,構建出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敘事結構,讓尼泊爾這片土地變成了一座「活記憶」的容器。觀眾彷彿置身於靠近靈魂的邊界,然而,無論如何努力探索死亡的終點,我們始終無法真正接近或理解它。這也說明了文學和影像的局限性:文字並非不朽的盾牌。正如《生之敵》中所暗示的,生命中的敵人從來不是在我們準備好時才出現,文字亦無法真正跨越死亡的屏障。
但我們仍然選擇繼續寫作,繼續拍攝,這正是生命中最具力量的地方。
➋《XiXi》
從人妻到人母,從女兒到母親,XiXi的生活隨著身份的轉換,不斷地被重塑與解構。導演將自身與阿嬤的情感交融,將XiXi與母親、XiXi與女兒的關係層層編織,以交錯世代的敘事視角,串聯起身邊的亞洲女性。她們的時代、經歷,乃至靈魂,在影像中交匯,漸漸揭示一個共同的命題:XiXi所渴望的自由,不僅僅是「個人」的解放,而是一場針對整個女性群體的抗爭與呼喚。
然而,XiXi面對的不僅僅是性別的限制,還有來自地域與文化的深層困境。她的跨國婚姻讓她身處於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間,而這些差異在她向母親坦白被性侵的經歷時,達到了震撼的高點。母親那近乎冷漠的回應:「我們小時候都有被性侵過啊。」所展現的,不只是個人的無助,而是整個社會對女性創傷的普遍化與麻木不仁。這種扭曲的背景,成為XiXi生命中難以愈合的傷口,而這些傷痛,可能是她的法國丈夫無法真正理解的。
該如何阻止這種病態在一代代人之間傳播?XiXi有時選擇逃離,有時選擇直面。她清楚地知道,女兒是一面鏡子,讓她不得不直視那些過去不願承認的傷口。然而,那些疤痕過於深重,痛苦無法被簡單解釋。社會卻往往用「溫、良、恭、儉、讓」這種道德化的暴力框架,簡化了問題的表面對錯,而忽視了背後更深的惡——那些社會不願言說、男性無法看見的恐怖。
儘管XiXi並非一個「完美的母親」,但這是否意味著她就該失去追求自由的權利?為何男人的自由能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女人的自由卻必須遭受質疑?XiXi對自由的渴望是真實的,她對女兒的疼愛是真實的,她對自身的矛盾與掙扎也是真實的。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過濾社會框架的雜質,更應該給女性與男性同等的容器,盛裝同樣的水量,再去評判誰的水質更清澈。
➌《青春(苦)》
如果我們喝的是可以自由選擇的過濾水,那麼《青春》系列中的年輕人所喝的水,則是由政府計劃和限制所決定的。他們無法選擇水質,也無法分辨乾淨和髒污的差異,因為對他們而言,只要有水喝,已經是幸運。
王兵攜帶著簡單的攝影機和機載麥克風,深入浙江吳興區織里鎮,耗費超過五年的時間,以「直接電影」的手法進行拍攝,累積了長達2600小時的素材,記錄了這座童裝之都裡農村年輕工人的縮影。影片中有六成的聲音伴隨著縫紉機單調的嗡鳴,令人倍感壓迫。然而,對比那些工廠裡的人,他們每天需要在這樣的聲響中忍受13至14個小時的勞動,我們坐在戲院裡僅僅兩三個小時,已經是無比幸福。
這些農村孩子看似比計劃經濟時代的農工們多了一些生活和工作的選擇,然而這些所謂的「自由」其實被引導得極具侷限性。在織里鎮,運氣好的時候,工人們可以圍在一起討論單件工資,依工序的繁複與老闆議價;而在運氣差的時候,討價還價無果,他們只能接受遠低於過去的工資。生意興隆時,老闆可能說:「錢在我手裡,我想給就給。」甚至不允許工人們多休息一晚;而生意不好時,老闆乾脆攜款逃跑。在這裡,合約如同廢紙,政府漠視或推諉責任,若介入調解,往往是直接沒收工資,再隨意給幾百塊打發村民。即使報案,警方的行動也只是敷衍了事,甚至濫抓無辜以顯示「辦事」。
最令人震撼的是一位來自安徽的打工仔分享的經歷。他回憶有一名男孩被帶到派出所後不斷喊冤:「我什麼都沒幹,抓我幹什麼?」然而,真相在派出所並無意義。男孩遭到警察用腳踢,直至全身是血、牙齒斷裂。這位打工仔也曾遭遇相同的對待,太陽穴被警察用腿重踢,他當場失去意識。「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不知道裡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你再有錢,沒有權,照樣沒用。」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工人逐漸看清現實:即使在自由市場經濟的表象下,中國依然逃不過「人吃人」的本質。有本事的人跳槽換廠,無法改變的人只能留在原地。而即使換廠,這種剝削的循環依然如影隨形。「你不知道這日子有多苦。」工人們的苦只能通過段子來消解:「多錢多用,少錢少用。」或者「有錢接新娘,沒錢就等死。」當這些話再也無法帶來釋放,他們便將注意力沉浸於手機,寧可挨餓也不願面對手機沒電的絕望。
透過王兵的鏡頭,我們得以窺見中國底層現實的全貌,才發現陸劇裡的美好生活和新聞裡的繁榮景象,只是一張經過精心設計的面具。儘管《青春(苦)》的影像無法直接改變這些現狀,但它揭示了一個更加深刻的問題:中國經濟改革,成為了「世界工廠」,中國人卻真正得到了什麼?這部紀錄片不是解答,而是將這份疑問拋給觀眾,讓我們重新思考自由、權力與人性在這片土地上的真正含義。
➍《種土》
「台灣農業的狀況就像是進了加護病房,然後裝上了葉克膜。」
「土」出了問題,農民賺不了錢。但是養一個土,要十幾年的時間,投入有機農業,則需要花上一輩子。生活已經夠痛苦了,誰又願意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阿仁就是這樣的憨人,離開了待了10年的竹科,帶著一家四口來到堆肥場,每天撿垃圾。他不只是想要豐收的作物,他還想改善土壤。別人用「乾淨的土」,他用「濁土」,把別人眼中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東西。儘管這件事很困難,但是他變得很快樂,因為理想跟事業結合起來就是完美的事。
然而,「天公不疼憨人」。阿仁和友人培養的鳳梨儘管大豐收,卻始終敵不過市場機制,陪了好幾千萬。阿仁崩潰了,消費者離他們太遠太遠。每天撿垃圾、抓垃圾、養土、施肥、採收、包裝,才可以將作物賣出,這樣的辛苦只有身處其中才能完全體會。
與其說這是一部提倡環境保護的「自然紀錄片」,我覺得它更像是一部講述追夢的「人物紀錄片」。阿仁的失落,是現場的觀眾都可以感同身受的痛苦,那是用好幾年的青春歲月換來的。我們都知道,阿仁的身上扛著的除了有無數頓笨重的土,還有無數頓來自城市的垃圾。唯一讓他撐下去的,就是「種土」的初衷。遇到了問題,他就想辦法研究、遇到了技術限制,他就想辦法研究並發明新的機器。阿仁的內心再怎麼強大,卻還是敵不過這個社會。儘管結局卻一點都不勵志,但我們更可以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真實。
在影片中,導演巧妙地加入了繪本動畫,為嚴肅的議題注入一絲詩意,讓觀眾在緊繃的氛圍中得以稍作喘息,同時激發對這片土地全新的想像與共鳴。其中一段動畫描繪樹上長出塑膠的情景,完美呼應了阿仁的一句話:「彷彿這些垃圾(塑膠)都有了生命。」這一刻,荒誕與現實交織,將人們對環境的思考推向另一層深度。
此外,導演以高超的空拍技術帶領觀眾俯瞰整片棗園的全貌,細膩捕捉土地的肌理與生命力,讓我們對這片曾經的樂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觸。而當楊大正的歌聲響起,溫暖的旋律與影像共鳴,我不禁被這份情感的洪流所牽引,深深感動於這片土地與人的連結。
而我也開始思考著,明明這個世界上已經有這麼多提倡環保的紀錄片、也有許多環保團體正在為台灣的環境努力著。回想當年,《正負2度C》、《看見台灣》沒有一部的感動是假的啊......但為什麼大家還是離台灣的農業那麼的搖遠?垃圾無窮無盡,塑膠無所不在,這些責任都太沈重了,卻沒有人看見、也沒有人在乎,就像阿仁說的:「連觀音媽都累了,離家出走。」。
最後,阿仁和安和哥進行了對談,他似乎領悟了這一切,大地是無情的,有感情的是人類,但萬物是平衡的,總有一天好事終究會發生。透過安和哥的清靜經,我們理解了農民的信仰,也理解了先人的智慧,我們理解了土地,也理解了人類。
❺《由島至島》
廖克發以長達5小時的紀錄長片,深入挖掘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隱藏的二戰記憶,再次展現了他的驚人氣魄與執著。作為一位馬來西亞籍導演,他的視角尤為獨特。在台灣這片始終強調自由和平等價值的土地上,廖克發的作品所蘊含的控訴力量變得格外深刻,幾乎無法忽視。
這次,廖克發幾乎調動了一切紀錄片手法,為觀眾構建了一場多層次的歷史追溯。他以集錦片的形式,將檔案畫面、歷史新聞匯聚呈現,重現台灣和東南亞的戰時記憶;同時,輾轉於台灣、日本及東南亞各地進行訪談,透過深刻的諷刺揭示加害者對自身行為的冷漠與麻木。更令人驚豔的是他在影像上的細緻處理——獨特的攝影風格、精準的燈光運用,以及鮮明的色彩選擇,不僅賦予影像美學價值,也讓觀眾感受到當時村民與台籍日本兵的心聲與掙扎。
如此層層堆疊的敘事手法,讓影片在強烈的立場和情感渲染之外,依然保持著理性的說服力。隨著一個個證據浮現,觀眾被引領至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我們台灣人,也可能是歷史的加害者嗎?我們的受害者身份是否足以掩蓋曾經的傷害?當這樣的衝突在內心浮現,我不禁意識到,自己也正步入了《福田村事件》中居民的心理狀態——當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角色重疊,歷史的複雜性被無情地攤開。這正是歷史敘事中最尖銳的一面,而片面的教育與敘事,則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認知失調。
所幸,台灣當下的價值正體現在開放討論歷史錯誤的勇氣之上,而非限制受害者的聲音。這也是為何《由島至島》成為今年最能代表台灣精神的一部紀錄片。它不僅滿足了策略性紀錄片的條件,更用精準的敘事將新的視角傳遞給台灣觀眾。影片將台灣的歷史雜質毫不掩飾地呈現出來,不是單純地進行自我檢討,而是促使觀眾更全面地理解這片土地的的全貌。這部作品的意義,足以令它成為今年的最佳紀錄片。
======================================
然而,我個人最喜愛的仍然是顛覆形式的《雪水消融的季節》。這部作品超越了紀錄片的傳統框架,重新定義了我對紀錄片的想像,更讓我對周遭環境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感知。儘管如此,今年的每一部紀錄片都值得被細細品味。若有機會,我誠摯希望大家能到院線或平台欣賞這些作品。它們不僅展現了多元的視角,更教會了我們「如何看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