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08:30
陳韋蓁
體貼,別只給別人,也留一些給自己
從小,我就是個懂事又貼心的孩子。我知道要把自己管好,不讓長輩操心;也習慣觀察大人的情緒,做些討人歡心的事。
長大後,這樣的習慣延續到人際關係中。我總是優先考慮別人的需求,把自己的感受擺在最後。久而久之,我發現,明明一直在付出,卻換來滿腹的委屈與失落。
在一次的工作坊裡,我看到自己把「體貼」放得好大、好重,彷彿只要我不斷給予,關係就會順遂、世界就會和諧。但內心深處的委屈、孤單、憤怒,卻無處發洩。
有一次,我因為忙著幫別人處理問題,壓縮了自己的時間,甚至推掉自己原本期待的計畫。當事情告一段落,我獨自回到家,坐在房間裡,心裡有個聲音突然冒出來——「如果我總是這樣委屈自己遷就別人,那誰來顧及我的感受?」
這句話像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一直忽略的角落。原來,我不是不需要被照顧,而是我從來沒有允許自己去要、去表達。
當下,我才驚覺,這個世界不會因為我犧牲自己就變得更好。
真正的關係,不該是單方面的遷就,而是雙向的理解與尊重。
資源(特質)是屬於你的,你是主人,你可以選擇用或不用,或者怎麼用。體貼不該是負擔,而是我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如何運用的力量。從那一刻開始,我決定拿回一部分的體貼,用來善待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