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1:07
女子漾/編輯張念慈
年薪不到這數字就免繳稅?2025 報稅懶人包:怎麼繳、怎麼省?稅額怎麼算?一篇解答


2025 報稅時間延長至 6 月 30 日
原訂5月1日至5月31日的報稅期間,因應美中關稅調整影響,財政部宣布延長申報及繳納期限至6月30日。
民眾自4月28日起即可查詢所得與扣除額資料。若想參與首波退稅,需於5月12日前以紙本試算書面回覆,或於6月30日前完成網路申報。首波退稅時間為 2025 年 7 月 31 日,維持不變。



誰可以免報稅?免繳稅?一表看懂門檻
根據財政部公告,若納稅義務人與其配偶、扶養親屬全年總所得未超過以下標準,即可免辦申報。
年所得門檻如下:
單身免報稅:22.8 萬元以下
與配偶合併免報稅:45.6 萬元以下
單身免繳稅:44.6 萬元以下
單身租屋族免繳稅:62.6 萬元以下
雙薪家庭(無扶養):89.2 萬元以下
雙薪家庭+兩名幼兒:146.1 萬元以下
提醒:即使符合免報資格,若你有可退稅的「扣繳稅額」或「抵減稅額」,也要申報才領得到!

報稅方式怎麼選?電腦、手機、紙本一次懂
財政部提供四種報稅方式,你可依設備習慣與便利性選擇:
1.電腦報稅:使用自然人憑證、健保卡(含讀卡機)、電子憑證、行動認證、戶號+查詢碼或行動自然人憑證登入系統。
2.行動報稅:下載「財政部手機報稅」App,適合習慣用手機的族群。
3.二維條碼報稅:於電腦填寫申報資料後產出條碼,列印後親送國稅局。
4.紙本報稅:填妥紙本報稅書並檢附相關資料後,以郵寄或親送方式遞交。
提醒:報稅完成後,請再次確認上傳資料是否成功,避免系統未成功送出而影響退稅時程。

選「標準」還是「列舉」扣除額?怎麼最省稅?
「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2 選 1,申報戶所有成員可適用的列舉扣除項目金額總計,如果超過標準扣除額,就要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哪個對自己有利就選哪個!
今年免稅額調升至每人 9.7 萬元(70 歲以上直系尊親屬為 14.55 萬元),標準扣除額也同步上調,申報時直接扣除,不用附證明文件。
1.單身:13.1 萬元
2.與配偶合併:26.2 萬元

「列舉扣除額」為5項金額加總,包含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及購屋借款利息;申報時須附證明文件,但依國稅局提供查詢的資料申報可以免附(購屋借款利息除外)。




2025 特別扣除額整理
⠀這8項特別扣除額,只要符合條件就能適用扣除:
1.薪資所得:21.8 萬元
2.身心障礙者:21.8 萬元
3.長期照顧:12 萬元(符合長照失能條件)
4.財產交易損失、教育學費、房租支出、儲蓄投資等也有明確額度上限

提醒:需要檢附證明文件嗎?
1.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申報時直接扣除,免附證明文件。
2.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房租支出、教育學費:須附證明文件,但如果依國稅局提供查詢的資料申報,可以免附。
2025稅率與級距變化一次整理
⠀稅率級距(綜合所得淨額)調整如下:

計算稅額怎麼算?從「所得淨額」到「應繳稅額」3 步驟搞懂
步驟一: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所得淨額 = 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 所得包含:薪資、利息、租金、退休金、股利、權利金、競技獎金等
✦ 扣除額包含:
【免稅額】:每人 9.7 萬元(70 歲以上 14.55 萬元)
【標準扣除額】:單身 13.1 萬元/合併申報 26.2 萬元
【列舉扣除額】:需提供證明,如捐贈、醫藥、生育、保險費等
【特別扣除額】:共 8 項,如薪資、身心障礙、房租、教育學費、儲蓄利息等
【基本生活費差額】:2025年每人21萬元,若所得未達則可差額扣除

步驟二: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 = 所得淨額 × 適用稅率 − 累進差額。想快速算?用速算公式直接代入數字即可,不需逐層累計。
依所得淨額分為5個級距,採累進稅率分段課稅(放心有速算公式):59萬元以內課5%、超過59萬元未逾133萬元課12%、超過133萬元未逾266萬元課20%、超過266萬元未逾498萬元課30%、超過498萬元課40%。

步驟三:計算應繳(退)稅額
應繳(退)稅額 = 應納稅額 - 已扣繳稅額 - 可抵減稅額
已扣繳稅額:例如薪資、股利、退休金已在給付時預扣
可抵減稅額:投資抵減稅額、重購自住房屋、股利抵減稅額等
應納稅額是全年該繳的稅,但有些所得(例如薪資)在給付時就已預先扣繳稅款,所以要再扣掉已扣繳稅額,以及相關可抵減稅額,才是5月報稅要自行繳納的稅額。
若為負數代表你可退稅,但「完成申報」是退稅的必要條件!

扶養親屬怎麼報?列報原則一次懂
1..直系尊親屬:年滿 60 歲可報;未滿 60 歲須無謀生能力
2.子女:未滿 18 歲可報;滿 18 歲需在校、身障或無謀生能力
3.兄弟姊妹:同上
4.其他親屬:須長期共同生活且有扶養事實
若扶養親屬有所得,需併入申報戶所得總額!


報稅常見疑問 Q&A
Q1:如果忘了報稅怎麼辦?
A:若未被查到,主動補報僅需補繳利息;若遭查獲,最高將處以三倍稅額罰款。
Q2:選了標準扣除,事後想改列舉可以嗎?
A:可於國稅局核定前,以書面方式提出更正。
Q3:網路申報資料錯了怎麼辦?
A:只要在申報期間內都可重新上傳;逾期則需補交紙本進行更正。
Q4:身分認證失敗無法登入怎麼辦?
A:可嘗試更換為戶號+查詢碼,或改用其他可支援的認證方式登入。

雖然報稅看似複雜,但其實只要掌握正確工具與資訊,搭配今年放寬的扣除額與稅率調整,許多民眾反而有機會享有退稅優惠。建議提早準備,運用政府提供的線上資源或諮詢專線,報稅就不再是難題。
報稅網站與查詢資源:
官方報稅平台:https://tax.nat.gov.tw
檢附文件查詢:https://gov.tw/8oZ
線上稅務諮詢專線:0800-000-321(市話免費)
「女子漾」網站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