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11:41
葵と純 美味旅行
【汶水茶壽】從鳥巢到稻草編織的文化記憶,茶壽阿嬤一生編出的長壽祝福 @ 大湖觀光產業發展協會
汶水茶壽| 大湖鄉觀光產業發展協會| 稻草編織職人| 傳統工藝文化

在苗栗汶水,80多歲的劉玉英阿婆,
總使雙手長繭,依然每天坐在陽台前,一針一線的細心編織著。
從年輕到現在,她已經編了超過60年~

它是一項技藝,更是小時候記憶裡的保存方式。
隨著第一次的探訪,說明來意後,玉英奶奶很熱情地招待小葵,也開啟了我與茶壽的相識之旅❗

為了這份「平均」,她從不戴手套工作,因為手套會讓她摸不出稻草有沒有平整。
長年下來,手指變形、手臂酸痛,她甚至得靠針灸和保健品來減緩不適,
但她從來沒想過要停下來。
她笑著說:「我就呆呆地做,一年、又一年。」
因為玉英奶奶相信,這樣的手藝不可以失傳❗❗
茶壽的誕生與由來| 從鳥巢到保溫器

獅潭居民利用稻草手工編織,製作人工鳥巢來貼補家用。
隨著養鳥熱退燒,這項編織技術也逐漸轉型, 演變成今天的「茶壽」👍
平凡的小物,卻蘊藏著獅潭的文化傳承與歲月印記。

🍃 什麼是「茶壽」?
茶壽,取其諧音與文化內涵的象徵,來自「茶」字的筆畫意象:
- 「茶」字由「艹(草)」+「人」+「木」三部分組成
- 艹(3劃)+ 人(2劃)+ 木(4劃)=9劃
- 再加上漢字「壽」的象徵數字「99」
- 合起來即為「108」👉象徵極致圓滿的長壽
✨【汶水茶壽】 | 不只是工藝,更是文化的火種

像劉玉英奶奶這樣仍堅守「稻草編織」的在地職人,已經所剩無幾。
奶奶提及,現在願意學這些老技藝的年輕人太少了,讓她很擔心茶壽會消失。
好在,疫情那年,剛當完兵的外孫邱福德回家,她便把握機會請他學茶壽。
原本只是想讓他打發時間,沒想到邱福德學得很快、做得也好,甚至一路學到現在,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禾稈屋」
「禾稈」是客家話的稻草,「屋」則象徵家的溫暖。
我想。。。茶壽不只是一個裝茶壺的小工具,更是一段祖孫之間的傳承故事,一個關於手藝、時間與堅持的溫暖記憶👍
【只要還能動,我就還會編】 劉玉英阿婆緩緩說著
參與過程中發現,稻草不只是農作廢材,而是變成一種文化的承載物😊
一雙巧手,把生活的記憶編進每一道縫隙裡。
"稻草有它的香味、它的溫度,也有阿婆年輕時的記憶。"


致力於將茶壽融入現代生活,創新設計與永續理念。
讓這份源自長輩的溫暖與智慧持續傳承下去。

來到苗栗汶水,除了能體驗「豬膽肝」傳統料理(汶水3炒)、刺激有趣的共融溜滑梯~
不妨也來看看劉玉英奶奶的茶壽作品❤️
深入走進這項"承載著台灣農村文化與長壽祝福"的工藝文化。o(^▽^)o
我是小葵,一位攝影職人。熱愛挖掘在地故事,探詢故鄉苗栗之美❗❗
如果喜歡葵と純 美味旅行的朋友,幫忙按個讚➕分享
每一個讚👍都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原動力呢😊
想更多了解周邊美食推薦,都可以點進去看看唷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