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21:00
Netflix追劇筆記本
排行Top1《i人質危機》結局4大暗示,結局其實很心碎!
電影《i人質危機》的結局其實很匆匆,老實說導演拍得很表淺,讓觀眾不會再內心裡掀起任何漣漪,但如果對照到真實事件的後續,其實就很好理解導演最後幾幕的特寫是什麼意義?
觀眾會發現在電影的最後幾幕是各方的人都有著特寫,這些特寫本篇就依照不同的角色來解釋含義,但大致上的共通點都是各方的人在這場危機之後,心裡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疤創傷(這也是現實生活中這些倖存者和人物的心理狀況)。

--以下劇透--
--以下劇透--
--以下劇透--
特勤隊對狹持者的那一撞,象徵著體制消除了異音還被稱為英雄

但這裡要討論的是整部電影對特勤隊的這個鋪陳,其實這個畫面是暗諷著制度對「異常者」的終結式回應,從整部電影的鋪陳來看,挾持者的瘋狂其實是社會長期忽略與排擠的結果,所以特勤隊這一撞,象徵著體制把體制中的特異給消除的暗示,尤其是狹持者還是個被社會體制給邊緣化而絕望的人。
導演留下一個問題給觀眾思考,體制是解決了問題,還是只是解決了不順耳的反對?因為特勤隊的這個案件最後是被法院給判無罪,狹持者的人命彷彿家這樣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一樣,這就象徵著體制中對那些逆耳的聲音做了抹滅的動作一樣,從不傾聽狹持者的聲音。
狹持者在體制內的反抗,始終沒有被體制給傾聽
電影的最後滾動字幕其實也有寫到狹持者的「動機不明」,可是透過劇情的拼湊,其實可以知道安瑪是被這社會的體制給逼到絕路的人,我覺得安瑪我說到「每個人都不聽我說」這句話才是他真正的動機,因為他講到政府或是什麼公司之類的都要搞他,沒人聽他講,所以他很絕望生氣!

而安瑪被車撞之後沒多久就死掉,這個事件被檢討的惡人很顯然就一直是安瑪,然後被歌功頌德的還是體制內的人,安瑪這條性命彷彿毫無價值,在安瑪死後,也沒有人去詳細地查他會這樣做的「動機」以及問題,這就形成一個很諷刺的結果。
談判專家琳恩是唯一理解安瑪內心的人,但她卻救不了安瑪

倖存者心有餘悸永遠的創傷!

這樣的畫面表示倖存者對於剛剛的恐懼和地獄創傷,竟然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找回自己的人性(這也暗示創傷對他們來說衝擊有多大),這些倖存者茫然的神情提醒觀眾:「獲救不代表一切恢復如常,有些創傷,是悄無聲息的後遺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