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08:13
巧比。針線包
《這些人,那些事》的流金歲月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重新翻閱這本書重新回到那些故事裡的人事物。

全書分成五個章節,細數人生來時路相遇的人、經歷的事,還有那些烙印的心情,深淺不一就是銘記。如作者所言:「記得你們、記得那些事,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這一切都已成了生命的刻痕,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
幼時家中生活的記憶時光,永遠是人生最真實接觸的體會。《心底最掛念的人》談及雙親對自身的影響,從日常起居作息、父子相處的片段,再嚴肅的父親也有柔軟疼子的光輝;而收錄《遺書》篇章內對弟弟深沉的遺憾,瀏覽其中我彷彿看見字裏行間描繪辦公室的寫照,20多年前曾與吳導在同一棟大樓工作,一次電梯偶遇聊上兩三句招呼語,回憶起那段緣分的畫面,搭配遺書信件寫著:
「大哥,你說要照顧家裡,我就比較放心,辛苦你了,不過,當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實在感到不勝唏噓啊。
關於家鄉記事的章節《日夜惦記的地方》,10篇短文淺白描繪礦區生活的日常即景,有情有義有事相挺的鄉親,村內的玩伴,幫鄰居讀信、寫信的任務、出外打拼相互照顧,而這些段落畫面,我也曾在電影《無言的山丘》和《多桑》的作品,親眼目睹作者筆下有情有味的生活感動; 有位老一輩們念念不忘恩情的老頭家,獎勵工人不是看階級,而是家中有幾個小孩,照著小孩多寡領賞相對的份額。過了許多年後老頭家返鄉,全村大掃除清潔環境,不只停工、停課,家家戶戶還準備鞭炮站在門口等候迎接,當時老頭家對大夥說了一段話:
「...我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好過,不過,無論如何,卡艱苦也要讓小孩讀書,有讀書才有知識,有知識才有力量!」
出社會結交《搏真情的朋友們》,篇篇讀來真情流露;外島服役三年的弟兄同袍,831尚未裁撤前的愛情故事;電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的原型士官長;異鄉打工「狗比人重要」的台北老闆;經歷三次管訓的江湖大哥;早年才出現的電影跑片小弟居然莫名不見的始末;還有曾是高中同窗好友走入政界一路來的演技…
全書內容搭配雷驤繪製的插圖,更顯過往單純年代的樸實,營造出生活氛圍的真實。
最後兩個章節《一封情書的重量》與《這些人,那些事》,每一個短篇都是人生寫照下的軼事,猶如愛情般的試探、告白、交往、謊言、遠離與結束,在作者娓娓道來的舖陳,淡淡的白話敘訴,無論是兩小無猜還是故人重逢,都是頗有電影感的短片劇本。
人生階段的朋友也有賞味期,書中的往事都曾是作者記憶中的動容一刻。返頭回顧我的生涯,求學過程不計較利益的同學,金門服役一起被操、出公差的弟兄,初入職場年輕熱情好逗陣邀約出遊的好同事,放下書本咀嚼文字,幸運地,也有些朋友交往躍入我的腦海,儘管疏於聯繫少於往來,但我始終記得那些二三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