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17:54
PREMIER MEDIA
專訪/人纖公會黃呈玉理事長感謝摩根大通集團支持 力挺「紡織快速就業列車」計畫
文/Momo
摩根大通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合作開啟的「紡織快速就業列車」計畫,第四期已正式展開!此計畫在各方配合下,讓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在未來兩年內,將與八所大學院校還有50家紡織企業進行產學合作,預計為超過400名學員提供紡織產業所需要的綠色技能培訓和實習機會。
而人纖公會作為紡織產業最重要的樞紐,在其中扮演極重要的推動者,黃呈玉理事長在採訪中被問及對於產業人才培育的看法,隨即表示:「主要還是靠團隊來發展和合作,我們公會對於人才的培育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都是非常用心在執行。」黃理事長也提到除了有許多產學合作的單位,還有很多下游客戶會跟學校一起進行交流、互相觀摩還有討論,對此黃理事長非常開心;「這個部份我覺得紡織業和學校配合非常的不錯,因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年輕人對於紡織業有信心,我們紡綜所也提供了Tnet A+數位學院來協助人才的永續培育,裡面有很多職場需要的課程可以提供給學生學習,那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知道,紡織不是夕陽產業,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管理。」而面對紡織產業未來發展的潛能,黃理事長表示:「實際上紡織產業在上、中、下游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在台灣方面,我們思考的是如何結合目前的潮流與循環經濟,來達到永續發展的概念,所以如何落實在人才培育階段,是我們希望再跟學校和紡綜所來多多配合與討論的。」

全球在產業轉型及永續發展的進程中,對綠領專業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紡織產業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除了需要讓目前的產業做到環境永續,還需面對科技不斷更新和各項功能數位化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黃理事長闡述了他認為需要培育的人才所需的技能和觀念:「我覺得第一個,對產業本身一定要有很深入的了解,也要有細心的特質,最重要的是,我們產業本身一定要自己行銷、展現公司文化和各方面,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很有行動力,未來有潛力的公司,這樣新的學子,或者說公司的人員,才會比較有優勢。」面對台灣少子化的衝擊,黃理事長認為:「未來在研發這部份更需要人才,而我們有那麼多的學校來培育人才和專長,一定能讓台灣成為培育研發人才最好的基地。」

對於翹首以盼即將踏入紡織產業的學子們,黃理事長也想表達對大家的鼓勵和期許:「台灣的紡織業整個上、中、下游,已經分布到國際的每一個角落,這是一個看得到也做得到的產業,台灣的紡織材料也是名揚國際,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內心有愛,但外表還是需要服飾來襯托,所以這個產業實際上的潛能是浩瀚無窮的,值得年輕人投入,台灣紡織業,長久以來都是台灣創匯的一個產業,因為全球市場的變化,目前有稍微平緩的趨勢,未來我們還是會繼續,如果能跟海外的力量再度結合發展,我們會進入另一波成長的階段,我們人纖產業上、中、下游都很需要年輕人一起來發展更多高附加價值的材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