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11:05
高浩容
父母是奉獻型人格,孩子有多苦?
#1.
你認為這個世界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呢?
在我的兒童哲學課堂,這是一個每學期都會和學生討論到的議題。
多數孩子都認為好人比壞人多,但在我們探究這個課題的過程中,總會牽涉到另外兩個很重要的相關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好人的定義是模糊的。我們好像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當我們仔細深究,我們會發現自己壓根沒想清楚。
就像中世紀哲學家聖.奧古斯丁談到時間時說的:
「當我們不去說時間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好像都知道時間是什麼;但當我們開始去說時間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卻發現我們對時間一無所知。」
除了去定義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另外一個課題也是孩子們討論激烈,並且沒有一個固定答案的,就是:「假如我們已經為『好人』下了一個定義,那麼我們要如何調查,才能得出一個真正客觀的數據來確知好人比壞人多?」
如果沒有經過客觀論證,那麼我們所謂「好人比壞人多」的說法,不過是一種獨斷,而這個獨斷很可能是錯誤的。
這還挺可怕的!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很多的理解都是獨斷的,等於我們多數時間都活在虛假和謬誤中,而這些虛假和謬誤卻不見得由別人造成,而是出於我們自身的認知不清,是我們自己欺騙我們自己,是我們把自己沈浸在一個充滿謊言的大水缸里,卻捨不得出來。
#2.
有一種人,你很難說他是好人,但你也絕對不會說他是壞人,這種人就是具有所謂「奉獻型人格」的人。
談到「奉獻」,在我們的華人文化圈,奉獻似乎是一種美德。
熱衷奉獻,基本沒有人會說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瞭解的是,一件事情沒有人說他不好,不等於他就是好的,而一件好的事情,也不等於人們就一定要去做。
比如有人溺水了,而一位願意下水去救溺水者的人,他是個好人,他做的事情也是好事,但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去做,因為這需要一定的能力,且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實現。
又好比某些家庭的長輩特別樂於助人,樂於助人到什麼程度呢?他看到路上有乞丐,他一定會給錢,別人有困難向他借錢,他基本都會借,結果有的時候他自己的孩子需要買一些文具,或是娛樂花消,他沒有辦法滿足她的孩子。
剛開始,他的孩子以為這很正常,後來通過和其他同學的交流,他的孩子才發現原來有些物質條件上的滿足,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一件事。於是這個孩子陷入了困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別人家的孩子都能輕易得到滿足,自己的父母卻不願意這麼做,反而把資源花在別人身上?」
還有一個場面,在我成長的圈子中也看了不少。我從小到大,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出生教師世家,有些老師特別有犧牲奉獻的精神,他們願意花大量時間,在表定工作以外給孩子補課、家訪,提供各種協助。
他們對學生極其有耐心,卻忽視自己家的孩子,有時又反其道而行,對別人家孩子給予包容,卻對自己家孩子百般苛求。他們用來處理家中孩子困難的時間,比不上處理自己的學生。這導致有些出生教師家庭的孩子,他們反倒特別的叛逆。
我覺得他們的叛逆十分合理,因為父母沒有把他們當一回事了,他們只好用一些激烈手段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有些教師很清楚對待學生要用心,要關懷他們,要傾聽他們要對他們有耐心。奇怪的是,他們對自己家裡的孩子卻沒有投入同樣的時間和心理。
這些教師做的事情,某種程度上就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卻還是做了。
我也納悶,他們生出來的孩子難道不屬於同個物種?難道他們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不需要去關懷,去傾聽,並對他們有耐心嗎?
#3.
奉獻型人格並不等於奉獻。
奉獻型人格的人談不上是什麼好人。
我們有必要去澄清這一點,以免有些人以為自己在做好事,事實卻不然。
奉獻型人格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是斷聯的。常人之間,彼此能夠打開通暢交流的管道,但對奉獻型人格的人,他們的管道被切斷了。
這就是奉獻型人格的人會對他人造成的負面影響,他們根本沒有好好聽別人說話,去回應他人真實的心聲,設身處地的去瞭解別人。
奉獻型人格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對外所謂的奉獻,其實是一種施壓,有時甚至形同虐待。
舉一個比較經典的場景,有些具有奉獻型人格的老人,他們會逼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肚子不餓,不想吃飯的時候,強迫他們吃飯;在孩子不冷,不想多加一件外套的時候,強迫他們多加一件外套。
總而言之,無論他們的孩子,如何三番兩次,真誠懇切的告訴老人,「我們不想吃」、「我們不需要」、「謝謝」!
這些老人壓根「聽不進去」,這個聽不進去就是一種對他人感受的忽視,甚至是否定。
請問有人會喜歡自己的感受被別人忽視,會喜歡自己的感受被別人否定嗎!
類似行為會讓人非常難受、不愉快,進而引發憤怒與衝突。
談到這裡,你就可以瞭解為什麼奉獻人格的人很容易把身邊的人都「趕走」,因為他簡直就是一個會行走的壓力製造機,誰跟他在一起,誰的自我就會被忽視,形同不存在。
所以表面上看,奉獻型人格的人好像在做一些對別人好的事,實際上完全不是如此,奉獻型人格的人無法打開自己去感受他人,與他人進行連接。
換言之,他們做的「好事」不過都是為了他自己,要滿足的也是他們想象中的他人,滿足他們想象中的需要。
這就導致,由於和奉獻型人格的人相處太累了!無論你對他們說什麼,他們都可以選擇性的接受和相信,並且很多時候,你和他們說了真心話,他們非但聽不懂,還對你百般懷疑,並強迫你去接受他們的好意。
對於一些看重關係、崇尚和諧,卻不知如何回應奉獻型人格的人,他們只能「逃」了。
#4.
我們該如何面對奉獻型人格的人?
重中之重,就是我們必須堅定立場。
當我們剛開始碰到一位奉獻型人格的人,我們可能會對他的好意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們不會拒絕,而是勉為其難的接受。
如果我們跟這個人之間不需要有長期的交往,偶爾忍耐一下還過得去。但如果我們需要和這個人長期來往,保持一種「堅定、溫和的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
可能有人會問:「這不會讓對方傷心嗎?」
當然有可能!但你得瞭解對方傷心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來自於你的拒絕,而是來自於他個人的虛妄與幻想被打破的失落感。」
你又不是迪士尼公仔,你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幻想。
#5.
這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什麼是孝順?」
孝順不等於「愚孝」。
所謂愚孝,就是一個孩子「既滿足父母的現實,又滿足父母的幻想。」
如果一個孩子那麼乾,他肯定會累壞,並吃力不討好。
滿足父母的現實是孝順。比如父母需要看醫生,你幫父母找好的醫生,帶他們去醫院,幫他們處理就醫中的困難,你解決的是父母的現實問題。
然而,假使父母要你結婚、要你生孩子,且這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對你的期待,滿足他們想要抱孫子的願望,這就不是一個現實問題,而是父母的幻想。
他們並不知道孩子的意願,好似也不是很在意,所以孩子到底想不想結婚?孩子想不想生孩子?孩子想不想把他的精力、時間和金錢花在相關事務?他們不清楚。
反之,孩子想要什麼,他們多半也不清楚。
這些父母如果根本不去傾聽和瞭解孩子的需要,而是要求孩子必須為滿足父母的幻想去勉強自己。如果孩子滿足父母這個部分,在我看來這就是愚孝。因為你父母眼中看不見真正的孩子,他們看見的是自己的需要。
所以無論這個孩子做得再多都沒用,之後恐怕還會有無盡的「父母之夢」需要完成。
#6.
要改變別人很困難,所以不要妄想去改變奉獻型人格的人。
你能應付就應付,應付不了就堅定而溫和的拒絕吧!
如果兩者都行不通,保持一段安全距離,對於你的心理健康絕對是個好事。
換個角度,我們也需要檢視我們自己,檢視自己是不是奉獻型人格。
假如你今天總是想要對另外一個人好,對他付出,但對方始終不領情。你幾次送對方東西,對方都很堅定的拒絕,那麼這事你就別再往下做了,因為你只是在滿足你個人的慾望,你在滿足你的幻想,你幻想他接受你的好意,他會如何如何,但實際上對方當下的反應已經告訴你,這事並不存在。
如果你執意要去追求一個不存在的結果,那這就是一種妄念,這就是奉獻型人格常有的特徵。
可以說,那些一廂情願追求另一個人的人,他們都會在一定時間內處於奉獻性人格的狀態。
有些人會好奇,什麼樣的人會養成奉獻型人格?
這是個好問題,但我不想在這篇文章里揭示齊背景與成因。
總之,對於奉獻型人格的人,你把握住一點就夠了,這一點就是:「無論別人為何成為奉獻型人格的人,這個成因都和你無關!你不需要為他人活成奉獻型人格而負責,畢竟我們都無法為他人完成他們該自己做的人生課題。」
我們每個人,很多時候在生活中能做的就是照顧好我們自己,接近對的人,遠離錯的人,能做到這樣,讓自己盡可能保持在滿足及情緒穩定的狀態,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前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寫給孩子的哲學思維啓蒙書》等著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