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 20:28
蒔緣
心中有坎兒過不去
您會如何排解心中過不去的坎?

戲劇《去有風的地方》是一部田園生活治癒劇。女主角許紅豆因為閨蜜驟然離世,生活和工作都陷入低潮,在有望升職客房部經理的當下,卻向單位提出辭呈,獨自前往大理雲苗村的「有風小院」調整心情,那是閨蜜生前數次邀她請休假,陪她去度假的地方,她卻總以工作忙碌為由而未能成行,此刻卻是閨蜜走後,她第一時間最想去走走的地方,是不是晚了點?後悔當初沒陪她來?儘管憂傷,還是收拾起心情,決定去探訪這個深深吸引閨蜜的地方!
有風小院裡,有一群從大城市過去的同齡人,他們或是避世?或是調整心情?或是尋找契機…
還有一位在地人,經濟學碩士謝之遙,滿懷希望鄉親們,可以壯有所用、老有所依的理想,他辭去高薪工作回鄉創業。大家在共同生活、共同面對困境、同心解決所有難題之下,也培養出了革命情感,進而治癒了各自的心理問題,重新面對自己新的人生。
每個人心中時刻都會遇到坎兒
偏鄉留不住青年的衝擊
網路資訊發達:年輕人可以藉此看到,與家鄉多麼不一樣的風景與世界,難免心生衝擊,既捨不得家鄉與親人,卻又不甘心被困在偏鄉而鬱抑。
現代教育普及:年輕人知道,要改善現況就要『變』、要提升生活品質就要『追』,因此他們想模仿城市的生存之道,想投入城市去淘金,他們甚至想逃離這個土生土長卻沒落的鄉野。

在地產業沒落:傳統技藝學成時間長、產出作品卻價格昂貴,終究不敵科技能快速量產且能壓低價格的競爭優勢,夕陽產業難以挽留年輕人的心。

師傅固守傳統:傳統的教學態度,認為打罵、刁難學徒是正常的;所謂慢工出細活、嚴師出高徒,師徒面臨手工與機雕選擇的衝擊。
師徒間的代溝:老師傅不允許學徒創作,也不能改變學習步驟;所謂創作是異類、自己接活是欺師滅祖。


老師傅的轉變
眼見徒弟一一離去:木雕師傅終於感受到時代的巨變,進而前往轉型成功的繡坊,了解別人已經跨出的第一步。
傾聽繡坊藝師分享:「現在跟以前不一樣啦,時代進步太快,要是沒人知道我們的東西,我們就會被淘汰。」「國家為什麼要保護非遺?就是怕這些寶貴的民間技藝會慢慢失傳,所以要讓現代年輕人,了解並喜歡這些文化。」「有人願意學,有人花錢買,才能傳承下去。以前當師傅,把手藝傳承下去就算功德圓滿,現在還得想辦法,讓孩子們有飯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