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11:00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
你嚮往東京嗎?《東京貴族女子》誰能適應東京呢?

你嚮往東京嗎?東京在你的心目中,是否為繁華、斑斕、時尚與先進的象徵呢?
有人花了半輩子,才來到夢寐以求的東京;也有人出生於東京都心,卻一輩子都逃不出去。
由岨手由貴子執導,改編自山內麻里子小說的《東京貴族女子》,描述生於東京都心的貴族女子。
在家族聚會裡屢遭親戚長輩的酸言酸語,原因不為其他,只因她在幾小時前剛和未婚夫分手。但被酸的當然並非為私生活內容,而是因為在眾人眼中,她已到該出嫁的年齡,若不趕緊嫁給個世家男子,家族的聲譽又該如何是好。
另一個小鎮,出身平凡的女子經過多年苦讀,終於考上東京學校,可是初來乍到的不僅是不安與不習慣,更多的是認知上的差別及震驚。沒想到一頓午茶,就要花上三千多日圓,而同學談得,不是異國旅遊史就是家族企業。不過即便如此,仍要打扮得光鮮亮麗,在這如同他國的城市裡,演得像個不平凡的平凡人。

雖說不同的環境能塑造出不同的性格與煩惱,但幾近同齡的人們卻總有相似的盼望,所以她們因為一位男子相遇,即使過去與未來過得皆是不同的人生,下次見面也不知是多久之後。
然而電影給出了有別以往的女性樣貌,不論是二者各自和交錯的生活,抑或在相遇之後,互相理解甚至是憧憬的敏感,在這座色彩奪目的都市之中,她們完全不同,卻又在某些層面完全貼合,就像是東京的外來者。
所以誰能適應東京呢?在電影裡頭,或許只有那些輕浮又隨風轉舵,還有完全將婚事當成企業在經營的人們罷了。當然也能猜想得到本片在男性角色的描寫上會引起些許爭議,但又該何以證明,這不是反映現實之鏡呢?

《東京貴族女子》對日本城鄉及女性的洞察別具意義,且巧思不少。
從景物的對照,舉止的「天生」和「模仿」,心境的同與異,還有門脇麥與水原希子的形象和角色表達,都是預期之外的協調。這也讓它不只是部精彩的電影,還是部懷有社會與女性價值,能長留於心中的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30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 利點數 1 點 = NTD 1 元。
您當前剩餘 U 利點數:0點;前往購買點數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