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總理李克強逝世! 醫示警:「這個年紀」後不論男女至少一周量一次血壓!

潮健康 潮健康


潮健康/綜合報導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驚傳於今日(10/27)凌晨因心臟病發於上海逝世,享壽68歲。每年11-12月正值秋冬交替期間,早晚溫差較大,若家中長輩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史,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發作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秋冬之際血管壁中的不穩定斑塊容易破裂,導致急性血栓、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禍根?  2大最致命心臟病皆因它而起

「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問題的大宗主因之一,舉凡「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突發性心血管疾病,皆與高血壓的發生有所關聯。陳玠宇醫師表示,高血壓被稱為「隱形殺手」,平時不會有特別症狀,即使有症狀也相當輕微。主要徵兆為頭部覺得「重重的」,且合併頭痛、頭暈、肩頸僵硬,偶發性胸悶等等症狀。


若無定期量血壓、且對血壓上升毫無警覺,身體的心血管負荷無法承受,就有可能產生相關併發症。陳玠宇醫師呼籲,不管男性或女性,滿30歲就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至少一週必須量一次血壓,BMI較高、肥胖的民眾更要提高警覺。而40歲以上者則應一天量測一次,有助於及早發現血壓問題。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逝世! 

  醫揭心肌梗塞「6大徵兆」

心肌梗塞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陳玠宇醫師表示,若出現持續性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過度喘息,要注意恐為心肌梗塞發生前兆。另外,若家中有一等親內家人,男、女性分別在55歲、65歲前有心血管疾病史,且合併上述症狀,需立即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的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也與心血管疾病症狀息息相關。陳玠宇醫師表示,現代人飲食逐漸精緻化,常攝取高油脂、高甜分的飲食,加上熬夜、不愛運動等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心血管就容易產生阻塞。上述族群在運動時會顯得格外吃力、容易胸悶;甚至在說話時語句不順、上氣不接下氣,都可能是心血管阻塞所發出的警訊。



生活習慣差更容易「主動脈剝離」?  胸口出現「心如刀割感」快就醫

至於同樣容易在短時間內奪命的「主動脈剝離」,更是高血壓患者需要格外提防的高風險疾病。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黃崇誠醫師指出,主動脈剝離三分之二以上與高血壓有關;主動脈會發生剝離,則與血液灌流時擦撞到血管壁的「剪力」有關係。


一旦血壓過高,就會導致剪力上升,長期之下會將血管內皮「剪」出破洞,使血液流至中層,因而讓主動脈分為「真腔」與「假腔」,當假腔出後就會引發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為何導致極高的致死率?黃崇誠醫師解釋,主動脈剝離將血管分為2個腔室,影響輸送到腦部、腎臟、冠狀動脈等處的血流,甚至會造成心包膜填充和心肌梗塞,致死率往往超過50%以上。當發生胸口疼痛、後背疼痛且疼痛感如刀割,量測血壓超過200以上時,就需要非常注意是否為主動脈剝離。




秋冬吃火鍋、泡溫泉超傷血管?  季節轉換期如何保護心臟?

秋冬之際,不少民眾喜歡泡溫泉、吃火鍋暖暖身子,殊不知這些行為都可能導致潛藏的心血管風險。陳玠宇醫師指出,火鍋大餐隱含的高熱量,會使膽固醇上升,若有家族病史,則可能進而讓血壓飆高、甚至造成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增加。諸如醬料、湯底、餐後隨附的冰淇淋與冰鎮飲料,都可能是造成高血壓或心肌梗塞的「飲食地雷」。


另外,民眾喜歡在寒流來襲時「泡湯」,沸熱的溫泉與環境氣溫溫差極大,一旦驟然起身,恐使血管在短時間內過度擴張和收縮,導致暈厥、姿勢性低血壓發生。陳玠宇醫師建議,若有心血管問題者,泡溫泉時心臟應「高於水面」,避免心臟周邊血管產生劇烈變化。此外,若需定時服用血壓藥,宜在服藥後的1-2小時再進行泡湯動作,以免產生低血壓的狀況。




急性心肌梗塞恐在瞬間奪命!  長者、慢性病族群注意「8大要點」

綜合所述,國健署指出,民眾處於季節交替時節、低溫或溫差大的環境下,65歲以上長者或慢性病、三高患者應注意以下「8大要點」,以預防急性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發作:


1. 配戴保暖物件。冷風接觸頭部、頸部易導致身體不適,因此圍巾、毛帽、厚襪與具包覆性鞋款是必須裝備。早出運動長者與晚歸上班族,以上配件更是缺一不可。


2. 飲用溫水暖身。清晨起床時,身體容易缺水、血液也相對黏稠。有早起習慣之長者或上班族,在下床後應先飲用300 c.c. 溫水,使血液濃稠度降低、亦有暖和身體之作用。


3. 避免大吃大喝。冬天相約好友大啖吃到飽,攝取高油、高糖食物搭配酒類、高鈉湯底,皆為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子。民眾在火鍋或吃到飽餐廳,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攝取水份保持體內平衡。


4. 避免飯後、酒後泡湯。在用餐或飲酒後,人體血液循環加快、體溫升高,若隨即將身體浸泡於熱水中,恐使血管在短時間內劇烈收縮,導致暈厥、心悸等急性疾病。國健署建議,飯後2小時泡湯最為合適,且泡湯溫度避免超過攝氏40度。


5. 避免高風險時段運動。心肌梗塞等症狀好發於清晨時段,建議65歲以上長者於早上9-10點、氣溫較為穩定時再外出運動。運動時務必做好保暖措施,且應隨時補充水分。


6. 控制病情、穩定服藥。國健署呼籲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量測與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並遵從醫囑按時服藥、控制症狀。


7. 外出攜帶病例與緊急用藥。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外出時應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8. 有症狀應立即就醫。若出現典型心臟病徵兆,如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噁心,頭暈或昏厥,建議盡速就醫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30歲就有人心肌梗塞? 重訓過度也可能發作? 醫師:有2大危險因子快檢查
天冷泡湯差點沒命? 吃鍋等於「虐待心臟」? 醫師籲入冬前做好「3大準備」


原文出處: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3/10/27/heart-attack-hypertension

心肌梗塞 高血壓 上班族 健康保養 健康常識 健康知識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