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情感表達幫助孩子建立行為邊界
最近社會上慘忍的殺人事件頻傳,不論是發生情侶間、夫妻間甚至親子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人可以如此冷血?何以有人可以「想要如何就如何」,絲毫不需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一件事情的發生,常有著複雜的成因,不能只歸因於單一因素。然而,站在教育或心理助人者的立場,思考的常是,我們該如何,才能教養出能考慮他人感受、遵守社會規範的成人,而不是殘酷無情的冷血怪物。 該怎麼做呢?父母師長若能做到「真誠表達情感」,會是重要關鍵。
【孩子如何學習到社會規範?】
當孩子從一個完全自我中心的嬰兒狀態,逐漸發展出人我相處的社會意識時,他需要體認到所謂的「行為邊界」的概念,也就人際之間的行為是有限制的——孩子需要去理解「我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到他人」,進而意識到「在人我關係中,不能我行我素」以及「我該怎麼做,才是對你我都好的?」這樣的問題。
我們可以思索一下,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是如何體會到行為邊界,進而學習到社會規範?通常來自於兩種管道:
第一、大人透過教條式的灌輸,以語言的形式讓我們認識到是非對錯,強調的是某種行為表現的「對錯」或「合宜」於否。
第二,在實際生活中,與人相處時體驗與學習而來,例如,在幼兒園中,眾多幼童搶著玩同一個玩具,在你爭我奪之下逐漸學習到,唯有「輪流」才能讓大家都有機會玩得到,為了輪流,幼童得學會暫時克制自己即時的慾望。
兩種方式都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行為規範,但往往後者—在自然的人際互動中藉由行為後果而摸索得來的結論,對孩子的影響較大較廣。因為,這樣的學習是伴隨親身體驗的真實感受而來,不只記憶在意識層面,也深植在內心深處。
【他人的情感表達幫助孩子認識到「行為是需要限制的」】
然而,父母師長為了讓孩子有規矩,常會直接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是讓孩子聽話頗有效率的方式,但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往往無法真正的體會。甚至,可能造成孩子更多的困惑與挫敗。
許多父母都有在吃飯時間與孩子搏鬥到火大的經驗。一位母親在餵幼兒吃飯時,孩子東晃晃、西走走,餵了大半天還是沒吃完。母親也跟著心情煩躁起來,便對孩子說:「好孩子就應該趕快把飯吃完,你這樣吃飯慢吞吞的,是個壞孩子!」
另一位母親面對相同的情境,有著不同的回應。她嚴肅地告訴孩子:「我看到你吃了好久還沒吃完,這讓我很困擾,因為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請你趕快把飯吃完吧!」
在相同情境下,兩位母親對孩子回應的差異在於,是否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後者明確地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飯吃了好久)與他人情感(我很困擾,因為 …… )之間的關連;而前者,則搬出「教條」,也就是一些關於是非對錯的人際規範(好孩子應該 …… ),實際上卻把自己憤怒的情緒感受隱藏在教條底下。
那些教條或規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規則,它們只存在於人際互動脈絡下。正因為你的行為會影響到我的權益,於是,我們必須有默契地共同遵守某些行為法則,讓彼此都能自在地相處。
於是,真誠地表達情感,往往能讓孩子明確地知道我們的情緒感受,目的是獲得尊重。這就是為什麼,父母對孩子表達情感,不論是正向或負向,在孩子的教養上是如此重要了!
【學習尊重,來自於親身體驗,而非教條口號】
「尊重」正是孩子在摸索行為邊界與學習建立人際規範時,最高的指導原則。
若要孩子懂得尊重,並非一味地灌輸他們那些「應該做什麼」或「不應該做什麼」的教條規準,而是能讓孩子擁有理解他人情緒感受的能力。
而父母是孩子第一個人際相處的對象,父母對孩子的特定行為,表達出來的情緒感受,自然能讓孩子體悟到「我們是不同的」,以及「我的行為需要把你的感受納入考量」,這就建立起行為邊界了。
每天每時每刻,我們可能都在引導孩子建立行為規範。而當孩子表現出不當的行為時,大人可以試著指出孩子的問題行為後,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同時提出具體要求,例如:「我聽到你一直抱怨我,我很難過,希望你能停止這麼說!」、「我看到你一直把桌上的東西丟到地上,發出很大的噪音,讓我很不舒服,我也很擔心東西會被摔壞,請你把東西放回桌上。」、「我看到你今天的作業沒有完成,我有點擔心,是不是不會寫?我們一起來討論看看。」
當然,孩子有些正向行為時,也可以比照辦理:「當我看到你今天花比較少時間在玩手機遊戲,我知道你可以做到自我控制,我很喜歡你的表現。」是不是有點類似「我訊息」的表達方式?正是如此!要注意的是,請務必只聚焦在孩子的特定行為本身。
像是,有些父母常會這麼說:「你總是不寫作業,就是個性懶散墮落,我真是擔心你的未來呀!」這樣就是在否定孩子的人格了。
【師長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才能表達得出來】
另外,父母需要表達的是自己當下真實的情緒感受,而非將負面情緒隱藏在批判與評價背後。
朋友向我談起他的煩惱,他那就讀國小的孩子,從學校裡聽到其他同學暑假出國遊玩的經歷,羨慕不已,回到家便吵著父母要帶他出國。父母拒絕了,孩子便開始鬧脾氣。母親掉頭離開去做家事,父親則忍無可忍地拿起藤條教訓孩子。
朋友憤怒地兇了孩子一頓:「人家要什麼你就要什麼,也不想想,你的學習表現好嗎?怎麼還敢提出這種要求?而且,爸爸媽媽這麼忙,你真是不懂事!」
然而,從朋友的敘述中,我感受到他內心裡有著龐大的憤怒,一方面來自於沒有能力帶孩子出國遊玩的無奈,另一方面是感受到孩子不願意體諒父母的無力;於是,透過批判或否定孩子,來表達內心的憤怒。
其實,他可以這麼回應孩子:「我知道你也很想出國玩,但是,爸媽現階段真的無能為力,我們沒有時間,家裡經濟也不允許,請你能體諒。」停頓一下,接著說:「而當你還不斷要求時,甚至發起脾氣,這讓我感到很挫敗,不知道如何才能讓你明白我們的為難。」
「真誠表達情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得要有高度的自我覺察才行。
【尊重他人,也能重視自己的感受】
從小對孩子真誠表達情緒感受,一方面能夠幫助孩子擁有從他人的觀點與感受看事情的能力,也就是同理心;另一方面,父母也在示範如何認可與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而當孩子遇到人際衝突,特別是自己的身體或權益被冒犯時,他便學習到,要立即覺知自己的情緒感受(「我覺得不舒服」),認可自己的情緒(「我的不舒服是真實的」),並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我感覺到不舒服,請你立刻停止這麼做!」)。於是,孩子在學習尊重別人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自己。
(本文撰寫於2018年6月22日,修改於2021年6月7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