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請別用孩子的成就填補自己的人生缺憾
最近,有個畢業生來找我。她在大學念的是企管系,最近打算準備公職考試。過去在高職時成績優異,也對商管領域深感興趣。畢業後,如願考進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科系就讀,欣喜若狂。我問:「我記得妳十分熱愛商管領域,會計超強就算了,英語也很了得,未來打算到外商公司工作。怎麼最近有了考公職的打算?」「是我父母要我考的,他們說這年頭做公務人員比較有保障。」
「那麼,這條路,你喜歡嗎?」我問。「不喜歡啊!但也不排斥。我父母一直這樣說,我就被說服了。」我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成了一位公務人員,走的不再是商管領域了,妳會感到遺憾嗎?」這孩子低下頭,沒說話,臉上難掩一絲落寞的神情。
【禁不起父母勸說,生涯路上轉個彎】
幾年前,這孩子的父母因為金融風暴,投資失利,導致家裡負債累累。父親到大陸謀個低階管理職,沒日沒夜地工作,在異鄉看盡人情冷暖。回到台灣總是抱怨工作勞累,也悔恨過去的投資血本無歸,開始對那些有穩定收入的軍公教人員羨慕不已。在孩子念到大二時,父母兩人開始輪番勸說,要孩子轉換跑道去考公職,謀個穩定又有保障的工作較實在。「我看我父母是怕到了,現在整天緊盯著我去補習,我不想也不行,只得照他們的意思走。反正他們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就試試看吧!」
我看到了孩子不想讓父母失望的貼心,也聽到了孩子心中的無奈。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選擇先照顧誰的需求?】
我向來不會建議學生選擇哪條生涯路才會比較有前途,一方面是我也不知道(我若知道,豈不是成了陳半仙?),另一方面是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我認為,一個人要在生涯上發光發熱,你所選擇的那條路,必定是會讓你感到超有興趣的擅長領域,同時能專注其中樂此不疲。熱情是讓人投入十倍、百倍努力的推進器,少了熱情做為支撐,努力是難以持久的。但我也看到許多孩子會為了符合父母的期待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不想讓父母失望,不希望與父母對抗,寧可捨棄自己的熱情,以換取父母的放心、肯定與讚美。
在現在的社會氛圍裡,這樣的年輕人若是剛出社會,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群沒有主見、沒有企圖心的「媽寶」。但一個人為什麼要甘於聽父母的話,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呢?很有可能,他們把父母的期待,看得比自己的理想還重要吧!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會選擇先照顧父母的需求。我們姑且稱他們為「乖孩子」吧!
【「乖孩子」的乖,或許是害怕失去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
乖孩子不必然從小聽話,凡事聽話,但總在人生關鍵時刻,聽從父母的指示,遵從父母的安排。例如升學選系、找工作、尋找婚配對象……等。乖孩子會透過犧牲自己的願望,來完成或表達對父母的愛,或維繫著與父母之間的那份情感連結。他們痛苦著、掙紮著、不捨著,總是在追求自我與滿足父母期待之間進退維穀,最後終究選擇了與父母站在同一邊,因為擁有父母親的情感連始終結勝過於自己鍾愛的一切。每當想要做自己時,一股對父母的罪惡感油然而生,終而迫使自己交出對人生方向的主控權。
終其一生在這樣的痛苦掙紮中度過。
在華人社會中,這樣的情形不難見到,或許跟整個華人社群崇尚孝道的倫理精神有關吧!然而,包裝在孝順這道德糖衣底邊的,常是身為父母者企圖透過孩子的成就,來彌補自己過往人生的遺憾與未被充分滿足的需求。
【婚姻已失敗,教養孩子不能再失敗】
過去還在學校裡服務時,曾接到一通家長的電話,是一位媽媽,用著相當急促的語調,訴說著孩子的問題。電話裡講不清,我請她到學校來談。她是一位單親媽媽,獨立撫養三個孩子長大。老大與老二都是女兒,課業與表現雖不算頂尖,但也不需媽媽操心,現在都已經念大學去了。唯獨剛上高一的兒子,學習狀況不佳,成績班上墊底不打緊,成天渾渾噩噩,到學校便是在課堂上睡整天,回到家則盡是看電視、上網,非要母親拿著棍子在背後押著他,否則不曾拿起書本來翻過。經過一番瞭解,孩子對課業學習暫時不感興趣,個性內向但喜歡動手操作器物,國三便透露想要去做學徒,學個一技之長。
母親硬是要他繼續升學,說是至少混個高職文憑,在這社會上才有個生存的餘地。
若是這樣,或許應該順著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念工業類的職業學校,那裡有更多的操作性課程,自然會讓孩子有多些學習動力;反倒來了這間向來要求課業與升學率的商職,只會痛苦不堪而已。
母親說:「這怎麼成?他那沒責任感的老爸,就是做工的!一輩子在工廠裡打零工,不景氣時工作一個換一個。下了班就跟朋友出去喝酒,賺來的錢都花在喝酒上了。回到家又常發酒瘋,脾氣來了見人就打,家裡都靠我在撐,我要不是實在受不了,不然也不會跟他爸離婚。」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難不成要他像他老爸那樣沒出息嗎?」「可是,他不一定會像他父親那樣子呀!」我說。「我不管,學商的還是社會地位高得多,我押著他也要他讀完這三年」這母親的態度相當強硬。
「我可不要到時候他怨恨我!」她又補上一句。
顯然,這位母親把自己婚姻失敗的遺憾以及對孩子父親的憤怒,全轉移到這家中最讓人不放心,也是唯一的男孩子身上了。當男孩一天一天長大,做母親的彷彿在男孩身上看到了那個讓自己痛苦萬分的丈夫昔日的模樣。於是,在婚姻中傷痕累累的母親,處心積慮地透過對孩子學業與生涯上的安排,盡可能避免讓孩子越來越「像」父親。
而婚姻的失敗,對這位母親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大遺憾,再怎麼不得已,對孩子自然也有著一份虧欠。這份遺憾與虧欠,時時提醒著自己,絕不能在養兒育女上再度失敗。所以強硬地以自己的方式為孩子做出了所謂「為孩子好」的安排,就怕到時候兒子怨自己時,自己除了是個失敗的妻子,也成了一位失敗的母親了!
【三類情緒勒索的語言訊息】
不自覺地假愛之名,行控制之實,讓孩子成了自己眼中理想的模樣,真的會讓自己的孩子獲得人生的成功快樂嗎?這樣的父母,常對孩子釋放出三類的訊息:
(一)沒功勞也有苦勞:「我們含辛茹苦地把你拉拔長大,寄託全在你身上,你就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聽一次我們的話嗎?」許多父母常會對孩子提起過去撫養子女時的艱苦歷程,期待孩子知所感恩、知恩圖報,而成全父母的期待正是最好的回報。
(二)一切都是為你好:「我們這是愛你,是為你好」、「爸媽難道會害你嗎?」、「如果不是為你好,早就讓你自生自滅去了!」。父母的良善動機令孩子不忍拒絕,那份比天還大的恩情,怎能視而不見。孩子總在心裡想著,如果我沒有做到他們的期待,不就辜負了他們對我的愛,也顯得我不夠愛他們,這豈是為人子女該有的態度呢?
(三)後悔了別怨我:「好啊!你追尋你的理想去,到時候餓肚子別怪我沒先提醒你!」、「不聽我們的話沒關係,到時候後悔了可別回過頭怨我們沒阻止你!」。父母說出這類話,顯然與孩子之間的拉扯已到了相緊張的程度了。爸媽自認為已為孩子做了最好的安排,於是用這樣的話語暗示著自己的責任已盡,對子女已無虧欠。聽在孩子耳裡,總會有著一份惶恐,擔心著「父母是否永遠不再理會我了?」,也感覺到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可能就此斷了。
簡而言之,這些典型的話語都是某種形式的「情緒勒索」,亦即透過讓對方恐懼情感破裂、感到愛的匱乏,以及訴諸罪惡感,控制著對方的行為。
【是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
子女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時時刻刻渴望著與父母之間有著愛的連結。愛的連結是成長過程中的滋養品,是讓人有安全感地邁向獨立自主的養分,也是日後自信心與信任感發展的來源。當失去了這份愛的連結,會讓人惶恐不安,不知所措,隨之而來的是便是各種形式的心理衝突與心理困擾。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本意總是為子女好,然而,在這「我是為你好」的話語底下,又有多少成分其實是在為自己好?而所做所為中,真正讓孩子獲得人生成功快樂的成分又有多少?
【在子女身上看到自己人生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難免會遭遇挫敗、失意,並在心底留下大大小小的創傷,同時,也會有許多遺憾與未被滿足的需求。終其一生,人會用盡各種方式去填補或滿足那些人生的缺憾。當進入親密關係中,便渴望另一半能夠填補那份空缺;而有了子女之後,便將這些期待全寄託在孩子身上。
許多父母因為過去經濟匱乏而無法念大學,便拼了命賺錢也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過去因為出身卑微或社會地位不如人,便冀望孩子在各方面要處處比人強,以補償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卑感(自己沒能耐與別人比,便把孩子推出去和別人比);甚至,自己過去是在威逼之下而有了一番成就,便也用威逼的方式對待下一代,以為高壓管教是最好的方式,然而心底的另一個真實的聲音卻是,自己曾經歷過這些磨練,自己的孩子也要如此才會有出息。
為人父母很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看見自己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那些愛過自己或傷害過自己的人)的影子,更常會看到自己過去的模樣。過去的創傷或遺憾,便很容易在無意間透過控制孩子「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做為療傷止痛的途徑。
【孩子絕不可能代替父母完成什麼】
然而,子女絕對不是父母的財產、工具或是替代品。再怎麼愛孩子,孩子終究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終究得為自己的人生成敗負起完全的責任。父母只能提供其成長所需的滋養,包括足以生存的條件以及愛的聯繫,在孩子充分成長後,就得讓孩子離去,靠自己的力量去開創自己的人生。
同樣的,父母自身生命的成敗與品質,也得由父母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內心的缺憾或未被滿足的需求,仍得由自己去面對、處理,甚至超越;而非全寄託在孩子的成就上,要孩子代替你完成些什麼願望;當然,也絕不可能將孩子打造成另一個你。
【讓愛的連結永遠存在就好】
親愛的家長,放手吧!當你的孩子已經大到足夠自理自己的生活時,就該是讓他憑自己的熱情與力量去開創自己人生的時刻,同時也得讓他為自己的人生成敗負起完全的責任。父母能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不管他做了什麼決定,父母永遠是最重要的支持者,那份情感的連結永遠存在,如此而已。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品】《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演講課程邀約請按此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