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失敗組孩子們內心的無聲吶喊

聯合新聞網 陳志恆
圖/Pixabay

為課業學習成就低落所苦的孩子們的困擾類型繁多。有的孩子用了不適合或沒效果的讀書學習策略,以致於徒勞無功,怎麼努力都沒有用。

但有的孩子卻是直接展現出對課業學習放棄努力的行為,成為低動機或無動力的學習者。看在大人眼中,這些孩子是懶惰、不負責、不積極以及散漫的;有時候會被認為不夠成熟、不夠懂事。

【學習動機低落,是因也是果】

低學習動機是因,也是果。學習動力不足會投入較少的心思與時間在課業上,成績自然不會太好。然而,是什麼造成孩子們學習動力不足、欲振乏力呢?總有些原因吧!

我曾問過一些學習動力不足的孩子,不願意努力唸書的理由。他們往往聳聳肩地告訴我:「反正讀了也沒用,以前試過了,考試分數還是很難看。」

很顯然,這樣的孩子因為過去的挫敗經驗而預期到自己就算用功也不會有效果,乾脆不念來得輕鬆。當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看不到未來成功的希望,評估自己完成這項任務的可能性極低,正是所謂的「低自我效能感」,將會不想再花費時間與精力了。

還有一些孩子說:「我也很想努力用功,但我就是做不到!」。這些孩子每次坐在書桌前,就會被許多誘惑給干擾;眼睛在課本上,心卻飄到別處。他們總是在溫習功課時,東摸摸、西摸摸;一下子開冰箱吃點東西,一下子去找兄弟姊妹聊個天,一會兒玩玩手機與朋友閒扯個幾句。到頭來一個晚上沒讀到多少書,時間一溜煙就過了,課業成績自然不會好。有趣的是,他們又會對自己讀書意志力不堅定感到生氣不已。

還有的家長告訴我,他們的孩子在國中以前功課都很好,不用大人操心,上了國中以後成績一直往下掉,平常沒在念書就算了,還越來越不喜歡到學校去。這樣的孩子呈現低學習動機,又伴隨著拒學的行為,在校園中也不難看見。

學習動機低落學生的行為表象容易觀察,但若想知道學習動機低落是如何來的,得一探他們內心深處的究竟。讓我們從「侷限性信念」的角度深入探討吧!

侷限性信念指的是那些會阻礙我們人生前進,追求幸福、成功與滿足的一系列的想法與觀點。我們往往對這些想法深信不疑,並用這些想法維持我們目前一直無效的行為模式。

【三種關於課業學習的侷限性信念】

學習動機機落的孩子,不管是否在乎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在他們內心深處對於讀書學習有著三種侷限性信念的其中一種(或多種混合出現)。

(一)我沒有能力把書讀好。擁有這種信念的學生,深深地相信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達到理想的課業表現,不管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他們雖然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同時總是將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能力不足上,心底有著深深的無助感(helpless)。

(二)我沒有把書讀好的可能性。擁有這種信念的學生對於追求讀書學習的成就有著極度悲觀與負面的態度,完全看不到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他們也許會在乎自己的成績,也對自己的課業表現不佳感到焦慮、擔心,但因為總總原因而深深地相信,好成績不可能降臨在自己身上。他們的腦海中難以想像自己成績進步或表現優異的圖像,對於在課業上的成功,可以說是徹底地感到無望(hopeless)了。

(三)我沒有資格把書讀好。一個孩子怎麼會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在課業上有所表現呢?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成績優異。這可能來自於成長過程中,因為功課好而導致不好的後果,例如,被排擠、被嫉妒、失去本來屬於自己的東西,或者失去關注等。因為追求課業表現卻讓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內心深處對於追求課業成就感到極度反感。於是矛盾地用成績不佳、不夠用功來避免這些不好的事情再度發生。他們對於自己下的結論常是「我不值得」或「我不配」,害怕成功,恐懼被肯定,使他們在課業上不能夠積極發揮。

信念的形成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從重要他人處吸取,或者從日常生活的重大經驗(特別是人際互動)中所學習而來。前者容易明白,大人的耳提面命會被我們內化,成為日後待人處事的準則,後者則複雜得多。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獨特的經驗會使我們形成對某些事物運作的看法,若這些經驗一再重複出現,或這項經驗攸關生存與個人價值的形成或崩解,便會發展出一些令人深信不疑的信念系統。若這個信念阻礙了一個人的人生正向發展,便是一種侷限性信念。

【不是我能力不足,只是我不夠用功而已】

擁有「我沒有能力把書讀好」的信念的孩子,最常見的是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在課業上付出了努力,因為沒有掌握有效的讀書方法,又或者生理成熟度不夠(在國小階段,男童的大腦皮質發展的速度普遍比女童慢),而慘遭課業挫敗所致;若一再努力始終沒有改善,同時被同學訕笑,被老師貶抑,或感受到父母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失望的神情(甚至有的父母會直接罵孩子天生就是笨),孩子便開始深信自己在學習上是能力不足的。

還有一些孩子的父母關係不佳,甚至走上離異的路,孩子容易直覺地將父母的關係破裂歸咎於自己「不乖」或表現不夠好,最顯而易見的便是課業成績不佳。於是永遠認為自己是個讀書與學習能力不足的人,在別人面前總感到自卑,即使學業成績不算差仍是如此。

當自己為自己下了能力不足的結論後,所有的努力都是枉然的了。而為了避免感受到因為能力不足而帶來的痛苦,即使再簡單的科目或學習活動,都不願意嘗試努力看看。這些消極行為背後的聲音常是:「不是我天生能力不好,只是我不用功而已」,用來保護自己的自我價值感。這種看似自我欺騙的策略,但卻對個人自尊的保衛有著極大的功能。這在許多成績優異或明星學校的學生身上也可以看得見。

【全盤地否定,全然的無望】

深信自己「沒有把書讀好的可能性」的學生,常常是對未來看不到希望的。他們會告訴自己,我的課業沒救了,全盤地否定自己課業學習的一切。他們認為自己幫不了自己,也不相信別人可以幫上得上忙,於是不願給自己下點功夫在課業上的機會,更拒絕別人的幫助。

這類學生對於課業上的失敗,會有著通盤性與永久性的負面推論。當偶然一次的考試成績不如預期,他們會不合理地對自己說:「以後永遠都考不好了」或者「其他科目也都完蛋了」。這種對課業學習結果不合理與以偏概全的推論方式,使他們的內心總是籠罩在一種全然無望的感覺中。

然而,為什麼孩子們會出現這種扭曲偏狹的推論方式呢?很有可能來自於自幼求學的過程中,父母或師長面對孩子成績不佳時,常說出類似的話語:

「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考不好,以後該怎麼辦?」、「每次都考不好,我看以後沒希望了」、「每一科成績都不理想,到底有哪一科是可以讓我感到滿意的?」。更偏激的話語像是:「要是你能考及格,我看太陽要打從西邊出來了」。

這些話語中都流露出師長對孩子的學習已不抱希望,認為孩子在課業上的表現再也難以有起色。也許父母或師長只是要用這樣的話語刺激孩子用功點,但當孩子感受到,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人都放棄自己了,自己何必還對自己的學習抱著期待呢?

【功課好的代價,有時候承受不起】

最後,談談第三種侷限性信念「我沒有資格把書讀好」。一個人斷然地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做某事,常常是做這了件事會要自己付出極大的代價,而這代價的重要性是怎麼樣都不能被取代的。

許多孩子因為小時候功課好而備受師長疼愛,像顆閃亮的明星;但因樹大招風,卻遭受朋友排擠、同學冷落,甚至被欺負、被威脅。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對於同儕隸屬的需求程度極高;當他們發現自己的不受歡迎可能與課業成就有所關連,而又沒有得到師長適當的引導與協助時,便會逐漸發展出一種恐懼在課業上表現突出的態度。

就算轉換到新的環境,他們一開始仍然會付出努力追求課業表現。優異的成績自然會使他們受到眾星拱月般的待遇,這樣的情境卻同時勾起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擔心與恐懼,並在心中不斷告誡自己:「我不能表現太好,否則朋友將一一離我而去」。

因為擔心被孤立、被討厭,他們放棄給予自己追求課業表現的資格了。而如果因此而不被父母或師長理解,以為他們變得懶散、怠惰或鬆懈了,更會令他們因為無法面對師長的眼光而不知所措,最後乾脆拒絕到學校,甚至拒絕與師長接觸,以避免感受到內心的矛盾與痛苦。

【課業學習失敗對於孩子而言是具有功能的】

我們必須知道,每種行為背後都有其功能,行為模式的反覆出現或僵固不變,為的是維持一些對個人很重要的功能。換句話說,這是一種保護機制,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正向的意圖,為的是保護自己免於面對某些不利於自己的事,或是追求某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例如,我們常見到有些孩子原本自動自發、表現優異;偶然間,課業成績一落千丈,個性也變得懶散消極,上課分心、作業遲交等問題行為相繼出現。細究之下才發現其父母關係不睦,最近常激烈衝突,或者冷戰敵對。此時,孩子的問題行為,特別是消極的課業表現便有了功能—讓家庭成員的注意力從緊張的關係狀態,轉移到孩子的問題行為上,以維持家庭表面的和諧。

【是誰將孩子推入課業失敗組?】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一開始就選擇要成為個課業失敗組的成員。而某些孩子後來在課業學習上表現出來的低動機與無動力狀態,往前追溯卻往往與父母師長在對待其偶然的學業挫敗的態度息息相關。人們普遍認為忠言就是要逆耳,但對尚在成長中的孩子,逆耳的話語卻常是毒藥。

跟任何重要的發展議題一樣,孩子在課業學習上需要的是肯定、讚賞、支持與陪伴;更重要的,是一份信任與包容,陪著孩子走過一段學習路,然後,學習放手!

推薦文章

留言